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nhall.com/feed 现象网新闻资讯 http://fanhall.com 现象网,独立电影中文门户 2021-11-24T03:40:28+00:00 zh-cn hourly 1 <![CDATA[毛式爱情和美国梦正变得复杂]]> group/thread/24783.html group/thread/24783.html group/thread/24783.html 2021-11-24T03:40:28+00:00
作者:Will Tizard

当来自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导演朱日坤着手记录一位年轻的毛泽东主义忠实信徒和艺术家的生活的——他梦想在纽约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时候,他知道他正在面对一个复杂的矛盾。

"这让我很感兴趣,"朱日坤说,"因为他总是说他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热爱中国和毛泽东。"

在朱日坤的作品《海妖》中,他的镜头跟中拍摄了吴昊昊和他女友在一起的夜晚,以及他们从太原到北京的经历。这是在一个在非审查的系统中的作品,只有在这种非正统的方式中才能实现。

《海妖》在Ji.hlava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Opus Bonum主竞赛单元中放映,它本身就是一部另类的作品,在中国的电影院里不可能看到。

拍摄这个影片的的想法是在他的拍摄对象——一个被本能牵引的人——向他寻求帮助时跳进他的脑海。

"我认识吴昊昊很久了,当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朱日坤说。"他希望我帮助他成名,因为当时我是一个电影策展人,他在大学开始做一些视频。"

朱日坤为他的电影节挑选了一两部昊昊的影片。在2017年,吴昊昊想移民到美国,并向朱询问一些相关信息,因为他有一部分时间住在纽约。他在2017年夏天开始记录他的生活, 包括许多令人惊讶的私密生活,拍摄一直持续到COVID大流行的爆发,他用自己的资金尽可能地完成这个项目。

在整个过程中,吴昊昊的雄心壮志中往往包含自相矛盾,这促使事件发展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一个中国爱国者想到国外生活是有许多冲突的。我拍摄他是因为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及他背后的所有原因。对我来说,他是较新的一代,我试图理解他们。"

吴昊昊和他的女性朋友对个人关系的态度是相似的,尽管他们都有毛主义的信仰,但几乎跟传统完全没有关系。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性关系和家庭这样的事情有更开放的心态,"朱日坤说。"另一方面,有些事情并没有改变,比如政治观点和态度。当他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尝试到一个国家生活时,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种因此产生的紧张感是他拍摄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中国的传统和渴望自由之间存在着矛盾。一个人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中国的传统是非常顽固的,在涉及到关系时,冲突不可避免的。"

可以肯定的是,朱日坤知道记在官方认可的叙事之外的创作的危险性。

他于2003年在北京创立了DOChina电影节,"但大约在2015年被禁止了,"他说。"在中国,大多数关于敏感话题的电影不能公开放映。我的大部分电影都没有在中国公开放映过。我认为我的作品代表了独立电影在中国的位置"。

他说,起初,"电影节没有征集作品,而是试图通过其他方式寻找影片。公开征集被政府太注意到,容易引起麻烦"。

电影节找到了谨慎宣传活动的方法,刚开始中国独立电影依然并不是很多。"2005年后,越来越多的独立电影出现了,"朱说。

\"那时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并组织了特别项目和回顾展。这是电影人的一个重要平台,讨论和辩论确实可以帮助电影人做得更好。"

他说,由于这类作品在国内找到观众的机会仍然很少,因此来自国外的支持非常重要。

在中国,"即使是获得关于一些电影的信息也都困难重重的,"朱日坤补充说。"像Ji.hlava这样的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独立电影很重要。国际观众也会对这些电影有意义,它鼓励电影人继续他们的创作,因为有人关心它。"



【综艺】原文
https://variety.com/2021/film/asia/ji-hlava-rikun-zhu-1235100428/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朱日坤新作《海妖》Ji.hlava首映]]> group/thread/24782.html group/thread/24782.html group/thread/24782.html 2021-10-23T03:42:26+00:00

《海妖》是朱日坤的最新紀錄作品。影片以具有爭議性的視頻作者吴昊昊為主角,展示了他對情感、性、家庭、社會、政治和歷史的態度和觀點,體現了中國新一代人互相矛盾的個性特徵,也預寓著這個國家的未來。影片的英文名No Desie to Hide似乎更強調的是人的慾望。


《海妖》將在2021年10月底舉辦的捷克Ji.hlava(吉哈瓦)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參加國際競賽。吉哈瓦是東中歐最大的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之一,今年是其25週年,最早由一群高中生創辦,本屆影展將有300部來自全球的紀錄電影放映。


《海妖》劇照

電影節關於《海妖》的介紹:

The film shows the ordinary lives of young people in China, with all their romantic problems, unfulfilled dreams and existential crises that are interwoven into everyday dialogues and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irector. The two central protagonists try to function in an open relationship, which suits only one of the partners, while the other suffers and longs for a family life. The possibility of emigration to America is a hope, but it is gradually receding due to the worsening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camera captures even the most intimate moments and puts the viewer in the position of a voyeur observing the exposed bodies and souls.

„There is very little space for Chinese independent films these days. For big film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y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mall budget films as they look less industrial.“ (Zhu Rikun)

出處連接:
https://www.ji-hlava.com/filmy/bez-touhy-skryvat-se


《海妖》劇照


《海妖》劇照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家庭會議》放映和導演問答]]> group/thread/24781.html group/thread/24781.html group/thread/24781.html 2021-04-21T21:11:13+00:00
紀錄 | 中英文字幕 | 2020年
導演Director:顧雪GU Xue

觀看鏈接: https://youtu.be/KnZiuL4fVgI
(有效期:4月24日星期六 北京時間 20:00~22:00)

導演問答
日期:4月24日星期六
時間:北京時間22:00 (US EST: 10:00AM)

導演問答Zoom會議信息: 鏈接: https://us02web.zoom.us/j/9936502135?pwd=TVR3R2V2Wi9aUUJXcmhJaFpuK2YzUT09

會議號Meeting ID: 993 650 2135
密碼Passcode: 0424

梗概: 
    五姨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儿子师恒博召集全部的亲戚一起讨论该如何处理五姨的后事。在这个家庭会议上,每个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Synopsis: Shi Hengbo’s mother i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 He called upon all the relatives to discuss how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At this family meeting, everyone had different choices.

導演介紹:
顾雪:满族,导演、策展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内蒙古青年电影周联合创始人。 2020年纪录片《家庭会议》入围第42届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得英国伦敦Open City纪录片电影节新锐电影人奖。被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永久珍藏。
Gu Xue, a Manchurian descendant, Filmmaker and Curator. Master of Arts from th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co-founder of Inner Mongolia Youth Film Week. In 2020, her documentary THE CHOICE was selected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42nd Cinéma du Réel Film Festival and the FIDB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Gu Xue is awarded The Emerging Filmmaker in Open City Doumentary Festival.THE CHOICE has been acquired by Chinese Independent Film Archive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螻蟻動力學》以及當下社會圓桌討論會]]> group/thread/24780.html group/thread/24780.html group/thread/24780.html 2021-04-15T05:24:52+00:00 圓桌討論會(Zoom)

討論嘉賓:
    徐若涛/王楚禹/曾金燕/史文華
主持:朱日坤

日期:4月17日星期六
時間:北京時間10:00(上午) 美國東部時間22:00

日期:北京時間:4月18日星期天 上午10:00
      美國東部時間:4月17日星期六晚上10:00

會議語言:中文

Zoom討論登記:
https://forms.gle/xBido4V1v1r6qcKRA

《螻蟻動力學》的免費觀看:
(公眾版本102分鐘)
https://youtu.be/9e6pVVa2-Sg
(藝術家版本120分鐘)
https://youtu.be/D6aMGJD3Uxc


《螻蟻動力學》介紹:
(导演:王楚禹 徐若涛)
      2008年,新版《劳动法》颁布。陕西商洛市一批电信工人因养老诉求未得到解决。他们开始上访维权。2016年,大批即将退休的上访老工人被无辜清退。2017年秋,逼入绝境的56位商洛老工人一纸诉状将中国电信诉至法院。2018年,北京的艺术家王楚禹回到故乡商洛,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参与了工人的街头维权行动。一年后,王楚禹带领着一个小型的电影摄制组再次来到商洛,开始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重重矛盾逐渐显现,现实并非像艺术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徐若涛
     独立影像作者。1990年代初在圆明园画家村时开始绘画以及影像创作,主要作品《反刍》《建筑考》《玉门》《表现主义》《蝼蚁动力学》。

王楚禹
     1974年生于中国陕西。1994开始在北京从事艺术活动至今。主要涉足行为艺术、剧场创作及独立策展工作。2016年创办“潜行社”艺术机构 发起艺术项目亚洲农村计,2020年“潜行社”发起“中国农村艺术项目”

曾金燕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係博士,瑞典隆德大學歷史系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2021-2023)。研究領域為中國的文化與政治、知識分子身份與社會行動、社會性別與性、民族與女性書寫。博士論文討論了女權主義社會活動家、文學教授、獨立電影導演艾曉明的身份與行動實踐。著有《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一書,參與製作發行了《自由城的囚徒》《致劉霞》《凶年之畔》《喊叫與耳語》等紀錄片電影。

史文华
    新媒体艺术創作者,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人文学院艺术系助理教授。文华探索创作诗意的活动影像,他强调创作电影录像互动装置艺术中的概念性和本体性。他的作品曾在众多的电影节,艺术节双年展和美术机构博物馆上映及展出。


徐若涛專題在線(7部影片):
https://montageplay.com/programs/xu-ruotao

現象工作室
fanhallcenter@gmail.com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一个说不》(赵大勇)影展和圆桌讨论]]> group/thread/24779.html group/thread/24779.html group/thread/24779.html 2021-04-11T04:25:42+00:00 在线播放和圆桌讨论

播放链接:
https://watch.eventive.org/fleff/play/602aa96e29e17700add4158d

讨论会登记:
https://zoom.us/webinar/register/WN_jFZW6oNXSi2g7Ick5EJoJg


讨论会日期/时间:
美国东部时间:4月11日星期天 7:00PM
香港时间:4月12日星期一 7:00AM

Moderator讨论会主持:
Gina Marchetti,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peakers发言:
Esther Yau,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Dayong Zhao, director of One Says No (China)
Rikun Zhu, documentary film director (The Questioning and many others) and executive director, Fanhall Films (China)
Harry Gu,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 translator

影片资料:

《一個說不》
One Say No

片長Length:97’26’’
紀錄Documentary

导演Director:趙大勇Zhao Dayong
製片人Producers:朱日坤Zhu Rikun,Georg Prokop,David bandurski
攝影Cinematographier:趙大勇Zhao Dayong 魏學奇Wei Xueqi, AZhong
剪辑Editor:趙大勇Zhao Dayong

電影節Film Festival:
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2020
Finger Lakes Environmental Film Festival 2021

