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tomshiwo怎么总是在偷换讨论的问题,
把理论方法、学术态度偷换成理论、学术本身。
政治的美学或美学的政治 – 应亮的电影创作
2010-08-12 21:11:27 徐辛 (辛苦的辛)
2010-08-12 21:27:05 徐辛 (辛苦的辛)
做”理论“做”学术“的人总是喜欢凌驾于实践者之上。你对实践有充分了解也行,关键是你“知识分子”到都不愿意去做深入的了解、研究实践者,就用万金油式的理论来生搬硬套,你自己的思考在哪里。
2010-08-12 21:30:32 徐辛 (辛苦的辛)
经典的电影理论出自和电影制作实践以及电影批评的密切关系当中,就像埃森斯坦,维尔托夫,以及之后巴赞的写作中呈现的。 伴随着史学的发展,电影批评再次蓬勃,因为人们对从客体自身中推究出理论更为感兴趣,而不是把理论施加在客体上。这是诸如比•鲁比•里奇(B.Ruby Rich), 斯科特•麦克唐纳 (Scott MacDonald),可可•福斯柯(Coco Fusco)以及布鲁斯•詹金斯(Bruce Jenkins)这些批评家所努力的——所有这些人也同时是电影策划人——他们接近他们的客体,并且从这些接近中生成了理论。
================================
上面文章里的话。
================================
上面文章里的话。
2010-08-12 21:33:26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也不知道这里讨论的人还有谁对于什么是理论比胡敌和tomshiwo更有发言权。”
"难道看不出我们在尽量尊重你们,包括你们的“自轻自贱”,你们却报守残缺,坐定了井底之蛙,连往上蹦达的心都没有了。"
jingban 老师,你还真把我(们)孙子了?我不是告诉你们了吗,胡敌对中国当代独立电影和独立纪录片的发展是借鉴了市面上流传最广的吕新雨和单万里的理论,那一套理论是不完善的,武断的。她自己都承认对此了解不够,你为什么要说这样伤人的话呢。
在这里讨论的人,老徐,老王,鬼叔中等等都是国内活跃在一线的纪录片导演,你真的以为一个拍片的在拍片之前不攻读理论吗,都是自发的拍片吗?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理论,如果连导演本身都没有发言权,谁有?让他自己站出来。
别总拿些外国的理论吓人,有本事把外国理论学到手之后自己总结理论,用自己的理论作论据。难道非要撕破脸吗。
"难道看不出我们在尽量尊重你们,包括你们的“自轻自贱”,你们却报守残缺,坐定了井底之蛙,连往上蹦达的心都没有了。"
jingban 老师,你还真把我(们)孙子了?我不是告诉你们了吗,胡敌对中国当代独立电影和独立纪录片的发展是借鉴了市面上流传最广的吕新雨和单万里的理论,那一套理论是不完善的,武断的。她自己都承认对此了解不够,你为什么要说这样伤人的话呢。
在这里讨论的人,老徐,老王,鬼叔中等等都是国内活跃在一线的纪录片导演,你真的以为一个拍片的在拍片之前不攻读理论吗,都是自发的拍片吗?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理论,如果连导演本身都没有发言权,谁有?让他自己站出来。
别总拿些外国的理论吓人,有本事把外国理论学到手之后自己总结理论,用自己的理论作论据。难道非要撕破脸吗。
2010-08-12 21:39:50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你们刊物口口声声说要支持中国独立电影,现在你们把给你们刊物提意见的导演都当成了井底之蛙,无知之土鳖。如果导演都不服你们杂志,你们还做什么呀,给谁看啊,给比井底之蛙更无知的人?
2010-08-12 21:55:36 数学系研究生熊M
我是日本人,为发言初次登录。
这个帖子里的 搞理论的人和 实际创作的人关系
好像 中央来的宦官对待 地方领主(比如日本古代的大名)-----
我们尊重你们, 你们这帮傻瓜应该感激!
这个帖子里的 搞理论的人和 实际创作的人关系
好像 中央来的宦官对待 地方领主(比如日本古代的大名)-----
我们尊重你们, 你们这帮傻瓜应该感激!
2010-08-12 22:11:22 狂欢恐惧症
帖子的作者态度很温和,看的人到是先急了,然后作者的粉丝也急了,我觉得这是作者不想看到的.或者说这是他想看到的,太邪恶了.
这样的争吵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还不如该写剧本的去写剧本,该剪片子的剪片子,该读书的去读书,我很自卑的想到可能会有牛人看到这一切笑而不语,接着自己干自己的.
这样的争吵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还不如该写剧本的去写剧本,该剪片子的剪片子,该读书的去读书,我很自卑的想到可能会有牛人看到这一切笑而不语,接着自己干自己的.
2010-08-12 22:16:03 徐辛 (辛苦的辛)
你又在偷换概念,没有谁说反对理论,是你没有自己的理论,只是拿别人的理论来乱套。起码在这篇文章里没有你自己的思考。栗老师也是理论家,艺术家都敬重他。
2010-08-12 22:29:40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我说的是吕新雨提出的“新记录运动”,没说吕老师别的理论。
她的新记录运动的概念是不完善的,胡敌引用了,引用的正是吕新雨那一套。管洪席耶什么事。哪跟哪啊,别随便找点东西就来骂我。你的问题是不“自信”。
中国独立导演没有最优秀的,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存在的价值。
你们花钱去外国当学生,人家不用花钱被邀请到电影节去参展,还证明什么。
她的新记录运动的概念是不完善的,胡敌引用了,引用的正是吕新雨那一套。管洪席耶什么事。哪跟哪啊,别随便找点东西就来骂我。你的问题是不“自信”。
中国独立导演没有最优秀的,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存在的价值。
你们花钱去外国当学生,人家不用花钱被邀请到电影节去参展,还证明什么。
2010-08-12 22:36:24 徐辛 (辛苦的辛)
你又在“胡说八道”,我从来没有说我是“中国独立电影理论家”。我一直在说我是“粗人”,而且我骂街从不针对个人,我是针对这种”洋八股“式的装逼。
2010-08-12 22:45:03 卢志新
====希望以下这句话只是意气之词===
