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黄建新

FANHALL ID: im11410
姓名: 黄建新
性别:
生日: 不详

影人概述: . . . . . .

黄建新

年轻的眼睛


柴效锋

  1954 年元月,黄建新在西安南院门芦进士四巷,一个普通的院落里,向 这个世界呼出了他来至人间的第一声啼哭。建新祖籍河北,他的父母都是官 位并不显赫的干部,家庭状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父母的惜爱中,建新 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他不像许多伟人那样,幼小的心灵里就充满了梦一般的幻想和憧憬。现 在回想起来,他只记得那时候的他,常挑着纸糊的风轮,满街疯跑;或是跟 几个小伙伴,在建筑工地竖砖头,尔后看着那长龙般的砖头阵流水一般倒下。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带他去看电影。然而,当时的建新并未 显露出与电影的缘份。相反,每当银幕上出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或者神秘 可怖的特务作案镜头,他便用小手捂住眼睛,不敢看,有时甚至被吓得一个
劲地嚎陶,惹得邻座的观众,不住地拿不耐烦的眼神往他身上瞅。 建新是父母的头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弟弟,只比他小一岁多,但两人性
格截然不同。有一次妈妈带兄弟俩乘公共汽车,车上一位老头仔细端详了他 俩的面相,断言:这俩孩子将来必定是一文一武。那文的,自然是建新了。
  1961 年,建新七岁的时候,背着书包走进了西安五六巷小学。上学后, 他果然斯文,自觉遵守纪律,从不惹事生非,而弟弟却贪玩淘气,常常受到 老师的批评。为此,他心里还挺难受,感到他这个当哥哥的脸上无光。
建新学习认真,作业从来都是整整齐齐,按时完成。他肯钻研,决不甘
心落后于别人,成绩基本上都是五分还带个好字。他写的毛笔字还参加了展 览。老师专门写了表扬信寄给他父母。
在学校参加劳动,建新很能吃苦。他是三好学生,处处带头,可以说,
从小到大,建新没让父母操过心。该做的事,他都能主动自觉地、认认真真 地完成,不需要父母督促。
守纪律、爱学习的黄建新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埋头读书的书呆子,他的课
余爱好很多,兴趣广泛,而且心灵手巧。家里的小板凳坏了,他自己琢磨着 修好了它。后来又照着做了一个,做得方方正正,平整光滑,像是专业木匠 的水平,他的父母至今仍在使用着这个小板凳。铝锅底漏了,建新先跑到街 上看人家怎么修,回来后便自己给铝锅换了底。有一次,建新向父母提出要 买无线电零件装配收音机,父母不相信他能自己装,以为他是想听收音机了, 便为他买了一台。没想到他不要,坚持要买零件自己装。结果他果然装配成 功了。
  建新喜欢吹笛子,画画。有一天,他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边,便走过去 仔细观察了一番。回到家后画了个马,父母一看,画得挺像。后来他经常给 学校画报头,因为家里房子小,没桌子,他就将纸铺在床上画。
  幼年的黄建新,并未得到父母望子成龙式的刻意培养,他们所给予建新 的,只是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他们从不强迫或干涉儿子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让他将来成什么才,做什么家,而对建新自己的广泛兴趣和爱好,他们都尽 可能去支持他、帮助他。
  建新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俭朴,他自己也懂得节约,当时虽然父母都有 工作,但要负担爷爷奶奶还有姥姥共七口人,经济上也不宽裕,所以懂事的 建新从不提出过分要求,给父母增加负担。
有一次学校组织同学们爬华山,由于建新的裤子早就破得补丁叠补丁,

一用力攀登,裤管便从大腿处绷断了。建新随便把破烂的裤子边缘挽了挽, 又继续登山。回家后,建新并没有埋怨父母不给他做新裤子,倒是母亲看着 破裤子,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1966 年,那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开始了。“革命”的狂飙,漫卷了 整个中国大地。黄建新幼小的心灵,第一次遭受到挤压。与千千万万个儿童 一样,他背着书包回家了。
那时候,他小学还没有毕业。 就在这以后不久,父母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去劳动,他和弟弟与姥姥
一起生活。由于缺钱少粮,姥姥每天做好饭后,都是让建新兄弟俩吃饭,自 己只喝几口稀的,或干脆不吃饭就上床躺卧,以减少消耗,保存体力。
  看到此情此景,建新拉着弟弟出了家门,他找到一根绳子,绳端系了个 挂钩,来到城北公路的一个大坡下。遇有负载过重的架子车,人力车夫拉不 上去,他便将挂钩挂在车上,给人家拉“边套”。每次拉上坡,车夫就给他 五分钱。
  有一次,建新帮一位车夫把架子车拉上坡后,车夫一边停下来歇息,一 边和建新聊了起来。他问建新这么小,父母怎让他出来干这个。建新向车夫 讲述了实情,车夫善心大发,掏出两块钱给了建新。
对于建新来说,这两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它能买三、四斤鸡蛋或点心,
这些都是当时上等的营养品。建新兴奋极了,他立即买了鸡蛋和点心,自己 没舍得吃,只给弟弟吃了一些,剩下的便拿回家孝敬姥姥。姥姥看到鸡蛋和 点心,询问钱从哪儿来的。建新低着头不吭声,他害怕姥姥知道他在外面干 活后会伤心。姥姥却以为他的钱是偷来的。打了他一个耳光。一旁的弟弟给 姥姥说出了真情。姥姥哭了。
姥姥的成份高,按当时的政治划分,属于剥削阶级营垒,在学校接受了
“革命”教育的建新,本来把姥姥视为异己,他认为自己和弟弟年龄小,没 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得已才依靠姥姥的照顾,等长大了,还是要与姥姥分 道扬镳,自己走自己的革命道路。然而,从姥姥对自己和弟弟无私的关怀中, 从姥姥那一记耳光和纵横的老泪里,建新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姥姥那颗善良 而又正直的心。从此,他对那些荒谬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学会 了在实践中去认识人、理解人、对待人。
多年以后,姥姥生病住院,建新整夜在病床前陪护,端水喂饭倒尿盆擦
屁股,样样做得体贴周到。同病房的病人羡慕不已,直说姥姥好福气,有个 好外孙。
  1970 年,16 岁的黄建新参军入伍了。他离开了父母,离开了生他养他的 西安古城,来到河西走廊的甘肃武威,在空军飞机场里做地勤。这里远离都 市,座落在荒原沙漠之中,像一个孤岛。
正是在此时此地,黄建新开始了对电影艺术的迷恋和学习。 在那个艺术极端枯竭的年月里,在那个远离都市的孤岛上,黄建新和他
的战友们难得有别的娱乐活动,看电影成了他们最大的艺术享受。然而,当 时所能看到的影片,除了《地雷战》、《南征北战》,就是《第二个春天》、
《火红的年代》。他把这些影片看了又看,看得几乎能把台词背诵下来。他 对这些影片的编导、演员充满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倾慕——是他们挑起了他对 电影的热情,点燃了他理想的火花,使他苦苦地迷恋上了电影。
有一次,部队放映《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内部参考片”,