梗概:
    杨箕村是位于广州是中心有百年历史的村子,阿中家就在其中。2009年政府开始以城中村改造为名强迫全体村民搬迁。经过几番抗争最终大家只有妥协答应政府给的不公平条件,其中一位叫李姐的村民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站在自家楼上跳楼身忘。阿中决定抗争到底,只要他在房子就在,从此他不离开房子不出门。他把每一间每一层楼都做好防御,应对开发商雇佣的黑社会打手们随时的打砸。
     转眼,原本密密麻麻的村屋都拆光了只剩下阿中家一栋楼没拆,此时阿中一家已经抗争了一年多。政府没有耐心再跟他谈判除了断水断电,还派黑社会打手在深夜对他家打砸稍扰。阿中只有晚上不睡觉对抗随时过来的打手。他每天在房间里制作炸弹并把每一个房间和入口布满定时炸弹,炸弹的开关从不离身。长期的断水断电一家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困境。阿中还是决定让老婆带着孩子搬走,留下他一个人坚守。阿中的7岁儿子在一间屋子里找到了一部老相机,他开始每天给这个房子拍张照片留住他的记忆。

Yangji Village is a century-old village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Guangzhou, and is where Azhong\'s home is located. In 2009, the authorities begin the forced relocation of all villagers in the name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fter several stand-offs the residents are eventually compelled to compromise and accept unfair terms imposed by the government. One villager by the name of Li Jie does not get fair treatment, and plunges to her death from the top of her building. Yet Azhong decides to fight on, and ensure that so long as he remains, so does his home. From then on he never leaves the house. He barricades every floor and is ready to fight off the underworld ruffians hired by developers. In the blink of an eye, the once densely built-up village is demolished, Azhong\'s home the sole building left standing. At this time he and his family have been battling for more than a year. The government has lost patience negotiating with him, and besides cutting off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has sent underworld thugs to create disturbance and damage his home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zhong has to stay up every night to fight them off. During the day he makes bombs which he sets in every room as well as at the entrance, and keeps the detonator with him at all times. The cutting off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makes the life of the family ever more difficult, and Azhong at last decides to let his wife and children move away, and keeps his guard alone. His 7-year-old son finds an old camera in one of the rooms, and starts taking pictures of the house every day to preserve his memory.

导演介绍:
    赵大勇现居纽约。早年画画,九十年代末从广告导演。2004年开始独立影像创作。拍摄纪录片和剧情片。2007年第一部纪录片《南京路Sthet Life》2008年纪录片《废城GHOST TOWN》2010年纪录片《MY FATHeS HOUSE》2010年剧情片《寻欢作乐THE HIGH LIFE》2010年实验短片《下流诗歌Rough Poetry》2014年剧情片《鬼日子Shadow Days》2018年《One Says No》。作品多次入围国际电影节并获国际大奖。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寻欢作乐》圆桌讨论会]]> group/thread/24778.html group/thread/24778.html group/thread/24778.html 2021-03-26T05:40:43+00:00
圆桌讨论会:
赵大勇(导演) 朱日坤 张真 Harry Gu(翻译)
主持:Gina Marchetti(香港大学)

日期/时间:3月27日星期六 美国东部时间7PM (北京时间星期天7AM)
Zoom讨论注册:
https://zoom.us/webinar/register/WN_9PXoocsGTeW2MEjoKxOGeA

《寻欢作乐》影片观看:
https://watch.eventive.org/fleff/play/602aa64aad19a9007652804b

影片资料:

《尋歡作樂》
The High Life

劇情 / 91分钟 /彩色 /16:9 / HD /普通话 广东话

梗概:
     [我戴着避孕套写作…….]看守所民警是个诗人,用下流的诗歌释放心灵,并让犯人朗读他的作品,在囚室里寻觅知音。
     在另一边,城中村里,骗子摆了一个招聘的摊替别人找工作,从中骗取介绍费,女友央求他一起远走,他欲情倾发廊女,以为发财便能解忧,在官黑勾结的南方城市,内心唯一净土是披上戏服练习造手的时刻。

Synopsis:
    “I wear a condom when I write my poetry” . . . Dian Qiu, a policeman working as a guard in a Guangzhou prison is also an aspiring poet. He writes “trash poetry” as a means of liberating his spirit, and forces his prisoners to read the verses out loud in a desperate and cruel bid for meaning.
     In a crowded village slum across town, a scam artist named Jian Ming sets up a fake employment agency, hoodwinking new arrivals from the countryside. His girlfriend, a mistress kept by a wealthier patron, pleads with him to run away with her. Instead, hoping instant success can cure his sense of aimlessness and failure, he hooks up with a pyramid scheme. In this southern city in which power and money have sullied every corner of life, Jian Ming can find meaning only in the daily Chinese opera routine he performs on his rooftop.

导演阐述:
拥挤的城市就象迷宫一样,永远看不清它到底张啥样。
这个世界变化快,快的都反应不过来啦!
城中村,周围的高楼大厦就象高墙。走出高楼围绕城中村是生活在这里人的梦想,也有一些把这里当成堡垒避难的地方。生活如此艰辛如此险恶,人性变的赤裸。
高墙内真正的监狱,压抑变态的警察用诗歌奸淫着犯人奸淫着社会。
警察与女囚遭遇了,一支小小的口红成了他们追求真爱的证具与象征。
城市、城中村、监狱在我看都有着共同的特质——空间。生存在这里的人们也都有一样的处境真诚的东西只能是看得见而摸不着,虚假和罪恶却时刻伴随左右。
电影让我再一次的表达了我个人哲学,贪婪的生活总是能让人陷入无止境的悲苦深渊。

Director’s Statement:
     The modern city, crowded and chaotic, can grow around us like an enclosure,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see the world and our lives for what they are.
     Our world is changing so rapidly and with such ferocity that sometimes we can’t catch up. Outside the old urban village slums in booming Chinese cities like Guangzhou, brand new skyscrapers rise up like massive walls closing in. For some poor residents of these islands in the city, these walls represent hope and the future. Others find in them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But as survival becomes harder and harder, our very humanity is exposed, raw and naked.
     In a real prison behind walls that enclose, a policeman personally tormented uses his poetry to violate the dignity of his prisoners and rape his own society. The policeman develops an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a female inmate, and a stick of red lipstick becomes a symbol of their pursuit of real and tangible love and meaning.
     In my view, the city, the urban village and the prison cell are kindred spaces. The people in these environments all face the same predicament. They glimpse what is humanizing and real, but it remains totally beyond their grasp. They are surrounded on all sides by falsehood, deception and evil.
      In the medium of film, I have found a means of expressing my personal philosophy of life, exploring how our wanton pursuit of material happiness inevitably sinks us into a tragic and pointless cycle of grasping.

2010年香港国际电影节 – 数字竞赛银奖
2010年南京独立影展
2010年北京独立电影展
2010年法国南特三大州国际电影节提名
2010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2010年德国曼海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再见南屏晚钟》导演相梓采访]]> group/thread/24777.html group/thread/24777.html group/thread/24777.html 2021-03-19T05:00:41+00:00
答:是的,只有使用这种镜头语言才能营造出我期待的间离效果,就如同外星人类学家在观察地球人的生活一般。我不希望观众陷入故事或代入某个角色,因为这就会使他们仅能感受到某一部分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而非全部。由于这个故事离我太近,所以写完第一稿剧本之后,我陷入了某种非常复杂的情绪之中,我觉得我必须要将自己与故事隔离开来,所以才在第二稿剧本中设计了剧场化的场景。在最终定稿后,和我先生(本片的摄影师)讨论后确定采用这种镜头语言。

现象网:母亲这个角色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同妻、信邪教、对女儿进行精神控制、甚至自己也有同性恋倾向,为什么会选择给这个角色背负如此多的戏剧冲突?

答:我认为称片中的母亲为“同妻”是不恰当的,许多人会这样称呼也许是因为网络上的一些文章说我们这个片子是“大陆第一部同妻电影”,然而这样说并不准确。由于我们没有任何宣传经费,所以说这个片子是同妻电影的朋友们显然是以为他们在帮助我们做宣传。由于关系到剧透,我本人曾于2019年柏林电影节期间在微博上简单地声明过“本片是同性题材,不是同妻题材”,但是也不知道究竟多少人看到了那句话。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背负了许多东西,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看到一个角色背负许多东西的时候就感到戏剧冲突过多了,是不是我们从潜意识里不希望看到电影呈现生活的真实,只是想要在电影造的梦中休憩一下呢?我曾经听过有人说有些电影仅在展现“情感奇观”,我当时心里想,有些人的情感奇观正是另一些人的家常便饭。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自然觉得难以理解不敢相信。我羡慕那位认为某些电影是在展现“情感奇观”的朋友,TA的生活大抵是较为美好平顺的。我的生活赋予了我创作的灵感,我并不认为母亲的角色过于复杂了,受经费限制影片时长制约,与原型相较这个角色还是简化了的。

  我们观影的时候常常忘记母亲是个复杂的凡人而非完美的女神。许多影视作品都喜欢塑造伟大的自我牺牲的母亲,但是我们其实不能对母亲有太高的要求,不要一味地要求她们伟大和牺牲,让她们做自己就好了,她们有做不完美的甚至不讨喜的凡人的权利。我拍摄这个片子也是因为我深爱着我的母亲,不论如何我都希望她能够同自己和解,得到幸福。

现象网:您在短篇小说《失乐园使用指南》里创造了一个具有超验感的未来世界,与《再见南屏晚钟》的风格迥异。可以说您既是电影创作者,也是写作者,在这两种身份间穿行,您有怎样的体会?两种身份的体验是如何互相滋养的呢?

答:《失乐园使用指南》是我的一部科幻小说的第一卷中的第十章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源道学派的哲思》尚未刊载在任何媒体上。我首先算是一个写作者,后来阴差阳错被命运之手推到了电影创作者的道路上,不得已而为之。我的人格还是挺分裂的,所以穿行在不同身份之间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说写作对于电影创作的帮助的话那就是在拍摄过程中可以更具条理性,电影创作对写作的帮助就是可以拓展想象空间。但是只有生活才能真正滋养我们,无论是写作还是电影创作。

现象网:您先后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拍过电影,据您的了解,海内外女性独立导演在行业内的可见度和发展空间分别如何呢?

