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文章压根和应亮的电影没有一点关系
纯粹扯淡,还不知道从哪里抄的呢
而去抄的都是翻译体文章
把原文中的电影名换一下”
这样的发言有任何探讨价值吗?魏晓波对指责胡敌抄袭的言论负责吗?
=================================
魏晓波负责与否,请魏晓波承担。至于是否所谓抄,请胡敌讨论。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发言是有探讨价值的。所谓话糙理不糙,魏晓波所举段落,我和王我的看法一样,把应亮换成徐童徐辛等的也行。这样的探讨,我觉得给胡敌参考,恐怕也是有价值的,尽管对于作者来说,话可能不是那么好听。
政治的美学或美学的政治 – 应亮的电影创作
2010-08-11 13:30:07 卢志新
2010-08-11 14:57:37 临津河
魏晓波负责与否,请魏晓波承担。至于是否所谓抄,请胡敌讨论。
*************************
虽然文章我也看不下去,但做为看热闹的说一句: 是否抄了, 还是应该先由质疑者指出来哪段"似曾相识"的
否则被指责抄了的人,当然是应该"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的
从何讨论起?
*************************
虽然文章我也看不下去,但做为看热闹的说一句: 是否抄了, 还是应该先由质疑者指出来哪段"似曾相识"的
否则被指责抄了的人,当然是应该"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的
从何讨论起?
2010-08-11 15:44:12 鬼叔中
2010-08-11 16:04:15 卢志新
=====临津河说得对===
魏晓波负责与否,请魏晓波承担。至于是否所谓抄,请胡敌讨论。
*************************
虽然文章我也看不下去,但做为看热闹的说一句: 是否抄了, 还是应该先由质疑者指出来哪段"似曾相识"的
否则被指责抄了的人,当然是应该"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的
从何讨论起?
========是我话没说清楚,我本意是希望胡敌可以参与讨论=====
魏晓波负责与否,请魏晓波承担。至于是否所谓抄,请胡敌讨论。
*************************
虽然文章我也看不下去,但做为看热闹的说一句: 是否抄了, 还是应该先由质疑者指出来哪段"似曾相识"的
否则被指责抄了的人,当然是应该"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的
从何讨论起?
========是我话没说清楚,我本意是希望胡敌可以参与讨论=====
2010-08-11 16:05:18 卢志新
===当然,我觉得以下的同样重要==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发言是有探讨价值的。所谓话糙理不糙,魏晓波所举段落,我和王我的看法一样,把应亮换成徐童徐辛等的也行。这样的探讨,我觉得给胡敌参考,恐怕也是有价值的,尽管对于作者来说,话可能不是那么好听。
=======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发言是有探讨价值的。所谓话糙理不糙,魏晓波所举段落,我和王我的看法一样,把应亮换成徐童徐辛等的也行。这样的探讨,我觉得给胡敌参考,恐怕也是有价值的,尽管对于作者来说,话可能不是那么好听。
=======
2010-08-11 17:37:18 刘兵
在生活中我做不到总是心平气和,但在论坛上我愿意努力尝试!
关于那段关于局限美学的论述,我再较真一下。这段文字只是过渡性的段落,意在引申出后面对于应亮作品美学上一个特点的分析。所以在此处未有展开,只是提纲挈领的论述。但是不能因此我们就认为可以用另一个名字替换,因为很显然的一个道理,类似后面作者所论述的手法未必在别人那里能够构成这种美学效果,或者是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哪怕其在表面上有相似处。
更不能粗暴的认为所谓局限都是因条件限制而被迫选择,至少以我的了解应亮不是这样,认为只是缺钱没技术才不得不如此,这种理解过于外在,而且类似的言论也很甚嚣尘上,我以为持此种论点才是对有严肃追求的作者最大的不尊重。
戈达尔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胶片才选择跳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因为搭不起影棚才把机器扛上大街,等等。看到这样的言论该作何感想,除了势力,还是势力而已。“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命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关于那段关于局限美学的论述,我再较真一下。这段文字只是过渡性的段落,意在引申出后面对于应亮作品美学上一个特点的分析。所以在此处未有展开,只是提纲挈领的论述。但是不能因此我们就认为可以用另一个名字替换,因为很显然的一个道理,类似后面作者所论述的手法未必在别人那里能够构成这种美学效果,或者是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哪怕其在表面上有相似处。
更不能粗暴的认为所谓局限都是因条件限制而被迫选择,至少以我的了解应亮不是这样,认为只是缺钱没技术才不得不如此,这种理解过于外在,而且类似的言论也很甚嚣尘上,我以为持此种论点才是对有严肃追求的作者最大的不尊重。
戈达尔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胶片才选择跳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因为搭不起影棚才把机器扛上大街,等等。看到这样的言论该作何感想,除了势力,还是势力而已。“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命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010-08-11 17:58:14 胡匪 (无神州)
===当然,我觉得以下的同样重要==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发言是有探讨价值的。所谓话糙理不糙,魏晓波所举段落,我和王我的看法一样,把应亮换成徐童徐辛等的也行。这样的探讨,我觉得给胡敌参考,恐怕也是有价值的,尽管对于
作者来说,话可能不是那么好听。
=======
这段我说没价值的话不是你所说的魏氏定律举例的段落,而是在说胡敌的这篇文章是抄袭的翻译体,只是换了电影名。
抄袭、剽窃可以不举证据的随便说,我想不是好听不好听那么简单。因为人情感承受的底限因人而异,我相信,有人宁肯愿意被骂娘,也不愿意被人毫无根据的指认为贼。
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话语攻击底限还在亲情范围内,我建议,与人探讨问题不要摆出对攻击性词汇的超然态度,因为生殖器的语境一升级,挂上个爹妈小姨之类的简直没办法再自然了。而且,我希望任何人在指责他人剽窃的时候,拿出来的应该是对方剽窃的证据而不是推理,是谓捉贼拿脏。
接着咱说所谓的魏氏定律,那个不是完全不值得探讨,但就魏氏定律提出的方式、表现出的形式以及背后支持该定律的思维而言,我认为话糙,理也糙。
这是魏晓波断章的原文
“之前都是围绕应亮创作展开来讨论中国独立电影制作机制的问题,接下去我们要具体地进入文本来分析应亮独特的“局限美学”。局限性与其说是应亮作品的不足,不如说是他作品所表现出的最开放的品质。正是在局限性和开放性的关系中,局限性成了一种政治的美学,也可以说是美学的政治。政治的美学不同于政治的美学化,美学的政治也不是直接通过美学来达到某种政治诉求。美学与政治联姻是一种感性共享(partage du sensible)。”
这是在这个帖子里著名的魏氏定律:如果一篇影评中的人名,大部分都可以用另外的人名直接替换,那么,这篇影评就是失败的,没经过思考的影评。
我承认,把应亮的名字换成魏晓波、徐辛、徐童、王我或者我都可以说得通。但这个可以证明胡敌的影评是失败的,没有经过思考的吗?正是因为中国独立电影的创作环境在整体上类似,所以胡敌这段可以换成任何一个独立电影导演名字的推理,我是不是可以说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就算这个概括性谁都知道,就算是句废话,我认为他用在自己的论文里,这个论文不会因这个就是失败的,也不能证明该论文是没有经过思考的,就是扯淡的。
而我说魏晓波理糙的原因是,对于这个局限性美学的思考,个人认为他远不如胡敌来的深刻,下面是魏晓波反对胡敌给应亮冠名局限性美学的理由:独立电影谈什么美学,没钱,没明星,没好场景,没好设备,没有好的社会环境……种种限制,没办法才这么拍,拍出这些稍显粗糙的影像。是没办法,不是故意追求这种“美学”。而这种无奈,你们却无视,而是高高在上以“局限性美学”冠名之,你觉得合适吗?就好像一个乞丐,穿的破破烂烂,人家是没办法,你非要站在他面前说,你身上的混搭风格有一定的美学局限性,这不是扯淡嘛。
1.独立电影谈什么美学?
独立电影不需要谈美学吗?应亮的电影不需要谈美学吗?
2.没钱,没明星,没好场景,没好设备,没有好的社会环境……种种限制,没办法才这么拍。
有钱,有明星,有好场景,有好设备,有好的社会环境……没有限制,诸位准备怎么拍?是不是美学的问题到那时就能谈了?也只能在那时再谈所谓的美学追求?
3.拍出这些稍显粗糙的影像。是没办法,不是故意追求这种“美学”
我不知道应亮他们认可不认可自己的电影没有故意的去追求自己的美学风格的评判,也不知道他们认可不认可他们的电影是完全由由上述环境自然力所造成的结果。作为独立电影导演,我必须承认,尽管环境简陋,但是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我一直在试图清晰自己对自己美学的理解,并且认为,在这样的环境局限中,有意识的逐步建立自己的美学范式是自己必须做的工作。
4.而这种无奈,你们却无视,而是高高在上以“局限性美学”冠名之,你觉得合适吗?
这种无奈想让谁看到?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渠道看到?对于一个研究电影的海归学者,要他怎么做才合适?