可只有干部享有看片的特权,战士不让看。他偷偷从暖气管道钻过,躲在银 幕背后观看。由于距离银幕太近,直看得他眼花脑胀,可他的眼睛依然一眨 不眨地盯着银幕。
  对电影的迷恋,驱使他从理论上寻找答案。碰巧,部队里的图书馆还有 点电影书籍,他看的第一本书是普多夫金的《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他像一块干枯许久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水份。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电影的无 穷奥妙,而这种奥妙又充满了神奇的魔力,使他陷进去益发不能自拔,而他 良好的理论素质,也从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无论黄建新当时对电影多么迷恋,对他来说,都只能是一种业余 爱好,他的本职工作是检修上天的飞机,这可不是一件可以闹着玩的工作。 责任心极强的黄建新每每出色地完成检修任务,几乎没有出过错。到了复员 的时候,部队领导曾极力挽留,许愿提拔他,然而,受到电影诱惑的黄建新 去意已决。虽然当时他并不能保证自己将来会走上电影艺术之路。
  在部队上黄建新依然生活十分俭朴。当兵走时父母给他钱,他坚决不要。 后来父母经常写信问他在那里缺什么,他回信从来都是说一切很好,什么也 不缺。部队每月发六块钱津贴,他把五块钱存银行,自己只花一块。有时前 个月有什么事花超了,就向战友借几毛钱,然后在下个月抠回来,决不动用 银行存款。复员回家时他用这笔存款给家人买了一大堆东西做礼品。
黄建新复员了,但六年的部队生活使他产生了与部队终生难以割舍的情
缘。1989 年,空军部队创作了一部名为《红翼》的电视剧本,特请黄建新执 导。接到电话,黄建新依然像战士接到命令,欣然前往,成功地拍摄完成了 这部电视剧。

  1976 年,黄建新带着前途未卜的忐忑不安回到了西安。碰巧,西安市卫 生教育宣传馆招收摄影人员,他此前虽未拍过一张照片,但凭着极好的悟性, 临阵磨枪,竟一考即中。
宣传馆虽与电影厂完全属于两个行当,但因为宣传的需要,馆里备有 16
毫米的摄影机,黄建新可以自由自在地扛起摄影机到处跑,拍摄有关卫生宣 传的新闻片、科教片。他感觉这个工作与他的理想十分贴近,高兴得差点没 跳起来。他老老实实地向一位姓高的师傅学习摄影机的使用方法,刻苦钻研 电影语言的组接和结构。很快地,他便能独立工作,独挡一面了。当由他编 导拍摄的《饮食卫生》一片被电视台选中播放时,他竟乐得一夜未眠。
1977 年,黄建新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进入西北大学新闻进修班学
习。在这所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里,黄建新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 条件,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他非常喜欢冯尼戈、巴塞尔姆的小说,继而 又酷爱川端康成等人的“新感觉派”作品,自然也没少看爱森斯坦等中外电 影大师的电影理论著作。“黑色”的幽默,奇特的“感觉”,丰富了他对人 生的感悟能力;中外电影大师的哲语箴言,提高了他对电影艺术的鉴赏水平。 这时候,他早已坚定了信念,死心踏地地瞄准了电影之路,并开始为之奋斗。 当时,他们新闻班的班主任叫王忠全。王忠全比黄建新大不了几岁,是 前几届留校任教的工农兵学员。他也酷爱电影,刻苦钻研电影理论。两位同 道的师生常在一起聊天,王忠全深为黄建新痴爱电影的精神所感动,也深信
黄建新是块搞电影的好材料,决心帮助他实现夙愿。
1978 年年底,就在黄建新即将结业之时,王忠全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到

了西安电影制片厂,他极力保荐、多方游说,爱才的编辑处处长赵云鹏答应 了下来:“让我们考考他再说吧”。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赵云鹏和一位名叫 韩俊峰的老编辑,两位“考官”极其认真地询问了他许多问题。没说的,他 来了个对答如流,尔后,赵处长交给他一个电影文学剧本,让他在三天之内 写出详细的阅稿意见来。黄建新心里明白,要想闯进电影厂的大门,就得看 这一锤子买卖了。那天晚上,他一宿没睡,洋洋洒洒地竟写下了八千余字的 阅稿意见。第二天,赵处长看过了他写下的阅稿意见,黑红的脸上终于露出 了笑容。
  就这样,黄建新凭着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跨进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 大门。

  在大学里,黄建新不仅收获了知识,也得到了爱情,而且是电影结的缘 份。
  当时,黄建新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雷秦是来自《陕西日报》 的一名校对员,她与黄建新同岁,是班上的文艺骨干,跳舞、唱歌、朗诵、 报幕,样样在行。不知为什么,每逢团支部开会,他俩总喜欢在一起聊,天 南海北无所不谈。
那时候,黄建新的父亲黄同进出任了西安市电影公司的经理。每逢公司
里有新片放映,黄建新都从“后门”给同学们弄票。雷秦也是一个地道的影 迷,自然一次不落地和同学们随黄建新去看电影。共同的兴趣,使他们有了 更多的接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起初,黄建新尽可能多地给同学们弄票, 大家一起去看。后来,一遇放映爱情影片,他便只悄悄地塞给雷秦一张票, 黄建新当然不是不愿给同学们帮忙,他只是想和雷秦单独在一起。
开始,雷秦并不觉着有别的什么,只感到这个小伙子脑瓜子好使,知识
渊博,口才流利,挺有意思的。日子一长,她也慢慢地爱上了他。在一个星 期六的夜晚,他俩一块儿走出西大,在古城的街道上慢慢地走,扯着噪子尽 兴地唱。肚子里贮存的歌儿唱完了,便坐在路边的梧桐树下聊。他们时而走, 时而坐;
时而唱,时而聊??这一夜,他们没有回家,没有打过吨,在古城的街
头,度过了一个浪漫的夜晚。
  1979 年,25 岁的黄建新和雷秦结婚了,两年后,他们的宝贝儿子也降生 了。他们为他取名黄雷,这是黄建新与雷秦两人姓的组合,象征他俩爱情的 结晶。
  可以说,黄建新爱情的到来简直是水到渠成,其后的婚姻也属顺理成章, 完全没有琼瑶小说中的那些一波三折、要死要活的场面。
  如今,黄雷已成了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学生,雷秦也早已改行做了电 影剪辑师,成为黄建新的得力助手。这一家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而幸福的 家庭据说都是相似的,我们就无需赘述了。

  调入西影厂之后,黄建新被安排在编辑处外稿组工作,负责处理外来电 影文学剧本投稿。在人才济济的创作楼里,初来乍到的黄建新还嫩得出水, 他每天默默地、辛勤地工作着。
  阅稿的同时,黄建新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明白,自己决不会甘心 一辈子就这样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于是,他熬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
  