答:我目前在国内拍的只有一部《再见南屏晚钟》。后来与我先生在巴塞罗那拍摄了一部剧情片《肚脐》,我是制片人,他是导演。最近几年女性导演的可见度比从前略高了,别人的发展空间我真的不太清楚,就我个人而言跟从前差不多。

采访:Xinyu W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再见南屏晚钟》的在线观看和导演问答]]> group/thread/24776.html group/thread/24776.html group/thread/24776.html 2021-03-18T04:10:05+00:00
与导演相梓和摄影Jose Val Bal交流

日期:3月21日 星期天  北京时间晚上9点

影片观看和Zoom会议链接请通过登记获得:
https://forms.gle/BeYA7hTDC3hpyZAJA

内容介绍:
   因怀孕后不适应西方饮食,旅美女作家黄筱萸不得不携法国籍丈夫回国待产。夹在被邪教洗脑的母亲和尚未出柜的父亲之间,她再次面对似曾相识的窘境。

具體的觀影信息和在線討論信息講通過email發送到你的郵箱

有具體問題請聯繫:
fanhallcenter@gmail.com

现象网www.fanhall.com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玉门》的放映和讨论]]> group/thread/24775.html group/thread/24775.html group/thread/24775.html 2021-03-04T04:00:54+00:00 https://youtu.be/uNV_P_AP_OU

本影片僅3月12日/13日(美國東部時間)在線放映兩天

在線討論Q&A:
參與導演Directors:徐若涛Xu Ruotao JP Sniadecki(史杰鹏) 黄香Huang Xiang
主持Moderator:朱日坤Zhu Rikun

3月13日星期六 北京时间晚上10点 (美国东部时间9点)
US Time: March 13, 9AM EST

  Zoom會議
https://us02web.zoom.us/j/9936502135?pwd=ZHNiY0RBcDZLWXNILzlZQU1QRVhmUT09
  
  會議ID: 993 650 2135
  密碼: fanhall

Synopsis:
Set in the quasi-ghost town of Yumen that once thrived with oil production in China\'s arid northwest, YUMEN is a haunting, fragmented tale of hungry souls, restless youth, a wandering artist and a lonely woman, all searching for human connection and a collective past among the town\'s crumbling landscape. One part \"ruin porn\", one part ghost story, and shot entirely on 16mm, the film brings together narrative gesture, performance art, and socialist realism into a crude and radiant collage that not only plays with convention and defies genre, but also pays homage to a disappearing life-world and a fading medium.

影片介紹:
取景于曾经兴盛一时的中国西北采油圣地,今日的鬼城,玉门,《玉门》描绘了一个有关于饥饿的灵魂、疲倦的青年、游离的艺术家、孤独的女人的,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碎片式的故事。这些人都在追寻人与人之间的连系以及岩石散落的地貌中所埋葬的小镇过往。带着一部分的堕落、一部分的鬼影,这部全部用16毫米胶片所拍摄的影片将叙事结构、表演艺术、社会现实变成了纯天然的、发散式的拼接。它不仅仅突破传统,否定模式,更是向逝去的生命和逝去的艺术形式致敬。

Filmfestivals: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
Museum of Modern Art, Modern Mondays 2013
Punto de Vist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2013
FICUNAM (Mexico City) – Special Jury Award 
Indie Lisboa 2013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
China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Yunfest 2013
Spli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 – Special Jury Award
Doc Buenos Aires 2013
RIDM – Montreal 2013
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
Festival dei Popoli 2013
San Diego Asian Film Festival 2013
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2013- Best Experimental Film Award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表現主義》停止放映的說明]]> group/thread/24774.html group/thread/24774.html group/thread/24774.html 2021-03-04T03:39:21+00:00
    最近我策劃了一個在線的中國導演/藝術家徐若涛的電影個展,將他過去十多年間製作(以及與其他導演合作)的七部影片放到網上公開展映,並計畫了幾次討論,這個活動計畫是從2021年的3月1日到月底維持一個月。從3月1日開始首先放映的是他在2018年完成的《表現主義》,並計畫在3月6日有一個跟他的問答環節。

    《表現主義》剛開始放映的第一天,我收到導演徐若涛的信息,他所在地的當局要約他談話。北京時間3月3日上午(美國東部時間3月2日晚),徐若涛導演被叫到當地的派出所,在那裡被國保要求做了筆錄,並要求他停止這部影片的放映和取消討論,同時也讓他轉告該部門對我的告誡。

    我目前不在中國,這些威脅對暫時我影響不大。但是考慮到導演徐若涛的處境,他正處在當地有關部門的眼皮下,而且這已經是他近期內第二次因為拍攝電影被官方找上來並做筆錄,他面臨許多難處,因此我答應了暫停該影片展映的要求,也不再舉行跟導演的公開的討論,最多只做私下的非正式的藝術探討。

    同時,我還是覺得有必要公開說明此事,以便解答公眾的疑問;同時提醒各位,我們所處的藝術創作的真實環境,以及時刻面對的真正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對現實加以塗抹,而是盡可能的選擇公之於世,並以鑑來者。

朱日坤

2021年3月2日夜(美國東部時間)

A Statement on the cancel of screening of of Xu Ruotao\'s film Expressionism

    I recently curated an online exhibition of Chinese director/artist Xu Ruotao\'s films, featuring seven films he has made (and collaborated with other directors)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have planned several discussions or Q&As. The first screening from March 1 will be his 2018 film Expressionism, and a Q&A session with him is scheduled for March 6.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treaming of Expressionism, I received a message from the Xu Ruotao, that the police in his area wanted to talk to him. In morning of March 3, (the evening of March 2, EST), Xu Ruotao was called to the local police station, where he was asked to take a statement by the State Security and asked to stop the screening and cancel the discussion, as well as to pass on the department\'s warning to me.

    I am not in China at the moment, so these threats will not affect me much for the time being. But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director Xu Ruotao, who is under the watchful eye of the local authorities, and the fact that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in the recent past that he has been approached by the authorities for filmmaking,as he facing a lot of difficulties, so I agreed to suspend the screening of the film and not to hold any more public discussions with the director.

    At the same time, I feel it is necessary to state this publicly in order to response to the public, and to remind you of the realities of our artistic activities and the real problems that we are facing all the time. We cannot paint over the reality, but rather choose to make it public.

Zhu Rikun

March 2, 2021 NY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徐若涛《表現主義》放映和討論]]> group/thread/24773.html group/thread/24773.html group/thread/24773.html 2021-02-28T03:43:44+00:00 https://youtu.be/VYhxqDzpj1w​

與徐若涛、華湧談《表現主義》
時間:北京時間 3月6號 星期六 上午11點
主持:現象工作室 余慧明 朱日坤
討論嘉賓:徐若涛(導演) 華湧(影片主角)

Zoom會議
https://us02web.zoom.us/j/9936502135?...​

會議ID: 993 650 2135
密碼: fanhall

電影專題:徐若涛電影個展
組織:現象工作室
www.fanhall.com

2021年3月1日~20日
在線播放/討論

《表现主义》介绍
   拍摄我的朋友艺术家华涌断断续续有四年有余,拍摄总是被变故和变化充满。唯独不变的是有那么几天他要被消失一阵子。
   他卖力的把自己的每一天都要过成故事或事故,直到2017年底去大兴新建村之后。。。这一段经历没有收入本片。
   拍摄中途经常性的失去讲他的故事的欲望,只是因为他自己是个表演性人格或表演性人格障碍的故事大王。由他自己来说比任何一个人拍摄其实都精彩。
   无奈之下在影片最后我找到了一个不出家门的疯狂的家伙,我的校友邱洪峰,当时他精神异常。他和华涌一样身材高大,一口东北口音,画表现主义绘画。我要把他们关在个破屋子里进行一场小型的斯坦福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徐若涛)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无依之地》:边缘人与美国精神]]> group/thread/24772.html group/thread/24772.html group/thread/24772.html 2021-02-27T22:32:54+00:00

文章:易速力

电影《无依之地》(Nomadland)在周日的金球奖中得到最佳女主角应该没有问题。其他三项提名当然都非常重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编剧,或许编剧离得奖最近。同样这四个类别都可能在3月宣布的奥斯卡奖中被提名,我猜得奖机率同样依次为女主角、编剧、导演和最佳影片。中国大陆背景的电影创作者从来没有其他人走得如此之远。

赵婷的片子里没有华人面孔。作为移民,我们愿意琢磨“主流社会”的概念,住房、汽车、学区、股票、北美省钱快报已经耗尽我们所有的精力,很难再为任何动人的美国故事提供素材,充其量只有狗血八卦。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原本身处“主流”的人们滑向边缘的故事,他们生活在路上,有些被迫,有些来自主动的选择,还有些身患绝症,于是上路,在山河壮丽、星空浩瀚、沙漠广袤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女主角Fern上路的驱动力包括多重因素。或许因为全球化,尤其中国生产的石膏板质优价廉,她为之奉献多年的企业倒闭。丈夫去世后,她将微薄的家当锁进租赁的储藏间,毅然上路,以一辆勉强能开动、但需要频繁维修保养的小面包车为家。美国西部地域更为广阔,漂泊的人们找到啸聚旷野、歇息交流的机会更多一些。她的收入来自打短工,到快餐店烧烤肉饼,到亚马逊仓库分装包裹,到国家公园清扫公共设施,到内布拉斯加收割甜菜。

电影的主要场景之一安排在亚利桑那的Quartzsite。这片土地属于联邦政府,每年冬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各种车辆前往,形成一座季节性的沙漠城市,直到初春时散去。我多年前曾经去采访过,感觉与其他永久的城市一样,居民构成包括不同的收入水平,有人开豪华级别的RV,也有Fern这样的。电影中的细节拿捏相当精准,对人物性格的体现因此特别到位,比如寻找各种奇石、化石、矿石,还有交换打火机、交流野外生存经验之类。这是我当时报道的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CT_gGDcjQ&t=1s)

Fern的另一项驱动与许多美国人喜欢的“在路上”的精神追求有关。电影中她不止一次有机会安顿下来,跟我们大家一样落入定期到Costco购物的生活陷阱,舒适但乏味,结果她仍然选择了自由。我比较能理解这种挣扎,还有她对“无房可归”(houseless)和“无家可归”(homeless)的刻意区分。她或许属于前者,幸运地挣脱了中产生活的羁绊。我们大多数属于后者,却往往将日子过成困兽犹斗,肉身可以找到地方安顿,灵魂则无所归依。旅行可以获得些许释放,只是跟生活在路上比起来,一个如同沙滩上让海水浸湿双脚,另一个则已经扬帆远航。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Clubhouse:艾未未談《加冕》和《蟑螂》製作背景]]> group/thread/24771.html group/thread/24771.html group/thread/24771.html 2021-02-25T05:48:45+00:00 艾未未談紀錄片《加冕》和《蟑螂》的製作背景
Ai Weiwei on his documentaries Coronation & Cockroach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02/25 Thursday

北京時間晚上11點 (美東10am,倫敦3pm)
US Eastern Time: 10am

鏈接Link:
https://www.joinclubhouse.com/event/xpX11gG5

主持Moderator:朱日坤Zhu Rikun (zhurikun@fanhall.com)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艾未未紀錄片《加冕》和《蟑螂》索取登記]]> group/thread/24770.html group/thread/24770.html group/thread/24770.html 2021-02-23T13:57:56+00:00 https://forms.gle/qfVPbbw4mNUvLq9v9

這個表格供希望獲取這兩部影片的免費鏈接的人使用

請按照要求在表格登記
您的個人信息僅作為我們統計觀眾使用,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或提供給非關聯方。

如果您想通過購買/租賃的方式觀看,這裡分別是兩部影片的鏈接:
《加冕》Coronation
https://vimeo.com/ondemand/coronation