5.就好像一个乞丐,穿的破破烂烂,人家是没办法,你非要站在他面前说,你身上的混搭风格有一定的美学局限性,这不是扯淡嘛。
我暂时把这个乞丐看做是犀利哥。个人认为,犀利哥在精神失常的时候,在没有得到救助、关注、帮助的时候,完全靠自然力让其从着装到气质上,不自控的显示出摇滚明星也没办法对比的狂放和洒脱。但正因为这个风格不是他的有意识塑造,是纯自然力的产物,所以在发生后来的一切以后,哥只能是传说了。这个理论用到独立电影里一样说的通,所谓的这个恶劣的独立电影环境,除了可以帮助部分导演完善自己的美学风格外,还可以对一些没有才华的导演提供很大的程度上保护——我没办法,我才这样拍的。类似的例子在独立电影里屡见不鲜,环境变了,作品的风格也跟着变了,原来叫好的现在开始骂了。这个说明两个问题……算了,不说了,我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关键问题不想告诉别人,我这人比较保守,接下来说乞丐。
就算回到纯粹的现实层面,我也不认为发现一个乞丐身上的任何美学特质是扯淡。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在任何人身上发现任何可以提取的特质,我认为这是几乎所有艺术领域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这个能力越强,对作品的提炼就越有效。人不能在维护自己人的时候穿上艺术责任的道袍,打击异己时就披上社会责任的外衣吧。
当然,上述的理糙部分是可以依据个人理解来选择的,仍旧属于可探讨范围,但魏氏定律的理糙个人认为无法理喻,因为这个定律成立的话,那就会有什么样的影评就必然是失败的、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是扯淡的确切结果。我看不出这和反三俗的河蟹定律有什么大的区别,也不认为这个定律可以给胡敌提供任何可参考意见。如果支持这个定律,并按照这个定律的提出方式去支持树立其它定律,所谓的独立精神,不谈也罢。
文字的把戏可以让人看个痛快,出口郁气,但这不是讨论,而且我认为讨论和泄愤应该严格的分开。不然的话,根据亲疏远近和个人喜好产生的网络阅读结果很快就可以把一个学术探讨演变为阶级斗争,就像现在这个帖子的事实情况是,没人正面谈应亮,没人正面谈政治,没人正面谈美学。如果继续玩换文字揪态度的问题,那么我建议把胡敌提出的什么美学局限性改成马尾巴的功能,这个帖子可以叫《决裂2010》——现在对胡敌的批评方式中的问题我们视而不见还可以说其理不糙;而胡敌的创作因为行文方式的学院化不管理糙不糙学术垃圾这个帽子是戴顶了,那胡匪说这个“理”,不讲亦可。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发言是有探讨价值的。所谓话糙理不糙,魏晓波所举段落,我和王我的看法一样,把应亮换成徐童徐辛等的也行。这样的探讨,我觉得给胡敌参考,恐怕也是有价值的,尽管对于
作者来说,话可能不是那么好听。
=======
这段我说没价值的话不是你所说的魏氏定律举例的段落,而是在说胡敌的这篇文章是抄袭的翻译体,只是换了电影名。
抄袭、剽窃可以不举证据的随便说,我想不是好听不好听那么简单。因为人情感承受的底限因人而异,我相信,有人宁肯愿意被骂娘,也不愿意被人毫无根据的指认为贼。
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话语攻击底限还在亲情范围内,我建议,与人探讨问题不要摆出对攻击性词汇的超然态度,因为生殖器的语境一升级,挂上个爹妈小姨之类的简直没办法再自然了。而且,我希望任何人在指责他人剽窃的时候,拿出来的应该是对方剽窃的证据而不是推理,是谓捉贼拿脏。
接着咱说所谓的魏氏定律,那个不是完全不值得探讨,但就魏氏定律提出的方式、表现出的形式以及背后支持该定律的思维而言,我认为话糙,理也糙。
这是魏晓波断章的原文
“之前都是围绕应亮创作展开来讨论中国独立电影制作机制的问题,接下去我们要具体地进入文本来分析应亮独特的“局限美学”。局限性与其说是应亮作品的不足,不如说是他作品所表现出的最开放的品质。正是在局限性和开放性的关系中,局限性成了一种政治的美学,也可以说是美学的政治。政治的美学不同于政治的美学化,美学的政治也不是直接通过美学来达到某种政治诉求。美学与政治联姻是一种感性共享(partage du sensible)。”
这是在这个帖子里著名的魏氏定律:如果一篇影评中的人名,大部分都可以用另外的人名直接替换,那么,这篇影评就是失败的,没经过思考的影评。
我承认,把应亮的名字换成魏晓波、徐辛、徐童、王我或者我都可以说得通。但这个可以证明胡敌的影评是失败的,没有经过思考的吗?正是因为中国独立电影的创作环境在整体上类似,所以胡敌这段可以换成任何一个独立电影导演名字的推理,我是不是可以说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就算这个概括性谁都知道,就算是句废话,我认为他用在自己的论文里,这个论文不会因这个就是失败的,也不能证明该论文是没有经过思考的,就是扯淡的。
而我说魏晓波理糙的原因是,对于这个局限性美学的思考,个人认为他远不如胡敌来的深刻,下面是魏晓波反对胡敌给应亮冠名局限性美学的理由:独立电影谈什么美学,没钱,没明星,没好场景,没好设备,没有好的社会环境……种种限制,没办法才这么拍,拍出这些稍显粗糙的影像。是没办法,不是故意追求这种“美学”。而这种无奈,你们却无视,而是高高在上以“局限性美学”冠名之,你觉得合适吗?就好像一个乞丐,穿的破破烂烂,人家是没办法,你非要站在他面前说,你身上的混搭风格有一定的美学局限性,这不是扯淡嘛。
1.独立电影谈什么美学?
独立电影不需要谈美学吗?应亮的电影不需要谈美学吗?
2.没钱,没明星,没好场景,没好设备,没有好的社会环境……种种限制,没办法才这么拍。
有钱,有明星,有好场景,有好设备,有好的社会环境……没有限制,诸位准备怎么拍?是不是美学的问题到那时就能谈了?也只能在那时再谈所谓的美学追求?
3.拍出这些稍显粗糙的影像。是没办法,不是故意追求这种“美学”
我不知道应亮他们认可不认可自己的电影没有故意的去追求自己的美学风格的评判,也不知道他们认可不认可他们的电影是完全由由上述环境自然力所造成的结果。作为独立电影导演,我必须承认,尽管环境简陋,但是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我一直在试图清晰自己对自己美学的理解,并且认为,在这样的环境局限中,有意识的逐步建立自己的美学范式是自己必须做的工作。
4.而这种无奈,你们却无视,而是高高在上以“局限性美学”冠名之,你觉得合适吗?
这种无奈想让谁看到?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渠道看到?对于一个研究电影的海归学者,要他怎么做才合适?
5.就好像一个乞丐,穿的破破烂烂,人家是没办法,你非要站在他面前说,你身上的混搭风格有一定的美学局限性,这不是扯淡嘛。
我暂时把这个乞丐看做是犀利哥。个人认为,犀利哥在精神失常的时候,在没有得到救助、关注、帮助的时候,完全靠自然力让其从着装到气质上,不自控的显示出摇滚明星也没办法对比的狂放和洒脱。但正因为这个风格不是他的有意识塑造,是纯自然力的产物,所以在发生后来的一切以后,哥只能是传说了。这个理论用到独立电影里一样说的通,所谓的这个恶劣的独立电影环境,除了可以帮助部分导演完善自己的美学风格外,还可以对一些没有才华的导演提供很大的程度上保护——我没办法,我才这样拍的。类似的例子在独立电影里屡见不鲜,环境变了,作品的风格也跟着变了,原来叫好的现在开始骂了。这个说明两个问题……算了,不说了,我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关键问题不想告诉别人,我这人比较保守,接下来说乞丐。
就算回到纯粹的现实层面,我也不认为发现一个乞丐身上的任何美学特质是扯淡。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在任何人身上发现任何可以提取的特质,我认为这是几乎所有艺术领域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这个能力越强,对作品的提炼就越有效。人不能在维护自己人的时候穿上艺术责任的道袍,打击异己时就披上社会责任的外衣吧。
当然,上述的理糙部分是可以依据个人理解来选择的,仍旧属于可探讨范围,但魏氏定律的理糙个人认为无法理喻,因为这个定律成立的话,那就会有什么样的影评就必然是失败的、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是扯淡的确切结果。我看不出这和反三俗的河蟹定律有什么大的区别,也不认为这个定律可以给胡敌提供任何可参考意见。如果支持这个定律,并按照这个定律的提出方式去支持树立其它定律,所谓的独立精神,不谈也罢。
文字的把戏可以让人看个痛快,出口郁气,但这不是讨论,而且我认为讨论和泄愤应该严格的分开。不然的话,根据亲疏远近和个人喜好产生的网络阅读结果很快就可以把一个学术探讨演变为阶级斗争,就像现在这个帖子的事实情况是,没人正面谈应亮,没人正面谈政治,没人正面谈美学。如果继续玩换文字揪态度的问题,那么我建议把胡敌提出的什么美学局限性改成马尾巴的功能,这个帖子可以叫《决裂2010》——现在对胡敌的批评方式中的问题我们视而不见还可以说其理不糙;而胡敌的创作因为行文方式的学院化不管理糙不糙学术垃圾这个帽子是戴顶了,那胡匪说这个“理”,不讲亦可。
2010-08-11 22:18:34 杨城
有年轻人愿意写严肃影评 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吧,应该支持
至于写作风格、水平,乃至某些人提出的学术道德问题,都可以认真讨论
谩骂一点意思都没有
至于能不能理解别人的文章,这除了涉及到文章本身,也涉及到我们自身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考量
至于写作风格、水平,乃至某些人提出的学术道德问题,都可以认真讨论
谩骂一点意思都没有
至于能不能理解别人的文章,这除了涉及到文章本身,也涉及到我们自身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考量
2010-08-11 22:34:08 王我 (兲朝)
晓波兄醒醒,正经的论战开始了,回正题了。
现在我说,胡匪说正经话的时候也令我刮目相看。
也许很多年前“美学”这个概念在兲朝已经被异化而至恶心了;也许大家很多年没有看过书面语,不习惯成了自然反应了。
好像是王朔们消解了很多“严肃”,不过我觉得以前的“严肃”不争气也是事实。
也许现在大家可以试着了解一下“严肃”,也希望“严肃”能够争口气,摆脱之前留给人的“不严肃”的印象。
现在我说,胡匪说正经话的时候也令我刮目相看。
也许很多年前“美学”这个概念在兲朝已经被异化而至恶心了;也许大家很多年没有看过书面语,不习惯成了自然反应了。
好像是王朔们消解了很多“严肃”,不过我觉得以前的“严肃”不争气也是事实。
也许现在大家可以试着了解一下“严肃”,也希望“严肃”能够争口气,摆脱之前留给人的“不严肃”的印象。
2010-08-11 22:55:47 jingban
其实学术的环境,可能比制作一部独立电影的环境更为严峻。听王我转述了张献民昨天讲课部分内容,大致是说当代艺术的理论只是比当代艺术的实践滞后一些;但独立电影理论部分是全然空白的。的确是这样的。当然我们的工作拿出来面向公众就是要接受所有“检验”的。理论或者学术,在我看来并不是服从于电影的,而是一个并行的东西,是一些理解这种文化产物的思路。非常感谢支持我们工作的人,以及对于我们的工作乘包容态度的人。关于文章的细节,一是觉得不要太断章取义,二是关于表达方式,理论性的词汇,段落有时更多的体现的是作者的思路发展,绝不是故意这样的,我在编辑文章的时候出于尊重尽量保持了每个人的语言习惯,朱日坤的、当然还有胡敌的。不能要求所有人用一样的语言说话,但如果一个河南人说的河北话,河北人也能明白他说什么,就好了。谢谢大家!:)
2010-08-12 00:21:06 尹五妮
终于不是满纸脏话了,我也敢说几句话了。在帖子的开始,我之所以对胡敌的文章表示支持,并不是认为出现了多么伟大的学者,是因为,我在查找关于应亮的资料时候,发现针对应亮电影的比较完整的文章太少了,除了一些观影感受式的当然不乏真知灼见和犀利睿智之语的片言断篇,基本上就是媒体的采访和简略的摘抄海报式的报导,我想这对于在所谓第六代之后的独立电影中很有影响力的应亮来说是不平衡的,当然应亮自己也可能觉得不重要,但是就像胡敌的编辑所说,理论或者学术,在我看来并不是服从于电影的,而是一个并行的东西。
但是没想到,我的简单的一句支持,竟然被沙漠鱼一连串语带脏字的及其傲慢的话语给裁判了,当然我不是一个人,呵呵。我感觉这不是沙漠鱼而是鲨鱼和沙漠之鹰。后来胡匪的情绪我能理解,我当时想,被人骂sb白痴和被qj是和父母无关的,是没有资格要求道歉的。我觉得王我说的很有意思,骂人没有意思,骂来骂去,那就只能动手了。