伟大的独立导演们只能服从于一种电影节政治,不是同样看西方人的脸色,而且更来得卑贱的多。
====如果不是的话,骂归骂,希望tomshiwo真的可以和一些独立电影人多接触沟通下====
伟大的独立导演们只能服从于一种电影节政治,不是同样看西方人的脸色,而且更来得卑贱的多。
====如果不是的话,骂归骂,希望tomshiwo真的可以和一些独立电影人多接触沟通下====
2010-08-12 22:51:31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开始 我骂这篇文章 是因为我以为是长川转载过来活跃论坛气氛的
我以为他是从核心学术期刊上转载的,以幽默的目的,告诉大家,核心期刊在关注独立电影了。
因为核心期刊总是以“严谨、专业、学术”的幌子在糊弄人,所以就是要骂这些虚伪的刊物。
后来知道,这篇文章是贵刊的。关于艺术投资的杂志,生意杂志,不是严谨的学术杂志,我就不骂了,都体谅一下吧。
我以为他是从核心学术期刊上转载的,以幽默的目的,告诉大家,核心期刊在关注独立电影了。
因为核心期刊总是以“严谨、专业、学术”的幌子在糊弄人,所以就是要骂这些虚伪的刊物。
后来知道,这篇文章是贵刊的。关于艺术投资的杂志,生意杂志,不是严谨的学术杂志,我就不骂了,都体谅一下吧。
2010-08-12 22:55:01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谁说艺术与投资了,我打书名号了吗。我说的是关于艺术投资的杂志,错了吗。我没看过。我是办培训班的,不看艺术杂志。投资杂志看一些,看过CCTV2的财富故事会。
2010-08-12 22:57:02 表象(刘寻)
徐导性情中人,说话不够精确我感觉可以理解。而楼上的jingban陷入意气之争,揠苗助长这种话都出来了,这就似乎有失风度了。个人以为,就文章作者而言,仅从这篇文章看,其理论素养和学术功底未必就达到了能让徐导和魏导仰视的高度。谁的知识体系更健全,谁的理论思考更深入,都说不好呢。门缝里看人是不对的。非要用这么冷门的洪席耶唬人,以及跟实践者玩文字游戏,也是不厚道的。
且不说文章并未提出新的问题,也没有对已有问题有更深入的阐述。地域美学也好,局限美学也罢,这里的问题已经被常见的理论阐释得很清楚了。引用没有得到中文译介的洪席耶的理论,并没有开拓出一个新的视野,没有贡献出新的思考。也许这种理论与文本的新颖嫁接让作者感到兴奋,但很难说有什么理论价值。恕我瞎说,这似乎是积累不足的理论研究者常犯的毛病(俺这么说是因为俺最近因为这被老师骂过:P)。
顺便说一句,《电影艺术》这本杂志个人以为尚值得一读。似乎不会经常出现一楼这样的文章。
以作者的学历,能关注并非理论热点的独立电影,确实很难得。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文章本身价值不好说,但如果能把这篇文章涉及到的话题继续讨论下去,还是会有收获的。关键是,不应该让魏导单打独斗啊。
另外,个人以为上面临津河同学说得很是中肯,顶一个。
俺是个技术劳工,偷空瞎扯,不靠谱的地方多包涵。
且不说文章并未提出新的问题,也没有对已有问题有更深入的阐述。地域美学也好,局限美学也罢,这里的问题已经被常见的理论阐释得很清楚了。引用没有得到中文译介的洪席耶的理论,并没有开拓出一个新的视野,没有贡献出新的思考。也许这种理论与文本的新颖嫁接让作者感到兴奋,但很难说有什么理论价值。恕我瞎说,这似乎是积累不足的理论研究者常犯的毛病(俺这么说是因为俺最近因为这被老师骂过:P)。
顺便说一句,《电影艺术》这本杂志个人以为尚值得一读。似乎不会经常出现一楼这样的文章。
以作者的学历,能关注并非理论热点的独立电影,确实很难得。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文章本身价值不好说,但如果能把这篇文章涉及到的话题继续讨论下去,还是会有收获的。关键是,不应该让魏导单打独斗啊。
另外,个人以为上面临津河同学说得很是中肯,顶一个。
俺是个技术劳工,偷空瞎扯,不靠谱的地方多包涵。
2010-08-12 22:59:14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那你怎么能批评的像是作者全盘借鉴了呢?”
我已经指出来了,就那一段的几句是借用了吕新雨老师的概念,不是全盘。求你了,我要崩溃了,别专攻我这一点。这一点不是我的软肋。
我再重申一遍,吕新雨老师的新纪录片运动理论是有些不完善,我建议的是,以后引用的时候,能自己也动脑想一下,而不是用她的现成的。
千万别把吕老师也拉进来论坛,别提她,好吗。
她的《记录中国》在那个时代影响过我,我很尊重她为人。
别提她了,行不
我已经指出来了,就那一段的几句是借用了吕新雨老师的概念,不是全盘。求你了,我要崩溃了,别专攻我这一点。这一点不是我的软肋。
我再重申一遍,吕新雨老师的新纪录片运动理论是有些不完善,我建议的是,以后引用的时候,能自己也动脑想一下,而不是用她的现成的。
千万别把吕老师也拉进来论坛,别提她,好吗。
她的《记录中国》在那个时代影响过我,我很尊重她为人。
别提她了,行不
2010-08-12 23:21:25 王我 (兲朝)
看完又出来的这一堆,我想起了前面谁说的关于河南话和河北话。其实河北最南面的邯郸与河南最北边的安阳语言上沟通是没有问题的,但河北最北边的张家口与河南最南边的南阳可能就会有问题,更不用说外语了。我想说的是,大家应该试着相互靠近,而不是我非要在法国,而你就得在井底。真的不能试着向对方靠拢一些同时不带有上面那位日本朋友说的那种偏见吗?
如果导演们觉得别人的理论有些不着调,提出时不妨善意些,毕竟有关中国独立电影的理论性总结太落后与实践了,一切也许只是开始。看看独立电影初期的作品包括现在的一些作品不都有许多问题吗?比如生搬、模仿甚至抄袭,总应该有个过程嘛。
理论家们也应该反观一下自己,为什么辛苦而为的文字不能得到最应该会认可的这部分读者的首肯呢?难道你们既定的读者群真的不包括这些人吗?如果理论注定就是高深的,那么有没有必要像朋友一样帮助这些读者来慢慢地理解呢?还是要像某些导演对待看不懂自己片子的观众那样,说他愚蠢、无智呢?
如果导演们觉得别人的理论有些不着调,提出时不妨善意些,毕竟有关中国独立电影的理论性总结太落后与实践了,一切也许只是开始。看看独立电影初期的作品包括现在的一些作品不都有许多问题吗?比如生搬、模仿甚至抄袭,总应该有个过程嘛。
理论家们也应该反观一下自己,为什么辛苦而为的文字不能得到最应该会认可的这部分读者的首肯呢?难道你们既定的读者群真的不包括这些人吗?如果理论注定就是高深的,那么有没有必要像朋友一样帮助这些读者来慢慢地理解呢?还是要像某些导演对待看不懂自己片子的观众那样,说他愚蠢、无智呢?
