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帐篷学校
片名: | 黑猫警长帐篷学校 |
---|---|
其它片名: | 黑猫警长帐篷学校/The Black Cat Sergeant Tent School |
导演: | 范玲 |
编剧: | 范玲 |
制片人: | 范玲 |
摄影: | 范玲 |
美术: | 范玲 |
声音: | 范玲 |
剪辑: | 范玲 |
主演: | 地震灾区志愿者 |
片长: | 87分钟 |
年份: | 2008年 |
类型: | 纪录片 |
国别: | 中国 |
语言: | 国语 |
格式: | dv |
制作机构: | 梦玲工作室 |
影片概述 . . . . . .
2008年5月12日,8级地震无情地袭击了中国四川省,顷刻间,数千万的房屋倒塌,数百万的人失去了家园,数十万的人员伤亡,数万的学校校舍倒塌,数万的学生失去了老师、同学和上学的机会。
顷刻间,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数百万的军队和数十万的志愿者奔赴四川灾区,救人抢险,重建家园。在重灾区之一——什邡市湔底镇,也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志愿者,凭借空降部队的帮助,他们在湔底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搭起了一所帐篷学校,取名为“黑猫警长帐篷学校”。
摄像机静静地记录了这间学校里的酸甜苦辣,有欢快热闹的课堂,有简陋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孩子、家长带给志愿者的感动,有物资缺乏带给志愿者的困窘,还有志愿者与孩子之间亲人般的深情,有志愿者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帐篷学校在逐步地发展,志愿者们也在逐步地成长。虽然帐篷学校仅仅存在一个月,但其中的情谊却远远不止一个月,故事还在继续••••••
顷刻间,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数百万的军队和数十万的志愿者奔赴四川灾区,救人抢险,重建家园。在重灾区之一——什邡市湔底镇,也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志愿者,凭借空降部队的帮助,他们在湔底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搭起了一所帐篷学校,取名为“黑猫警长帐篷学校”。
摄像机静静地记录了这间学校里的酸甜苦辣,有欢快热闹的课堂,有简陋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孩子、家长带给志愿者的感动,有物资缺乏带给志愿者的困窘,还有志愿者与孩子之间亲人般的深情,有志愿者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帐篷学校在逐步地发展,志愿者们也在逐步地成长。虽然帐篷学校仅仅存在一个月,但其中的情谊却远远不止一个月,故事还在继续••••••
导演阐述 . . . . . .
2008年6月8日,我独自进入四川灾区。一个星期后,就知道这里的帐篷学校已是遍地开花,便决定将镜头对准帐篷学校的孩子和志愿者。搭建在什邡市湔底镇中心小学里的“黑猫警长帐篷学校”是我采访拍摄的第一件帐篷学校。
建校之初,空降兵部队热心地帮助志愿者搭建帐篷。简单的开学仪式,孩子们为部队士兵和志愿者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庄重而自豪,虽然我进入学校时,已是开学近半个月了,第一批的志愿者已经撤出,第二三批的志愿者接连后续,但所幸的是,8月,一群已从灾区出来的志愿者再次聚会,热心地提供早期和后期的活动照片给我,讲述更多我没有收进镜头的故事。
我在这间学校停留了一个多星期,连续一周的降雨给学校的生活和教学都带来诸多不便,最早搭起来的两个上课用的帐篷早已被大雨冲垮,六个年级的学生不得不挤在两个仅存的小帐篷里上课,尤其是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学生背对背坐在一个帐篷里,志愿者老师虽然拿着扩音器上课,但现场的混乱仍是必不可少,只不过大家似乎显得都不太介意,或者说没有条件去抱怨了。
对于帐篷学校旁边搭建活动板房的辽宁支援工程队,拍摄的素材并不多,但他们的工作对帐篷学校的发展却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工地的杂乱,安全隐患与便利并存,也是志愿者有了更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志愿者队伍的年轻化和流动性在这里都比较明显。年龄最小的是三个高中毕业生,甚至未满18岁,他们都是家境优越、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第一次见到与他们自身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时,三个人又都有着不同的反应,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都有更多的思考。小蓝是个比较乐观的女孩;小黑不满于社会的阴暗面,从外型到思想都有超越于18岁的成熟,他也很惊讶于自己并不喜欢小孩子,却能乐于做这些灾区孩子的老师;小白则有更强的自我意识,用更批判的眼光看待灾区的人与事。