现在说说文章的事情,我觉得胡敌说的作坊、地域和拆解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胡敌在文中都有针对电影细节的具体阐释,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除了河南话河北话的腔调问题,在于她的解读对于独立电影而言始终有点隔膜,一种是情感上的,一种是实践上,就像我以前写的为了职称和文凭受人鄙视的文章,看看电影、找找资料,根据学院教育培养起来的“审美能力和表述能力”,自认也能说出研究对象的某些特质,但是可能由于没有切身融入电影实践和深入电影发展历程,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因此,胡敌的文章和好多学术文章一样,说出了一些道理,深刻是有的,全面也是有的,但是对于独立电影内部的人来说,觉得不亲切,不赶劲,文章里面没有爱的要死的话,也没有说烦的要命话,不愤怒,不攻击,没法让人通过文章宣泄某种情绪。但是我还是认为,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是太少了,所谓独立电影的学术环境是慢慢积累起来的。还有就是我认为网络影评也有被高估的倾向,这种隐患已经有人在反思了。
我特别愿意参与到独立电影的创作实践中,感受一部我原来只是在dvd上喝着咖啡欣赏的地下电影是怎么艰难而又充满活力的诞生的。 我也特别尊重那些在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很艰难的时代还坚持电影理想的人,沙漠鱼我不认识,但是胡匪我欣赏他,而且如果说到攻击学院派的话,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是真正的小学毕业,不是好像很流行的那种标榜式的小学毕业。当然骂人是不对的,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资格和什么身份,其实民间的水很深,什么样的鱼都有,这是好事,不然只有几只虎头鲨守着,这水是清了,但是这几只鲨闲得整天打哈哈,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但是没想到,我的简单的一句支持,竟然被沙漠鱼一连串语带脏字的及其傲慢的话语给裁判了,当然我不是一个人,呵呵。我感觉这不是沙漠鱼而是鲨鱼和沙漠之鹰。后来胡匪的情绪我能理解,我当时想,被人骂sb白痴和被qj是和父母无关的,是没有资格要求道歉的。我觉得王我说的很有意思,骂人没有意思,骂来骂去,那就只能动手了。
现在说说文章的事情,我觉得胡敌说的作坊、地域和拆解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胡敌在文中都有针对电影细节的具体阐释,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除了河南话河北话的腔调问题,在于她的解读对于独立电影而言始终有点隔膜,一种是情感上的,一种是实践上,就像我以前写的为了职称和文凭受人鄙视的文章,看看电影、找找资料,根据学院教育培养起来的“审美能力和表述能力”,自认也能说出研究对象的某些特质,但是可能由于没有切身融入电影实践和深入电影发展历程,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因此,胡敌的文章和好多学术文章一样,说出了一些道理,深刻是有的,全面也是有的,但是对于独立电影内部的人来说,觉得不亲切,不赶劲,文章里面没有爱的要死的话,也没有说烦的要命话,不愤怒,不攻击,没法让人通过文章宣泄某种情绪。但是我还是认为,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是太少了,所谓独立电影的学术环境是慢慢积累起来的。还有就是我认为网络影评也有被高估的倾向,这种隐患已经有人在反思了。
我特别愿意参与到独立电影的创作实践中,感受一部我原来只是在dvd上喝着咖啡欣赏的地下电影是怎么艰难而又充满活力的诞生的。 我也特别尊重那些在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很艰难的时代还坚持电影理想的人,沙漠鱼我不认识,但是胡匪我欣赏他,而且如果说到攻击学院派的话,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是真正的小学毕业,不是好像很流行的那种标榜式的小学毕业。当然骂人是不对的,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资格和什么身份,其实民间的水很深,什么样的鱼都有,这是好事,不然只有几只虎头鲨守着,这水是清了,但是这几只鲨闲得整天打哈哈,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2010-08-12 00:41:52 王我 (兲朝)
LS尹五妮说的我同意,尤其是第三段。
下面是刚写在另一贴的,这里也贴一下,权当是对有志于做独立电影研究的朋友们善意的提醒:
也说这一段:
“在旧有的理论中,影片的一种狭义上的政治性几乎成为电影写作的惟一关注点,评论者习惯于从社会学的语境中审视影像,把电影作为某种支撑其他学科的论据,作品文本自身以及审美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
======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大家不自觉地去关注“政治性”、“社会学”,而“忽略”其它(包括审美)呢?
我试着回答如下:任何作品本身都会存在“其它(包括审美)”,这是不容否认的,但对于独立电影大家多数会去关注作品的“政治性”、“社会学”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在一个意识形态统治一切的空间当中、在一个“政治”就是一切的“社会”当中,这是大家不自觉的、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躲不过去的。当然,不只是观者,这也是创作者的“不自觉”,这种的“不自觉”甚至是一种创作者在创作当中也懵懂而朦胧的“下意识”,但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很清楚。
奇怪吗?不奇怪。举个例子,看完《我的父亲母亲》之后,大多数人要想谈论一下的话也只能从“美学”、“文学”这样的角度去谈,会“政治性”、“社会学”吗?而《克拉玛依》、《上访》这样的作品我不否认其有“其它(包括审美)”的价值存在,也许在未来大家真实的生活中不在有这样的恶行存在之时才是重新去发现其“其它(包括审美)”等价值的时候。而在当下谈论这些的话也许作者也只能表示无奈。
一个囚徒,一定会有幻想、梦想,但他每天首先面对的是四周一层一层的墙。
当然,我知道研究和创作不是一回事儿,在这里说上面这些其实也是希望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创作者主要的创作意图,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并在这种关注和尊重的前提下展开研究,而不是把她们和作品当作小白鼠,那样的话肯定会走弯路。
下面是刚写在另一贴的,这里也贴一下,权当是对有志于做独立电影研究的朋友们善意的提醒:
也说这一段:
“在旧有的理论中,影片的一种狭义上的政治性几乎成为电影写作的惟一关注点,评论者习惯于从社会学的语境中审视影像,把电影作为某种支撑其他学科的论据,作品文本自身以及审美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
======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大家不自觉地去关注“政治性”、“社会学”,而“忽略”其它(包括审美)呢?
我试着回答如下:任何作品本身都会存在“其它(包括审美)”,这是不容否认的,但对于独立电影大家多数会去关注作品的“政治性”、“社会学”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在一个意识形态统治一切的空间当中、在一个“政治”就是一切的“社会”当中,这是大家不自觉的、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躲不过去的。当然,不只是观者,这也是创作者的“不自觉”,这种的“不自觉”甚至是一种创作者在创作当中也懵懂而朦胧的“下意识”,但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很清楚。
奇怪吗?不奇怪。举个例子,看完《我的父亲母亲》之后,大多数人要想谈论一下的话也只能从“美学”、“文学”这样的角度去谈,会“政治性”、“社会学”吗?而《克拉玛依》、《上访》这样的作品我不否认其有“其它(包括审美)”的价值存在,也许在未来大家真实的生活中不在有这样的恶行存在之时才是重新去发现其“其它(包括审美)”等价值的时候。而在当下谈论这些的话也许作者也只能表示无奈。
一个囚徒,一定会有幻想、梦想,但他每天首先面对的是四周一层一层的墙。
当然,我知道研究和创作不是一回事儿,在这里说上面这些其实也是希望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创作者主要的创作意图,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并在这种关注和尊重的前提下展开研究,而不是把她们和作品当作小白鼠,那样的话肯定会走弯路。
2010-08-12 08:06:28 徐辛 (辛苦的辛)
是谁没有把中国独立电影当回事?我觉得“有关部门”很把中国独立电影当回事。
关于“美学”、“学术”的讨论,我想应该先弄清楚是什么样的“美学”和“学术”,如果是体制内的那种我觉得还是去研究张艺谋比较好。
关于“美学”、“学术”的讨论,我想应该先弄清楚是什么样的“美学”和“学术”,如果是体制内的那种我觉得还是去研究张艺谋比较好。
2010-08-12 09:18:11 徐辛 (辛苦的辛)
当我们看到当代艺术更多“美”的时候,它已经失去了85新潮时期的先锋性。
当我们看到吴老师纪录片里更多“美”的时候,它已经失去了纪录片的力量。
好在艾未未为我们带了个好头。
当我们看到吴老师纪录片里更多“美”的时候,它已经失去了纪录片的力量。
好在艾未未为我们带了个好头。
2010-08-12 10:31:58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原文:
在中国,我们对于“艺术家工作室”这个名词和对它的空间想象早已存在多时,但是“电影导演工作室”还是相对新兴的事物。电影,由于它所依赖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人员参与,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认为是独立表达的媒介。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和娱乐化,电影更是从早先单纯的政治宣传工具进一步沦为庸俗的商业娱乐和专制的主流政治话语的双重附庸。只有到90年代初,以张元、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发起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差不多同时出现的以吴文光、段锦川和蒋樾等人为代表的新纪录片运动,这两股独立电影潮流的涌现改变了中国电影坚固的地表结构。这些年轻导演以非官方的精英主义的立场介入,以独立的制片模式、全新的拍片方式、独特的个人视角和特殊的传播渠道,在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条作者电影的隐秘通道。随后,这些作者导演以前面的作品所获得的名望为基础而得以建立的工作室运转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应亮的工作室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运作方式。
【【【我认为】】】: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中国的电影是始于1905,而不是1949。如果严肃认真的对待电影,应该考虑1949年以前丰富多元的电影。而不能说“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认为是独立表达的媒介”,二三十年代的导演独立的很。既然这篇文章多处提到了“政治”,阐述与“政治”有关的美学,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反思一下,我们写政治,能不能首先摆脱政治的束缚。党政治的影响让几乎所有人心中的电影史都从1949开始,这是不公平的。我们为什么要用党的阉割过的电影史来说事,不能摆脱这些束缚吗?什么叫学术啊,学术是自由的。
我们很都知道,在电影工业蓬勃发展之前,早期的导演们都是通过工作室和小公司来运作,连最有代表性的郑正秋,张石川都是小作坊模式,甚至还自己在作品中表演。那么,“电影导演工作室”只是个回归,回归到电影工业发展之前,而绝对不是新兴。还有,文章之后提到了两个“运动”,这是吕新雨老师书中提到的,单万里老师也用了,再后来,经过多方剽窃和引用,约定俗成的真的变成了“运动”,什么叫新纪录运动?既然是新,与之相对的旧纪录运动在哪?张元,王小帅人家就是在那种条件下拍了几个电影,怎么就是运动了,有什么共性,什么章程,什么目的?纪录片也是,只不过是从过去(1949之后)的解说词假大空变成了老老实实讲话,尊重事实本身,《八廓街》的电影语言还不是直接电影那套吗,这也是一种回归,新在哪,人家一直这么玩。就好比现在一个中国农民自发制造出一个电子管计算机,你能说这是新技术吗?从人数上说,似乎像是一个运动,但是为什么非要把这些导演总结出个共性呢,而且是以一种极简单的方式。我为什么极度厌恶很多的类似的文章,就是因为它引用的理论都是现成的,都是从类似的书上可以找到的,而这些往往是粗陋的理论。
