您好,请 登录注册

段锦川

FANHALL ID: im09988
姓名: 段锦川
性别:
生日: 不详

影人概述: . . . . . .

1994年段锦川和张元在天安门拍摄《广场》。那时候他已经系统地看过怀斯曼的作品,怀斯曼几十年如一日,将镜头对准公共领域中的权力运作,这很对段锦川的胃口。他看过怀斯曼的《中央公园》,就想到拿它和天安门广场比较,拍一个内容上不同的东西。他把这个想法和张元谈了,两人说动手就动手。这部作品是这些纪录片中唯一一个用胶片拍的,35cm的摄影机,黑白色彩,给人感觉所有画面上总有一层淡淡的雾,有点像预言,有点像梦境,在这个似雾非雾的地方,蕴含着无数日常的和历史的激情及疲惫1984年段锦川在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学的是文艺编辑,在学校里没有受过任何纪录片的训练,毕业论文写的是《瑞典的自然主义戏剧》。自愿报名“援藏”之后在西藏电视台工作,那儿专业人手少,给了这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很多动手的机会。90年在西藏的时候,他认识了吴文光,吴说自己正在掏钱拍一个片子,叫做《流浪北京》。段锦川问“那叫什么呢”?吴文光回答:“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等到段锦川看到这部片子,受触动不小,觉得自己应该关注这样的东西。91年温普林和蒋樾去西藏拍片,段锦川也帮着拍。92年他定居北京,在一大堆素材中剪出了一部自己的作品叫《青朴》。1993年香港电影节去北京选片,结果选中《青朴》,该片附标题为“苦休者的圣地”。在谈及拍纪录片走过的路程时,他说:“我们作纪录片一个最大的背景就是,我们都是89年之后开始作的,几乎是同时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几十年我们身处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需要突破那个环境,或者说你要针对那个环境作一些事,所以那时从形式上的选择与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4在另外一个场合,段锦川更为具体地表达道:“ *以后肯定是对这些文化人有一个巨大的打击,才促使很多人脱离那个体制去思考一些问题,脱离那个体制试图去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个是肯定的.”。5谈到94年和张元合作拍摄《广场》,段锦川说“在广场上发生的和我们现实生活最接近的历史事件就是‘*’了,我们采用雨景来表达了,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雨下得不够”6。
  
1993年以前的纪录片,独立制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完全隐藏,只让被拍摄对象说话,甚至是不加选择的。
  1992年的在张元家里的一次聚会,有十几个人参加。它和过去的文化运动相比,有类似之处。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多少有一点作为纪录片运动开始的味道。
  我是在93年《青铜》之后开始接触国外大量的纪录片的。93年的山形纪录片节,这是我真正接触纪录片,就像从未浇过水的花儿一样。 日本纪录片节对我的影响:一是专业的充实,另一是感情的安慰,因为独立制作在国内很少安慰和认同,没有气氛。到了日本后,感情上有找到家的感觉。事实上哪个纪录片节也上希望能给人那种志同道合的感觉。西方的纪录片已经很发达,亚洲才刚起步。各自在黑暗中摸索。纪录片节使志趣相同的人聚集到了一起。
  还有一个问题,在出去之前,对自己拍的作品多少有些沾沾自喜,但一旦出去,把自己作品与他人相比,所有得意的地方都不存在了。无论从制作、表达方法、以及纪录片制作观点上,我们和国外纪录片制作的差距都很大。因为我们的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封闭的。所以必须向别人学习。
  当时有许多记录片大师在场。那儿每年会集合各国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现在似乎差一点。小川绅介在世的时候,初衷就是希望能把它做得像家一样。支持亚洲纪录片,小川出事后,宗旨变了。更向竞赛的方向靠拢。
  国内研讨会往往会从研讨出发变为表彰类型。各说各的,最后就不知所云了。
  1994年4月,北京一个寻常的初夏。我们蹬着一辆借来的三轮车,驮着所有的器材,来到天安门广场,开始拍摄名为《广场》的纪录片。
  90年代无疑是一个最为喧嚣、纷繁的年代。置身其中,所有的事物就象笼罩在广场上空的雾霭一般显得飘渺而无序。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飞翔,鲜艳的旗帜降下复又生起,赭红色的城楼仿佛一块无法拂去的印记耀眼夺目。注视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我们设想剔去现实的色彩,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局部,每一段时光流逝的过程,终于,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和象征意义的广场赫然显现在黑白胶片之上。
  硕大的广场犹如一个露天舞台,每时每刻都充斥着熙熙攘攘的表演者。"五四"过去了,"一二九"过去了,49年以来,一切令我们亢奋的事物都过去了。然而,从一脸虔诚的朝拜者身上,从各种庄严的仪式当中,从弥漫着甜腻的空气里,我们恍然大悟,什么都没有过去,广场还是广场。
  这是一个无法解构的神话。
  94、4--10月拍的《广场》。我拍片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大环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片子做完。可与观众见面。这些影响你的牌示方法和表现方法。我较偏爱怀斯曼的风格。这一类作品在纪录片中影响很大。拍《广场》,我觉得他对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我看他的第一个片子并不是他最好的动物园》,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无聊。拍的是动物园里人与动物的关系。当时我确实看得有一点蒙,但是很快就理解到了他的意思。 我和张元合拍《广场》之前,他很苦恼,于是我俩决定拍纪录片。他当时对我的想法不是很理解。因为《广场》没有主要事件、人物、事件、矛盾、冲突都不存在、结构很松散,好多要素都缺乏。当时要做90分钟以上的,用的是35毫米胶片拍的。张元从他拍故事片的经验来看,拍要冒很大的风险。我给张元看了怀斯曼的《中央公园》,至少在形式上此片和我们马上拍的《广场》有相似之处。它也缺很多的要素。通过讨论我们决定了《广场》的拍摄。但是《中央公园》和《广场》它们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本身的风格差距还是很大的。人们感兴趣的是影像背后的东西。怀斯曼是一个符号。他会成为这么一个代表。我能不断地看到新的纪录片。几乎每年,国际上,包括和他们交流纪录片发展的探讨及纪录片观众的实践,在什么影片中应用,应用到什么程度,交流的东西很多。对我的影响不仅的怀斯曼这种方式。只是那时比较偏爱这种方式。 就像一个人性格有很多一样,很难说一部作品就能真正地代表你,比较困难。
  95年回到西藏拍片,到97年完成了三个片子。《八角街》,100分钟;《天边》,140分钟;《家---村的男人和女人》。前两部片子是我都喜欢的,另一部有点凑合事。因为自己做的不够。 那两个片子我都很喜欢,只是《八》影响比《天边》大。关于《八角街》,它一个是从我性格出发,另外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向别人学习的实践。《天边》是写人与自然,牧民的生活,自然环境严酷下人生存的状态,它和我最初的去西藏的感受相似。《八》是较冷静的观察,至少看上去是比较客观的反映。《天》可能在方法上有相似,但在情感上仍有特别大的起伏。因为那是一个有人物的故事。《八》里的人物都是符号,不会有主人公、角色的感觉。在《天》里是活生生的人物,有生活中的幸福、尴尬,有血有肉。
  主要作品:
  1986年《青稞》
  1988年《蓝面具供养》
  1992年《青朴--苦修者的圣地》(合导)
  1994年《广场》 (合导)
  1997年《八廓南街16号》《天边》
  《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
  1999年《沉船-97年的故事》  

评论列表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相关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对本影人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

段锦川导演的影片 . . . . . .

段锦川制片的影片 . . . . . .

段锦川摄影的影片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收藏该影人的群组 . . . . . .

谁在关注该影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