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中国纪录片20年50部精选作品及编导简介(四)

2004-4-24 22:58  来源:纪录·中国 作者:纪录·中国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山洞里的村庄》导演:郝跃骏
中国西南云南省境内,有一个叫做"峰岩洞"的石灰山洞,洞里有一个已经延续了八代人的村庄。这个山洞里的村庄有一套延续了上百年的村社习俗和"村规民约",有古老的磨房、学堂、诊所和小店,也有村民们自己推选出来的村长,俨然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社会。实至今日,村民们谁也不愿搬出这偏远而闭塞的山洞。 山洞里所有的建筑均不用屋顶,各家各户的内部可一览无余,因此山洞里很少有隐私,人们和睦相处,犹如一个大家庭。 洞里的所有声音,鸡鸣、狗叫、无线电、缝纫机都带有天然的混响,尤其是山里孩子们所特有的,带着阵阵回声的唱读,通过硕大的喇叭状的山洞口飘逸而出时,会在山里传得很远。这个山洞里的村庄,通过一条步行四、五小时的山路与外界相连,每年都有人通过这条小路走向省城的学府。这天,出外读书的人们回到了村里,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很有戏剧性的真实故事。



八廓南街十六号》 导演:段锦川                                                                                                                                                                                                                                                                                           
西藏的中心是拉萨,拉萨的中心是八廓街。八廓街是西藏拉萨环绕大昭寺的街道,八廓街居民委员会就在八廓南街16号这个古老的院子里办公。本片纪录了1995年一年的时间里发生在八廓街居委会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在这部片子里看到明信片式的蓝天白云的诗意。我们看到的是和内地任何一个居委会一样的繁琐的事务:调解家庭纠纷、给外来人员开会。没有旁白解说,没有煽情的音乐,也没有大量纪录片里采用的访谈。作者的道德取向和感情色彩深藏在画面背后。1997年,在法国戛纳真实电影节上荣获特别奖。


段锦川,1984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之后长期在西藏摄制纪录片,现居北京。作品有《青稞》(1986)、《青朴》(1992年,与温普林合导)、《广场》(1994年,与张元合导)、《八廓南街16号》(1996)、《沉船──97年的故事》(1998)
_


半个世纪的乡恋》 导演:章焜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去的村庄》 导演:王小平


上海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进入上海电视台工作。在《纪录片编辑室》从事纪录片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远去的村庄》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大奖、最佳导演奖、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提名、加拿大Banff最佳纪录片提名奖、葡萄牙电视节大奖提名。1997年担任第38届意大利波波利电影节国际评委。任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年》 导演:陈大立
流年》里的四位农民剪纸艺术家都是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于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白凤莲曾于1994年、1995年应邀到法国、美国表演剪纸,白凤兰于1985年赴中央美术学院讲学,高凤莲于1995年和库淑兰、郭佩珍一起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剪纸展。库淑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话系统:剪花娘子。         《流年》深入黄河文明的腹地黄土高原,记录了四位农民剪纸艺术大师的生活与艺术场景。不仅展示她们的作品,也展示她们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别无选择》 导演:何苏六
年轻漂亮的母亲田惠平,大学毕业后到德国进修了行政管理专业,准备回国备干一番事业,却发现自己三岁的儿子杨韬得了一种当时国内还不甚了解的疾病--孤独症。由于这种病的患者没有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没有情感,对社会的规范也没有任何意识,在台湾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在西方被称作"雨人"。孤独症的患病率在我国达0.6%,在日本更高达1.1%,可是至今国际医学界对它的认识还是远远不足,被公认是一种疑难病症,治愈率几乎为零。然而生性好强的田惠平并不甘心,跑了多家医院不果后来到了北京。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现代女性,田惠平不想放弃自我,然而她又是一个母亲,不同的角色让她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她开始探寻培养孤独症儿童能力的方法,并在艰难的处境中创办了"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田惠平找到了一个多重角色的结合点。本片全长9分钟,获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5届国际青年电视节最佳评委奖、最佳观众奖。


何苏六,1965年2月11日出生,浙江义乌人。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中国纪录片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纪录片协会会员,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评委,中国视协行业电视委员会纪录片评委,1998年第6届(法国)国际青年电视节评委会副主席,纪录片学术网站《纪录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