在中国,我们对于“艺术家工作室”这个名词和对它的空间想象早已存在多时,但是“电影导演工作室”还是相对新兴的事物。电影,由于它所依赖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人员参与,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认为是独立表达的媒介。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和娱乐化,电影更是从早先单纯的政治宣传工具进一步沦为庸俗的商业娱乐和专制的主流政治话语的双重附庸。只有到90年代初,以张元、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发起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差不多同时出现的以吴文光、段锦川和蒋樾等人为代表的新纪录片运动,这两股独立电影潮流的涌现改变了中国电影坚固的地表结构。这些年轻导演以非官方的精英主义的立场介入,以独立的制片模式、全新的拍片方式、独特的个人视角和特殊的传播渠道,在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条作者电影的隐秘通道。随后,这些作者导演以前面的作品所获得的名望为基础而得以建立的工作室运转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应亮的工作室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运作方式。
【【【我认为】】】: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中国的电影是始于1905,而不是1949。如果严肃认真的对待电影,应该考虑1949年以前丰富多元的电影。而不能说“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认为是独立表达的媒介”,二三十年代的导演独立的很。既然这篇文章多处提到了“政治”,阐述与“政治”有关的美学,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反思一下,我们写政治,能不能首先摆脱政治的束缚。党政治的影响让几乎所有人心中的电影史都从1949开始,这是不公平的。我们为什么要用党的阉割过的电影史来说事,不能摆脱这些束缚吗?什么叫学术啊,学术是自由的。
我们很都知道,在电影工业蓬勃发展之前,早期的导演们都是通过工作室和小公司来运作,连最有代表性的郑正秋,张石川都是小作坊模式,甚至还自己在作品中表演。那么,“电影导演工作室”只是个回归,回归到电影工业发展之前,而绝对不是新兴。还有,文章之后提到了两个“运动”,这是吕新雨老师书中提到的,单万里老师也用了,再后来,经过多方剽窃和引用,约定俗成的真的变成了“运动”,什么叫新纪录运动?既然是新,与之相对的旧纪录运动在哪?张元,王小帅人家就是在那种条件下拍了几个电影,怎么就是运动了,有什么共性,什么章程,什么目的?纪录片也是,只不过是从过去(1949之后)的解说词假大空变成了老老实实讲话,尊重事实本身,《八廓街》的电影语言还不是直接电影那套吗,这也是一种回归,新在哪,人家一直这么玩。就好比现在一个中国农民自发制造出一个电子管计算机,你能说这是新技术吗?从人数上说,似乎像是一个运动,但是为什么非要把这些导演总结出个共性呢,而且是以一种极简单的方式。我为什么极度厌恶很多的类似的文章,就是因为它引用的理论都是现成的,都是从类似的书上可以找到的,而这些往往是粗陋的理论。
2010-08-12 10:33:16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原文: 应亮的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资金上来讲,DV的普及都使得个人或者一个很小的团队完成一部影片成为可能。9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纪录片运动已经展示了这种平民媒介深入社会场域、截取现实断片的穿透能力,而在用DV拍摄的独立剧情片出现之际,这种小机器卓越的思想能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DV无疑使电影更加接近当年法国影评人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提出的“摄影机-自来水笔”理想。我想笔的作用不只是用来记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赋予思想以形式。相对于传统电影动辄几百万的投资,应亮只需花费几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制作一部电影。他的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其实就是两个人:应亮自己和他的合作者彭珊。他们两个人可以完成从制片、编剧、拍摄到后期的几乎全部主要工作。从应亮的几个散布在网上的访谈中看到,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心态,反而使他达到了创作的自由状态。在不考虑资金的回收和放映许可的获得等传统电影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下,他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纯粹地去做一个作品。工作室的概念其实是非物质的,就像他们所使用的媒介的性质(DV),工作室其实只是他们的头脑。与其说应亮是电影导演,不如说他更接近艺术家。尽管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借助工场的加工或他人之手来进行“集体”创作,但是“艺术家”这个头衔始终比“电影导演”有着更强的个人色彩。而且正是由于当代艺术的这种“集体”特质,才使得应亮的电影创作更接近当代艺术创作。这种电影创作的模式更具手工制作单件艺术作品的“灵光”(aura,本雅明语),因而我在小标题中选用“作坊”代替“工作室”这个称谓,在这里“作坊”并无贬低之意,而是为了强调它的手工性,这是对应亮创作模式的肯定。应亮介入中国现实和中国电影的姿态是低调的、温和的、微弱的,但是他所激起的回声却是振聋发聩的。在中国,以“作坊”的形式制作电影,应亮不是第一个,但是就作品的思想性、创造性和系统性来讲,应亮是首屈一指的。“作坊”的政治就在于它以如此弱小的阵势打胜了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闯入了资本屏障和政治堡垒所圈起的电影后花园。“作坊”的政治不是与强敌进行正面交锋,而是迂回潜行,以独特的方式提出电影的另一个选项。
【【【我认为】】】:这段中“9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纪录片运动已经展示了这种平民媒介深入社会场域、截取现实断片的穿透能力”是不严谨的,假设真的有这个所谓的“新纪录运动”,第一段中提到的那些人,吴文光,蒋樾,段锦川,他们压根就不是用DV来开展“运动”的,都是电视台的大机器。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记录运动”的那几部标志性作品,《流浪北京》,《彼岸》,《八廓南街16号》都不是DV拍的。还有,这场“运动”也不是从90年代至今,今天的制作者和那个时代的制作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的划为一类人。就好像在中国有个“代”的概念,以时间划分导演群,并总结其共性。这也是不恰当的,真要划分的话,用流派比较合适。现在第七代的概念没了吧,五花八门不好总结共性了吧。
“在不考虑资金的回收和放映许可的获得等传统电影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下”,这么说太理想化了,对于电影来说,导演获得回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还有非物质的。前者是钱,后者是名。任何一个人类导演,拍片之前都会考虑这些,一定程度上这些也是拍片的动力。还有,不是不考虑放映许可,而是想考虑也没用。CCTV6不会放这种DV格式的电影,院线更不用说。所以,不要把独立导演想的无欲无求,独立的就是好的吗,就是清白的吗?
“他所激起的回声却是振聋发聩的”,看到这里我就觉得不妥。不是说应亮的电影不好,而且说这里的评价太理想化了。作为一个边远地区的电影爱好者,独立电影爱好者,我看过应亮的《背鸭子的男孩》,《好猫》,还有短篇合集。《背鸭子的男孩》我买的是盗版DVD,后面的几个是在电影节看的,如果我没参加那几届电影节,我根本看不到。《背鸭子的男孩》可以在网上下载了,其他的部分可以买到DVD。作品所呈现出的“振聋发聩”的效果应该有一定的观众才行啊。好的学术文章,应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穷欢喜,像写感谢信,表扬信,用大跃进语言。总的来说,国内的独立剧情片的声音还是很微弱的,而且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改观。更不用说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我觉得很悲观,当然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缺少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缺乏需要看独立电影的人。所以,现在还远远不是理直气壮的时候。
“作坊的政治就在于它以如此弱小的阵势打胜了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闯入了资本屏障和政治堡垒所圈起的电影后花园。“作坊”的政治不是与强敌进行正面交锋,而是迂回潜行,以独特的方式提出电影的另一个选项。”
有时候,我真的宁愿看几句脏话,也不愿意看那种理直气壮雄赳赳的豪言壮语。这种说话的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放在诗和歌中还可以,倘若是严谨的学术文章,这么个语气,是不是不合适呢?“作坊”胜在哪呢,战争又在哪呢,敌人又是谁呢?资本屏障是敌人吗?大资本的商业电影是独立电影的朋友,是竞争对手,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为什么写独立电影非要强化其对立呢?政治堡垒又在哪呢,能买得到DV还不是要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的宽松和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独立剧情片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受到政治的直接束缚,所有束缚都是源于导演的胆怯,源于他心中的假想敌。独立电影没有敌人,非要有的话,敌人是导演自己。倒是一些放映机构时常受到真正的来自党的压力。拍摄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人管你。中国有“九成自由”。
【【【我认为】】】:这段中“9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纪录片运动已经展示了这种平民媒介深入社会场域、截取现实断片的穿透能力”是不严谨的,假设真的有这个所谓的“新纪录运动”,第一段中提到的那些人,吴文光,蒋樾,段锦川,他们压根就不是用DV来开展“运动”的,都是电视台的大机器。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记录运动”的那几部标志性作品,《流浪北京》,《彼岸》,《八廓南街16号》都不是DV拍的。还有,这场“运动”也不是从90年代至今,今天的制作者和那个时代的制作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的划为一类人。就好像在中国有个“代”的概念,以时间划分导演群,并总结其共性。这也是不恰当的,真要划分的话,用流派比较合适。现在第七代的概念没了吧,五花八门不好总结共性了吧。
“在不考虑资金的回收和放映许可的获得等传统电影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下”,这么说太理想化了,对于电影来说,导演获得回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还有非物质的。前者是钱,后者是名。任何一个人类导演,拍片之前都会考虑这些,一定程度上这些也是拍片的动力。还有,不是不考虑放映许可,而是想考虑也没用。CCTV6不会放这种DV格式的电影,院线更不用说。所以,不要把独立导演想的无欲无求,独立的就是好的吗,就是清白的吗?