《蟑螂》Cockroach
https://vimeo.com/ondemand/cockroach

觀看的信息會發送到您所留下的email地址。
所有鏈接僅供索取者私人觀看,請勿轉發或者公布到其他渠道。

截止日期:2021年3月13日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纪录片作者】 汪浩:无题(一)]]> group/thread/24769.html group/thread/24769.html group/thread/24769.html 2021-02-23T05:23:18+00:00
汪浩

编辑注:
汪浩为纪录片作者,作品包括《儿科》等。
文章观点为作者所有,不代表现象网。
现象网将陆续发布作者的系列的文字。敬请留意。

一、

对纪录片的兴趣是因为两本书,都是我读本科的时候看的。

在此之前我对电影的全部了解是录像厅里妙趣横生的港片,对于纪录片的印象就是《河殇》为代表的央视电视文献专题片,通常是一开始就是慷慨激昂的男高音,唧唧歪歪唠唠叨叨到结尾,镜头则东拼西凑、画质低劣。其主题就是只有我是对的。上大学时央视又开了《东方时空》,我看过两次,觉得不过是《读者》的穷酸山寨版。和前一种的共同之处是都很虚伪矫情。从此对纪录片毫无好感,归为政治课本一类的东西,不论政治课本是打革命史的牌还是打青少年修养的牌,用北京人的话说就是淡逼。

大二那年买了一套《资治通鉴》,翻开第一页,是周纪1,威烈王23年,然后一大堆事件一条条的列出来。接下来24年、安王元年、二年这么一直下去。看了三页一团乱麻。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号称跟《史记》并列的名著,我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个容易心虚的人,觉得不可能古往今来这么多大师级的史学家都比我眼界低下。心想也许一鼓作气看完会有发现。

我第二天旷了一天课正式开始看,看到第40页秦纪1的时候,那些看似散乱的事件开始互相发生联系,原先只是名字的人物露出自己的城府和弱点。看到汉纪16,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想起第一次在南京看见晚上的长江,森然,无头无尾。无论这些人有多强悍,统统是被淹没的命运。这就是所谓历史潮流,史家格局吧。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大时间尺度下事件累积的威力。相形之下港片简直是幼稚可笑的小儿科。只不过当时我还想不到纪录片,只是觉得香港那帮导演为什么不拿摄影机去一个真正的黑帮拍上三五年,剪出来绝对秒杀所有黑帮片。我旷了一个礼拜的课把《资治通鉴》看完了,那个礼拜运气不错,年级没有开大会没有点名。这本书看得心旷神怡又怅然若失,觉得人之渺小无意义。不过第二天年级挂出黑板说病理学中考要提前,于是忙着找人准备作弊,什么意义不意义的,全都顾不上了。

看完这本书我就做了一次试验,很简单,就是拿笔记录下寝室的每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谁进来做什么,只记寝室这个空间,任何事情只要不进入这个空间一概不管。记了两年,完成后拿出来看,结果发现这两年过得太扯淡了,以至于我都奇怪怎么没人早上起来变成一只大甲虫,也发现有几个人隐藏着很多完全没注意的秘密。这种感觉不太好,忽然发现天天住一个屋子的人居然有另外一层,更糟糕的是发现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这两年的纪录就此锁起来,每年我会拿出来看看,免得时间长了忘了自己是什么样的。

后来在我读电影学院后看到格里尔逊对纪录片下的定义:有创意的安排现实。这也是《资治通鉴》的手法,司马光的编撰看似琐碎,实在精妙,没有一条是废的,大枝干外又处处保有留白。当然格里尔逊是挂羊头卖狗肉。但是这句话无意中对纪录片做了非常精准的定义。

这是第一本。

大四那年,我看到了第二本书,我每个月都会去南京逛书店,那时三联书店还在湖南路上。因为九七,有些书店就开设了港台书籍专柜,我在一家书店的港台书籍专柜那儿看到了远流的书,有一本封面是一个民工样的家伙低头看着什么,看着什么我想不起来了,因为价格太贵我最终没买这本书,以后也再也没见过这本书。它的名字叫做《小川绅介的世界》,还有个副标题好像是什么纪录片幸福之类的,这个土鳖的书名让我差点就塞回去了,但那个发呆的民工封面让我有点好奇,还是打开来看,然后就站在那里看了一下午,生生看完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我到处找小川的片子,那时盗版vcd开始出现了,我在芜湖南京的盗版市场上想找他的片子,但是没有,连名字都没人知道。搞得我最后怀疑这本书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后来我跟家乡一个朋友说了这个名字,他一听就两眼放光,拍胸脯说绝对搞得来。到寒假回家他果然神秘兮兮叫我去,他父母都不在家,拉上窗帘,他拿出报纸包的录像带塞进录像机里,电视机上出现日文的字幕。我非常兴奋,也非常佩服,然后第一个镜头是别墅小区,我还想难怪三里塚的农民要跟党和政府开战,第二个镜头就是一男一女在搞先进性教育。对我的辱骂朋友很委屈的说演职员表里有一行不是写着小川么,那男的不是长得一副工地搬砖的民工样么。我很愤怒的说就算有小川这他妈也不是纪录片,他更委屈的说这标题不是有个录字么。

很多年后我认识了该书的翻译冯艳,才得到了该书的二次译本。封面是小川摄制组在田里走路,小川在最前面,坚韧的像一头牛。不过我还是很怀念那个民工发呆的旧封面。认识了冯艳我才知道,那个民工就是小川本人,他也不是在发呆,那是工作照。

也因为冯艳和朱日坤的努力,我得以在宋庄看到了小川所有的纪录片,想想很讽刺,对自己纪录片观影响如此之大的人,居然只是凭一个下午看的一本访谈录来理解的。而在自己的纪录片观念成熟之后才看到他的作品。更讽刺的是许多导演评论家嚷嚷要反思小川走出小川,也只是凭那本书,而在这次放映上那帮人我一个也没见到。不过在中国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04年才有作品被盗版商引进的怀斯曼之前已经被捧和被反思差不多十年了,前年还有一个学者表情凝重的跟我表示独立纪录片应该走出怀斯曼了,我问他看过几部怀老师的作品,他毫无愧色的表示一部也没有,不过盗版市场有的都买了D5 ,他等着出D9再收一套。

这两本书直接奠定了我的纪录片理念和创作观。

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客观。现在很多导演学者对此不屑一顾,其实对真实和客观的异议不是新鲜调子,纪录片史上早就来过一次了。

北美生番认为,电影无法揭示事件真实,只能表现建构性真实的思想形态和意识。因此,为了达到绝对真实,可以使用搬演、虚构等一切手段,只要有必要。在理查德•戴尔的《D日》里就用演员搬演从双方统帅部到普通士兵、战地摄影师在诺曼地登陆事件中的表现。以求立体的重现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这种看法隐含不露的哲学基础实际上是先验论的一个翻版。它认定真理(绝对真实)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而且人的思维可以直接掌握真理。

现代逻辑学,承认判断总是出于经验的概括。人的头脑(心智)可以通过观察、直观、实验、推理等等一切方法来了解事物的过程,做出各种各样的假设,这些假设的妥当性限制在哪个范围,其或然率是高是低,唯有事实才能加以验证。经验的概括,总只有或然的性质,而不是绝对肯定的。 指望纪录片去直接表现真理实际上希望摆脱经验的束缚来把握一个独立的唯一的真理。这是不可能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的,多元的。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独立的唯一的真理。伊.拉卡托斯说:“从任何有限数量的事实中不可能合法地推出一条自然定律”。 一部纪录片,无论多么宏大的叙事,有多么漫长的时间跨度,也只是对社会的局部观察,如何可以自以为能直抵什么唯一的绝对的真实?

国内反对者的另一个理由是事实并不代表真相,但是真相从来不是影像所可以纪录的,所有真相只存在于逻辑之中。有趣的是,虽然他们一再宣称没有真实和虚构之分,但是你要是说他的纪录片是假的,捏造的,完全跟事实违背,他立马就会脸红脖子粗的骂街了。季丹以前也表达过没有什么纪录片故事片之分,但是问她为什么云之南不收故事片,她无法正面回答。

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争论,实质上是在“事实”与“真理”之间的游移。但影像的具像性决定了纪录片只能是拍摄具体的局部的生活,那么它只能探求这可见的局部所包含的真相。纪录片只能是对人类日常经验局部的观察与归纳。摄影机的在场,实际上是观察者的在场。而一个事件,倘若没有第三方观察者的在场,那只能存在于逻辑中。在纪录片中,一个没有被拍到的事件我们如何去知道是什么形态?什么过程呢?我们又怎么知道没有第三者在场的事件,就一定是另外一个样子?严格的说,指望看到一个事件的所谓没有干扰的原貌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使用搬演、虚构等手段来建构的真实,是一个想象中的真实。也许其中的真理是存在的,但却是和现实无关的。这本身已经失去了纪录片的价值。一个被干扰的事件固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总比压根就不知道要强。而且从虚构手段出发得出的真实就一定是所谓的绝对真实?或者就一定是事件在无干扰下的原貌?

我一向认为不要去妄想直接端出真相来,实际上很多时候你能把事实说清楚都不错了。任何想通过虚构手法来做纪录片只能离真相更远,而暴露出自己的鄙薄,因为人所能想的远超不出上帝所想的。现实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微妙性纪录片作者最好保持一点谦虚和敬畏,不要自己来当上帝。

欧洲蛮夷认为妈逼的没有客观,人都他妈的是主观的有立场的。这又犯了文盲的错误。纪录片的客观跟立场结论都无关,纪录片创作的客观是一种程序一种逻辑。住过院的应该都知道自己是有一份大病历的,所有的大病历在书写时都要写上问诊、体检、病史、实验室检查,这些部分并不只是写有症状的内容,还有很多无异常的内容。为什么这么写。因为问诊、体检都是医生自己的检查,虽然医学上有相关标准,但还是有个体化差异的,换而言之,是主观的,如何让医生之间能够通过病历来交流判断病情,就必须有一个书写规范,这个规范使得由主观化的检查得出的诊断这一过程和结果是可交流的。这就是客观。不管病历,所有学术论文的书写,英美法系的开庭审理都有这样的规范,这就是客观。为什么一定要展示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而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结论是短板最少的。

柯维尔在《程序》一书里一针见血的指出“程序是正义的蒙眼布”。 在纪录片里,正确的程序是真实的蒙眼布。因为人和上帝之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你根本无从直接捕捉它。客观并不是不让导演有结论或自己赤膊上阵,而是保证你的论述漏洞少一点。这是因为纪录片是有地面的,人站在地面上是不能拉着自己头发飞起来,那是出洋相。如何讲述和事实本身一样重要,有段时间我极端的认为讲述比事实更重要,某种意义上这也没错。