创作出有生以来的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他为它取名《女侦察员》。当然, 这部作品不免稚嫩、粗糙,甚至只能说是一篇习作,最后死在了襁褓之中, 被他无情地撕毁了。但无论如何,《女侦察员》才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有一天,黄建新正在办公室看稿,导演艾水来了。当时,艾水正在筹拍 根据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第十个弹孔》,他先是与黄建新天上地下 地海聊了三个多小时,聊得十分投机,临走的时候,突然说,“小黄,到摄 制组来,帮我做场记吧。”显然,艾水从聊天中发现了黄建新是颗导演苗子。 黄建新先是一愣,尔后便满口答应了。就这样,他被临时借去做了场记,迈
开了走上导演之路的第一步。 半年后,黄建新从摄制组回来了。人坐在办公室里,心儿却不再是先前
那么安分了。从这次跟组拍片中,黄建新明确了在电影创作这盘棋中,他应 该做主帅,即导演,而不是别的棋子。虽然他在卫生局宣传馆时学会了摄影, 在编辑处一年多,也掌握了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方法。当摄影、做编剧,都 可以胜任,但只有成为一名导演,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他的电影梦。
  黄建新郑重地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调到导演室工作,赵云鹏怎舍得放 走这个人才,经黄建新再三要求,他只好说:“厂里决定筹办一本电影文学 杂志,但编辑处人员有限,你先参予办刊,等刊物办起来,就放你走。”
1981 年 4 月,黄建新参予筹办的西影厂刊《电影新时代》创刊号终于与
读者见面了,赵处长没有食言,极其痛快地在黄建新的请调报告上写下了“同 意”二字。
进入导演室后,从 1981 年到 1983 年,黄建新老老实实地给当时的中青
年导演金音、李育才、姚守岗、吴天明当学徒,先后在《特高课在行动》、
《白桦林中的哨所》、《瓜熟蒂落》、《没有航标的河流》四部影片中担任 场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态度也受到各位导演好评。接着,老导 演郭阳庭拍摄《六斤县长》,提拔他当上了副导演。《六斤县长》拍完后, 郭导演逢人便说:“小黄是个人才,不信,几年后看。”
1983 年,黄建新被送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进修。在这所电影艺术
家的摇篮里,黄建新刻苦钻研电影美学理论,跟着老师学习电影导演艺术, 还大量观摩并研究了世界各国各个年代的优秀影片。这一切,为他成为一名 优秀的电影导演铺好了最后一块基石。
临近毕业的时候,黄建新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兵车行》,这个剧本是
根据新疆部队作家唐栋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表现守卫西部边疆的解放军 战士的艰苦生活和感人情怀。对于曾在西部当过兵的黄建新来说,拍摄这样 一个影片,他既有生活、又有激情。然而,学院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来让他 导演这个耗资太大的影片。没办法,他和张欣合作,拍摄了一部花钱很少的
35mm 电影短片《小雨中的回忆》,作为他们的毕业实习作业。《小雨中的回 忆》在国际交流中,得到了不少行家的好评。
  《兵车行》虽然未能投拍,但许多圈内人士看了,都很喜欢。《电影新 时代》杂志将它刊发在 1984 年第 6 期,配发的编者按做了这样的评价:剧本 以篇幅短小,情感真实,风格纯朴和银幕感强见长,令人读之为快。我们希 望更多地读到和介绍这样的剧本。
  《兵车行》和《小雨中的回忆》的成功,充分证明了黄建新的导演才能, 为他取得独立导片的资格铺平了道路。这时候的黄建新,就像一只羽丰翅硬 的雄鹰,可以独上高天,搏击长空
  

  1985 年初,黄建新回到了西安。他回来得正是时候,恰逢西影厂提拔新 人之际,厂长吴天明对他表示了充分的信任,他成为当时西影厂一名最为年 轻的具有独立导片资格的导演。这一年他才 31 岁,刚过而立之年。
  这时候,中国的第五代导演正纷纷在偏僻落后地区架起他们的摄影机, 向世人展示年代久远的中国故事。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陈凯歌的《黄 土地》,田壮壮的《猎场札撒》以及后来张艺谋的《红高粱》,一部接一部 获得了成功。然而,精明的黄建新并没有被同仁的成功所迷惑,他清醒地知 道自己的优势和擅长,选择了当代中国城市题材的《黑炮事件》作为自己给 广大观众的第一份见面礼。
  剧本是根据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的,虽然听起来很荒诞, 可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983 年秋,宁夏银川市一位工 程师去西安出差,住在人民大夏 304 房。此人好下棋,不慎将一枚棋子黑炮 遗失在房间内。他回到银川发现后,随即给同房间的棋友打了一封电报,言: “黑炮丢失,304 查找。”被文革绷紧了阶级斗争之弦的服务员接到电报, 怀疑是特务联络的暗号,将此电报交给了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调查,闹 了好几个月,才真相大白。张贤亮听说这件貌似荒诞的事情后,从中感受到 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一星期后,他便写出了小说, 并加进了德国专家汉斯这个人物。
黄建新读罢小说,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从故事表层看,这是一个揭露
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主题,或者是呼吁尊重人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主题, 但从更深一层看,导致“黑炮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心 理的惯性,虽然我们的时代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但旧的文化心理像一张无形 的网,使每个人仍按惯性在旧的轨道上运动。他说:“揭示我们民族落后的 文化心理积淀与现代化物质进程之间的矛盾,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心理进行 反省与更新的自觉意识,是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立意。”
是年八月,黄建新带着平均年龄 28 岁的摄制组离开了西安,来到沿海城
市大连。组里有人对大老远地跑到渤海湾表示不解,黄建新说:这样可以使 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缺陷与大工业的现代化背景形成一种鲜明的横向对照, 赋予影片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文化感。如果将一种落后的意识与一个落 后的环境做同类对比,能丰富电影的视觉造型表现力吗?
片子拍到半截的时候,厂长吴天明亲临大连视察,当时黄建新正带着人
马在拍“开会”一场戏。吴天明一看,不由得愣住了:一个搭成的非正常结 构的会议室,长 12 米,宽 4 米,狭窄的一条。全白的色彩,白墙、白桌布、 白椅套、白壁灯、人穿的是白衣服,茶杯里是白开水??,墙上还挂了个巨 型石英钟,黄建新看看吴天明的脸色,心里打鼓了:“厂长,你看这行吗?” 说实话,若是让吴天明来拍这部片子,也许他有更好的招数,但他决不会这 么拍。可吴天明毕竟是个开明的领导,他没有武断地行事,而是仔细地询问 了黄建新的艺术构思,最后说:“你是有想法的,就照你的弄,大胆地拍。”
  《黑炮事件》拍摄完成了,在西影试映时,观众无不感到耳目一新,极 受震撼。多数人拍手叫好,向黄建新表示祝贺,也有人看得眼睛都直了:难 道电影也能这么拍?
  黄建中在他《年轻的眼睛》为题的发言中说:从《黑炮事件》中,从黄 建新、陈凯歌、田壮壮这一代人身上,我得到了启发,他们不因循守旧,他
  
们不受习惯势力约束,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眼睛去认识生活,把握生活。这表 明青年导演对生活态度的严肃性及对电影艺术的自觉性。黄建新在《黑炮事 件》中,就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是属于他自己的一种电影思维。
  《黑炮事件》荣获了政府奖和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影片、最佳 导演、最佳美工提名奖。后来,又相继荣获了新时期十年导演处女作奖(上 海),新时期十年最佳导演提名奖(广电部),香港国际电影节十大华语片 奖,香港《十处电影信息》评选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配角 奖,专家的权威评价是:《黑炮事件》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中国电 影表现形式的超越两方面都走在了当年国产影片的最前列,它所塑造的“赵 书信性格”将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永远留存在电影艺术的画廊 之中。
  《黑炮事件》的一炮打响,使黄建新在中国电影艺术格局中占有了重要 的一席之位,也使他在第五代导演同仁中独领风骚,独树一帜。从此,城市 现实题材影片成了他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独特领域。