2010-08-12 23:23:16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别用这种大爷似的强调和我说话
是你只看到了这一处,我还指出了很多。
你瞎吗。
三只唐僧,我不骂你了,对不起。
现在该逐条反驳我了吧。逐条啊,少反驳一条你不是人。
是你只看到了这一处,我还指出了很多。
你瞎吗。
三只唐僧,我不骂你了,对不起。
现在该逐条反驳我了吧。逐条啊,少反驳一条你不是人。
2010-08-12 23:33:54 卢志新
====王我的这个提议,各位举手不?=====
我想让参与此次讨论和有兴趣继续参与此次讨论的诸位聚在一起,还是那句话──有些话还是当面谈才有”建设性“。10月1日-7日,宋庄影展期间,大家一起来,做个”论坛“或”讨论会“,当面来,一定理清这事儿,怎么样?
我觉得这也许是个契机,能让创作者和研究者真正往一起靠近一下。
同意的请举起你”建设性“的手。或者当我没说。
======或者,就明后天都可以=====
我想让参与此次讨论和有兴趣继续参与此次讨论的诸位聚在一起,还是那句话──有些话还是当面谈才有”建设性“。10月1日-7日,宋庄影展期间,大家一起来,做个”论坛“或”讨论会“,当面来,一定理清这事儿,怎么样?
我觉得这也许是个契机,能让创作者和研究者真正往一起靠近一下。
同意的请举起你”建设性“的手。或者当我没说。
======或者,就明后天都可以=====
2010-08-12 23:39:58 徐辛 (辛苦的辛)
重要的不是艺术 栗宪庭
“85美术运动”不是一个艺术运动。因为中国基本上没有现代艺术的社会及文化背景。现代艺术的发轫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有了深厚社会基础之后,现代哲学主体意识的凸现,并从两个不同方向为现代艺术开拓了道路,一方面强化了感性本质,开拓了现代人的内心层次,一方面强化了理性本质,发现了人本体的语言、符号信息结构的世界;科学技术的革命诸如心理学、符号学的拓展,又从心灵与符号的对应关系上直接启发了现代艺术;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而设计意识正是现代艺术语言的重要内核;各种价值观的变革,带给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一系列的审美意识的相异等等,这一切几乎是同步地为现代艺术的诞生提供了条件。然而在中国,无论是缺乏人文主义的封建传统,还是建国后“极左”思潮的干扰的现状,中国艺术的复苏,都是在一个从哲学到经济低层次的拨乱反正的政治气氛中开始的。
中国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没有显示现代艺术产生的趋向。西方自文艺复兴后,写实主义作为一种语言范式,它的功用、价值等综合达到极致,于是对造型艺术自身不可替代价值的探求就成了现代艺术的标志。这是一个重新构建语言范式的分析的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等,近百年的现代艺术几乎涉足了所有的造型领域和表现的可能性。然而中国的艺术背景,一方面是重神韵,重主体意识表现,重绘制过程等的传统;一方面是受苏联影响,重再现,重文学性,重社会功用的现状。前者与西方现代艺术有某些相似之处,它的逆向发展就不可能出现与现代艺术相同的趋向。事实上,近代以来,正是徐悲鸿写实主义进入传统艺术,这种传统走到极端所产生的逆向发展,因其表面的写实,便与建国后的艺术状况合流而一了。然而合一后的现状,基本上没有进入艺术状态。所以艺术的复苏,其首要任务就是使写实主义进入艺术状态,而不是变革写实主义本身。更何况写实主义作为一种语言范式,它的写实程度、综合能力以及审美特征还远没有达到西方现代主义以前的程度。
所以,艺术复苏关非艺术自身即语言范式的革命,而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红光亮”、“歌德”的反动,则是以四川为代表的“伤痕美术”的骤起;对“假大空”、“重大题材”的反动,则是以陈丹青为代表的“生活流”的风行;对艺术从属政治,内容至上的反动,则是以北京机场壁画为代表的“装饰风”的滥觞。这都是在一种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的,变革的核心是社会意识的、政治的。
“85美术运动”就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而非新起的现代艺术运动。然而“85新潮”出现了从精神意识到绘画语言惊人的相似。前几年美术界大声疾呼的自我表现在这里被抛弃了,因为他们想表现的不再是个人的情绪,而是整个一代人的思考。其实从自我表现提出以来,美术界从来没有出现真正的个体意识的潮流,而共同的社会意识必然使他们的作品整齐划一了。这个口号提出的实质,不过是对虚假的反动,强调真诚而已。现代艺术是重新构筑新的语言范式的分析时代,所以它不是纯精神的,而是开放的、多层次的、大众化的。而“85新潮”在既无现代科学的社会背景,画家亦无多种学科素养的情况下,只有借西方现代艺术的某些外壳,来寄寓自己软弱的、神经质般的纯粹精神。“85新潮”之所以基本上只是超现实主义式和劳森伯格式,就因为这两种语言更适合传达他们哲理性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许多作品看出,他们的焦虑,他们的茫然,都是在对以人的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各种观念的重新思考。所以他们更喜欢西方现代哲学,他们爱写文章,而且喜欢艰涩的抽象表达。这表明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始进人哲学的层次,但并非现代艺术运动自身,充其量只是一个思想准备阶段。因为科学、经济的落后,使他们愈加走进沙龙;哲学的贫困,使他们不得不去冒充哲学家;思想的无力,使艺术作品不得不承担它负担不起的思想重任,这正是当代中国艺术的骄傲,然而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艺术的可悲。(1985年冬)
手记:这是我从现代主义纯粹性的价值支点向新潮发问,同时也是自问。这种发问建立在80年代初期的艺术实践中,即当1979年大量的现代主义实验,在1982—1983年开始向抽象主义演进时,“85新潮”即以一种文化批判和人文关注的角度席卷美术界,并显示了它与星星美展、“伤痕”和“乡土”的某种继承关系,如大量超现实主义样式借一种哲学与人文内涵,使写实技巧再度复活,而中断了抽象主义试验,或者说,把抽象主义试验变成热潮外的边缘支流。另一方面即把80年代初的社会、政治批判转换咸一个文化和哲学的思考;从内涵到样式都保持了与80年代初期同样的艺术与语境的不可分离关系。这种不可分离关系与西方现代艺术在表面上的语言自身逻辑的演变不同,这是我当时极力思考的问题。到底我们如何评价中国的现代艺术?是以语言自身逻辑的西方现代艺术的语境角度呢?还是从文化情境与艺术的中国角度?此文先以西方的角度去追问中国的新艺术,其后,我又在《“后现代”.“民族化”和“稻草”》中继续发问,同时,我在《我们最需要对“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自我反省与批判》和《大灵魂》中又站到艺术与文化情境的不可分离的立场上。