这就是为什么纪录片和故事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故事片的世界是全然虚构的,它的逻辑是自洽的,其叙述系统是封闭的,电影语言的意义指向是单一的。纪录片的世界是现实的,它的逻辑是散点的,有无限的可能性,其叙述系统是开放的,电影语言的意义指向是多元的。有很多试图用故事片的语言逻辑来做的纪录片,往往削弱了自身的重量。林鑫在看完《无定河》后就跟我说觉得这片子太精致了简直像是假的,反而没有生活质感。这就是因为《无定河》拍摄前是做了视听的构思的,作者想按故事片的形式做的精致些,但是反而损失了生活本身具有的层次和微妙。魏晓波的《生活而已1》也有这个问题,素材很好,但是剪辑上过于精致,镜头剪切上故事片化,导致这个片子生活的比重弱于而已的比重。我建议他镜头上多留点毛边,保留出生活的毛刺和与故事无关的可能性,那这部片子会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现在中国人嘲弄真实和客观的原因和蛮夷们不一样,因为你们中国人一直受洗脑教育和奴化教育,对真实和虚假、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完全没有概念,喜欢自己掌握独一无二的真理,喜欢正义由我。这是缺乏常识,不光是愚蠢。

这就是两本书给我的东西,《资治通鉴》展示了真实的力量,《小川绅介的世界》展示了真实的魅力,不光如此,后者还是一本战术手册和拍摄教科书,并无意中开启了东方美学的纪录片可能性,这一可能性一度在中国独立纪录片中得到回响。

由于我做过的试验,我始终对拍一个公共/半公共空间或是一个集体兴趣很大,这里面有太多微妙而复杂的东西,足以让人知道人是什么。我一直梦想能做一部大时间跨度的纪录片,没有什么人性啦、美好啦、邪恶啦之类的幻觉,旧约式的纪录片,就像一颗钻石,有无数的切面,每个切面都有不同的光芒。

我很讨厌现在的一些傻冒唠叨纪录片要有什么美好啦人性啦温暖啦爱啦理想主义啦,我不讨厌人性和爱,我讨厌傻冒们把它简单化符号化,我更讨厌傻冒们这一举动背后的掩耳盗铃和虚伪。记得看彭小莲的《理想主义者的困惑》,心想那个组里都是成年人,不愿干就走,小川从头到尾没诈骗也没勒索,土本的摄影也跟小川合作过,觉得不是一个路子就走了。但这几个偏要捱下去,到最后发现真的什么也搞不到就发飙。愿赌服输,这难道还能怪小川。小川组的那帮人后来在宋庄见过。书里提过的几个也聊了聊,感觉见识格局也是一般般。小川的评价一点没错。那几个家伙一提到小川就爱恨交织,估计也是内心发现小川戳中了要害。全书看下来,哪里是小川绅介的困惑,纯粹是彭小莲的困惑,她们那一批人,从小被党用理想大义人间天国的小锣赶着当猴子耍,现在觉得总归是自己的青春不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廉价货,就拿理想主义包装一下,就像药厂把红霉素改个利君沙的名就能涨了十倍的价。这股风自从姜文张承志开始越来越成那拨人的官方口径了,喜欢用青春的感受置换时代的本质,然后把自身去罪后合法化。其实青春的张力和虚掷并不矛盾,玩这一手只是显示自己心虚。这种从小被洗脑,然后反右、造反、下放的一拨子人,手上都有分不清是谁的血和泪,可怜可恨有之,可敬何来。不吭声也就行了,非得涂上脂粉,通电发光,生生的去跟小川比附。您老就承认白被党操了会脑震荡啊。拍纪录片的居然能干出这种事,这得有多恶心。

二、

我在04年开始拍摄第一部长片《儿科》,拍这个片子我开始实施自己对于纪录的构想,我每天早上8点之前到科室,下班后再回去,有急诊就留下来。摄像机停留在一个空间里不出去。没有采访自己也不跳出去。拍摄很顺利,基本上会发生什么都在我的预期中。每天晚上回家看当天的回放,做场记单。这是我离开医院后第一次回来,也是第一次长久的观察这个集体。感觉自己像信天翁一样,这种鸟总会不断回头看自己飞过的路。

《儿科》是对自己过往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唯一的遗憾是我太早的把它拿出来了,《儿科》的第一个版本是为毕业作业剪的。毕业作业有毕业作业的要求和讲究,而且关于这个片子当时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就拿出去了,在参加了云之南后才静下心来想清楚,然后做出了最终的版本,其间还调整了两次。后来李一凡告诫我片子在完全想清楚定型之前千万不要拿出去。可惜听到这句话已经晚了,《儿科》现在有三个版本在外面,有人跟我谈这部片子时我都得先问清楚他看的是哪个版本,而有两个版本我现在一点也不想别人看到。

《儿科》的结构是锁链式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与后面发生的事关联或是埋下伏笔,所有事件互相连接,一只蝴蝶的飞舞引发一场台风。镜头挑选上尽量满足两个标准:包含被摄者与环境的关系,基调统一于全片的基调。我很喜欢这部片子,可能以后我都拍不出情绪这么饱满而复杂的片子,我想这是因为这部片子实质上关于自我的过去。而关于自己的片子只要足够诚实和勇敢,天生都是杰作。

有一回我在湖南放《儿科》,魏晓波看完后跟我说感觉非常之苍凉。在宋庄,于忠明跟我说他过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看看,觉得非常有回味。李一凡则对我说他觉得复杂、精准、强烈。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回馈,让人很有成就感。

三、

云之南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影展,关于此届云之南的记载,看过本人现象网博客的那篇《散点透视云之南》的应该都知道了,没看过的自己翻墙去谷歌博客上找吧,我在那边还有一个博客。不会翻墙的别找我,墙都不会翻,你对得起党吗。

此届影展是云之南最独特的一届。

独特之一是因为竞赛单元的影片质量差异极大,佳片和差片之间足足相差一百二十六个陆川。佳片之间类型各异毫无相似。以这届为圆心,五年为直径画一个圆,选十部最佳电影,这届能占上四部。我到现在也没见过类似的现象。有些片子完全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我看《三里洞》时唯一不满的是最后一个段落,就是林鑫父亲的那部分,老林失控了。我觉得再克制再冷静就好了。同样的不满还有《秉爱》,倒不是像张亚璇说的应该有更大的宏观的关于搬迁的社会描述,我觉得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秉爱》是展现支撑一个传统农村妇女价值观的基础和力量来源——人和土地的关系。我不满的是觉得秉爱的婚姻和她对丈夫的真正情感在片子里只是暗示了一下,没有很清晰的表现,她对丈夫的态度是属于他理当得到的那种,是丈夫应得的那种,隐藏的情感很值得玩味。既然冯艳跟她呆了七年,肯定是知道的,并且拍到的。如果有这部分,这片子就是一部完美无缺的大师之作了。后来跟冯艳熟了忍不住问她,她说不忍放进去。我顿时明白了一件事,纪录片有的时候缺憾其实是成就的原因,短板并不是短板,而是制高点。如果老林能冷静不失控的谋篇布局完成自己父亲的那部分的话,他根本就拍不出《三里洞》,如果冯艳能把那部分放进去,就算她能花二十年,秉爱也不会跟她做朋友。小川表述过一个观点:没有生活就没有纪录片。在创作上纪录片是一个人如其文的东西,人所固守的原则和底线很多时候会被嘲笑,但没有这个,这个人就做不出东西。纪录片里有的缺点其实是一个标记,标记着导演的高度。有的人觉得自己可以抹掉它以达到更高的程度,但结果是掉到更低的档次,拍的再多也无非是小狗屎和大狗屎,只有体积的差异,没有本质的不同。

后来我听师妹说在南方系评选年度华语电影时,最后只剩下《秉爱》和《太阳照常升起》,最后评委拍板是太阳,我本来认为能做年度华语电影的评委比之张同道要高出一个张艺谋,现在觉得也就是一个陆川的差距。

《南京路》是我见到的第一部极富当代艺术特色的纪录片,我后来看过好些当代艺术家拍的纪录片,比如李娃克的《梦游》、沈少民的《我是中国人》,努力想把当代艺术和纪录片捏在一起,结果是半人半马,两者的特点都丢了。李娃克那个更应该算实验影像,但若论实验影像,还不如李一凡教的学生拍的自如而富有想象力。真正兼得两者之长的只有赵大勇这部《南京路》和其后的《废城》,《废城》是这一类的巅峰了,非常成熟。不知谁出的馊主意,赵大勇在宋庄影展放的《废城》是全英文字幕,可怜我的英文连A片都看不懂,整个《废城》看得半懂不懂,但就这样还是觉得很迷人。由于《南京路》的影响,我想有否可能做出一部现代文学式的比如卡夫卡小说的纪录片,到我拍《一年中的七天》时,就找到了机会。《南京路》另一个特点是拍摄和剪辑水准也很高,这是独立纪录片里很少见的,很多很棒的片子剪辑都很成问题。《姐姐》一到转场镜头就手足无措,《马大夫的诊所》的剪辑则拖泥带水,不够简洁克制。虽然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无伤根本,但若能改进则更为锦上添花。

有人把《生活而已1》跟胡新宇和薛鉴羌的片子划为一类的,我觉得这是扯淡。《生活而已1》其实是和《碎片》一类的。《生活而已》系列要是没有剪辑上的那点小毛病,跟《碎片》绝对是这一型的两座高峰,罕有能及的。顺便说一下,我一直觉得《生活而已1》实质上是治愈系的,而胡新宇的片子是那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虽然胡老师在片子里跳来跳去,表情做作略显浮夸,其实内核是很沉重的。很奇怪,《碎片》后来就无声无息了,这么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居然就无声无息了,导演颜俊杰后来没拍过纪录片,最近听说在参加崔永元搞的一个故事片导演选拔大赛,名次不错,估计是转型做故事片去了。我觉得很可惜,他的才华不适合中国故事片的。不过无声无息的好片子太多了,比如《风雨兼程》,比《傲鲁古雅》毫不逊色,难得导演是电视台的,片子居然没有一点电视的影响。这已经不是鸭群里游出一只天鹅能形容的了。电视台编导几乎总会带有一点电视的痕迹,表现在剪接、叙事、逻辑上,就跟艾滋病一样,无论怎么治总有病毒存活下来。比如《山洞里的村庄》、《小安子》,错了,《小安子》是故事片。

此届云之南第二个独特点是由于有司打压,成了导演内部放映交流会,易思成他们搞了一个活动,就是评委们和导演们每天放映后坐在一起交流两次,外带一次非正式的酒吧讨论。这也是之后的影展没有干过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纸面外的电影批评家,都很认真很固执。张献民总是笑眯眯的,评论像批注一样简短有力;张亚璇评论像上课,炯炯有神的盯着导演,言辞和声音同样尖锐的逼着导演要么承认她是对的,要么翻脸硬顶,当然导演都选择后者;崔卫平评论像讲座,言辞温和极富耐心,跟导演解释文本之类的名词,见鬼的是偏偏只有她两次被气得拂袖而去。不过第二天还是准时坐在那里看片。一次是胡新宇,一次是季丹,季丹还是为别人的片子。