  1986 年 8 月,黄建新赴京领奖。会罢,与郑洞天、陈建功等人聚在一间 极小的斗室里聊天。先谈《黑炮事件》的荒诞,后来话题就扯得远了。
陈建功说不久前他看了一篇小说,倒是蛮有意思的:一家三代人窝在一
间斗室里。小伙子很苦恼,去公园闲逛,无意中得来几句口诀,回来教会全 家的人。于是,奇迹出现了——一家人全变得糖人一般大小。他们拆下一张 桌子,建起了一座人造的天堂,里面搭满了亭台楼阁。
一屋子人全笑了。郑洞天说:“如此说来,我倒也听说过一个故事。一
个科研工作者当了官,结果陷进文山会海,他想得到解脱,于是,就造出了 一个机器人替身,专门代他应付各种会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建新腾地一下站起身:“你们在座的有谁拍这
个题材没?你们不拍我可就拍了哇。” 回到西安,黄建新找到厂文学部的编辑张敏,两个人在办公室侃了两天,
然后,张敏用两天时间拿出了剧本初稿,黄建新又用两天时间写完了二槁。
他们为这个剧本取名为《错位》。 因为《黑炮事件》的成功,吴天明对黄建新是一百个放心,为他开了一
路的绿灯。《错位》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拍摄了。摄制组仍然是《黑炮事件》
的原班人马,一帮哥儿们干活很是卖力,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夜点常常是两 块肉夹馍。后来,干脆从大雁塔找了一个卖馄饨的个体户,让他每天晚上将 三轮车推到摄影棚来做生意。
  《错位》是《黑炮事件》的姊妹片,男主角赵书信自然也仍由因主演《黑 炮事件》而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的刘子枫担任。片子拍完了。试映时, 评论界又是一片哗然。有的困惑,有的惊讶,有人叫好,也有人批评。一时 褒贬不一,争论不休。不过,与《黑炮事件》相比较,《黑炮事件》是称道 者很多,批评者较少,而《错位》却倒过来了,说好者少,说差者众。有人 说他杜撰了一个荒诞的机器人的故事,糊弄中国老百姓,纯粹是哗众取宠。 面对浇过来的这一盆冷水,黄建新显得极其冷静,也很自信。他认为, 荒诞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荒诞,最终的目的是观照现实。他想通过这部影片来 揭示人类某些行为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制约,从而导致人的异化。同时,他也 意识到,《错位》的题材距离中国普通老百姓关心的现实生活有些远了,反
  
映的问题也过于超前。
  在中国过于超前的《错位》,在国外却得到了理解。1987 年 9 月 15 日, 中国电影展在京举行,两百多个各国来宾前来选片。那天六个放映室中,唯 独第四室爆满——这里正在放映《错位》。许多人没有位子,无奈何只好站 着,或是席地而坐。
  看完影片,法国著名影评家贝热龙先生对黄建新说:这是中国第一部未 来主义电影,澳大利亚的电影发行商说:《错位》所表现出的幽默,一定会 受到澳大利亚观众的欣赏。正因为《错位》在澳受到欢迎,黄建新后来被邀 赴澳讲学。

  《黑炮事件》成功之后,黄建新名声大震,为他推荐剧本者,邀他导片 者纷至沓来。1986 年初,叶大鹰把王朔小说《浮出海面》的校样拿给黄建新。 黄建新初读之后,感觉特别轻松,人物活灵活现,很多情节和语言逗人发笑, 但掩卷而思,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轻松不起来,当时,我国的个体户正方兴 未艾,辞了铁饭碗的王朔正是从生存角度反映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批城市 青年的困惑与奋争,还有沉沦。在这部带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小说里,融进 了王朔真实的经历和真切的情感,黄建新感受颇深。如果说《黑炮事件》表 现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投影,展示政治对个人的制约的话,《浮出海面》则 敏锐地抓住了刚刚萌生的经济意识对人的挤压,反映了一种个人心理的投 影。黄建新认为这个题材能够负载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决心拍出一部既悲 观又乐观,在严峻现实中蕴藏着理想,让人哭笑不得的电影。
在厂领导的支持下,黄建新邀请王朔来到西安改写剧本,当时的王朔尚
不怎么为人所知,当这位留着小平头的社会青年埋头在西影厂招待所写作 时,既没人去采访他,更无人找他签名留念。他默默地在纸上勾画着未来电 影《轮回》的蓝图,于 1986 年 3 月拿出了第一稿。
当时,西影厂的两部优秀影片《野山》和《黑炮事件》遇到了众所周知
的政治挫折,厂里虽然觉得《轮回》是个好东西,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很难 推上去,于是黄建新暂时放下它去拍《错位》。《错位》拍完之后,黄建新 仍是舍不下《轮回》,又去找厂领导,厂领导没有表态。文学副厂长郑定于 拿出鲍昌的小说《盲流》,说:“这是个好东西,咱俩一块儿改编,你导吧!” 郑定于不但是厂领导,而且还是黄建新在西北大学上学时的老师。老师加领 导的话,黄建新怎能回绝?他和郑定于共同商量,先后执笔,写出了《盲流》 的电影文学剧本,并经厂务会议讨论通过,准予拍摄,然而,黄建新总觉得
《盲流》不对他的戏路子,最终没有执导。这时,演员许还山正想改行做导 演,而且他本人还有在新疆被流放 10 余年的生活体验,十分欣赏这个剧本, 就再三向厂领导请命,要求执导《盲流》。就这样,《盲流》最后由许还山 导演完成了。
  在写作《盲流》的前后,德国电影制片人杜尼约克先生表示愿意筹资请 黄建新导片。黄建新与他商量后,决定拍摄一部反映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生 活经历的影片。黄建新约请作家郑义与他合作编剧,他俩专门去了德国一趟, 感受颇深,很快写出了一部名为《留学生》的电影剧本。然而,《留学生》 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投拍。
  1987 年 9 月,西影厂同意黄建新进行《轮回》的酝酿筹备工作。他和摄 制组的主创人员一起讨论剧本,深入生活,积极准备拍摄。然而,影片尚未
  
开拍时,他们突然接到厂里通知,因经济形势严峻,决定《轮回》暂时下马。 后来,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谢飞应邀到西影厂讲课,看到了《轮回》剧本, 认为挺不错,帮黄建新在厂领导面前说了好话。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 1988
年 5 月,《轮回》才正式开拍,由雷汉、谭小燕主演。
  《轮回》开拍之时,王朔小说已经火起来了。这一年,共有四部根据王 朔小说改编的影片开拍,除了《轮回》,还有米家山的《顽主》、夏钢的《一 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叶大鹰的《大喘气》,因而“1988 年”被称为“王 朔年”。在这四部影片中,《轮回》属于“纯情”型的,并且吻合王朔的个 人经历,因而得到王朔的偏爱。从艺术角度看,《轮回》的艺术表现手法更 加圆熟,表明黄建新的导演才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中国电影金鸡奖的 评选中,《轮回》荣获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提名奖。