当时我写的《重要的不是艺术》一文,许多人以为我在批判新潮。其实,我作为编辑,当时是想提出问题,引起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包括“大灵魂”也是如此。可惜,对“重要的不是艺术”的讨论,只有一个留学生提出与西方不同正是它的价值;而《大灵魂》,不少人误解了我只重灵魂不重语言,提出一大批关于语言的不同意见。其实,我所关注的依然是价值标准的问题,因为当时一些学院艺术家认为新潮艺术作品画面不讲究而提出纯化语言问题,包括水天中先生也写了《请看画面》,都鉴于新潮艺术太着重作品中的哲学、文化观念而忽视作品语言本身的问题而发的。提出作品的好坏必须通过作品本身来判断,这本不错,但是,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价值标准发生变动的时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会由于画面背后——精神背景——价值支点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歧义。我在《大灵魂》中提到法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浪漫主义被当时占主流的学院艺术家所不屑,现代派早期的印象派、野兽派,以及塞尚、凡·高,都为当时艺术界所不容,都被认为是坏的艺术,就是因为新的价值标准尚未被确立之时,人们依然会习惯使用旧的判断标准来看作品。所以“大灵魂”的基本想法就是要艺术界注重这种时代总体上大变动的精神背景,文章的前三节都是强调大的精神背景——文化情境对艺术的重要性,也是判断作品的价值标准的基础。当然,这种价值标准也首先是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批评家的选择与阐释,理论家的体系建构而成的。《大灵魂》的第四节是从中国新老传统造就的中国知识分子分裂人格的角度,提出中国文化情境不同于西方,主张艺术家关注中国当代问题。即我在后来所写的《“五四美术革命”批判》中继续探讨的中国新旧传统始终没有逃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循环,达则是“文以载道”的政治功能艺术,穷则是“超逸淡远”的文人画。我们从80年代新艺术中刚刚看到一种非功利的人文关怀的艺术在逃离这个循环后,远离人文的纯粹性呼声又起,难道还要再来一次文化循环吗?所以我主张超越这种文化循环,企望新的价值支点在于新的人格的建立,也企望一种非功利的直面人的生存感受的新艺术。
(原载《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我重读这篇文章。
“85美术运动”不是一个艺术运动。因为中国基本上没有现代艺术的社会及文化背景。现代艺术的发轫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有了深厚社会基础之后,现代哲学主体意识的凸现,并从两个不同方向为现代艺术开拓了道路,一方面强化了感性本质,开拓了现代人的内心层次,一方面强化了理性本质,发现了人本体的语言、符号信息结构的世界;科学技术的革命诸如心理学、符号学的拓展,又从心灵与符号的对应关系上直接启发了现代艺术;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而设计意识正是现代艺术语言的重要内核;各种价值观的变革,带给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一系列的审美意识的相异等等,这一切几乎是同步地为现代艺术的诞生提供了条件。然而在中国,无论是缺乏人文主义的封建传统,还是建国后“极左”思潮的干扰的现状,中国艺术的复苏,都是在一个从哲学到经济低层次的拨乱反正的政治气氛中开始的。
中国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没有显示现代艺术产生的趋向。西方自文艺复兴后,写实主义作为一种语言范式,它的功用、价值等综合达到极致,于是对造型艺术自身不可替代价值的探求就成了现代艺术的标志。这是一个重新构建语言范式的分析的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等,近百年的现代艺术几乎涉足了所有的造型领域和表现的可能性。然而中国的艺术背景,一方面是重神韵,重主体意识表现,重绘制过程等的传统;一方面是受苏联影响,重再现,重文学性,重社会功用的现状。前者与西方现代艺术有某些相似之处,它的逆向发展就不可能出现与现代艺术相同的趋向。事实上,近代以来,正是徐悲鸿写实主义进入传统艺术,这种传统走到极端所产生的逆向发展,因其表面的写实,便与建国后的艺术状况合流而一了。然而合一后的现状,基本上没有进入艺术状态。所以艺术的复苏,其首要任务就是使写实主义进入艺术状态,而不是变革写实主义本身。更何况写实主义作为一种语言范式,它的写实程度、综合能力以及审美特征还远没有达到西方现代主义以前的程度。
所以,艺术复苏关非艺术自身即语言范式的革命,而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红光亮”、“歌德”的反动,则是以四川为代表的“伤痕美术”的骤起;对“假大空”、“重大题材”的反动,则是以陈丹青为代表的“生活流”的风行;对艺术从属政治,内容至上的反动,则是以北京机场壁画为代表的“装饰风”的滥觞。这都是在一种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的,变革的核心是社会意识的、政治的。
“85美术运动”就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而非新起的现代艺术运动。然而“85新潮”出现了从精神意识到绘画语言惊人的相似。前几年美术界大声疾呼的自我表现在这里被抛弃了,因为他们想表现的不再是个人的情绪,而是整个一代人的思考。其实从自我表现提出以来,美术界从来没有出现真正的个体意识的潮流,而共同的社会意识必然使他们的作品整齐划一了。这个口号提出的实质,不过是对虚假的反动,强调真诚而已。现代艺术是重新构筑新的语言范式的分析时代,所以它不是纯精神的,而是开放的、多层次的、大众化的。而“85新潮”在既无现代科学的社会背景,画家亦无多种学科素养的情况下,只有借西方现代艺术的某些外壳,来寄寓自己软弱的、神经质般的纯粹精神。“85新潮”之所以基本上只是超现实主义式和劳森伯格式,就因为这两种语言更适合传达他们哲理性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许多作品看出,他们的焦虑,他们的茫然,都是在对以人的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各种观念的重新思考。所以他们更喜欢西方现代哲学,他们爱写文章,而且喜欢艰涩的抽象表达。这表明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始进人哲学的层次,但并非现代艺术运动自身,充其量只是一个思想准备阶段。因为科学、经济的落后,使他们愈加走进沙龙;哲学的贫困,使他们不得不去冒充哲学家;思想的无力,使艺术作品不得不承担它负担不起的思想重任,这正是当代中国艺术的骄傲,然而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艺术的可悲。(1985年冬)
手记:这是我从现代主义纯粹性的价值支点向新潮发问,同时也是自问。这种发问建立在80年代初期的艺术实践中,即当1979年大量的现代主义实验,在1982—1983年开始向抽象主义演进时,“85新潮”即以一种文化批判和人文关注的角度席卷美术界,并显示了它与星星美展、“伤痕”和“乡土”的某种继承关系,如大量超现实主义样式借一种哲学与人文内涵,使写实技巧再度复活,而中断了抽象主义试验,或者说,把抽象主义试验变成热潮外的边缘支流。另一方面即把80年代初的社会、政治批判转换咸一个文化和哲学的思考;从内涵到样式都保持了与80年代初期同样的艺术与语境的不可分离关系。这种不可分离关系与西方现代艺术在表面上的语言自身逻辑的演变不同,这是我当时极力思考的问题。到底我们如何评价中国的现代艺术?是以语言自身逻辑的西方现代艺术的语境角度呢?还是从文化情境与艺术的中国角度?此文先以西方的角度去追问中国的新艺术,其后,我又在《“后现代”.“民族化”和“稻草”》中继续发问,同时,我在《我们最需要对“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自我反省与批判》和《大灵魂》中又站到艺术与文化情境的不可分离的立场上。