“他所激起的回声却是振聋发聩的”,看到这里我就觉得不妥。不是说应亮的电影不好,而且说这里的评价太理想化了。作为一个边远地区的电影爱好者,独立电影爱好者,我看过应亮的《背鸭子的男孩》,《好猫》,还有短篇合集。《背鸭子的男孩》我买的是盗版DVD,后面的几个是在电影节看的,如果我没参加那几届电影节,我根本看不到。《背鸭子的男孩》可以在网上下载了,其他的部分可以买到DVD。作品所呈现出的“振聋发聩”的效果应该有一定的观众才行啊。好的学术文章,应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穷欢喜,像写感谢信,表扬信,用大跃进语言。总的来说,国内的独立剧情片的声音还是很微弱的,而且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改观。更不用说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我觉得很悲观,当然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缺少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缺乏需要看独立电影的人。所以,现在还远远不是理直气壮的时候。
“作坊的政治就在于它以如此弱小的阵势打胜了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闯入了资本屏障和政治堡垒所圈起的电影后花园。“作坊”的政治不是与强敌进行正面交锋,而是迂回潜行,以独特的方式提出电影的另一个选项。”
有时候,我真的宁愿看几句脏话,也不愿意看那种理直气壮雄赳赳的豪言壮语。这种说话的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放在诗和歌中还可以,倘若是严谨的学术文章,这么个语气,是不是不合适呢?“作坊”胜在哪呢,战争又在哪呢,敌人又是谁呢?资本屏障是敌人吗?大资本的商业电影是独立电影的朋友,是竞争对手,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为什么写独立电影非要强化其对立呢?政治堡垒又在哪呢,能买得到DV还不是要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的宽松和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独立剧情片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受到政治的直接束缚,所有束缚都是源于导演的胆怯,源于他心中的假想敌。独立电影没有敌人,非要有的话,敌人是导演自己。倒是一些放映机构时常受到真正的来自党的压力。拍摄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人管你。中国有“九成自由”。
2010-08-12 10:34:39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原文: 地域性是当代中国独立电影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从贾樟柯在山西(汾阳、大同)拍摄的“故乡三部曲”开始,年轻导演的最初几部作品往往会选择自己的故乡来作为叙事和拍摄的地点。在近期的独立电影创作中,杨瑾在山西拍摄的《一只花奶牛》和《二冬》,翁首鸣在福建拍摄的《金碧辉煌》特别引人注目。还有东北出生的女导演杨蕊在云南佤族聚居区域拍摄的《翻山》。虽然不是在她的故乡拍摄,但是以边缘消解中心的用意还是很明显的。她以物质性的地域美学来挑战主流电影强行建构的“中国性”。应亮至今为止的三部长片《背鸭子的男孩》、《另一半》和《好猫》都是在四川自贡拍摄的。应亮是上海人,而自贡是他的合作者彭珊的故乡。他本人在自贡也有将近10年的生活经历。尽管我们不知道他选择在自贡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回到上海的具体原因,但是应亮以自贡这个相对边缘的城市的经验消解上海这个中心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几乎都是以方言取代国语、以地域性取代普遍性、以边缘人群取代主流社会、以群众演员取代专业演员,这里面有着强烈的消解中国官方话语体系主宰的中国这个主体的企图。民族电影工业是抵御好莱坞全球霸权的堡垒,但是民族电影又反过来压迫地域电影和民间影像,因为它肩负着维系国家正统和教化的任务,而地域电影和民间影像对它来说是异质性的、难以控制的、如幽灵般存在的。在全国范围展开的独立电影运动通过对地方现实的纪录和思考来还原一个丰富的、具体的中国现实,在保持各自“地域性”的前提下来揭示生活于当代中国的共同命运。
独立电影的“地域美学”主要表现在实景拍摄和群众演员的使用上。我们从应亮的三部长片中可以看到村落、田野、城乡结合部、老城区、新城区等截然不同的景观。自贡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浓缩了中国当代史的数个断层叠加所形成的独特景观,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现场”,因为一切在中心城市进行着的城市景观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这样一个西南的边缘城市里。而对这些“现场”的实景拍摄并不仅仅是由于资金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一种纪录现实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一点使独立剧情片和新纪录片变得如此亲近。它们的区别只是机制(dispositif)的区别,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应亮、杨瑾、杨蕊这些年轻导演的实验是革命性的。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拍摄《筋疲力尽》的时候请了一批《电影手册》的朋友来客串,这些演员可以被称为非职业演员,但因为这些人都是电影评论界的专业分子,他们尽管不经常参与演出但却熟知电影表演技巧。《筋疲力尽》的男女主演也毫无例外地请了当时的国际影星珍•茜宝和让-保罗•贝尔蒙多。中国独立电影在这一点上比新浪潮走得还远。我在这里所说的群众演员不是一般意义的群众演员,即充当路人或背景的角色。群众在中国独立电影里变成了真正的演员。应亮所使用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是彭珊家的亲戚、朋友和邻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演艺相去甚远,而且在应亮电影中的演出也不会为他们带来实际收益。但是,这些原来参与电影制作这个事实非常有意义。就像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在《被解放的观众》(Le spectateur émancipé)中所反驳的普遍认为观众是被动这种观点,他认为观众也可以在观看演出时通过自己的选择、比较、阐释而变成主动的。在应亮的电影实践中,这些观众变成了电影的参与者和创作者,角色的转换是政治的。参与电影创作尽管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影响,但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观看事物的视角。
【【【我认为】】】:这里就是一厢情愿了。我觉得,好的评论,最好从制作者角度先思考一下,而不是从成品任意的发挥评论者天马行空的思维。一般认为地域美学是从贾樟柯开始的(冯小刚不也是吗,侯孝贤是外国的?)。首先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导演都喜欢在自己的家乡拍自己的前几部作品。因为家乡自己最熟悉,家乡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导演都熟悉,还有,在家乡有二十年的生活经验,而在城市一般只有本科四年。导演当然更熟悉自己的家乡。还有很多很实际的问题,在家乡,演员容易找,做饭可以让老妈做,交通也方便,场景也容易找。还有,拍这些破破烂烂的场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拍城市很难的,中国独立电影没有几部能拍好城市的。因为看独立电影的人的城市人,你骗不了他,片中的漏洞和疏忽,还有演员的问题很容易看出来。而拍乡下就不一样了,观众有一种陌生感。人都喜欢看自己平时看不到东西。所以,中国独立电影就是“穷山恶水长镜头,妓女警察黑社会”,如果你们非要说这是地域美学,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可能这些话适合在酒桌上说,写在公开发表的刊物上不合适,显得独立电影没那么高尚了,不要这样,求求你们了,独立电影没那么大的力量,不是救世主,不是革命家,不是宗教,仅仅是作者的个人表达而已。
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原文作者举的是戈达尔的例子,为什么不举新现实主义那帮人呢。德西卡的演员不就是大街上找的吗。在往前,二三十年代,没有电影表演学校,所有演员都是业余的,怎么到了中国就“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应亮、杨瑾、杨蕊这些年轻导演的实验是革命性的。”支持独立电影,喜欢独立电影很好,但是捧独立电影不能这么捧。最起码要尊重常识。你可以想一下,一个每看过应亮的电影的人,他先看这评论,会在头脑中怎么还原应亮电影。“革命性”这种文革常用词汇还是少用的好。我们回想一下1974《人民日报》写的影评,评安东尼奥尼的《中国》的那一篇,我们现在看他的文风觉得很滑稽,整篇文章中都充满了政治术语,特别有时代感。那么未来的人看这篇文章呢,左一个革命,又一个政治,不断地强化独立电影和假想敌之间的对立。假设很多年后,假想敌灭亡了呢,那时候的人不再受假想敌的影响了,他们看这样的文章和我们看1974年的文章感觉是一样的。现在朝鲜的新闻也好,文学也好,还是很强调这种革命体语言,我们也觉得很不舒服,是不是,写评论是不是应该不用少用这种词汇呢。