  1990 年初,黄建新应悉尼电影电视高等学院的邀请,来到澳大利亚讲 学。
  临走时,他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回到家把该做的事情全都做好了,并 向父母交代冬天该注意什么,夏天该怎么办,有了事该找谁帮忙,一切都安 排得仔仔细细、周周到到。他还给父母装了电话,说整天忙,顾不上写信, 以后可以打电话。半年之后,他又把妻子雷秦接了过去,让没有出国机会的 妻子也出国好好玩玩。
悉尼影视高等学院不是一所本科学校,它的学生一般是其他各个大学的
毕业生中喜欢影视的学生。黄建新就站在这所学校的讲台上,为这些热爱影 视的学生讲授关于中国新电影的课题,后来,他还轮回到澳洲各地讲学。
在讲学的同时,黄建新也在给自己“充电”。这里的条件非常好,有许
多电影研究资料,创作参考片十分丰富,学校给了黄建新一间房子,他可以 随着影视系统,随便观摩学习。澳大利亚的电影市场基本上被美国影片所占 领,这里电影院放映美国新片与美国国内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他发现,虽然 澳大利亚有许多优秀电影人才,拍出了像《钢琴课》这样优秀的影片,但能 够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太少了,偶然有一两部能够与美国电影相抗衡的澳大利 亚影片,所反映的生活都与澳大利亚本国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密切,讲述的是 澳大利亚人独特的思维经历。这一发现,对黄建新回国后拍摄“城市百态三 部曲”影片影响极大。同时,黄建新也对电影的商业属性有了切肤的认识和 体验。
在澳大利亚一年多的生活和工作中,黄建新深深地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
差异,以及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鄙视。1987 年他到德国创作《留学生》时,就 曾有过此类感受。他看到,我们的留学生尽管勤奋努力,学有所成,却打不 进美国和西欧的白人圈子,永远比他们低一等。有一次,黄建新在柏林听柏 林乐团卡拉扬的演出,趁中间 15 秒钟的换谱间歇,他小声问翻译是什么乐 曲,旁边的一个德国人说话特别难听:“你们究竟懂不懂音乐,跑到这里来 听!”而前排几位白人小伙子也在说话,他却不管。这次在悉尼,有天黄建 新看到一位坐轮椅的澳洲残疾人上坡特别困难,便好心地上前推他上去,不 料这位残疾人并未感谢他,相反还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不理解这是怎么 回事,别人告诉他:你应该事先征求那位残疾人的意见,问人家需不需要你 的帮助。否则,人家认为你是瞧不起他,不相信他自己有能力上去。
回国后,黄建新根据他在国外了解到的生活和亲身体验,创作了一部电

影剧本,剧本描写主人公叶子楷出国前后的生活经历和心态变化,取名为《梦 之旅》。黄建新说:人们永远追求梦、追求理想与虚无,追求的东西到手了, 却发现还是梦。我想通过这个剧本表现出国者的困惑和希冀,表现西方文化 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以及怎样看待本民族的问题。
  澳大利亚之行,黄建新既对西方文化有了丰富的亲身体验,同时,以此 为参照,他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虽然国外有较好的生活条件, 但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事业高于一切。黄建新认为:一个艺术工作者 不能离开本土太长时间,太长了就会失去艺术生命的根。1991 年 7 月,黄建 新毅然携妻归国了。
十一 在黄建新出国的这段时间,正是中国发生“戏剧性”巨变的一个时期。
虽然他在澳大利亚呆了不到两年时间,回国后却骤然有了一种“陌生”的感 觉。
  黄建新记得,出国前国内仅有极少数人开始辞职下海,而且大多搞的是 小商小贩,北大有个教授卖馅饼,在国内还引起了轩然大波,报纸上专门进 行讨论,人们议论纷纷。回国后一看,不得了,满街挂的都是公司的牌子, 碰到熟人,人家就告诉他,最近刚办了个公司,然后又问他,你啥时候也开 个公司。过去朋友问谈论的话题主要是学习呀,进修呀,现在却只谈如何赚 钱,黄建新感觉有点懵,他坐不住了。向厂里请了个假,北上北京,南下海 南,开始了一番全国漫游,深入生活。他说:“我需要到全国各地跑一跑, 看一看,感受感受,琢磨琢磨。”
黄建新跑了一些地方,亲身体验到改革在普通老百姓心理上打下的烙
印。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微妙变化中,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动向——困惑、期 待、追求,非对立变成对立,新的组合??等等。他还发现,各个家庭的经 济状况已经出现了特别大的分化,有了拥有几十万、几百万财产的先富起来 的人,也有的一家子连小孩也养不起。而且往往是过去在学校里学习不好的 人,现在日子过得比较好,在这时,文化对人成了一种桎梏。黄建新在思考: 文化本来应该是一种动力,时代变化时有文化的人应该走在前列,但在这场 改革中,为什么有文化的人却反应得慢?为什么文化反而阻碍了人的变革? 因而黄建新决定:“我要从文化角度去看,今天,大家都在想什么,做什么, 出了什么毛病。”就在黄建新考虑怎样通过电影把自己的感受和思索表达出 来时,他读到了邓刚的小说《左邻右舍》,一下子觉得找到了一个表达的载 体和媒介,《左邻右舍》通过三家邻居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日常生活事件, 刻画了作家、干部、个体户三个阶层人物的典型心态,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改 革时代的变迁动向。立意深刻、构思巧妙、对话幽默、情趣盎然。黄建新立 刻决定,就拍它了。
  《左邻右舍》由冯巩、牛振华,达式常主演,在西安和青岛顺利拍摄完 成,片名改为《站直啰 别趴下》。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 烈的共鸣,“站直啰 别趴下”这个片名也成为中国老百姓中流行的一句口头 格言。同时,影片也得到了政府的赞赏,被授予政府优秀影片奖。另外,影 片还在中国大陆和港台的各种电影评奖中,共荣获了十四项奖。
  《站直啰 别趴下》拍完后,黄建新感觉他对时代变革的感受和体验尚未 全部表达出来,他还有许多话想说。这时,他产生了拍摄“城市百态三部曲” 的想法,这样,可以从三个侧面把他想说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于是,他于
  
1994 年和 1995 年相继拍摄了《背靠背脸对脸》和《红灯停绿灯行》,成功 地谱写完成了他的“城市百态三部曲”。
  《背靠背脸对脸》是根据刘醒龙的小说《秋风醉了》改编拍摄的,由牛 振华主演。黄建新通过发生在一个小文化馆里的权力之争,表现了在一个更 大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普通人的官本位思想以及与他们生存的关系,影片获 得了更大的成功、中国电影艺术的最高奖——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奖,同时, 黄建新被授予了最佳导演奖,黄建新曾两度得到金鸡奖最佳导演的提名,这 一次,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影片还获得了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最佳影片 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日本福冈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东京国际电 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加上其他各种奖项,共有 18 项之多。
  “城市百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根据女作家叶广芩的小说《学车轶事》 改编拍摄的,片名为《打左灯向右转》。写的是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一群人 在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学习驾驶技术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可笑可思、可悲可叹的 故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部影片刚刚完成,尚未放映,但前景看好, 黄建新个人也充满信心。
  与黄建新前期拍摄的《黑炮事件》、《错位》、《轮回》相比,近期拍 摄的“城市百态三部曲”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说前期影片突出主要人物和 故事性,近期作品则注重描摹普通百姓的众生相(即“百态”),再现其日 常生活的典型细节;前期影片锋芒毕露,近期作品则质朴平易;前期影片风 格化、象征性强,近期作品则生活化,写实性强,黄建新说这一变化与他的 生活阅历、年龄增长有关,过去看问题比较激进,现在的心态平和多了。
十二
  在拍摄《背靠背脸对脸》之前,1993 年,黄建新还拍摄了一部根据贾平 凹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五魁》。这部小说写的是发生在旧中国西部的一个 故事,属于黄建新所不熟悉的题材,当时,他对小说感兴趣的是一个善良的 脚夫如何变成了一个土匪。另外,他试图采用类型片的结构,全部偷换类型 片的内容,看看这样做还能不能拍成一部影片。他觉得这样试一把、尝试一 个新路子也很有意思。然而,在拍摄现场,他发现自己没有一点儿灵感,缺 乏一种创作的激情。可以说,拍摄《五魁》对他来说是一个制作过程,而不 是一个创作过程。
“城市百态三部曲”完成之后,黄建新又在尝试一种新的拍片路子,他
正在拍摄的影片是根据方方同名小说所改编的《埋伏》。黄建新邀请了冯巩、 牛振华、江珊、郭冬临等演艺圈著名人士主演此片,力图将此片拍成一部既 唯美又好看的文艺片,拍成一部精致的电影作品。
藏经阁
黑炮事件

