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
片名: | 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 |
---|---|
其它片名: | |
导演: | 段锦川 |
片长: | 100分钟 |
年份: | 1995年 |
类型: | 纪录片 |
国别: | 中国 |
语言: | 藏语 |
格式: |
影片概述 . . . . . .
《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纪录的是藏东南盐井乡加达村的故事。2002我从云南去西藏,恰好到过盐井,对这个地方恰好有些了解。沿着滇藏线,经过云南香格里拉和滇藏交界的德钦,从海拔六千多米的梅里雪山下经过,沿着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在藏东南的崇山峻岭中前行,进入西藏就可以到达盐井,它是藏东南的一个边陲乡,也是西藏唯一的一个纳西民族乡,这里的人仍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着传统的晒盐生计。
很多地方的盐田——像青海和藏北很多地区,可以用推土机直接到盐湖去推盐,但是这里很特殊,产盐的盐井就在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边上,盐水面低于江水水面,因此必须依靠人力一桶一桶的背上来,倾倒到在各家的盐田上,靠阳光和风蒸发掉水份,留下略显发黄的盐巴。无论是对没有土地的产盐专业户,还是对于过着半盐半农日子的农民来说,盐井、盐田、盐水、阳光、和风以及由此共同产生的盐巴,无疑构成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这种原始的劳作方式已经在当地延续了千年。至于盐井是怎么发现的,也说法不一,可能是先民在迁徙的路上发现的,因为牲口有一种本能,尝到盐巴就会自觉停留;也可能是打猎时发现的,很多动物会跑到这里吃盐巴,追随的猎人就发现有这么一个盐井。盐井的盐巴很有特色,据说他们用这个盐巴打的酥油茶
要比用别的盐巴打的酥油茶好喝得多。他们用等级不太好的盐巴喂牲畜,吃了这个盐巴牲畜特别容易发情,因此能提高牲畜的繁殖能力,为藏民增加很多财富,所以这个盐巴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在历史上,为了争夺这个盐田,纳西族跟藏族曾经发生过一场很漫长的拉锯式的战争。结果是现在纳西族征服者在这里留下来。有趣的是,留下的纳西征服者慢慢演和藏族融合,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藏化了。为了争夺盐井而发动残酷的战争,到了最后两个民族的关系就像盐巴和水一样相互交融,这恐怕是当初的纳西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些背景片子都没有介绍。
片子交叉进行的是两条线索:村里的女人和外出的男人。女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整盐田、背盐水、收盐巴,而且还要带孩子——孩子常常被她们绑在身上,或者系在盐田的木柱子上。男人们结成马帮,将盐巴运到别的村落去换青稞。在藏区,很多村落之间相距遥远,加上交通不便,马帮一路上要翻山越岭,经历种种困难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摄制组跟随马帮拍了他们的一次外出,历时一个多月。有趣的是,目的地察瓦龙恰好也是田壮壮的《茶马古道:德拉姆》马帮行走路线的终点。不同的是,一个是从西藏盐井出发,一个是从云南丙中洛出发。这个察瓦龙是个很特殊的地方,虽然地处西藏境内,却与西藏的其它地方仍旧没有公路可通,西藏的领导如果要到察瓦龙去考察工作的话,得先坐飞机从拉萨到成都,再转一次飞机从成都到香格里拉,然后从香格里拉坐着汽车西行至怒江沿江而上到达丙中洛,还要再骑马,才能到达察瓦龙,绕上这么大的一个圈,来回只在路上就要一个月之久(只是听说,没有证实)。由此可见察瓦龙的偏僻,段锦川这一路跟拍不比田壮壮的那一路轻松,甚至是更难走的一段古道。中间要穿越雪山,有些路段还要一边修路一边前行。
片子的拍摄时间和我去盐井的时间,相差七八年,但是从村落和道路的外观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内在的变化一直都在发生。片中就有几段有趣的贸易场面。一段是在加达村的盐田下面,一个当地生意人就地摊开一对牛仔裤、糖果、香烟、白酒等商品,村里的女人就拿盐巴来交换她们看中的东西。她们就围着唧唧喳喳的讨价还价。另一段是在察瓦龙,加达村的男人除了用盐巴去换当地人的青稞之外,还带去了察瓦龙人想要的牛仔裤。据说在田壮壮拍摄《德拉姆》之后,丙中落到察瓦龙之间的这段茶马古道成为了旅游热点路线,如今察瓦龙已经有了卡拉OK和舞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袋装加碘盐出现在西藏东部的小店铺和藏民家里,它们在毫不留情的动摇着盐井人的生意,盐井延续了上千年的产盐传统也许将在不久的一天成为消失不再的人类劳动景象。《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所讲述的的故事将成为永不复现的历史。
坦白的说,《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是段锦川同期三部作品中最简单的一部(另外两部是《八廓南街16号》和《天边》),以两条线索相对单一的展示了加达村人们的生存景况。但是《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依然充盈了丰富的细节,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中拍摄也保持了画面质量的高水准,体现出一个优秀导演对于影像的良好控制能力,和一个苦行僧式导演对纪录片的执着和让人肃然起敬的敬业精神。