独立电影的“地域美学”主要表现在实景拍摄和群众演员的使用上。我们从应亮的三部长片中可以看到村落、田野、城乡结合部、老城区、新城区等截然不同的景观。自贡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浓缩了中国当代史的数个断层叠加所形成的独特景观,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现场”,因为一切在中心城市进行着的城市景观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这样一个西南的边缘城市里。而对这些“现场”的实景拍摄并不仅仅是由于资金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一种纪录现实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一点使独立剧情片和新纪录片变得如此亲近。它们的区别只是机制(dispositif)的区别,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应亮、杨瑾、杨蕊这些年轻导演的实验是革命性的。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拍摄《筋疲力尽》的时候请了一批《电影手册》的朋友来客串,这些演员可以被称为非职业演员,但因为这些人都是电影评论界的专业分子,他们尽管不经常参与演出但却熟知电影表演技巧。《筋疲力尽》的男女主演也毫无例外地请了当时的国际影星珍•茜宝和让-保罗•贝尔蒙多。中国独立电影在这一点上比新浪潮走得还远。我在这里所说的群众演员不是一般意义的群众演员,即充当路人或背景的角色。群众在中国独立电影里变成了真正的演员。应亮所使用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是彭珊家的亲戚、朋友和邻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演艺相去甚远,而且在应亮电影中的演出也不会为他们带来实际收益。但是,这些原来参与电影制作这个事实非常有意义。就像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在《被解放的观众》(Le spectateur émancipé)中所反驳的普遍认为观众是被动这种观点,他认为观众也可以在观看演出时通过自己的选择、比较、阐释而变成主动的。在应亮的电影实践中,这些观众变成了电影的参与者和创作者,角色的转换是政治的。参与电影创作尽管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影响,但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观看事物的视角。
【【【我认为】】】:这里就是一厢情愿了。我觉得,好的评论,最好从制作者角度先思考一下,而不是从成品任意的发挥评论者天马行空的思维。一般认为地域美学是从贾樟柯开始的(冯小刚不也是吗,侯孝贤是外国的?)。首先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导演都喜欢在自己的家乡拍自己的前几部作品。因为家乡自己最熟悉,家乡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导演都熟悉,还有,在家乡有二十年的生活经验,而在城市一般只有本科四年。导演当然更熟悉自己的家乡。还有很多很实际的问题,在家乡,演员容易找,做饭可以让老妈做,交通也方便,场景也容易找。还有,拍这些破破烂烂的场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拍城市很难的,中国独立电影没有几部能拍好城市的。因为看独立电影的人的城市人,你骗不了他,片中的漏洞和疏忽,还有演员的问题很容易看出来。而拍乡下就不一样了,观众有一种陌生感。人都喜欢看自己平时看不到东西。所以,中国独立电影就是“穷山恶水长镜头,妓女警察黑社会”,如果你们非要说这是地域美学,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可能这些话适合在酒桌上说,写在公开发表的刊物上不合适,显得独立电影没那么高尚了,不要这样,求求你们了,独立电影没那么大的力量,不是救世主,不是革命家,不是宗教,仅仅是作者的个人表达而已。
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原文作者举的是戈达尔的例子,为什么不举新现实主义那帮人呢。德西卡的演员不就是大街上找的吗。在往前,二三十年代,没有电影表演学校,所有演员都是业余的,怎么到了中国就“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应亮、杨瑾、杨蕊这些年轻导演的实验是革命性的。”支持独立电影,喜欢独立电影很好,但是捧独立电影不能这么捧。最起码要尊重常识。你可以想一下,一个每看过应亮的电影的人,他先看这评论,会在头脑中怎么还原应亮电影。“革命性”这种文革常用词汇还是少用的好。我们回想一下1974《人民日报》写的影评,评安东尼奥尼的《中国》的那一篇,我们现在看他的文风觉得很滑稽,整篇文章中都充满了政治术语,特别有时代感。那么未来的人看这篇文章呢,左一个革命,又一个政治,不断地强化独立电影和假想敌之间的对立。假设很多年后,假想敌灭亡了呢,那时候的人不再受假想敌的影响了,他们看这样的文章和我们看1974年的文章感觉是一样的。现在朝鲜的新闻也好,文学也好,还是很强调这种革命体语言,我们也觉得很不舒服,是不是,写评论是不是应该不用少用这种词汇呢。
2010-08-12 10:43:13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我觉得现在中国独立电影需要的是反思,反思题材的单一和叙事的简陋等棘手的问题,远远没有文中提到的中国独立电影到达了“一个高度”。一个好的观察者需要的是反思和自我批评,而不是用现成的即成的别人的东西来建构一篇看似是新文章的文章。
有时候,我更喜欢调侃,因为很多看起来沉重正式的东西往往是轻的,不正式的,而很多看起来轻飘飘的东西往往是真正沉重的。
我厌倦看这种文章不是因为我回避严肃,回避崇高,而是这文章压根就不严肃,不崇高。
我更宁愿相信人们在酒桌上说的气话,也不相信任何的写出来的正式要发表的文字。包括我自己。
有时候,我更喜欢调侃,因为很多看起来沉重正式的东西往往是轻的,不正式的,而很多看起来轻飘飘的东西往往是真正沉重的。
我厌倦看这种文章不是因为我回避严肃,回避崇高,而是这文章压根就不严肃,不崇高。
我更宁愿相信人们在酒桌上说的气话,也不相信任何的写出来的正式要发表的文字。包括我自己。
2010-08-12 10:51:05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我很仔细的看了这文章,这文章压根和应亮没有关系。
真的不如一个外国人外地人了解中国独立电影。
看一下汤尼雷恩和应亮的对话,看一下焦雄屏的评论,人家多实在,有必要像这篇文章这么搞吗。
真的不如一个外国人外地人了解中国独立电影。
看一下汤尼雷恩和应亮的对话,看一下焦雄屏的评论,人家多实在,有必要像这篇文章这么搞吗。
2010-08-12 11:17:26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原文: 之前都是围绕应亮创作展开来讨论中国独立电影制作机制的问题,接下去我们要具体地进入文本来分析应亮独特的“局限美学”。局限性与其说是应亮作品的不足,不如说是他作品所表现出的最开放的品质。正是在局限性和开放性的关系中,局限性成了一种政治的美学,也可以说是美学的政治。政治的美学不同于政治的美学化,美学的政治也不是直接通过美学来达到某种政治诉求。美学与政治联姻是一种感性共享(partage du sensible)。
首先来分析一种我称之为“禁止影像”的手法。在应亮的作品中,叙事往往得益于他扎实的剧本,观众能很舒服地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去欣赏影片。然而,他常常会有意识地省略一些暴力镜头的直接再现(représenter),而通过其它的方式巧妙地来暗示已经发生的暴力事件。禁止一些影像,有些是由于应亮拍摄条件限制,有些应该是他自觉的伦理选择。但不管是条件限制还是伦理选择,压抑影像繁殖本身就构成一种美学/政治。在商业电影中,我们看到大量模式化的影像繁殖手段,有正打镜头就会有相应的反打镜头,有事件发生就必须有画面去再现,而应亮恰恰是切断了这种机械繁殖的影像流,提供一些空白和省略,从而达到类似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语)的效果。雅克·朗西埃说:“美学的有效性(l’efficacité esthétique)确切地说意味着悬置艺术的形式生产和对特定观众的特定效果生产之间的一切直接关系。”应亮的处理方法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如《背鸭子的男孩》里与徐云同坐公共汽车进城的“刀疤”发现车上偷了乘客钱包的扒手正要下车,于是就下车和他搏斗。搏斗的场面没有通过影像再现出来,摄像机始终停留在公共汽车的内部,冷静地纪录下车上看热闹的乘客的反应和“刀疤”下车和要回钱包上车这两个过程。“如今的政治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其它电影保持距离的电影。它展示与话语、声音、影像、姿势和情感的流通模式的距离,在这里面它思考形式的效果。”这段话刚好阐释了我刚才所描述的镜头,至少说明了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是政治的。
【【【我认为】】】 这一段说到了“禁止影像”,“间离效果”,“压抑影像繁殖”,“场面调度是政治”的,说的是“固定摄像”和“长镜头”这两个概念。很显然,如果直接说“固定摄像”和“长镜头”会显得没文化,因为这是电影初级爱好者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学的内容。然后再分析长镜头的调度,这又是看似很低级的问题。是不是如果用这些基本原理去读解电影很不过瘾?非要用半生不熟的术语?是不是非要欺负我们这些外行才确保你们的学术的权威和神秘?
首先来分析一种我称之为“禁止影像”的手法。在应亮的作品中,叙事往往得益于他扎实的剧本,观众能很舒服地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去欣赏影片。然而,他常常会有意识地省略一些暴力镜头的直接再现(représenter),而通过其它的方式巧妙地来暗示已经发生的暴力事件。禁止一些影像,有些是由于应亮拍摄条件限制,有些应该是他自觉的伦理选择。但不管是条件限制还是伦理选择,压抑影像繁殖本身就构成一种美学/政治。在商业电影中,我们看到大量模式化的影像繁殖手段,有正打镜头就会有相应的反打镜头,有事件发生就必须有画面去再现,而应亮恰恰是切断了这种机械繁殖的影像流,提供一些空白和省略,从而达到类似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语)的效果。雅克·朗西埃说:“美学的有效性(l’efficacité esthétique)确切地说意味着悬置艺术的形式生产和对特定观众的特定效果生产之间的一切直接关系。”应亮的处理方法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如《背鸭子的男孩》里与徐云同坐公共汽车进城的“刀疤”发现车上偷了乘客钱包的扒手正要下车,于是就下车和他搏斗。搏斗的场面没有通过影像再现出来,摄像机始终停留在公共汽车的内部,冷静地纪录下车上看热闹的乘客的反应和“刀疤”下车和要回钱包上车这两个过程。“如今的政治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其它电影保持距离的电影。它展示与话语、声音、影像、姿势和情感的流通模式的距离,在这里面它思考形式的效果。”这段话刚好阐释了我刚才所描述的镜头,至少说明了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是政治的。
【【【我认为】】】 这一段说到了“禁止影像”,“间离效果”,“压抑影像繁殖”,“场面调度是政治”的,说的是“固定摄像”和“长镜头”这两个概念。很显然,如果直接说“固定摄像”和“长镜头”会显得没文化,因为这是电影初级爱好者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学的内容。然后再分析长镜头的调度,这又是看似很低级的问题。是不是如果用这些基本原理去读解电影很不过瘾?非要用半生不熟的术语?是不是非要欺负我们这些外行才确保你们的学术的权威和神秘?