当时我写的《重要的不是艺术》一文,许多人以为我在批判新潮。其实,我作为编辑,当时是想提出问题,引起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包括“大灵魂”也是如此。可惜,对“重要的不是艺术”的讨论,只有一个留学生提出与西方不同正是它的价值;而《大灵魂》,不少人误解了我只重灵魂不重语言,提出一大批关于语言的不同意见。其实,我所关注的依然是价值标准的问题,因为当时一些学院艺术家认为新潮艺术作品画面不讲究而提出纯化语言问题,包括水天中先生也写了《请看画面》,都鉴于新潮艺术太着重作品中的哲学、文化观念而忽视作品语言本身的问题而发的。提出作品的好坏必须通过作品本身来判断,这本不错,但是,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价值标准发生变动的时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会由于画面背后——精神背景——价值支点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歧义。我在《大灵魂》中提到法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浪漫主义被当时占主流的学院艺术家所不屑,现代派早期的印象派、野兽派,以及塞尚、凡·高,都为当时艺术界所不容,都被认为是坏的艺术,就是因为新的价值标准尚未被确立之时,人们依然会习惯使用旧的判断标准来看作品。所以“大灵魂”的基本想法就是要艺术界注重这种时代总体上大变动的精神背景,文章的前三节都是强调大的精神背景——文化情境对艺术的重要性,也是判断作品的价值标准的基础。当然,这种价值标准也首先是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批评家的选择与阐释,理论家的体系建构而成的。《大灵魂》的第四节是从中国新老传统造就的中国知识分子分裂人格的角度,提出中国文化情境不同于西方,主张艺术家关注中国当代问题。即我在后来所写的《“五四美术革命”批判》中继续探讨的中国新旧传统始终没有逃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循环,达则是“文以载道”的政治功能艺术,穷则是“超逸淡远”的文人画。我们从80年代新艺术中刚刚看到一种非功利的人文关怀的艺术在逃离这个循环后,远离人文的纯粹性呼声又起,难道还要再来一次文化循环吗?所以我主张超越这种文化循环,企望新的价值支点在于新的人格的建立,也企望一种非功利的直面人的生存感受的新艺术。
(原载《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我重读这篇文章。
2010-08-13 00:01:24 王我 (兲朝)
和什么样的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别人都说你大爷了 我就只能用差不多的话和你告别吧:
去你大爷的
==========
tomshiwo 你要死了吗 和我告别
==============
如前所说,这话应该当面谈,不然这种“前戏”毫无意义
别人都说你大爷了 我就只能用差不多的话和你告别吧:
去你大爷的
==========
tomshiwo 你要死了吗 和我告别
==============
如前所说,这话应该当面谈,不然这种“前戏”毫无意义
2010-08-13 00:23:57 徐辛 (辛苦的辛)
2010-08-12 14:05:52 徐辛 (辛苦的辛)
再说,我骂街不针对个人,自己不要对号入座。
============================
这是我前面发的帖子。
尽管我非常看不惯一长串字母网名的帖子,我也没有针对具体个人。
请不要自己对号入座。
这里不是”徐辛老师“,也不是”徐导演“在说话,是徐辛(辛苦的辛)在说话。
再说,我骂街不针对个人,自己不要对号入座。
============================
这是我前面发的帖子。
尽管我非常看不惯一长串字母网名的帖子,我也没有针对具体个人。
请不要自己对号入座。
这里不是”徐辛老师“,也不是”徐导演“在说话,是徐辛(辛苦的辛)在说话。
2010-08-13 01:07:43 刘兵
回tomshiwo三点
1、
文字讨论,导演们是弱势,专于舞文弄墨的人不能因此就自视甚高,不然就还要再比比用镜头说话。更不能要求创作者一定要懂理论或者必须是所谓的“文化复合体”,你当然可以举很多例证,但是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就会有一个反例,这样的举证并不能证明任何问题。创作是神秘的,在这种神秘面前,再多的理论文化思想都应保持敬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在创作者是常有之事。如果研究者认为导演们不能理解其高头讲章却大放厥词是理论素养差所致,并因之反过来要求创作者必须学者化理论化否则便断言其创作上的穷途末路,那创作者们是不是也应该反过来要求研究者们必须要自己躬身实践,否则必然是隔靴搔痒呢?
2、“从某种角度上说,分析电影是研究者的职责和义务,是独立的学术行为。”
“批评和分析是必须的,是作品意义生产的过程”
我喜欢职责和义务的说法,但不认为“批评和分析是必须的,是作品意义生产的过程”。这样说表面上强调了批评对创作的重要,甚至有把批评置于创作之上的嫌疑,而究其实质呢,却还是把批评作为创作的附庸看待,最终的结果是双方面的否定,没有看到两者之间更平等独立的关系。
3、
语言除了概念还有声音,执着于概念和意义,并不一定能让事情变得清晰,但是那些活色生香的声音,则往往包含更多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1、
文字讨论,导演们是弱势,专于舞文弄墨的人不能因此就自视甚高,不然就还要再比比用镜头说话。更不能要求创作者一定要懂理论或者必须是所谓的“文化复合体”,你当然可以举很多例证,但是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就会有一个反例,这样的举证并不能证明任何问题。创作是神秘的,在这种神秘面前,再多的理论文化思想都应保持敬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在创作者是常有之事。如果研究者认为导演们不能理解其高头讲章却大放厥词是理论素养差所致,并因之反过来要求创作者必须学者化理论化否则便断言其创作上的穷途末路,那创作者们是不是也应该反过来要求研究者们必须要自己躬身实践,否则必然是隔靴搔痒呢?
2、“从某种角度上说,分析电影是研究者的职责和义务,是独立的学术行为。”
“批评和分析是必须的,是作品意义生产的过程”
我喜欢职责和义务的说法,但不认为“批评和分析是必须的,是作品意义生产的过程”。这样说表面上强调了批评对创作的重要,甚至有把批评置于创作之上的嫌疑,而究其实质呢,却还是把批评作为创作的附庸看待,最终的结果是双方面的否定,没有看到两者之间更平等独立的关系。
3、
语言除了概念还有声音,执着于概念和意义,并不一定能让事情变得清晰,但是那些活色生香的声音,则往往包含更多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2010-08-13 01:44:19 徐辛 (辛苦的辛)
2010-08-12 17:27:59 徐辛 (辛苦的辛)
我去学习。
删除
2010-08-12 17:51:55 徐辛 (辛苦的辛)
怎么没人回应?