我听说张献民拍过纪录片,但从来没看过,他也从来不提。张亚璇很多年后和男朋友合作拍了《前门前》,一部关于拆迁的纪录片。那片子距离感太刻意露骨了,典型的张亚璇式的顽固,我看结尾字幕摄影师有几个,我能想象导摄双方肯定是不欢而散,导演觉得摄影弱智,摄影觉得导演外行。自打我认识她,张亚璇一直就是紧绷的样子,没什么幽默感。如果她能再自如松弛一点,这片子会更好。这个距离感对片子是减分的,挺可惜的,因为片子还不错,在拆迁题材里算是翘楚了。比欧宁的《煤市街》好多了,那个片子创意是印度阿三七年前玩过的,片子就是一个绝望的被损害者在对着假想的权力竭力表演以试图拯救自己。欧宁太取巧了,纪录片是耍不了聪明的。看片前,张亚璇说要送我一张签名dvd,后来就不见踪影。估计是意见不好听她觉得我也是弱智。

云之南的评委和导演交流几天下来都是以吵架告终,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双方都认为是对牛弹琴。不光这次,几年后王我也组织了一次导演与批评家的对话,场面更是火爆。那次还有一个二流艺术杂志的三流女主编,跟导演们争执起来,脸都红了,然后她的凯子突然暴跳如雷,熟练使用多个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责导演们是失败者,不要跟他们说了。我想王我应该没听明白,因为他还坐在那里笑眯眯的,完全没有打架的准备。

导演们有件事不清楚,自巴赞而后,电影理论和创作没有关系,实质上和电影本身都没有关系,那是其他学科的人眼中的电影。有些理论破绽百出,有的完全是胡说,比如精神分析学,其理论已被当代精神病学循证检验证明是错的,佛洛依德老师还被查出伪造数据篡改病历来证明其理论,现在还当个宝分析电影分析文学不是开玩笑么。当然现在评个职称也不容易,不过换个其它的没那么明显错误的学说会死吗,不要误人么。关于现代电影理论来龙去脉,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本家用平民装的科普级小册子《现代电影理论史评》,薄薄一本,很具却魅之效。虽然它出版时间太早没有近二十年的理论,但是其中描述的大部分在现在的中国还是有很大市场。顺便说一下,我高度怀疑现在豆瓣上很多民间影评人只看过这个。

理论问题不去管它,现在最重要的是当下很多批评家是玩故事片理论甚至是文学批评、历史学的,不要说纪录片理论了,就算是纪录片也不甚懂。这么跨界过来搞批评,也难怪导演们觉得不知道在说啥。他们又自觉不自觉的喜欢指导创作。有一种极为顽强的精神要给纪录片规范面貌。也难怪,纪录片这片荒地是唯一一个能占山为王的领域。别的领域早已经瓜分干净传承有序极难出头了。

我认为纪录片导演的敌人并非学者或普通大众,而是那些介于二者之间的庸才,总结电影的意义需要非凡的推断能力,他们既没有学者们的分析能力,能够明确定义一部纪录片的意义,也不像普通大众那样对纪录片有直观而忠实的情感反应。

犹太人的宗教典籍《塔木德》第三卷第六节有一个故事,该故事亦见于死海古卷的哈巴谷书注释,编号为BH-12407的残片上(在线电子版地址为http://dss.collections.imj.org.il/),该故事记载摩西领取十诫的事迹,说摩西斋戒后登上西奈山,结果只有一个天使在那里,摩西等了一天一夜,也不见耶和华神出来。摩西便央求天使带他去天堂,天使挨不住他再三请求,便带他去了天堂(死海古卷作伊甸园)。在天堂,摩西看见天使长加百列坐在上帝对面滔滔不绝的说着,要神修改十诫。摩西很奇怪,便问天使何故。天使说:唉,加百列最近老以为自己是中国的电影批评家。

朱日坤在2007年办的那场中国纪录片交流周是我觉得这些年办的最好的一个影展,就影片而言。各个单元划分合理,选片也非常考究,既照顾了多元化又不失水准。后来几年虽然引入了小川和土本的回顾展,但本土纪录片的整体面貌还是不如这届,08、09年竞赛单元水准差不多,但其他单元实在不怎么样。当然这不是老朱的责任。

后来还去了香港的华语电影节,看到了以前在录像上见过的庙街湾仔和高等法院。在香港看到了《寻找林昭的灵魂》的作者胡杰,在陌生人面前胡杰始终有点紧张又有点害羞。可聊起来是很热情的。从纪录片本身而言,我虽死去、寻找林昭跟央视的那种专题片毫无区别,但题材实在是太强悍了,后来我为基督徒做过一次放映,他们都觉得林昭是先知。

在香港还遇到一个在哈佛还是斯坦福大学读博的女人,东亚文化研究吧,我不记得了。她找到我很严肃的说她不喜欢儿科,因为太黑暗了不能给人光明和希望。这种问题我在内地听到过不下十次了,但在境外还是第一次。要是冯艳会说你的意见很好,但是我是这样想的巴拉巴拉;要是胡新宇会用她听不懂的句子绕着骂她;要是李一凡会压根懒得理她去拿果汁喝。但我是个老派的中国人,于是我困惑的看着她说:哪里啊,我这片子都是白天拍的,压根没有什么阴影,就算是阴天走廊也开着灯的。轮到她困惑的看着我了,站了一会儿没什么话说。那时王兵的《原油》正在香港放,她就提起王兵说很喜欢他的铁西区。我两眼放光,遇到知音一样说我也喜欢王兵,最喜欢他的《满清十大酷刑》,真好看。然后她又困惑的看着我,很有教养的说要去洗手间,自此消失。

第一次去海外影展是瑞士的尼翁电影节。在尼翁认识了一个鬼妹,在多个电影节游走,干过影片初选。说一个影展上千部片子,一部片子看五分钟没劲的话直接快进看看,再没有什么亮点直接过去。我心想应该喊朱日坤过来听听,他回去可以吓唬那些一个片子做三四个小时的导演。

在那儿最大的收获是参观了欧足联,可惜没看到普拉蒂尼。

另一个收获要小一点。我在尼翁看了很多鬼佬拍的纪录片,通过翻译听他们讨论纪录片,我一直以来觉得欧美的纪录片形式感很强,整个路数跟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几乎没有中国独立纪录片那种导演与被摄者紧密的关系和强烈的情感。直接电影在欧美只是昙花一现,根本不是主流。鬼佬们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意见永远是题材很好,但是粗糙,拖沓,不会叙事。我看了几部鬼佬在中国拍的纪录片,华丽、肤浅、简单、幼稚。我问了几个鬼佬导演他们是怎么拍纪录片的。听上去没什么不同,调研、采访、拍摄、剪辑。我又问他们用什么机器。全都使高清,个别强人在用手提电影摄影机。我问他们一般几个人拍。答曰最少三个,一个录音一个摄影一个导演还提着便携式灯。

我恍然大悟,为什么鬼佬纪录片跟中国独立纪录片是完全不同两个面目。鬼佬们拍纪录片一开始就是使胶片机,这种机器体积大,限制多,有声片出现后又多了录音师。一般出去拍片就是一个摄制组,而且胶片昂贵又得限制素材量。基耶夫洛夫斯基的文章里提到过自己的小组最少也有四个人。试想这样一组人出来怎么可能让拍摄对象熟视无睹当不存在,又怎么可能长时间跟拍摄对象混着,更不用说累积大量素材了。想这么干的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小川绅介,这种事没几个人能撑下来。这样一种工具决定了拍摄方式是精心选择甚至安排后片断式的挑选,如同狙击,这种方式很接近故事片的拍摄方式。所以鬼佬纪录片形式感很强,很偏艺术。他们的导演也很自然的把纪录片视为艺术。

中国独立纪录片真正开始成规模是随着dv机的普及。这种小设备一张磁带能拍一个小时,装块大电池能连着拍摄数个小时。独立纪录片导演们最初全是拍身边的人或熟人,再加上这种小机器,毫无距离感,这种工作方式如同机枪式扫射,全面深入,纪录即生活,这种纪录片本质上是反艺术的。我更倾向于认为纪录片就是反艺术的。纪录片无关艺术,纪录片高于艺术。

鬼佬纪录片和中国独立纪录片因工具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切入口来进入现实,这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纪录片。我有一次想倘若现在的街头监控早五十年普及,然后每天看监控视频的人中出来几个用积累的素材做纪录片,肯定又会是另一种了。

小川能带着一个电影组生生完成了拿dv机才可能做到的事,这个家伙太超前了,意志也太强悍了。其意义还不在于此,他提出的没有生活就没有纪录片,提倡身体力行,直觉般发现纪录片剪辑要义在于保持生活的多义性和开放性,留白大于明义。这实质上是开始了另一种美学的纪录片。他的总结相当于纪录片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顺便说一下,我实在不懂为什么国内的书上把《三里塚》捧那么高,他真正的神作是后来的作品,如《古屋敷村》。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几乎是在重复他的思考和实践,并有了相当的开拓和发展,只是很可惜没有一个理论的系统的总结。这一潮流完全是自发的,荒草一样这儿一根那儿一根,完全靠天收。

我对未来独立纪录片很不乐观,一是通货膨胀不断递增造成的生活成本压力,拍纪录片耗时耗力,毫无收益,维生的成本过高势必让人不愿涉足,疯子毕竟是少数。魏晓波和胡新宇可能会嗤之以鼻,但是纪录片不能只有家里那点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拍家里,因为不同的人有兴趣和发生强烈情感的对象是不同的,没有兴趣和情感不要说拍好,连拍的想法都不会有。另一个是电视台对纪录片的需要在增长,电视台的纪录片本质是鬼佬式的,甚至更糟,要求煽情、易懂、戏剧化。去电视台干这个有钱有名,正常人会做出什么选择闭着眼睛也知道。 

独立纪录片有一个融资途径是找基金,目前基金皆为蛮夷所有。有一部纪录片《风花雪月》,是拍摄自己家庭的,不是老魏那种,是拍摄自己的父母兄弟,这是这一题材我见过最好的一部。非常有质感又非常有格局,大气而厚重,情感复杂微妙又不失衡。导演阳建军去年把它重剪了。我很好奇的找来看,大失所望。结构是清晰了,叙事是易懂了,但是丧失了很多微妙和留白,虽然是剪短了却因此而显得更长了。我暴跳如雷发短信问他干吗多此一举。阳老师告诉我想申请基金拍下一部,所以按蛮夷的标准剪了一版。

当唯一的外部资金来源是这么一个标准,当大家都接受了这种纪录片观念,就算中国一夜间变成瑞典了,也不会改过来了。说句题外话,以阳建军的才华居然没能留校,难怪文学系后来的学生没什么像样的,只会写山寨电视剧。

未来中国只会有两种纪录片,一种是欧美式的,一种是行为艺术。有党和政府在,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题材都不会平庸,但是将不复有美学特色。

影展除了看到许多好片子外,还可以见到很多有趣的人。

一次在宋庄见到郭熙志,看上去很兴奋,脸红红的显然是喝多了点,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我才明白,他在深圳卫视的时候仗着自己老资格天天拍领导同事,然后调去了深圳大学教书,一脱离电视系统立马把素材剪出一部纪录片《喉舌》,进入这次影展的主竞赛单元。老郭显然很得意自己能捅喉舌部门这一刀。