2010-08-12 11:59:18 卢志新
看到上面诸位的讨论,对一个对电影史毫无知识的我来说,除了说下自己对于把一个人或作品高大全化,用上诸如“革命性”“炉火纯青”“运动”等词汇这样方式不喜欢外,
剩下的就是围观了:)
剩下的就是围观了:)
2010-08-12 12:21:38 胡匪 (无神州)
感谢戴眼镜留小胡子的魏晓波的发言,还没全看完,刚看两段,个人认为这样批评是对胡敌有参考意见的。
"我厌倦看这种文章不是因为我回避严肃,回避崇高,而是这文章压根就不严肃,不崇高。"
不严肃,不崇高的文章发到这里,指出来,证明出来就是建设。
一边吃饭一边认真的学习中
徐辛大家都知道你有良知,不过脑子进水,五毛党,狗屎这类经典词汇请登陆www.mop.com开集结贴
"我厌倦看这种文章不是因为我回避严肃,回避崇高,而是这文章压根就不严肃,不崇高。"
不严肃,不崇高的文章发到这里,指出来,证明出来就是建设。
一边吃饭一边认真的学习中
徐辛大家都知道你有良知,不过脑子进水,五毛党,狗屎这类经典词汇请登陆www.mop.com开集结贴
2010-08-12 13:42:39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应亮作品 《背鸭子的男孩》在线观看+下载地址:
http://www.funshion.com/media/86974
http://video.baidu.com/v?word=%B1%B3%D1%BC%D7%D3%B5%C4%C4%D0%BA%A2&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上面的作者还忽略了几个片,尤其是《慰问》。评论那个片或许真的可以把固定画面和长镜头写的很炫。
让电影回归电影,让评论滚蛋
http://www.funshion.com/media/86974
http://video.baidu.com/v?word=%B1%B3%D1%BC%D7%D3%B5%C4%C4%D0%BA%A2&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上面的作者还忽略了几个片,尤其是《慰问》。评论那个片或许真的可以把固定画面和长镜头写的很炫。
让电影回归电影,让评论滚蛋
2010-08-12 13:57:48 王我 (兲朝)
晓波:
记得在前年的宋庄影展上,你带着你的《业余》来,却在放映之后的几天中总是要和几个“专业”的导演泡在一起,并试图说服他们、打败他们(这是我当时的感觉)时,我觉得很失望,就像我前面与你“共勉”的话──就像一个“业余”的牛逼人力争要得到一帮“专业”的傻屄认可一样,其结果可想而知。──一直以来我对你的这一点很不齿,不过直到看完你上面的分析,我觉得我一直误解或者说还是不了解你。你可能有能力说服或者打败他们,而他们未必敢接招。
记得在前年的宋庄影展上,你带着你的《业余》来,却在放映之后的几天中总是要和几个“专业”的导演泡在一起,并试图说服他们、打败他们(这是我当时的感觉)时,我觉得很失望,就像我前面与你“共勉”的话──就像一个“业余”的牛逼人力争要得到一帮“专业”的傻屄认可一样,其结果可想而知。──一直以来我对你的这一点很不齿,不过直到看完你上面的分析,我觉得我一直误解或者说还是不了解你。你可能有能力说服或者打败他们,而他们未必敢接招。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0bc130100k91z.html
作坊的政治
在中国,我们对于“艺术家工作室”这个名词和对它的空间想象早已存在多时,但是“电影导演工作室”还是相对新兴的事物。电影,由于它所依赖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人员参与,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认为是独立表达的媒介。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和娱乐化,电影更是从早先单纯的政治宣传工具进一步沦为庸俗的商业娱乐和专制的主流政治话语的双重附庸。只有到90年代初,以张元、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发起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差不多同时出现的以吴文光、段锦川和蒋樾等人为代表的新纪录片运动,这两股独立电影潮流的涌现改变了中国电影坚固的地表结构。这些年轻导演以非官方的精英主义的立场介入,以独立的制片模式、全新的拍片方式、独特的个人视角和特殊的传播渠道,在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条作者电影的隐秘通道。随后,这些作者导演以前面的作品所获得的名望为基础而得以建立的工作室运转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应亮的工作室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运作方式。
应亮的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资金上来讲,DV的普及都使得个人或者一个很小的团队完成一部影片成为可能。9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纪录片运动已经展示了这种平民媒介深入社会场域、截取现实断片的穿透能力,而在用DV拍摄的独立剧情片出现之际,这种小机器卓越的思想能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DV无疑使电影更加接近当年法国影评人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提出的“摄影机-自来水笔”理想。我想笔的作用不只是用来记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赋予思想以形式。相对于传统电影动辄几百万的投资,应亮只需花费几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制作一部电影。他的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其实就是两个人:应亮自己和他的合作者彭珊。他们两个人可以完成从制片、编剧、拍摄到后期的几乎全部主要工作。从应亮的几个散布在网上的访谈中看到,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心态,反而使他达到了创作的自由状态。在不考虑资金的回收和放映许可的获得等传统电影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下,他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纯粹地去做一个作品。工作室的概念其实是非物质的,就像他们所使用的媒介的性质(DV),工作室其实只是他们的头脑。与其说应亮是电影导演,不如说他更接近艺术家。尽管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借助工场的加工或他人之手来进行“集体”创作,但是“艺术家”这个头衔始终比“电影导演”有着更强的个人色彩。而且正是由于当代艺术的这种“集体”特质,才使得应亮的电影创作更接近当代艺术创作。这种电影创作的模式更具手工制作单件艺术作品的“灵光”(aura,本雅明语),因而我在小标题中选用“作坊”代替“工作室”这个称谓,在这里“作坊”并无贬低之意,而是为了强调它的手工性,这是对应亮创作模式的肯定。应亮介入中国现实和中国电影的姿态是低调的、温和的、微弱的,但是他所激起的回声却是振聋发聩的。在中国,以“作坊”的形式制作电影,应亮不是第一个,但是就作品的思想性、创造性和系统性来讲,应亮是首屈一指的。“作坊”的政治就在于它以如此弱小的阵势打胜了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闯入了资本屏障和政治堡垒所圈起的电影后花园。“作坊”的政治不是与强敌进行正面交锋,而是迂回潜行,以独特的方式提出电影的另一个选项。
地域美学
地域性是当代中国独立电影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从贾樟柯在山西(汾阳、大同)拍摄的“故乡三部曲”开始,年轻导演的最初几部作品往往会选择自己的故乡来作为叙事和拍摄的地点。在近期的独立电影创作中,杨瑾在山西拍摄的《一只花奶牛》和《二冬》,翁首鸣在福建拍摄的《金碧辉煌》特别引人注目。还有东北出生的女导演杨蕊在云南佤族聚居区域拍摄的《翻山》。虽然不是在她的故乡拍摄,但是以边缘消解中心的用意还是很明显的。她以物质性的地域美学来挑战主流电影强行建构的“中国性”。应亮至今为止的三部长片《背鸭子的男孩》、《另一半》和《好猫》都是在四川自贡拍摄的。应亮是上海人,而自贡是他的合作者彭珊的故乡。他本人在自贡也有将近10年的生活经历。尽管我们不知道他选择在自贡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回到上海的具体原因,但是应亮以自贡这个相对边缘的城市的经验消解上海这个中心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几乎都是以方言取代国语、以地域性取代普遍性、以边缘人群取代主流社会、以群众演员取代专业演员,这里面有着强烈的消解中国官方话语体系主宰的中国这个主体的企图。民族电影工业是抵御好莱坞全球霸权的堡垒,但是民族电影又反过来压迫地域电影和民间影像,因为它肩负着维系国家正统和教化的任务,而地域电影和民间影像对它来说是异质性的、难以控制的、如幽灵般存在的。在全国范围展开的独立电影运动通过对地方现实的纪录和思考来还原一个丰富的、具体的中国现实,在保持各自“地域性”的前提下来揭示生活于当代中国的共同命运。
独立电影的“地域美学”主要表现在实景拍摄和群众演员的使用上。我们从应亮的三部长片中可以看到村落、田野、城乡结合部、老城区、新城区等截然不同的景观。自贡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浓缩了中国当代史的数个断层叠加所形成的独特景观,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现场”,因为一切在中心城市进行着的城市景观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这样一个西南的边缘城市里。而对这些“现场”的实景拍摄并不仅仅是由于资金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一种纪录现实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一点使独立剧情片和新纪录片变得如此亲近。它们的区别只是机制(dispositif)的区别,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在群众演员的使用上,应亮、杨瑾、杨蕊这些年轻导演的实验是革命性的。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拍摄《筋疲力尽》的时候请了一批《电影手册》的朋友来客串,这些演员可以被称为非职业演员,但因为这些人都是电影评论界的专业分子,他们尽管不经常参与演出但却熟知电影表演技巧。《筋疲力尽》的男女主演也毫无例外地请了当时的国际影星珍·茜宝和让-保罗·贝尔蒙多。中国独立电影在这一点上比新浪潮走得还远。我在这里所说的群众演员不是一般意义的群众演员,即充当路人或背景的角色。群众在中国独立电影里变成了真正的演员。应亮所使用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是彭珊家的亲戚、朋友和邻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演艺相去甚远,而且在应亮电影中的演出也不会为他们带来实际收益。但是,这些原来只局限于观众身份的群众演员参与电影制作这个事实非常有意义。就像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在《被解放的观众》(Le spectateur émancipé)中所反驳的普遍认为观众是被动这种观点,他认为观众也可以在观看演出时通过自己的选择、比较、阐释而变成主动的。在应亮的电影实践中,这些观众变成了电影的参与者和创作者,角色的转换是政治的。参与电影创作尽管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影响,但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观看事物的视角。
局限美学
之前都是围绕应亮创作展开来讨论中国独立电影制作机制的问题,接下去我们要具体地进入文本来分析应亮独特的“局限美学”。局限性与其说是应亮作品的不足,不如说是他作品所表现出的最开放的品质。正是在局限性和开放性的关系中,局限性成了一种政治的美学,也可以说是美学的政治。政治的美学不同于政治的美学化,美学的政治也不是直接通过美学来达到某种政治诉求。美学与政治联姻是一种感性共享(partage du sensible)。
首先来分析一种我称之为“禁止影像”的手法。在应亮的作品中,叙事往往得益于他扎实的剧本,观众能很舒服地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去欣赏影片。然而,他常常会有意识地省略一些暴力镜头的直接再现(représenter),而通过其它的方式巧妙地来暗示已经发生的暴力事件。禁止一些影像,有些是由于应亮拍摄条件限制,有些应该是他自觉的伦理选择。但不管是条件限制还是伦理选择,压抑影像繁殖本身就构成一种美学/政治。在商业电影中,我们看到大量模式化的影像繁殖手段,有正打镜头就会有相应的反打镜头,有事件发生就必须有画面去再现,而应亮恰恰是切断了这种机械繁殖的影像流,提供一些空白和省略,从而达到类似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语)的效果。雅克·朗西埃说:“美学的有效性(l’efficacité esthétique)确切地说意味着悬置艺术的形式生产和对特定观众的特定效果生产之间的一切直接关系。”应亮的处理方法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如《背鸭子的男孩》里与徐云同坐公共汽车进城的“刀疤”发现车上偷了乘客钱包的扒手正要下车,于是就下车和他搏斗。搏斗的场面没有通过影像再现出来,摄像机始终停留在公共汽车的内部,冷静地纪录下车上看热闹的乘客的反应和“刀疤”下车和要回钱包上车这两个过程。“如今的政治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其它电影保持距离的电影。它展示与话语、声音、影像、姿势和情感的流通模式的距离,在这里面它思考形式的效果。”这段话刚好阐释了我刚才所描述的镜头,至少说明了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是政治的。
