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关于《青春墓园》
大家好:
我是张珂,生于1984年2月4日,甘肃省兰州人,现在在重庆大学那个张国立当院长的美视电影学院的文学系上大学三年级,马上就大四。非常高兴我的片子《
这部片子是一部纪录片,是我个人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作品。拍摄的始末需要从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说起,那是2002年10月,我第一次从同学的一份《
后来开始做剪辑,因为一开始是想往凤凰电视台的《
这个墓地在重庆沙坪公园里,离重庆大学走10分钟就到,每次去还要买公园门票,5块钱一张,这笔钱是我片子的主要成本。在墓地前后去了10多次,里面的活人都不多,因为以前是封闭的,现在也在很偏僻的地方,来的有游客,也有专门来看死者的人,总之人不多,拍的时候有时一天都等不到一个人。最多的就是清明节那次,400多死者,来了13家家属扫墓。
拍摄的时候我不懂纪录片,也没看过。当时的想法就是不出这个墓园,想记录墓园和来墓园的人以及他们对墓园的语言描述。拍摄时因为用DV,被拍摄者都比较放松,很少拒绝的,这可能和他们也想这段历史有人记录有关,总之很顺利。重庆人都很健谈,拍到这些很精彩的话的时候我在摄像机后又难受又兴奋。总之通过拍这个片子,我产生了很多关于纪录片的感性认识,直到前一段时间真正的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并接触了吴文光、段锦川,蒋樾这样的纪录片高人,我才对纪录片有了理性的理解。纪录片真好!如果我还有青春,那我想在能养家糊口的前提下把青春献给它!
剪辑里有一处最大的改动,是调整了小孩采访的位置。原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把这一段放在了影片的开头,但我们学院的黄琳院长最后提出如果将其放到结尾会有更深刻的意义,具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他使我头脑里模糊的轮廓一下子变得很清晰,明白了自己要的也不仅仅是关怀和感伤的"说明文",还要有对民族历史的反思,一种令人刺痛但是作为中国人必须面对的"议论文"的成分在里面。之前的结尾曲用的是汪峰的《
关于这部片子我就说这么多,它很不成熟,参加很多展映但没得过什么像样的奖,拍这个片子的我也不是很艺术,灰头土脸的像个在大西北搞考古的。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80年代这些人不是都像春树,郭敬明那样,有些东西还是必须要有人传承的。最后,我那个英文字幕翻译的非常糟糕,再次表示歉意!谢谢组织者,谢谢朱日坤老师,谢谢大家!
我的电子邮箱是cocycocoa@163.com欢迎大家联系批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