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Henri Storck

FANHALL ID: im09121
姓名: Henri Storck/亨利.斯托克
性别:
生日: 1907-09-05

影人概述: . . . . . .

如果说电影是二十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亨利斯托克的一生则是一部世纪电影史。1907年9月5日生于奥斯坦德,1999年9月17日卒于布鲁塞尔。斯托克将生命中的60年献给了电影。
.
他一生多产,其中拍摄完成的影片有70部,另有几十部作品未完成。题材涉及比利时社会的生活百态,斯托克的电影梦想还曾将他领引到巴黎(1931-1933)和欧洲其他城市,甚至险些跨进好莱坞。22岁时,他曾撰写过一篇对一生具有绝对意义的梦想宣言《Eureka》,在文中,斯托克决定成为一名“积极的世纪见证人”,一个真实电影的先驱,一名职业电影人。他决心以电影为生,然而在他生活的时代,比利时还没有任何一所专门的电影学院,也没有任何一间电影制片公司。于是手工操作就成了他思考、创作和感受电影的模式。他以独立精神去筹备每一部影片,每次都事无巨细,彻底深入地研究拍摄题材(他曾说:“电影就是我的大学”),在他身边还云集了比利时和欧洲最优秀的专业人士,从而更好掌握该行业的方方面面,以及迅速发展的电影技术。

他的生活与作品,对于研究艺术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挑战。斯托克最早拍片的兴趣点来自奥斯坦德边上北海的启蒙,同时受到一批画家(恩索尔和 佩尔梅克),以及在电影社团和艺术与实验影院观摩到的佛拉赫提、爱森斯坦等一批电影大师的熏陶。因此他早期的作品(《奥斯坦德的影像》,《海滩田园诗》,《捕捞青鱼》...)都被蒙上一层超现实主义和纯粹电影概念的色彩,因此他被划归到欧洲前卫电影运动的阵营当中。他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结识的艺术家和共产主义人士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成为将他部分创作导向政治介入和揭露式电影的催化剂 :《伯利纳奇的苦难》(与伊文思合作拍摄),《苦难之家》,《老板之死》,《为了库尔台的权利与自由》等等。其中《伯利纳奇的苦难》在比利时的电影学院里被当作教材反复地分析学习。是好几代电影人的参照样板,其中以达尔丹兄弟最为典型。

斯托克被认为是纪录片和人类学电影的大师之一(《农夫交响曲》,《生产者-森林之主》,《比利时节庆日》),也是拍摄艺术家电影的创始人之一(德尔沃,鲁本斯,佩尔梅克...)。他很早就有意在比利时建立真正的电影工业,并为此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自己却没能真正享受到六十年代开展起来的国家辅助金。此外,他一直梦想能拍出可以征服世界银幕的长篇剧情电影。在他的电影生涯中,他不得不靠接拍很多私人或政府的指派项目才能成就一部杰作,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些纯粹以盈利为目的,艺术性有限、连他自己也不认可的影片。最终,他拍成了一生唯一的一部剧情片《走私团伙》,但却在商业上遭到了惨败。

他一生接触过的人有艺术家,知识分子,商人,工会,工厂主,极左人士,皇室,政府官员,有钱的资产阶级和工人。这是一个强烈热爱自己国家的导演,爱它的大海,它的天空,它的土地,它的民俗,它的历史,它的音乐、文学和绘画。他着迷于伟人的卓越禀赋,在多个完成或未完成的影片计划里,对那些缔造了国家荣耀的个人及作品进行了赞颂。

最后,在导演和制片人生涯以外,斯托克还一直致力于各种国内外的公共活动机构(电影社团,国际纪录片导演协会),电影教育与制作机构(制片厂,学校),以及电影遗产保护组织(1938年成立的比利时电影资料馆)的建立发展。他始终对年轻的电影人敞开大门,收他们在身边学习,给他们建议和鼓励,对剧本创意出谋划策。他的作品不断被重新解读,持续对欧洲的年轻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今,这些作品也来到了中国。

作为比利时电影的守护人,他就像是我的一个祖父。能够有机会向中国的观众和电影人介绍他的作品,我感到万分荣幸。

文字:Vincent Geens
翻译:杨洋



亨利斯托克回顾展,北京,2009
亨利斯托克一生之中不愿丢掉任何一片纸张。在于柯尔他最后的家中,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个人档案资料。我想引用一段比利时作家Michel de Ghelderode的话,这位作家同斯托克有着同样的情结(在他的公寓和工作室着实变成一座博物馆):“艺术是保存我们本能的最好证明。”

1938年,亨利斯托克成为比利时电影档案馆的创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电影和纪录片的保存管理工作,并于1988年创立了“亨利斯托克基金会”,一个非盈利制作组织,用于保管亨利斯托克以及与他相近的导演作品,如Luc de Heusch, Charles Dekeukeleire, Ernst Moermans, David McNeil, Pierre Alechinsky 和Patrick Van Antwerpen。他们的电影和文档(照片与资料等)都对公众开放。为了让这些导演的作品能够更好的为人所了解,基金会组织并参与这些导演与作品相关的各种回顾,展览,庆典以及出版活动。

亨利斯托克的女儿,玛丽斯托克,和他的小儿子,亨利斯托克基金会会长,Pierrot de Heusch,为首届在中国举办的亨利斯托克回顾展进行影片筛选的工作。

本次筛选出的11部电影均是亨利斯托克的经典之作。在影片中,我们将看到奥斯坦德和北海的旖旎风光 (《奥斯坦德的影像》),叹为观止的登山记录(《绳索上的生命》,,对冶炼行业歌剧般的描绘(《火之魂》),斯托克和伊凡思最著名的影片((《伯利纳奇的苦难》),三部政治和揭露式电影(《苦难之家》, 《无名士兵》,《生命的交叉路口》),一部反映比利时1942-1944年农民变革的影片(《农夫交响曲》),一部探讨艺术的影片(《保罗德尔沃的世界》),以及一部民俗纪录片 (《班什的痴人“吉乐”》).

本届回顾展还将上映两部获得过亨利斯托克奖的纪录片,分别为2005年,Maria Mandy 导演的《盲》和2007年,由 Richard Olivier导演的《永远的爱斯黛尔》。

评论列表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相关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对本影人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 4444
rsuVmel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