浪漫的黑炮


                              张贤亮 一个真实的事件,一段荒诞的故事。《黑炮事件》根据著名作家张贤亮 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而成。10 年前初执导筒的黄建新以该片震惊影坛, 几乎囊括了当年度“金鸡奖”的所有奖项。专家们的评价是:该片所塑造的 “赵书信性格。”将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永远留存在电影艺术
的画廊之中。 有人以为写小说很困难,以为这种脑力劳动一定有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的诀窍,或是绝对地需要天才,需要灵气,需要超于常人的想象力。其实 不然。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是故事,几乎能俯拾即得。你看看,这条大马路上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地走着的芸芸众生,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兴致冲冲,有 的东张西望,有的目不斜视地埋头赶路,有的成双成对地勾肩搭背,旁若无 人地蹓跶??还不说那些骑自行车的、坐在电车上的、站在公共汽车上的和 靠在小轿车舒适的沙发上的许许多多人了。你只要盯住这成千上万人中的任 何一个,如果你有一股钻劲,有一股韧性,有一副不刨到根、不盯到底决不 罢休的执拗脾气,那未,你一定会从这个人身上得到一个甚至若干个有趣的 故事。你把他的事和围绕他展开的事原原本本地照实记录下来,就是小说了。 困难的是,你要学会钻到这个人心里去的本领,就像孙悟空能钻到铁扇 公主的肚皮里去一样。铁扇公主心里的念头一动,孙悟空马上就能知道,不 上她的当。当然,写小说的人和被描写的人之间不存在什么上当不上当的问 题,但这个道理却有相同之处。一则是,没有心理描写,你的文章就不叫小 说,而是新闻报道了;并且,写人物的行为却不写行为的动机,有时会使读 者莫名其妙。你把人物那最隐秘的心理,那一霎间的闪念写出来,才会使你 的小说较为生动,较有情趣。二则,你要是钻到他或她的肚皮里去,你就会 发现,那里面隐藏的东西要比他或她外表表现出来的东西丰富得多,有趣得 多。老实说,故事多半是从那里开始的,而不是从你眼睛能看到的表情行为
上开始的。
  比如说吧??好!我们就从那家电影院门口的青年男女中找出一对做例 子。你看,那人群里穿着打扮得最时髦的一男一女,亲亲热热地,看样子还 没有结婚。现在,他们出了电影院,女的主动地挽起男青年的胳膊,把全身 重量的一半靠在他的身上,朝旁边的水果店走去。他们的面孔也像那水果店 里的苹果,成熟的幸福全部洋溢到外表上来了。但是,且慢,如果我们钻到 他们心里去,你就会发现:那女的痴痴呆呆地什么都没有想,只一个劲儿地 沉浸在毫无逻辑的快感里;而那男的却一门心思地想着刚刚看的那部电影中 的女演员。他心里说:“假使靠在我身上的不是她,而是她,那该多么好!” 对他身边这位傻姑娘的亲昵,他已经感到有点不舒服了。
  这还是看得见的一对。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转到别处去。好,我们就在公 共汽车里来找吧。幸好这趟车不挤,人人都有座位。你看,坐在左边位置上 的那个男人,和坐在右边位置上的那个女人,年纪都有 30 多岁。他们隔着通 道分开坐着,显然并不认识。女的打扮得很朴素大方,像个机关于部;面庞 清秀,有一对颇能传情的大眼睛,但眉间有几丝不易觉察的细纹,看来她的 婚姻遭遇过不幸。那男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教员或技术人员,外表斯斯文文, 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们俩在汽车的摇来晃去中不时地相互瞥那么一眼,每
  
一瞥不超过一秒钟。好,让我们这时钻到他们心里去吧。原来,他们两人此 刻都非常渴望认识对方;他们两人在不时地一瞥中,从外表表现出的内在气 质上,都发现了他是她、和她是他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人。他们之间有种无 形无影的生物电的磁场,有一种歌德称之为“亲和力”的东西,有一种心灵 的感应,使他们彼此都觉得他们能非常和谐、非常亲密地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是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暗暗地企盼的仅仅是一件事——幸福的艳遇。” 流亡巴黎的俄国作家、后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伊凡·阿历克谢那维奇·蒲 宁,就写过许多在路上、在餐馆里、在轮船上偶然相识,而演出了缠绵悱恻 的爱情故事的短篇小说,如《中暑》、《三个卢布》、《在巴黎》等等。上 面那句话就摘自《在巴黎》这篇绝妙的小说。然而,这可怜的一对却没有能 继续演下去,公共汽车在一个站上停下了,女的站起来,用一种很坚定的步 子,绝没有一丝顾盼地走下汽车。其实她这种坚定正掩饰着内心深沉的惆怅 与惋惜。正如蒲宁写的,“可结果呢,却空等了一场??”而他和她的面容, 将长久地印在她和他的脑海里。
你看,这有趣没有趣? 好,现在我们再把目光投向那些坐在小轿车里的人物。就说这辆从我们
身边飞驰过去的“丰田”吧。那后面的沙发上坐的是一位省级干部,身躯微 胖,四方脸盘,眉字之间都显出一派“汉官威仪”。他要去参加一次重要的 会议,讨论重新划分几个专署的行政区。如果我们钻到他心里去,你就会发 现他这时的心思并不在那个什么会上,而是在想一个古老的笑话。这个笑话 是这样的:过去有两个毗邻的县官,为了划分自己的管辖范围,约定好第二 天早晨从自己的衙门开始,不坐轿,不骑马,徒步相对而行,他们在哪里碰 到,哪里便是他们的县界。一个县官天没亮就爬起来跑,另一个县官直睡到 日上三竿才醒来,等他穿好衣裳急急忙忙出了衙门,正好在县城门口迎面碰 上那个赶夜路的县官。于是,这个睡懒觉的县官的权力只能到他的城门口为 止,城关以外的大片土地,众多百姓都由那个县官统治了。这位领导干部在 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行政区域的划分倒不错,省得旷日持久地在会上争争 吵吵。他虽然是那个会议的主持人,却对那个会厌烦了。
我们再看另一辆小轿车,就是那辆黑色的“伏尔加”。坐在里面的是一
位外贸部门的高级干部。他从这个城市一家最大的饭店出来。那家饭店是一 般人有钱也不能问津的。他刚宴请完几位外商。吃的菜,喝的酒,席面的规 格和服务的质量,我们用“高级”两个字来概括就行了。可是你要钻到他的 肚皮里去,你就会知道,他表面上虽在剔牙,仿佛陶醉在酒足饭饱里,但心 里想的既不是昨天签定的那项合同,又不是刚吃的那桌酒菜,却是他妈妈在 他上中学时每个星期天给他烙的锅盔。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县城的中学没 有食堂,住校的农村学生每星期要往学校带一包袱干粮,在六天当中顿顿就 着白开水吃。他在想,要是时光能够倒转,让生活重新开始一次多么好啊!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成了未卜先知的人了,可以少犯甚至不犯错误,抓住 许多别人不能发现的时机,到他这个年纪,至少当上党中央委员、国务院副 总理了!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假如你有兴趣,我们不妨实验一下。你就在这条大街上随便挑选一个人,
不要挑我们刚刚看见的红男绿女,也不要选那些坐在小轿车里的人物,因为 实验必须用最一般的材料来进行,所以你最好挑一个最平常的、最普通的、