《背鸭子的男孩》里徐云弑父的场景,这在商业电影中理应着力渲染的一幕,却被导演有意省略了:徐云在确认父亲不会跟他回家之后,跟随父亲进入了旁边的一间小屋。随后就雷声隆隆,过渡到下一个镜头里的滂沱大雨。这个镜头从更远一点的另一个角度拍摄小屋。我们观众猜测此时小屋里正发生着一些事情。雷声和雨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声音都淹没了。摄像机微微晃动,如四周随风摆动的野草,景深处的新楼房已经笼罩了一层雾色。再接下去的镜头就是徐云弑父之后握着带血的刀的手和躺在地上的父亲的后脑勺的特写。这个镜头使得我们在前一个镜头里的猜测固定下来。在看片的过程中我在思考第二个小屋的镜头的必要性。在重看一遍之后我发现第二个镜头应该不是和第一个镜头同时拍的。在第一个镜头结尾时我们只听到雷声没看到雨点。由于应亮的制作规模,不可能在想要拍雨景的时候请人来造雨,他只能事后在下雨的时候再去补拍一个镜头来表现暴力发生的同时下雨了。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比之前提出的省略暴力镜头更好的关于局限美学的例子。这种局限美学在于利用自然的、景观的、人文的,或简而言之现实的因素,在最大程度上来完善作品。最后的作品总是带有大量这个时代的物和人的印记。我们可以看到导演试图整合现实和叙事的努力,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独立电影才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再说那个第二次拍摄的小屋镜头,在这里又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之间需要这样一个寓情于景的空镜来延展弑父的时间,同时又化解某种情绪。我不知道是偶然造成的还是导演有意为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我们当时的内心影像。
接下去我要讨论应亮电影中更加常见的场面调度手法,我称之为“零度影像”。表面上看来应亮的场面调度带有一定的原始性(primitivité):固定摄像机长拍;景深造成狭长的视域空间(champ);一个场景一个镜头的段落镜头(plan-séquence);通过前景动作和后景动作的呼应来进行调度。然而这种原始性早就已经被论证为是一种现代性(modernité)。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关于电影现代性的论述正是通过分析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作品中的类似的段落镜头来实现的。长镜头或段落镜头也早已是当今国际艺术电影特别是东亚艺术电影的招牌。在应亮的作品里,原始性的场面调度手法被应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进一步发挥了这一古老手法在数码时代的潜力。当然,应亮之所以会选择以这种方式进行场面调度,也由于其制作工艺的局限性。摄像机不可能像商业制作里那样被频繁地移动来拍摄移动镜头,相比之下,在某个场景中选取一个最佳的拍摄点来进行长拍似乎更加经济。
《背鸭子的男孩》里的一场警局里的戏让我们想起侯孝贤在《海上花》里的场面调度。摄像机俯拍警察局的一角:前景放着一把长椅子,徐云低着头坐在那里;后景是两张并在一起的办公桌,一位警察在桌的一边修电风扇。外视域空间(hors-champ)里一位从未露脸的女警察叙述着法医的孩子看到他妈妈处理尸体的情景后不敢再吃她做的饭的故事。修电风扇的警察和另一位在外视域空间里的警察的声音回应着这位女警察。此时,摄像机位置造成的视域空间和外视域空间的分隔好像并不干扰想象的警察局空间的呈现,可见和不可见之间的角色进行了互换,对观众来说声音的部分反而比影像的部分更加突出。随着脖子受伤的警察带着一个醉鬼从画框的左下角入镜之后,视域空间和外视域空间的重要性发生了转变。尽管女警察还在继续说话,但观众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地集中到了视域空间内。醉鬼被警察要求坐在徐云背面的长椅子上,然后自己从入镜的地方出镜。这时,由于醉鬼的吵闹,另一位警察(有可能就是之前在外视域空间回应女警察的那位)入镜来训诫不安分的醉鬼。警察和醉鬼之间围绕长椅子开始了长时间的追逐游戏。他们时而在视域空间内时而跑到外视域空间。随后,脖子受伤的警察从老地方入镜,坐在始终维持开始时的姿势的徐云的身旁,询问他的情况。修电风扇的警察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在原来的位置忙碌,不过他会不时停下来对同时发生的几件事发表意见。还必须强调一点,在整个段落镜头里,摄像机没有移动一下。摄像机的表现接近零度。这在局促的空间里所进行的场面调度确实值得玩味,所谓的原始性只是表面的,其实导演对整个场景的处理比依惯例进行的分镜头要复杂地多。银幕边框对画面的强制性分割被完全漠视了,局限性反而变成了开放性。巴赞在《绘画与电影》一文中分析了画框与银幕的不同效果:“画框造成空间的内向性,相反,银幕为我们展现的景象似乎可以无限延伸到外部世界。画框是向心的,银幕是离心的。”银幕的无限延伸揭示了电影的机制,也就是朗西埃常用的“艺术体制”(régime de l’art)。剩下的工作可能不是去再现,而是去“放置身体、分割独特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以各种方式定义了聚与散、内与外、近与远”。
拆解现实
我对于把应亮这一代的更年轻的独立导演看作是第六代和新纪录片运动这两支现实主义电影潮流的继承者这一点上毫无异议。在这里我想要提出的是现实主义的色调(nuance)问题。从贾樟柯、王小帅、王超这一代独立导演和新纪录片运动的总体趋向来看,他们所展示的现实主义是一种“还原现实主义”,也就是说把现实看作是一个必须被迫近的目标,以“真实”为准则,用影像和声音来还原光怪陆离的中国社会。当然,这种创作手法是中国独立电影受到尊重和产生影响的最根本原因,也是至今为止被最广泛沿用的。应亮、翁首鸣、杨蕊这些独立电影的后来者创造了另一种现实主义,总的来说是一种“个人现实主义”,然而他们各自的创作方法又是完全不同的。
我试图从这两代独立导演在电影中运用其它媒体的方法的不同来开始讨论。在电影中大量加入来自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的声音或画面的做法是贾樟柯在《小武》中首创的。可以说这部影片确定了今后中国独立电影的基本形态。我可以清楚地记得《小武》里汾阳大街上关于“严打”的广播、录像厅里传出来的香港警匪片的声音和《心雨》的MTV画面和歌声。贾樟柯自己的话可以证明这种“还原现实主义”的倾向:“我刚才说我拍纪录片的时候觉得跟剧情片没有区别,反过来说我拍剧情片的时候也觉得与拍纪录片没有区别。甚至在我很多电影里面,我希望可以做到文献性。若干年后,人们看1997年《小武》的时候,里面所有的声音、噪音,就是那一年中国的声音,它经得起考据 – 我有这样的考虑在里面。”这些声音和画面也部分的作为剧情元素被容纳到叙事中来。就像之后《任逍遥》里更加频繁插入的电视新闻一样,公共媒体的声音和画面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存在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只是作为构成现实的一部分被纪录下来。在翁首鸣的《金碧辉煌》里,DV这种私人媒介的双重功能被开发了出来。就我的观影经验,除了那些故意保留拍摄过程的痕迹的影片,这是第一部在影片中出现人物使用DV的中国独立电影。一方面,它被电影中的男孩们用来偷拍其中一位的母亲与别人偷情的画面,以便对其进行勒索;另一方面,他们互相之间的拍摄。特别是在影片的最后的黑白部分,他们拍摄的画面与通过导演之眼拍摄的画面合而为一,难以进行分辨。前者当然和公共媒体一样是具有侵入性的,但也不失为一种私密的手段;后者则表现出强烈的消弭拍摄者和被拍者界限的意图,摄像机前和摄像机后大家都是拿DV的青年,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在观察这个世界。杨蕊的《翻山》中则表现出对公共媒体更加极端的反抗,通过一个佤族青年用锯子拆解电视机的画面和相伴随的精心设计的噪音,来表达一种“个人现实”。应亮在影片中插入公共媒体与贾樟柯的手法相似,不过他是以更加疏离的方法来放置它们,使得它们不再仅仅具有“文献性”,而是对画面所呈现的坚硬的物质现实有一种拆解作用,带来一种现时的危机感。特别是《背鸭子的男孩》结尾处的洪水和《另一半》后半部的双苯泄漏事件对物质现实和叙事的瓦解。
应亮对现实的碎片化和超现实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从他支离破碎的拼贴而成的叙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单向街》第二期的访谈中,应亮进一步向采访者一谋说明了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是“患”而非“隐患”。 事物的不可预见性本身就是种“患”。《另一半》中有一条与情节主线没有太大关系但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小芬上下班经常要路过家附近的一家小店。起先是“花仙子制衣坊”,老板娘开门后会把店里的塑料模特搬到外面。后来老板娘被杀了,“花仙子制衣坊”换了招牌,变成了“二娃麻将馆”。最后,“二娃麻将馆”居然起火了。事物变更的速度和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暴力是所有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影片看似已经结尾的黑屏之后一段黑白的影像重新亮起,画面是“二娃麻将馆”失火后人们救火场景的倒放,而声轨是邓纲告诉小芬自己在上海开川菜馆。这种“超现实”的拼贴起先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仔细一想,在当代中国生活的体验不是频频在向我们证实这种逻辑吗?应亮拆解了中国现实,然后以个人的、抽象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影片后半部,在双苯泄漏事件发生后的大撤离所造成的空城里,应亮更是借安东尼奥尼式的一组空镜头来展现现实之空。影片的基调也陡然直转,变成超现实的。
《另一半》的故事本身就是关于拆解女性的。所有的女性都面对着代表男性律师的摄像机,倾诉着自己与另一半的情感纠葛,希望能寻求法律帮助。最后,连影片的女主角小芬,律师事务所的书记员,都坐上了那个属于女性的位置。《另一半》中的男性都是不可靠的:小芬游手好闲的男朋友邓纲、她出走的父亲,甚至包括那个只沉迷于自己事业的相亲者。《背鸭子的男孩》拆解的是男性。影片中的三位“父亲”以不同方式影响徐云的成长,然而他们最后都是被击倒的。徐云最终选择弑父来完成残酷的成人仪式,他最终选择的是“刀疤”的强人哲学。应亮在前两部影片中已经完成了对人的拆解,接下去他要拆解的却是一种动物。猫这种动物本来与人类社会只是简单依附关系,但由于邓小平的一句“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好猫”变成了我们社会中人人都争破头要去做的动物。从此,人性屈从于某种弱肉强食的动物性,在我们的社会中蔓延开来。《好猫》拆解的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性。影片中不断穿插的摇滚乐队羔羊的葬礼的演出和音乐提供了一种嗜血的、绝望的氛围。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杨德昌电影《麻将》中红鱼的座右铭“现在这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怎么做”。这与邓小平的“好猫”论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性。难道所有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都必须以决绝的论断来指引方向吗?
胡敌
2002/9-2006/6 浙江大学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学士
2006/9-2009/6 巴黎第一大学造型艺术与艺术科学系 完成电影与电视系法国旧制硕士(maitrise)阶段的学习 巴黎第七大学文学、艺术与电影系 电影史与电影美学研究硕士(master recherche)
在巴黎第一大学学习期间撰写的研究文章有:《身体电影:蔡明亮电影研究》,《视觉叙事与主观性:贝拉·塔尔的三部电影研究》,《对‘绝望的主妇’中人物的‘物体学’研究》。在巴黎第七大学师从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马克·韦尔内(Marc Vernet)完成硕士论文《从段落镜头到场景镜头:一种思考》(Du plan-séquence au plan-scène :une réfle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