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减少一些中国因素
2005-8-9 11: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文隽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不怀疑赵薇的能力,其实她就算今次拿不到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影后,早晚也会在别的影展中夺奖。内地有实力的年轻演员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周迅、徐静蕾、章子怡。小大小旦中,终于轮到“小燕子”吐气扬眉了。
我更加不会质疑黄建新导演的《
根据报导,《
今届的七位评委都是德高望重的资深电影人,我们更加不会怀疑他们的判断能力和道德操守。我们亦相信,他们是用真心诚意去评选这些奖项。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个在国际电影节中被认同为”国际“行为的竞赛项目,要大家心悦诚服地认可,愚见认为,最关键在于“国际”这两个字上。今届七位评委,却有三位具备了“中国因素”。也不知是谁的规矩,评委主席一定要由中国电影人来担任。我们看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从来都是每年会因为评审团的口味而使得奖电影引起争议,但从来就不会有人因此动摇过对这几个影展的信任。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数目已比一级国际影展的评委数目少,像今年,七个人中有三位是中国人,虽然卢燕是美国国籍,但外面人的看法,始终认为你们同声同气,肯定是一伙的。在投票中,会否阴谋论地相信,这三票已是同一阵线的票?
如果伤害国际电影节的七位评委可递增到十至十一位,主席一职又由外国人来担任,那么就算有三个“中国因素”,大家也会信服。若然赵薇和黄建新的奖项真的由“外面人”来肯定,我相信,那份喜悦和荣耀是双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