最不起眼的人来,让我们盯住他,试试看能不能随着他的行踪写出一篇有趣 的小说。
  以上是写小说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写这篇小说的缘由,可作为这篇小 说的“序”或“引言”。好,我们现在正式开始吧。
  嗯,你挑的这个人倒是符合我们的要求。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从 相貌到衣着都毫无出奇之处。这个人有 50 多岁,面容清癯,皮肤暗黄,身材 瘦小,略为有点驼背,看来他是个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如果你再仔细观察, 你会发现这人的神情有种萧索之气;他不是一个踌躇满志的人,甚至可以说 他一辈子也没有神采飞扬过。因为这种萧索之气会使人联想到腌制的酸菜, 是在盐水里长期浸泡过的。于是,我们可以推测到,他不是个多年来受着家 室之累的人,就是从未被爱情滋润过的老光棍,两者必居其一——这就是对 立面统一的辩证法。他似乎对这个城市,至少是对这条大街并不熟悉。你看, 他下了电车以后起初东张西望,一时举棋不定,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停了 一会儿,他才向东走去,拎着他那黑色的人造革皮包。那种皮包也是最普通 不过的,里面既可以装馒头,又可以装书籍,物质和精神都能掺和在一起, 碰到什么处理品之类也能往里面塞。现在,他走上人行道了,一面走,一面 很注意地浏览沿街的铺面。这样,我们又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外地来出差的干 部。如今出差办事开会的人非常多,因而他也不算是什么特殊人物,我们不 用换别人,仍然继续盯着他吧。
这当儿,他已经进到一家大邮电局里去了。来,让我们看看他在邮电局
里干些什么。 邮电局里挤满了人,收寄包裹的、领取汇款的,打电报、打长途电话的
柜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长椅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等长途电话的顾客,衬着
玻璃板的斜面桌趴满了写信的人。大厅里有股很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由 油墨、纸张、胶水、木器、人造革和人身上的香味与臭味混合起来的,在任 何一个家庭中都闻不到,所以倒带有一种公事公办的严肃性。我们跟踪的这 个人犹豫了一下,想退出去。但不知怎么,他还是停下了,四处张望一番, 终于排进了打电报的队列。
前面有一个人不知和邮电局的姑娘为什么争吵起来。后面的人有的哈哈
大笑,有的微微冷笑,有的趁乱跑出队列,装着看热闹,却在前面夹了一个 塞。但我们这位主人翁毫不为之所动,连眼皮都不眨,仍然像列兵一样规规 矩矩地排在他的位置上,抱着他鼓鼓翼囊的提包思忖着什么。我们完全能够 确定,他是个性格拘谨的、不易冲动的、感情内向的人了。
他在想什么心思呢?这时,就需要我们钻到他肚皮里去了。 “??我是炮二平五,老钱是马八进七”,原来,他在想一局残棋,脑
海里映有一幅非常清晰的棋局的图影。“这时候,我卒七进一。我先进这步 卒而不出马,是为了后来使用七路马作准备。如果先走马二进三,老钱肯定 是兵三进一,那么我的计划便不能实现了??”
  他微张着血色不足的嘴唇,用一种冷漠的、略带沉郁的目光视而不见地 望着前面。“像一进三吃他的兵是平稳的着法。”他继续想,“唉!如果我 当时改成车八进五封锁河头,就能成为更剧烈的对攻局面了??”
  队伍总算慢慢地向前移动起来。后面的人用一个什么硬东西在他腰眼上 戳了一下,他才好像不情愿地往前挪了两步。“最糟糕的是我马三进四那步 走错了,操之过急!”他已经想到战局的最后阶段了。“我本来应该走后炮
  
七平四,老钱不论怎么走我都会占优势:他如果帅六平五,我马三进四,他 车四进一,我马四退二,他车四平八,我炮四平二??假如他不那么走,而 是前车八进一,我就车八平二,他马七进八,我车二退五,他马八退六,我 象一进三,还可以吃掉他一子。可是,我没这样??真所谓‘棋错一步,满 盘皆输!’”
“嗯!” 后面的人又戳了他腰眼一下,他方才醒悟过来。眼前的棋局不见了,只
看见那位刚和人争吵过的邮电局女营业员用愠怒的眼光瞪着他。 “哦??我买张电报纸。” 他慌忙掏出一分钱。那位姑娘板着面孔把一张电报纸劈面向他摔来,宛
如郎平的猛扣。他本能地用两手护着脸,闪了两下才把电报纸接着。随后, 他慢条斯理地在玻璃板的斜面桌上找到一个空档,挤了进去,拧开一支高级 英雄金笔,写下这样几个工整的字:
  L 市东环路胜利宾馆四楼 301 号房间钱如泉丢失黑炮一枚请在室内寻找 赵书信
  请注意,这里的地名、人名我们全部都要改换。当然,我们盯着的这个 人并不姓赵,收报人也不姓钱。因为我们在实录真人真事,免得这篇小说发 表后引起什么麻烦,这种防范措施还是必要的。人名我们按《百家姓》的顺 序来起,地名用英文字母来代替。这是写小说常用的方法。
写完电报稿,他端详了一下,脸上忽然展开一丝调皮的微笑。这种微笑
使他的神情蓦地开朗起来,带有一种孩子般的天真。俗话说“老小老小”, 你从上了年纪的人身上经常能发现一闪即逝的幼稚,如秋日晴空中突如其来 的电光。那一瞬间的电光会使秋日的田野更显现出成熟季节的绚丽和即将进 入寒冬的萧瑟。这时,我们在这位赵书信脸上看到的就是这般情景。人,是 不可以貌相的;即使是像他这样普普通通的人,心里也有自己奇特的憧憬。 幸亏人心里的幻想、理想、向往、希望,各种荒诞不经的、毫无道理的、愚 蠢可笑的念头和圣洁的、崇高的、仁慈的、美好的情怀没有重量,不然,地 球就会被形形色色的此类东西压得粉碎——人心里面装的东西要比人的肉体 多若干若干亿倍!
这真是个书呆子,不懂得如何生活的人,他写好电报稿,本来可以直接
交给那女营业员的,但他却又去排了一次队。在队列中,当他意识到手中的 提包的份量时,脸上突然出现了茫然的、不知所措的表情。原来,他刚刚从 新华书店科技门市部里买了一大摞书。他掏了掏上衣的四个口袋和裤子的两 个口袋,连钢蹦儿在内还没有凑足一块钱。他是个谨慎的人,旅费都锁在宾 馆的小柜子里,出门身上很少带钱。怎么办呢?这九角钱既要打电报,又要 做回宾馆的车费??
“喂!” 这次是那姑娘用叱斥的口气招呼他。 “哦,哦??我再买一张电报纸。”
  他又向柜台里递去一分钱。姑娘啪地一声把电报纸拍在水磨石台面上, 同时用俗话说的“卫生球眼”翻了他一下。
  他又从物质的现实飞到虚无缥渺的精神世界中去了。每当这种时候,他 的表情就不像平时那么呆板,那么拘谨,那么惶惊,脸上又浮起调皮的、甚 至是略带自满自足、自以为是的笑意。他重新拟了电报稿,按最经济、最简
  