很多地方的盐田——像青海和藏北很多地区,可以用推土机直接到盐湖去推盐,但是这里很特殊,产盐的盐井就在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边上,盐水面低于江水水面,因此必须依靠人力一桶一桶的背上来,倾倒到在各家的盐田上,靠阳光和风蒸发掉水份,留下略显发黄的盐巴。无论是对没有土地的产盐专业户,还是对于过着半盐半农日子的农民来说,盐井、盐田、盐水、阳光、和风以及由此共同产生的盐巴,无疑构成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这种原始的劳作方式已经在当地延续了千年。至于盐井是怎么发现的,也说法不一,可能是先民在迁徙的路上发现的,因为牲口有一种本能,尝到盐巴就会自觉停留;也可能是打猎时发现的,很多动物会跑到这里吃盐巴,追随的猎人就发现有这么一个盐井。盐井的盐巴很有特色,据说他们用这个盐巴打的酥油茶
要比用别的盐巴打的酥油茶好喝得多。他们用等级不太好的盐巴喂牲畜,吃了这个盐巴牲畜特别容易发情,因此能提高牲畜的繁殖能力,为藏民增加很多财富,所以这个盐巴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在历史上,为了争夺这个盐田,纳西族跟藏族曾经发生过一场很漫长的拉锯式的战争。结果是现在纳西族征服者在这里留下来。有趣的是,留下的纳西征服者慢慢演和藏族融合,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藏化了。为了争夺盐井而发动残酷的战争,到了最后两个民族的关系就像盐巴和水一样相互交融,这恐怕是当初的纳西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些背景片子都没有介绍。
片子交叉进行的是两条线索:村里的女人和外出的男人。女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整盐田、背盐水、收盐巴,而且还要带孩子——孩子常常被她们绑在身上,或者系在盐田的木柱子上。男人们结成马帮,将盐巴运到别的村落去换青稞。在藏区,很多村落之间相距遥远,加上交通不便,马帮一路上要翻山越岭,经历种种困难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摄制组跟随马帮拍了他们的一次外出,历时一个多月。有趣的是,目的地察瓦龙恰好也是田壮壮的《茶马古道:德拉姆》马帮行走路线的终点。不同的是,一个是从西藏盐井出发,一个是从云南丙中洛出发。这个察瓦龙是个很特殊的地方,虽然地处西藏境内,却与西藏的其它地方仍旧没有公路可通,西藏的领导如果要到察瓦龙去考察工作的话,得先坐飞机从拉萨到成都,再转一次飞机从成都到香格里拉,然后从香格里拉坐着汽车西行至怒江沿江而上到达丙中洛,还要再骑马,才能到达察瓦龙,绕上这么大的一个圈,来回只在路上就要一个月之久(只是听说,没有证实)。由此可见察瓦龙的偏僻,段锦川这一路跟拍不比田壮壮的那一路轻松,甚至是更难走的一段古道。中间要穿越雪山,有些路段还要一边修路一边前行。
片子的拍摄时间和我去盐井的时间,相差七八年,但是从村落和道路的外观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内在的变化一直都在发生。片中就有几段有趣的贸易场面。一段是在加达村的盐田下面,一个当地生意人就地摊开一对牛仔裤、糖果、香烟、白酒等商品,村里的女人就拿盐巴来交换她们看中的东西。她们就围着唧唧喳喳的讨价还价。另一段是在察瓦龙,加达村的男人除了用盐巴去换当地人的青稞之外,还带去了察瓦龙人想要的牛仔裤。据说在田壮壮拍摄《德拉姆》之后,丙中落到察瓦龙之间的这段茶马古道成为了旅游热点路线,如今察瓦龙已经有了卡拉OK和舞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袋装加碘盐出现在西藏东部的小店铺和藏民家里,它们在毫不留情的动摇着盐井人的生意,盐井延续了上千年的产盐传统也许将在不久的一天成为消失不再的人类劳动景象。《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所讲述的的故事将成为永不复现的历史。
坦白的说,《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是段锦川同期三部作品中最简单的一部(另外两部是《八廓南街16号》和《天边》),以两条线索相对单一的展示了加达村人们的生存景况。但是《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依然充盈了丰富的细节,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中拍摄也保持了画面质量的高水准,体现出一个优秀导演对于影像的良好控制能力,和一个苦行僧式导演对纪录片的执着和让人肃然起敬的敬业精神。
导演阐述 . . . . . .
获得奖项 . . . . . .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
段锦川导演的其它影片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我要承受别人的痛苦( 2005-09-20
- 段锦川:我的道路 2004-07-28
- 纪录人物志(2):段锦川,雪域之子 2004-07-28
- 段锦川访谈:纪录与探索 2004-05-21
- 中国独立记录片:段锦川《拎起大舌头》 200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