还有一次就是薛鉴羌打老虎,那部片子其实蛮有趣的,但是薛武松很吃了苦头,先是被王我批判了一顿,然后郁闷的薛老师继续打老虎,结果被白补旦打了。薛鉴羌真应该看看原一男的片子,他那部片子里对手还算不上老虎,他也是挠痒痒而已力道也够不上打。薛鉴羌整个影展期间一副嚣张的样子,像一个拿着红布却找不到牛的斗牛士,除了魏晓波大家都自觉离他远一点防止被他变成下一部片子的主角。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内向闷骚的有为青年,可他为什么要留胡子呢。

参加了海内外许多影展,有的影展很奇怪,有一次我收到一个包裹,打开是一堆纪念品手册之类,信件说我的作品进入柏林一个什么影展竞赛单元,影展已经结束,反响很好云云。我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自己投过这个影展。

有的影展则很遗憾,比如德黑兰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临快召开了却因为伊朗大选风波,街头打得一塌糊涂,影展也没了。我本想找阿巴斯要签名,走私点伊朗地毯,只有作罢了。 

我最喜欢宋庄影展,因为看完片子就可以去冯艳家喝酒,在她家喝到了好几种日本清酒。喝着酒听冯艳说做纪录片的事情,说自己的心得。要知道冯老师一般在外面都是非常谦虚非常客气的说我不懂纪录片我是业余的,您请。然后对方就得意洋洋的胡说八道当众出丑。每次喝酒都想应该带个录音笔,以后写回忆录可以用。不过一杯酒下肚就忘了。冯艳家还有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于忠明,他对纪录片的直觉之敏锐和精准我真是很少见到的。

这两年忙着拍片,影展去的少了。去年看见微博上贴出图片,王宏伟在国保面前无奈的说我们其实是爱国的。那届宋庄影展几经搬家还是被拉电。今年所有的影展都被关门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从朱日坤到易思成到王宏伟都犯了一个错误,不了解自己的对手。我党对于不受自己控制的东西是绝不宽容的,不管你是官民合办还自办。在办独立纪录片的影展这件事上有很多预防措施要做的。这一点上策展人们还不如福音派的牧师,我认识好些地下教会的牧师,他们办神学院办大型主日敬拜,有一整套的手法和预案,从来也没被有司盯上过。因为他们除了骂敌人是撒旦还会仔细的研究撒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策展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主事者不把影展当影展做,影展才能顺利举办。

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影展是不会有了,党已经回过神来了。

四、

我在纪录片上一直不太走运。

《儿科》后计划拍派出所,等我做完调研潜伏工作,出来一个《罪与罚》。转过头去打上访的主意,准备还才开始,《上访》满世界的放。我开始算计信访局,刚得手,《有一种庄严叫做静》火热出炉。

我想做一个《哈扎尔辞典》式的纪录片,找了家居委会,折腾一段时间后发现居委会虽然是国家机器最基层的细胞,但是其复杂度不足以支撑一个辞典的体例。哎呀,李一凡那个《乡村档案》其实可以一试这种的,真可惜那不是我拍的。

闲着没事在小区拍了一棵树和下面的石凳,断断续续拍了一年,换了无数的机器,从三星的掌中宝到索尼的vg20,全是借的。后来检查了一下素材,觉得用vg20加转接环接柯达电影头拍的最让人心动,于是决定就用这个配置继续拍,只是得先挣钱去买机器。我以前觉得什么机器拍都一样,但现在我拍纪录片,不光是因为有一些特别想说的东西,还因为有一些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比如光线、阴影、颜色、小雨中站在石凳上的麻雀、正午落下的一片树叶。我认为真正的导演都没有只定位于一些说教性的观点,即使他们曾经以为这样。

2008年,汶川地震,最开始我没太注意,我当时正在拍一个小团体。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这种千里之外的突发性事件不是我能搞得住的。

结果一个礼拜不到,这个小团体就被卷入地震救灾之中,我就跟着去了,然后又搭上了一个更大的团体,然后进入一个更大的活动。最后我发现自己已经在灾区跑来跑去了。

原想一个月就搞定,变成了三年的马拉松。

灾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示范区和非示范区,示范区就是媒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地区。而非示范区不要说媒体,一般志愿者都光顾不了,那里只有个别自由志愿者和地下教会的志愿者。

第一天就听说有个志愿者地震第二天就来汶川了,一直辗转各地救人,最后精神崩溃。在各地流浪,见人就拉住不停的说他见到的事情。去广汉的路上别人指给我看,说就是那个人,远远的只见一个瘦弱的、脏兮兮的长发男人,面貌不清,衣衫破旧,低头缓缓而行。同车的人伸头看看,随即拿相机去拍路边废墟和远远的多处滑坡的山。

在汶川的一个村子,村口正在搭活动板房,村里的房子全毁坏了。村民们看到我们围上来诉苦。说每家只发2000块和一块油布。活动板房是给城镇居民和政府公务员住的。汶川县的孩子们已经开始被送往全国各地区读书。但农民说除了去北京上海广州几个地的有人管生活费,其他地方每人只发100块。领队大惑不解,县里不是说发300的吗?

农民急了,只发了100,我孩子在攀枝花都没有钱吃饭了。

人越围越多,我们只有回来。在村口,遇到分管造板房的县干部,他牢骚满腹的说这些板房一平米要价1600,可在北京广州这种地方也不过3、4百,不要还不行。我同情的点点头,心想是啊,不能光你们发国难财,别人也能发嘛。

回程的路上带了一个搭车的,这人是茂县人,去年车被三个汶川人弄坏了,他们把他的车拉到汶川来修,修了一年。他今年来取,几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地震,那三个人全在他面前被砸死,他正好被路边一棵树挡着,活了下来,就留在汶川救人,直到今天。

在绵竹的武都板房区,有一个村民自愿来给志愿者做饭,一天中午炒完菜,坐下抽烟。我和他聊起,说原住在汉旺镇,整整48小时汉旺镇无人去救,大雨中废墟下被埋的人在喊救命,街边的妇孺在哭喊,成群的盗贼入室劫掠。地震时大儿子出去救人,回来时家里被贼洗劫一空。他平静的抽着烟,慢慢道来,仿佛是叙述故老传说。一干志愿者目瞪口呆。三天后,在安置房里,另一个原东汽技校的勤杂工补充说后来东汽厂的人和北京分部联系上,灾情才得以上达,军队赶来。掘出的尸体太多,来不及处理,统一运于山上集中掩埋。当地称为万人坑。中秋前去镇上拍外景,东汽厂已被封锁,生产队长带我进去,一路瓦砾。万人坑在半山,巨大而冷清,数个花圈已经破败。小雨中我沉默的看着坟堆上的黄土。远处的绿色的群山上有多处空白,那是滑坡的地方,草木不生。

地震后不久,四川的红十字会找司机帮忙,运送大批物资入灾区,彼时仍有余震,司机们只要求把油费报了,余无所求。运毕。红十字会躲起来不给报销,司机们找了几天,大怒,冲进四川红十字会办公室,打之。遂报销。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该打。红十字会帐上数千万的资金,至今一文不拨,只是孜孜不倦的呼吁组织大家捐款捐物。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这帮混蛋。

我终于明白那些志愿者为什么会崩溃。这是一种根植在人心最深处的邪恶,哪怕洪水滔天依旧肆无忌惮的做恶。一切皆是获利的机会。这是比尸体、废墟、家破人亡更为强大的东西。它让你看到人性的黑暗。

在四川期间手头一直紧张,一度在神学院带了几次课。课上学生们知道我是拍纪录片的,在弄明白什么是中国独立纪录片后,一位南京的弟兄问我拍纪录片对于导演本人而言有何意义。这一下把我问住了,拍独立纪录片没钱没名,还经常把自己气得半死,脾气暴躁,那拍这个玩意对自己而言有何意义呢,难道是为了慢性自杀。

为了筹集经费继续在灾区呆下去,我在老朱那边申请了基金去拍五毛党,反正离四川不远,一笔钱能支撑两处拍摄。五毛党的拍摄遇到很大的难题,那就是被拍摄对象的工作基本上是坐在电脑前敲字看网页,除了这个其它不许拍摄。更要命的是借来的机器还老出问题,先是自动变焦坏了,然后时不时的颜色变得跟抹了油一样,第二天又自动恢复了。我心想干脆也别想其它花样了,既然是拍舆论监控者,那就监视的视角拍,老子来监控你。

我一直有个想法,有没有可能做出卡夫卡式的纪录片,没有传统模式的人物和情节。这次剪辑就试了一把,全片人物连脸都不清楚,监视的视角,片段式,只有荒谬,只有大机器里螺丝钉的异化。这个实验我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因为看过的人不多,而且反应两极。在南京放映后有人不满意片子没有爆出更大的黑幕。我就想起以前曾有朋友把《儿科》推荐给央视的一个制片人。那个制片人看完后觉得可以做栏目,要求再加点什么医生收红包,医疗黑幕之类的素材才行。我当时就对朋友说去他妈的傻逼。不过这回我没去南京。魏晓波虽然在但是他又不合适说。

四川呆的很辛苦,心情很不好,有时候想偷懒了就跑去李一凡那里,喝喝酒,看看江景。

重庆是个很棒的城市,无论是生活还是拍纪录片,重庆人天生有种胡来的劲,能干出很多超现实主义的事情,著名的精神病人唱红歌就是那里的。我一度想搬去那里,只是一直没在重庆找到工作。找了两年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出点血在中关村买了个博士文凭,还是没用,连面试通知都没有。我操,这城市太邪门了。难道薄督果然是真命天子?他把这里折腾得天翻地覆自己还风生水起。结果重庆再次给了我一个意外,薄督在十八大上嗖的一下就不见了。算了,看来只有李一凡这样的猛人才能安然呆在这里买房养狗教学生,过着地主生活。

我很喜欢跟李一凡胡说八道,李教授整天笑眯眯的,一副老油条的样子,其实内在是一个很沉痛而悲悯的人,这样一个人居然喝不了酒真是悲剧。他家有只边牧,我们在说话它嫌没人关注,于是自己叼了个球递给李一凡,李一凡就叹口气把球扔出去,然后狗就去追,捡回来继续递给李一凡,李一凡又扔出去,叹气说:这只狗的全部智商都拿来对付我了。我说:那它应该去顶何事忠的职。那几年重庆的宣传部长何事忠正满世界封杀《淹没》的放映,无论躲在哪里放何大人的手都会伸过来掐断它。我从狗嘴里拿下球扔到了柜子顶上。狗就悻悻的走了。李一凡哈哈大笑,兴致很高的说起自己拍摄《淹没》和《乡村档案》的事情,说起那个一点点被拆掉的县城,说起那个逐渐衰败的乡村世界,说起自己如何审视拍摄的世界和自己,一直说到晚上1、2点。