删除
我去学习。
删除
2010-08-12 17:51:55 徐辛 (辛苦的辛)
怎么没人回应?
删除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0bc130100k91z.html
作坊的政治
在中国,我们对于“艺术家工作室”这个名词和对它的空间想象早已存在多时,但是“电影导演工作室”还是相对新兴的事物。电影,由于它所依赖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人员参与,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认为是独立表达的媒介。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和娱乐化,电影更是从早先单纯的政治宣传工具进一步沦为庸俗的商业娱乐和专制的主流政治话语的双重附庸。只有到90年代初,以张元、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发起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差不多同时出现的以吴文光、段锦川和蒋樾等人为代表的新纪录片运动,这两股独立电影潮流的涌现改变了中国电影坚固的地表结构。这些年轻导演以非官方的精英主义的立场介入,以独立的制片模式、全新的拍片方式、独特的个人视角和特殊的传播渠道,在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条作者电影的隐秘通道。随后,这些作者导演以前面的作品所获得的名望为基础而得以建立的工作室运转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应亮的工作室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运作方式。
应亮的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资金上来讲,DV的普及都使得个人或者一个很小的团队完成一部影片成为可能。9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纪录片运动已经展示了这种平民媒介深入社会场域、截取现实断片的穿透能力,而在用DV拍摄的独立剧情片出现之际,这种小机器卓越的思想能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DV无疑使电影更加接近当年法国影评人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提出的“摄影机-自来水笔”理想。我想笔的作用不只是用来记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赋予思想以形式。相对于传统电影动辄几百万的投资,应亮只需花费几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制作一部电影。他的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其实就是两个人:应亮自己和他的合作者彭珊。他们两个人可以完成从制片、编剧、拍摄到后期的几乎全部主要工作。从应亮的几个散布在网上的访谈中看到,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心态,反而使他达到了创作的自由状态。在不考虑资金的回收和放映许可的获得等传统电影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下,他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纯粹地去做一个作品。工作室的概念其实是非物质的,就像他们所使用的媒介的性质(DV),工作室其实只是他们的头脑。与其说应亮是电影导演,不如说他更接近艺术家。尽管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借助工场的加工或他人之手来进行“集体”创作,但是“艺术家”这个头衔始终比“电影导演”有着更强的个人色彩。而且正是由于当代艺术的这种“集体”特质,才使得应亮的电影创作更接近当代艺术创作。这种电影创作的模式更具手工制作单件艺术作品的“灵光”(aura,本雅明语),因而我在小标题中选用“作坊”代替“工作室”这个称谓,在这里“作坊”并无贬低之意,而是为了强调它的手工性,这是对应亮创作模式的肯定。应亮介入中国现实和中国电影的姿态是低调的、温和的、微弱的,但是他所激起的回声却是振聋发聩的。在中国,以“作坊”的形式制作电影,应亮不是第一个,但是就作品的思想性、创造性和系统性来讲,应亮是首屈一指的。“作坊”的政治就在于它以如此弱小的阵势打胜了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闯入了资本屏障和政治堡垒所圈起的电影后花园。“作坊”的政治不是与强敌进行正面交锋,而是迂回潜行,以独特的方式提出电影的另一个选项。
地域美学
地域性是当代中国独立电影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从贾樟柯在山西(汾阳、大同)拍摄的“故乡三部曲”开始,年轻导演的最初几部作品往往会选择自己的故乡来作为叙事和拍摄的地点。在近期的独立电影创作中,杨瑾在山西拍摄的《一只花奶牛》和《二冬》,翁首鸣在福建拍摄的《金碧辉煌》特别引人注目。还有东北出生的女导演杨蕊在云南佤族聚居区域拍摄的《翻山》。虽然不是在她的故乡拍摄,但是以边缘消解中心的用意还是很明显的。她以物质性的地域美学来挑战主流电影强行建构的“中国性”。应亮至今为止的三部长片《背鸭子的男孩》、《另一半》和《好猫》都是在四川自贡拍摄的。应亮是上海人,而自贡是他的合作者彭珊的故乡。他本人在自贡也有将近10年的生活经历。尽管我们不知道他选择在自贡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回到上海的具体原因,但是应亮以自贡这个相对边缘的城市的经验消解上海这个中心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几乎都是以方言取代国语、以地域性取代普遍性、以边缘人群取代主流社会、以群众演员取代专业演员,这里面有着强烈的消解中国官方话语体系主宰的中国这个主体的企图。民族电影工业是抵御好莱坞全球霸权的堡垒,但是民族电影又反过来压迫地域电影和民间影像,因为它肩负着维系国家正统和教化的任务,而地域电影和民间影像对它来说是异质性的、难以控制的、如幽灵般存在的。在全国范围展开的独立电影运动通过对地方现实的纪录和思考来还原一个丰富的、具体的中国现实,在保持各自“地域性”的前提下来揭示生活于当代中国的共同命运。
独立电影的“地域美学”主要表现在实景拍摄和群众演员的使用上。我们从应亮的三部长片中可以看到村落、田野、城乡结合部、老城区、新城区等截然不同的景观。自贡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浓缩了中国当代史的数个断层叠加所形成的独特景观,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现场”,因为一切在中心城市进行着的城市景观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这样一个西南的边缘城市里。而对这些“现场”的实景拍摄并不仅仅是由于资金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一种纪录现实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一点使独立剧情片和新纪录片变得如此亲近。它们的区别只是机制(dispositif)的区别,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应亮、杨瑾、杨蕊这些年轻导演的实验是革命性的。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拍摄《筋疲力尽》的时候请了一批《电影手册》的朋友来客串,这些演员可以被称为非职业演员,但因为这些人都是电影评论界的专业分子,他们尽管不经常参与演出但却熟知电影表演技巧。《筋疲力尽》的男女主演也毫无例外地请了当时的国际影星珍·茜宝和让-保罗·贝尔蒙多。中国独立电影在这一点上比新浪潮走得还远。我在这里所说的群众演员不是一般意义的群众演员,即充当路人或背景的角色。群众在中国独立电影里变成了真正的演员。应亮所使用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是彭珊家的亲戚、朋友和邻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演艺相去甚远,而且在应亮电影中的演出也不会为他们带来实际收益。但是,这些原来只局限于观众身份的群众演员参与电影制作这个事实非常有意义。就像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在《被解放的观众》(Le spectateur émancipé)中所反驳的普遍认为观众是被动这种观点,他认为观众也可以在观看演出时通过自己的选择、比较、阐释而变成主动的。在应亮的电影实践中,这些观众变成了电影的参与者和创作者,角色的转换是政治的。参与电影创作尽管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影响,但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观看事物的视角。