明的原则,写了如下几个字:
L 市东环路胜利宾馆四楼钱如泉失黑炮 301 找 第三次排队也挨上了他。他带着极不好意思的表情递进电报稿,仿佛他
省了几角钱而使姑娘减少了收入似的。姑娘在电报稿上用圆珠笔点了一遍, 惊讶地抬起头来,以一种很特别的眼光审视了他一番,似乎脾气又要发作。 他的脸更红了,在柜台前忸怩不安。但不知怎么,姑娘终于隐忍住了,冷冷 地告诉他要多少钱。在姑娘埋头开发票的时候,他连连摆手,用深感抱歉的 口吻说:“不用了,不用了。”他不像有些出差的人,连八分钱邮票也要开 张单据回去报销。这份电报纯属私人通信,要什么发票呢?他付了电报费, 就拎起他一包沉甸甸的书,挤出人群,推开弹簧门走上大街,很快地消失在 茫茫的人海之中。
  以上是小说的第一章。写到第二章,我们就需要变换一下人物和场景。 这就是所谓小说的章法。
  现在我们来看这位邮电局的女营业员。这里又要声明,这位姑娘仅仅代 表她“这一个”——如黑格尔所说的,绝不代表全体可敬的邮务人员。鉴于 经常会有“难道我们的什么什么是这样的吗”的文艺责难——不是文艺批评, 这种声明是必要的。当然,她有她的真名实姓,但按《百家姓》的顺序她应 该姓孙了,我们就叫她孙菊香吧。
孙菊香其实是个天真幼稚、模样俊俏的姑娘。她现在是坐在高高的水磨
石柜台后面,如果她站起来走两圈,你会发现她的身段非常窈窕,自有天然 袅娜的风韵。上中学时,她最高的理想是将来到文工团里去,她自信舞蹈、 唱歌、表演都拿得下来,会成为一名全能演员。但中学毕业后,投考艺术院 校和本市的歌舞团都没有被录取,在家闲呆了一年。后来顶替她妈妈进了邮 电局。由于她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人也活泼可爱,不久就从装邮袋、搬邮包 的工作调到前台来当营业员。不过她并不喜欢这种工作。不管是装邮袋、搬 邮包还是收电稿、开发票,她都觉得烦闷枯燥。
在平时,她是个迷人的、妩媚的姑娘,不但注意梳妆打扮,也很懂得运
用自己的一颦一笑博得同志们和邻居的喜欢,所以人人都说她是个好姑娘。 追求她的男青年不少,但她还想再等一两年才结婚。这样的年龄,正是女人 的黄金时代。
可是,只要她一走进这间 C 市邮电局的营业大厅,坐在柜台后面这把人
造革包的椅子上,就像被施了一种什么魔法似的,模样即刻变了:不只面若 冰霜,并且态度生硬,和这间大厅里散发的那股特殊气味完全合谐地融为一 体。今天上班,她本来就不痛快。百货大楼新到了一批外国进口卷发器:电 吹风、电剪夹、电梳子等等全套才卖 41 块钱。盒子的装璜很漂亮,印着一个 风骚的白种金发美女,柜台上写道:“进货不多,欲购从速!!!”光那三 个大惊叹号就够刺激人的了。吃早饭时,她跟妈妈商量,要买一套。妈妈大 吃一惊,说是从来没听过搞“毛毛”的玩意儿要卖几十块钱的!她妈妈在 50 年代初期参加工作时剪掉辫子,直到如今快 60 岁了还是土话说的“二道毛”, 从来没有在头发的花样上翻新过,嘟哝说:“那又不是碧玉簪,又不是金钗, 要好几十块钱?!”而她正嚼着油条的爸爸,一个土产杂货门市部的副主任 忿忿地说:“现在,只有搞投机倒把的人才有那么多闲钱买那种玩意儿!” 提案在家庭会议上没有通过,倒惹了一肚子气。上班来,她又听旁边管 长途电话的姑娘说,那种电气卷发器昨天就卖完了。可见现在有钱的人还是

不少。这更使她郁郁不乐,自怨自叹没能加入文工团。在演出单位,像这种 化妆用品都是公家出钱买的。于是,她不自觉地就要在一件什么事情上发泄 一下。憋着气办了几件平常的业务以后,一份这样的电报稿伸到她面前:
R 市西大街市文联 众星散
她把电报稿朝水磨石台面上一摔: “打电报,不能用隐语和雅语!”
  “请问,这怎么是隐语和雅语呢?嗯?”柜台外面的人用嘲讽的语气质 问她。
  她抬起头。这是个 30 岁左右的白面书生,戴着一副式样新颖的宽边眼 镜,穿一件米黄色的风衣。风衣里是隐条花呢的西服和雪白的衬衫领子。从 他的上身,她可以想象到他下身穿的一定也是笔挺的裤子和三截头皮鞋。她 暗自思忖没有找对发泄对象,语气和缓了一些:
“请你把意思写明白一些。” “还要怎么明白呢?这难道还不明白吗?”白面书生仿佛对她比对打电
报还感兴趣,风度庸洒地跟她貌似说理辩论,而实际上是自我介绍起来。他
是 R 市文联的编辑,来本市参加什么“诗会”的。这个“诗会”很盛大,全 国有名的诗人都荟萃一堂,言下之意他也是位名诗人,R 市有些业余作者也 想来见识见识,但今天“诗会”散了,他打电报回去报告那些著名诗人已各 奔东西,意思是叫他们不要赶来。
“打电报不是和写诗一样,要用最简洁、最精炼的语言么?”诗人脸上
挂着揶揄的微笑。“你难道要我写上‘著、名、诗、人、已、回、全、国、 各、地、你、们、不、要、白、跑、一、趟、了’这么多字吗?要不,你替 我拟个稿子吧!”诗人一面说,还一面诙谐地掰着手指头算字数。排在后面 的人早就嫌她办事很慢,趁此发出了一片有倾向性的笑声。听到诗人要她代 拟电报稿,又见她张目结舌的样子,笑得更欢了。
如果是在公园里,在电影院门口,诗人的风度和外貌她还是很欣赏的。
但偏偏他们是在这间营业大厅里,偏偏她被施加了某种魔法,偏偏她今天非 常不愉快,再加上诗人的话引起了人家对她的嘲笑,这样,诗人的卖弄不但 没有使她动心,反叫她更加恼火。她像被狗惹怒了的小猫,虎虎地说:
“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你重写一张!”她顺手扔出去一张电报纸,
“再交一分钱!” 诗人对女性都有细腻的审美能力。他起初对她完全没有恶意,不过是想
趁“诗会”的余兴逢场作戏地开个小玩笑。但她冷若冰霜的面孔和寒风般的 口气,却一下子激怒了这位生性敏感而又自尊心很强的年轻诗人。诗人也出 奇地固执起来,脸色陡然一变,涨得绯红。他把那张电报纸又摔进柜台,坚 持要按自己拟的电报稿发报;他还拍着水磨石台面说,他写的诗寄到大刊物 的编辑部,都不允许编辑改动一个字的!
  毫无条理、东拉西扯地争吵了一会儿,总算在后面的人的催促劝解下平 息了。当然是帮着诗人说话的多。孙菊香姑娘被奚落了一番,噙着眼泪收下 了这份或者是“隐语”、或者是“雅语”的电报稿;诗人得胜,扬长而去。 我们这位赵书信同志正碰在孙菊香姑娘十分伤心、十分委屈、十分恼怒
的时候去打那份叫别人看来莫明其妙的电报。 他第一次买电报纸时,孙菊香还没有顾上注意他,只一心想着要是我在

舞台上,哪怕随便唱支歌,随便朗诵一段台词,下面也得鼓掌,而坐在这个 倒霉地方,即使我态度再好,也有人找碴生事??第二次,他又排着队来买 电报纸。因为他个子瘦小,隔着柜台递那一分钱,胳膊要伸得老长,孙菊香 一眼就瞄见他

评论列表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相关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对本影人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

黄建新导演的影片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收藏该影人的群组 . . . . . .

谁在关注该影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