广东东莞来的三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志愿者,用他们的真诚、谦和,为整个队伍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他们家访的素材由于光线太暗,夜晚帐篷里没有灯光,没有展现在片中。但她们面对镜头的坦诚,已经能够让人感受她们的用心付出。
比我早一天到达学校的易新颖后来逐渐成为这个团队的骨干负责人,这个四川妹子对自己家乡孩子们的关爱显得更为亲切和投入。她与几位志愿者坚持到这个帐篷学校的结束,便又踏上去青川再建帐篷小学的路。他们的这种坚持和勇气,正是此次大灾难中,在志愿者身上散发的最美丽的光华。
小蓝、小黑、小白其实都是志愿者起的花名,分别时,竟然没有人能叫全他们的真名。其实,确实在志愿者队伍里经常会出现相互并不知道真名的现象,大家通过网络或者偶遇相识,在一起全心为了灾区的灾民和孩子服务,没有固定的岗位和时间,如同接力棒一样,传递爱心。虽然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各种矛盾、争端,但大家终究有个共同的目标:帮助灾区。我没有将更多的矛盾放在影片中,希望在爱的旗帜下,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能够感受爱的力量。
建校之初,空降兵部队热心地帮助志愿者搭建帐篷。简单的开学仪式,孩子们为部队士兵和志愿者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庄重而自豪,虽然我进入学校时,已是开学近半个月了,第一批的志愿者已经撤出,第二三批的志愿者接连后续,但所幸的是,8月,一群已从灾区出来的志愿者再次聚会,热心地提供早期和后期的活动照片给我,讲述更多我没有收进镜头的故事。
我在这间学校停留了一个多星期,连续一周的降雨给学校的生活和教学都带来诸多不便,最早搭起来的两个上课用的帐篷早已被大雨冲垮,六个年级的学生不得不挤在两个仅存的小帐篷里上课,尤其是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学生背对背坐在一个帐篷里,志愿者老师虽然拿着扩音器上课,但现场的混乱仍是必不可少,只不过大家似乎显得都不太介意,或者说没有条件去抱怨了。
对于帐篷学校旁边搭建活动板房的辽宁支援工程队,拍摄的素材并不多,但他们的工作对帐篷学校的发展却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工地的杂乱,安全隐患与便利并存,也是志愿者有了更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志愿者队伍的年轻化和流动性在这里都比较明显。年龄最小的是三个高中毕业生,甚至未满18岁,他们都是家境优越、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第一次见到与他们自身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时,三个人又都有着不同的反应,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都有更多的思考。小蓝是个比较乐观的女孩;小黑不满于社会的阴暗面,从外型到思想都有超越于18岁的成熟,他也很惊讶于自己并不喜欢小孩子,却能乐于做这些灾区孩子的老师;小白则有更强的自我意识,用更批判的眼光看待灾区的人与事。
广东东莞来的三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志愿者,用他们的真诚、谦和,为整个队伍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他们家访的素材由于光线太暗,夜晚帐篷里没有灯光,没有展现在片中。但她们面对镜头的坦诚,已经能够让人感受她们的用心付出。
比我早一天到达学校的易新颖后来逐渐成为这个团队的骨干负责人,这个四川妹子对自己家乡孩子们的关爱显得更为亲切和投入。她与几位志愿者坚持到这个帐篷学校的结束,便又踏上去青川再建帐篷小学的路。他们的这种坚持和勇气,正是此次大灾难中,在志愿者身上散发的最美丽的光华。
小蓝、小黑、小白其实都是志愿者起的花名,分别时,竟然没有人能叫全他们的真名。其实,确实在志愿者队伍里经常会出现相互并不知道真名的现象,大家通过网络或者偶遇相识,在一起全心为了灾区的灾民和孩子服务,没有固定的岗位和时间,如同接力棒一样,传递爱心。虽然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各种矛盾、争端,但大家终究有个共同的目标:帮助灾区。我没有将更多的矛盾放在影片中,希望在爱的旗帜下,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能够感受爱的力量。
获得奖项 . . . . . .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haddyfan(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