局限美学
之前都是围绕应亮创作展开来讨论中国独立电影制作机制的问题,接下去我们要具体地进入文本来分析应亮独特的“局限美学”。局限性与其说是应亮作品的不足,不如说是他作品所表现出的最开放的品质。正是在局限性和开放性的关系中,局限性成了一种政治的美学,也可以说是美学的政治。政治的美学不同于政治的美学化,美学的政治也不是直接通过美学来达到某种政治诉求。美学与政治联姻是一种感性共享(partage du sensible)。
首先来分析一种我称之为“禁止影像”的手法。在应亮的作品中,叙事往往得益于他扎实的剧本,观众能很舒服地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去欣赏影片。然而,他常常会有意识地省略一些暴力镜头的直接再现(représenter),而通过其它的方式巧妙地来暗示已经发生的暴力事件。禁止一些影像,有些是由于应亮拍摄条件限制,有些应该是他自觉的伦理选择。但不管是条件限制还是伦理选择,压抑影像繁殖本身就构成一种美学/政治。在商业电影中,我们看到大量模式化的影像繁殖手段,有正打镜头就会有相应的反打镜头,有事件发生就必须有画面去再现,而应亮恰恰是切断了这种机械繁殖的影像流,提供一些空白和省略,从而达到类似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语)的效果。雅克·朗西埃说:“美学的有效性(l’efficacité esthétique)确切地说意味着悬置艺术的形式生产和对特定观众的特定效果生产之间的一切直接关系。”应亮的处理方法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如《背鸭子的男孩》里与徐云同坐公共汽车进城的“刀疤”发现车上偷了乘客钱包的扒手正要下车,于是就下车和他搏斗。搏斗的场面没有通过影像再现出来,摄像机始终停留在公共汽车的内部,冷静地纪录下车上看热闹的乘客的反应和“刀疤”下车和要回钱包上车这两个过程。“如今的政治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其它电影保持距离的电影。它展示与话语、声音、影像、姿势和情感的流通模式的距离,在这里面它思考形式的效果。”这段话刚好阐释了我刚才所描述的镜头,至少说明了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是政治的。
《背鸭子的男孩》里徐云弑父的场景,这在商业电影中理应着力渲染的一幕,却被导演有意省略了:徐云在确认父亲不会跟他回家之后,跟随父亲进入了旁边的一间小屋。随后就雷声隆隆,过渡到下一个镜头里的滂沱大雨。这个镜头从更远一点的另一个角度拍摄小屋。我们观众猜测此时小屋里正发生着一些事情。雷声和雨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声音都淹没了。摄像机微微晃动,如四周随风摆动的野草,景深处的新楼房已经笼罩了一层雾色。再接下去的镜头就是徐云弑父之后握着带血的刀的手和躺在地上的父亲的后脑勺的特写。这个镜头使得我们在前一个镜头里的猜测固定下来。在看片的过程中我在思考第二个小屋的镜头的必要性。在重看一遍之后我发现第二个镜头应该不是和第一个镜头同时拍的。在第一个镜头结尾时我们只听到雷声没看到雨点。由于应亮的制作规模,不可能在想要拍雨景的时候请人来造雨,他只能事后在下雨的时候再去补拍一个镜头来表现暴力发生的同时下雨了。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比之前提出的省略暴力镜头更好的关于局限美学的例子。这种局限美学在于利用自然的、景观的、人文的,或简而言之现实的因素,在最大程度上来完善作品。最后的作品总是带有大量这个时代的物和人的印记。我们可以看到导演试图整合现实和叙事的努力,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独立电影才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再说那个第二次拍摄的小屋镜头,在这里又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之间需要这样一个寓情于景的空镜来延展弑父的时间,同时又化解某种情绪。我不知道是偶然造成的还是导演有意为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我们当时的内心影像。
接下去我要讨论应亮电影中更加常见的场面调度手法,我称之为“零度影像”。表面上看来应亮的场面调度带有一定的原始性(primitivité):固定摄像机长拍;景深造成狭长的视域空间(champ);一个场景一个镜头的段落镜头(plan-séquence);通过前景动作和后景动作的呼应来进行调度。然而这种原始性早就已经被论证为是一种现代性(modernité)。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关于电影现代性的论述正是通过分析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作品中的类似的段落镜头来实现的。长镜头或段落镜头也早已是当今国际艺术电影特别是东亚艺术电影的招牌。在应亮的作品里,原始性的场面调度手法被应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进一步发挥了这一古老手法在数码时代的潜力。当然,应亮之所以会选择以这种方式进行场面调度,也由于其制作工艺的局限性。摄像机不可能像商业制作里那样被频繁地移动来拍摄移动镜头,相比之下,在某个场景中选取一个最佳的拍摄点来进行长拍似乎更加经济。
《背鸭子的男孩》里的一场警局里的戏让我们想起侯孝贤在《海上花》里的场面调度。摄像机俯拍警察局的一角:前景放着一把长椅子,徐云低着头坐在那里;后景是两张并在一起的办公桌,一位警察在桌的一边修电风扇。外视域空间(hors-champ)里一位从未露脸的女警察叙述着法医的孩子看到他妈妈处理尸体的情景后不敢再吃她做的饭的故事。修电风扇的警察和另一位在外视域空间里的警察的声音回应着这位女警察。此时,摄像机位置造成的视域空间和外视域空间的分隔好像并不干扰想象的警察局空间的呈现,可见和不可见之间的角色进行了互换,对观众来说声音的部分反而比影像的部分更加突出。随着脖子受伤的警察带着一个醉鬼从画框的左下角入镜之后,视域空间和外视域空间的重要性发生了转变。尽管女警察还在继续说话,但观众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地集中到了视域空间内。醉鬼被警察要求坐在徐云背面的长椅子上,然后自己从入镜的地方出镜。这时,由于醉鬼的吵闹,另一位警察(有可能就是之前在外视域空间回应女警察的那位)入镜来训诫不安分的醉鬼。警察和醉鬼之间围绕长椅子开始了长时间的追逐游戏。他们时而在视域空间内时而跑到外视域空间。随后,脖子受伤的警察从老地方入镜,坐在始终维持开始时的姿势的徐云的身旁,询问他的情况。修电风扇的警察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在原来的位置忙碌,不过他会不时停下来对同时发生的几件事发表意见。还必须强调一点,在整个段落镜头里,摄像机没有移动一下。摄像机的表现接近零度。这在局促的空间里所进行的场面调度确实值得玩味,所谓的原始性只是表面的,其实导演对整个场景的处理比依惯例进行的分镜头要复杂地多。银幕边框对画面的强制性分割被完全漠视了,局限性反而变成了开放性。巴赞在《绘画与电影》一文中分析了画框与银幕的不同效果:“画框造成空间的内向性,相反,银幕为我们展现的景象似乎可以无限延伸到外部世界。画框是向心的,银幕是离心的。”银幕的无限延伸揭示了电影的机制,也就是朗西埃常用的“艺术体制”(régime de l’art)。剩下的工作可能不是去再现,而是去“放置身体、分割独特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以各种方式定义了聚与散、内与外、近与远”。
拆解现实
我对于把应亮这一代的更年轻的独立导演看作是第六代和新纪录片运动这两支现实主义电影潮流的继承者这一点上毫无异议。在这里我想要提出的是现实主义的色调(nuance)问题。从贾樟柯、王小帅、王超这一代独立导演和新纪录片运动的总体趋向来看,他们所展示的现实主义是一种“还原现实主义”,也就是说把现实看作是一个必须被迫近的目标,以“真实”为准则,用影像和声音来还原光怪陆离的中国社会。当然,这种创作手法是中国独立电影受到尊重和产生影响的最根本原因,也是至今为止被最广泛沿用的。应亮、翁首鸣、杨蕊这些独立电影的后来者创造了另一种现实主义,总的来说是一种“个人现实主义”,然而他们各自的创作方法又是完全不同的。
我试图从这两代独立导演在电影中运用其它媒体的方法的不同来开始讨论。在电影中大量加入来自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的声音或画面的做法是贾樟柯在《小武》中首创的。可以说这部影片确定了今后中国独立电影的基本形态。我可以清楚地记得《小武》里汾阳大街上关于“严打”的广播、录像厅里传出来的香港警匪片的声音和《心雨》的MTV画面和歌声。贾樟柯自己的话可以证明这种“还原现实主义”的倾向:“我刚才说我拍纪录片的时候觉得跟剧情片没有区别,反过来说我拍剧情片的时候也觉得与拍纪录片没有区别。甚至在我很多电影里面,我希望可以做到文献性。若干年后,人们看1997年《小武》的时候,里面所有的声音、噪音,就是那一年中国的声音,它经得起考据 – 我有这样的考虑在里面。”这些声音和画面也部分的作为剧情元素被容纳到叙事中来。就像之后《任逍遥》里更加频繁插入的电视新闻一样,公共媒体的声音和画面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存在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只是作为构成现实的一部分被纪录下来。在翁首鸣的《金碧辉煌》里,DV这种私人媒介的双重功能被开发了出来。就我的观影经验,除了那些故意保留拍摄过程的痕迹的影片,这是第一部在影片中出现人物使用DV的中国独立电影。一方面,它被电影中的男孩们用来偷拍其中一位的母亲与别人偷情的画面,以便对其进行勒索;另一方面,他们互相之间的拍摄。特别是在影片的最后的黑白部分,他们拍摄的画面与通过导演之眼拍摄的画面合而为一,难以进行分辨。前者当然和公共媒体一样是具有侵入性的,但也不失为一种私密的手段;后者则表现出强烈的消弭拍摄者和被拍者界限的意图,摄像机前和摄像机后大家都是拿DV的青年,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在观察这个世界。杨蕊的《翻山》中则表现出对公共媒体更加极端的反抗,通过一个佤族青年用锯子拆解电视机的画面和相伴随的精心设计的噪音,来表达一种“个人现实”。应亮在影片中插入公共媒体与贾樟柯的手法相似,不过他是以更加疏离的方法来放置它们,使得它们不再仅仅具有“文献性”,而是对画面所呈现的坚硬的物质现实有一种拆解作用,带来一种现时的危机感。特别是《背鸭子的男孩》结尾处的洪水和《另一半》后半部的双苯泄漏事件对物质现实和叙事的瓦解。
应亮对现实的碎片化和超现实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从他支离破碎的拼贴而成的叙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单向街》第二期的访谈中,应亮进一步向采访者一谋说明了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是“患”而非“隐患”。 事物的不可预见性本身就是种“患”。《另一半》中有一条与情节主线没有太大关系但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小芬上下班经常要路过家附近的一家小店。起先是“花仙子制衣坊”,老板娘开门后会把店里的塑料模特搬到外面。后来老板娘被杀了,“花仙子制衣坊”换了招牌,变成了“二娃麻将馆”。最后,“二娃麻将馆”居然起火了。事物变更的速度和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暴力是所有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影片看似已经结尾的黑屏之后一段黑白的影像重新亮起,画面是“二娃麻将馆”失火后人们救火场景的倒放,而声轨是邓纲告诉小芬自己在上海开川菜馆。这种“超现实”的拼贴起先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仔细一想,在当代中国生活的体验不是频频在向我们证实这种逻辑吗?应亮拆解了中国现实,然后以个人的、抽象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影片后半部,在双苯泄漏事件发生后的大撤离所造成的空城里,应亮更是借安东尼奥尼式的一组空镜头来展现现实之空。影片的基调也陡然直转,变成超现实的。
《另一半》的故事本身就是关于拆解女性的。所有的女性都面对着代表男性律师的摄像机,倾诉着自己与另一半的情感纠葛,希望能寻求法律帮助。最后,连影片的女主角小芬,律师事务所的书记员,都坐上了那个属于女性的位置。《另一半》中的男性都是不可靠的:小芬游手好闲的男朋友邓纲、她出走的父亲,甚至包括那个只沉迷于自己事业的相亲者。《背鸭子的男孩》拆解的是男性。影片中的三位“父亲”以不同方式影响徐云的成长,然而他们最后都是被击倒的。徐云最终选择弑父来完成残酷的成人仪式,他最终选择的是“刀疤”的强人哲学。应亮在前两部影片中已经完成了对人的拆解,接下去他要拆解的却是一种动物。猫这种动物本来与人类社会只是简单依附关系,但由于邓小平的一句“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好猫”变成了我们社会中人人都争破头要去做的动物。从此,人性屈从于某种弱肉强食的动物性,在我们的社会中蔓延开来。《好猫》拆解的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性。影片中不断穿插的摇滚乐队羔羊的葬礼的演出和音乐提供了一种嗜血的、绝望的氛围。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杨德昌电影《麻将》中红鱼的座右铭“现在这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怎么做”。这与邓小平的“好猫”论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性。难道所有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都必须以决绝的论断来指引方向吗?
胡敌
2002/9-2006/6 浙江大学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学士
2006/9-2009/6 巴黎第一大学造型艺术与艺术科学系 完成电影与电视系法国旧制硕士(maitrise)阶段的学习 巴黎第七大学文学、艺术与电影系 电影史与电影美学研究硕士(master recherche)
在巴黎第一大学学习期间撰写的研究文章有:《身体电影:蔡明亮电影研究》,《视觉叙事与主观性:贝拉·塔尔的三部电影研究》,《对‘绝望的主妇’中人物的‘物体学’研究》。在巴黎第七大学师从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马克·韦尔内(Marc Vernet)完成硕士论文《从段落镜头到场景镜头:一种思考》(Du plan-séquence au plan-scène :une réfle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