以前给培训班讲纪录片课,有学生问我拍纪录片最重要是什么,我当时说了一堆,什么耐心啊兴趣啊等等。那个晚上我忽然明白,那些都重要但都意义不大,因为耐心什么的都是天生的,成年人性格已定,很多是已经成型改不了的,就像我怎么也不可能像冯艳那样跟一个狡猾的农村妇女慢慢建立关系。拍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立场,秉持知识分子的立场当下中国的立场,其他的去他妈的。这样做出来纪录片才是有力量的。这是从李一凡身上学到的第二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有价值的是买菜,李一凡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有次我们去南昌干一个活,回去前他带着我去菜市场这儿看看那儿看看,买点本地的特产蔬菜带上飞机,回家烧了吃。从那以后我每次去外地一定会买点当地的蔬菜回来。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三年的马拉松拍摄结束后手头多了五百多张磁带,如果剪出来那些被拍摄者肯定会有大麻烦,他们的事业要遭到毁灭性打击。那就只好当这三年不存在,打了个水漂吧。做这种选择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心里还是很失落。忙了三年快要破产了却一事无成,还得了高血压,脾气暴躁心情郁闷。回来很长时间不适应城市生活,也没有工作。

有一天去冯艳家玩,那时冯艳正开始做绘本,她买了日本美国的得奖作品翻译过来,我坐在她家厨房巨大的餐桌边,她把样书摊开,兴致勃勃的跟我解释怎么翻译怎么跟印刷厂斗智斗勇,封面的颜色怎么调,字体怎么设计。她一头短发,两臂伸出来瘦得一把骨头,眼圈又黑又重,精神却很好。我认识她好些年了,见过她高兴疲惫激动愤怒忧伤,头发长了又短,日渐消瘦,但她这个人从来不曾改变,一般拍独立纪录片的导演身上被现实所伤害而出现的阴郁暴躁从来不曾在她身上见到过。我听着冯艳一如既往细致认真的描述绘本的制作细节,小月月叮叮咚咚的练着钢琴。我终于明白了应该怎么回答神学院那位基督徒的问题。

我们拍独立纪录片,不是为了改变什么,不是为了让别人去做什么,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因为任何建立在谎言和假象之上的东西,即便是美德,都是不堪一击的,就算一根羽毛都会把它打得粉碎。这就是拍摄纪录片对于导演的意义。

我的漫游时代真正结束了。

冯艳看我不吭声,温和的笑着,说:这个是很难懂,我刚开始也是晕的,后来问了好些人,吃了好些亏,才算明白一点。于是她又从头开始跟我讲解。

五、

我现在真正想拍的只有一个项目,今年下半年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拍,是关于过去的时间。别的能拍就拍,完成不了也无所谓。拍完这个,打算做点影视项目挣点钱,不管走避难口还是投资口还是科技口,办个移民。就像海子的诗里写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新西兰人;睡觉、钓鱼、吃政府福利;从明天起,关心足球和选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到那时候,我可以好整以暇的坐下来看看自己收集的一百多部中国独立纪录片,写一部自己的纪录片史,到那时候就没有本文这么客气了。

六、

1、为照顾部分读者对纪录片的理解,本文部分文字系虚构。
2、本文可以视为小说、戏剧、散文、传记、论文等等,读者自取所需,勿复多言,我可没答应给你们一座玫瑰园。
3、本文所有观点均可改写,有想与本人讨论者请提前一周预约,收费标准100元每分钟,双向收费,即说也收费听也收费。讨论者将被列入本人下部纪录片的联合制片人名单。


(图片为《儿科》剧照)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與艾未未談紀錄片創作和電影審查]]> group/thread/24768.html group/thread/24768.html group/thread/24768.html 2021-02-21T03:44:20+00:00
Clubhouse聊天活動
與艾未未談紀錄片和審查制度
日期:2月21日星期天
时间:北京時間晚上11点 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
艾未未Ai Weiwei
王分 Wang Fen
王利波 Wang Libo
JP Sniadecki史杰鹏
李维 Li Wei
朱日坤 Zhu Rikun(兼主持)

Clubhouse加@zhurikun 或者搜Rikun Zhu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表现主义》导演徐若涛访谈]]> group/thread/24766.html group/thread/24766.html group/thread/24766.html 2021-02-21T02:30:29+00:00
2020年8月2日 

采访人:余慧明

现象网:《表现主义》这个片子跟你以前的片子不是很一样,因为这个片子主要是以纪录华涌的片段为主,包括他和邱洪峰的一些互动,创作过程能不能先讲一讲。他有好多是不是即兴的内容,包括华涌到处走动的片段,是你原来的构思中先有这个理念,还是先有这些素材才进行的创作?

徐若涛:即兴的东西很多,拍摄方面,我跟他持续这么多年,他像一种友情,对相互也都有影响。直到后来,他说你们电影就这么拍的,这谁不会啊。所以很多时候他面对世界的反应已经有电影的概念了,他很会用手机拍摄,也很聪明,有一段是在西藏拉萨,他在街上就哭起来了那段。

现象网:那段是你跟拍的?

徐若涛:不是我跟拍的,是他女朋友拍的。当时他从厕所出来,跟他女朋友开玩笑,说我蹲得腿都麻了。说完以后他觉得这个词是有一个调,他说你等着,我去给你要点钱,他蹲在街上就念这句话,特别像念经,就有很多人给他钱,然后他会装着哭,后来就发生警察撵他。这个是他一个习惯性的反应。但是当小孩给他钱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是真哭了。华涌这个人,他可能有80%是假的,但是他肯定有20%真的。这20%弥足珍贵。我对他的结论是这样,因为太了解他。包括后来拍电影,他对我的一些控制。他希望电影的一种样子,但对我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这个电影拍不下去了。这个也跟后来我找到疯子(邱洪峰)进来有关系。因为我还不想拍一个传记或者是什么,这是一个特殊时代,这么个特殊的人物。我当时很浮躁,不能完全深入到华涌这个人物里边去研究,其实这个片子也是挺浮躁,但是浮躁可能也会产生一种东西。疯子他确实是个精神病,他有诊断证书的。

片尾段落实际上是一个计划或者圈套。我没跟华涌说。我就只跟疯子说,等华来了以后,我们把他关在一个地方,你扮演狱卒去审问她,我们就做这个实验。 他有40天的时间,你把他所有事都了解清楚,你要尽到一个狱卒或者是——这个身份也很模糊——同时也是犯人,挺像我们在国内的真实处境,我们同时被囚禁,但是同时也在监视别人。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想法,也借鉴了一点斯坦福实验,但是后来就偏离得很厉害,因为一到现场以后,就有变化,变得真实了。我有一部分兴趣是探讨这个。因为纪录片总在谈真实嘛,我一直不太确信这个。因为在纪录片当中的所谓“真实”,我多少有点怀疑。包括每个人物面对镜头的反应,社会、文化、心理机制都在起作用,这个不是本能。

现象网:所以华涌在镜头面前是不是有时候也会有一点类似于表演性人格?

徐若涛:他就是太表演了,相当表演。有一度我觉得他是特别好的演员,然后一度我又觉得这是一个最差的、最不好的表演。

现象网:可能这也是这个片子里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两个人能够这么投入的去逼真地表演、呈现自己。

徐若涛:后来我对这个有点着迷了,边界模糊的这个东西。实际上华涌是保持距离的,但是我跟疯子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我们要构造这个东西。但是华涌他不知道,我说我要拍,但他也不知道拍什么,因为以前我拍他,基本还像纪录片导演那样拍的。原计划是不叫停,然后不关机,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喊了关机,因为华涌真是没反应,他特别不配合,还是停了一下,然后第二天又拍了一次才拍完。交谈是一天,然后冲突是一天,冲突就是12分钟。

现象网:这个也是即兴的吗?还是有冲突的情节,让他们演出来?

徐若涛:有几个点是设计的,剩下的实际上就是靠疯子一个人把握的。我总说:你到底是不是病人。当然这个后来扯出很多话题,后续我又拍了一个我和他的对话。这个电影之后,还是有些自我的反思。有朋友跟我说,你不能拿人来做实验,因为他是艺术家,但是另外一方面,他真的是个病人。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这个作品现在还在持续,目前还在往下做。

前几天我约他来参加在宋庄的另外一个朋友的戏剧,在他们家房顶上,他要卖掉房子之前,在房顶上做戏剧,然后疯子在疫情期间住了40天的精神病院,我们就想把他找过来,给他一个表达的机会,作为戏剧一部分。他准备很充分,写了台词,甚至把他的药减掉了一半药量。他说如果不减少药物的控制,他没有那个状态。当时我就有点犹豫,还问了心理分析师,医师说应该没问题。但是临表演前两天他还是跟我说退出,他感到空前的压力,因为戏剧没开始之前,国保就来找我们这边,这件事对他压力很大。所以用别的演员读了他的台词。 国保不是找我,这回我不是导演,我是帮拍纪录片的,他们找做这个事的王楚禹。这是这个戏剧本身的戏剧性。演出的时候,隔壁的农民二楼房顶就站着一个人,都能演出过程中就远远的监视着。我们没办法那也得把它演完。结果那人没来敲门,几天以后问了一下,他是联防队的,看了一下他也没管。宋庄就是这个氛围,很糟糕。

现象网:顺便聊一聊宋庄,以前中国独立纪录片展、独立电影周曾经很繁荣,但是这两年由于整体的大环境,可能艺术家还住在宋庄,但是外界已经基本上听不到那边的声音了。

徐若涛:电影这方面的人几乎就走得差不多了,拍电影的就我还在。因为我的房子在这,我的家在这,我也没有办法走。 很多朋友都走了,移民的也很多。 其实宋庄两个“捣乱”因素,一个是电影这块,另外就是做行为的一帮人,他们会涉及一些政治问题,就像华涌,他就属于那方面的人。现在这两拨人被他们打压得差不多了。现在也挺有意思,鱼龙混杂,但是很少有人会去碰边界,它彻底变成一种江湖了。人变了,结构变了,可能各种活动也没有太大价值,传播的也不广,也没有人关注。 艺术家办一个展览,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已经没多大意义。电影方面有人转到商业电影可能还能存活,但是实际上那个方向也变了。

现象网:我们现在看从09年从《反刍》开始,到《建筑考》、《折线》、《玉门》到《表现主义》,前后将近有10年时间了,你觉得自己创作方面,《表现主义》在艺术形式上跟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你自己感觉创作上手法上有一些新的观念吗?
徐若涛:我自己的经验,实际上《反刍》之后,我还写过很多剧本,就是我还想按照《反刍》的方式往下做片子,但是我发现很难,我没有讲故事的耐心,可能我没有写过小说,那种叙事的东西我没办法带入,但是我还特别向往拍一个类型片,但是发现我不行,包括我跟杰鹏在《玉门》之后,他一直跟我谈,我们老老实实用胶片拍一个电影,最后我们俩都放弃了。还是按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可能是有点固定了,你总是要找出某种不同或者某种意外才会兴奋,而不是在一个程序当中,你不觉得好。挺像我们读美院时候的学院派,上学的时候就不愿意接受,但是毕业之后花了这么长时间从事当代艺术,再回去搞传统艺术,还真的回不去了。

《表现主义》就是这样的产物,不确定是导演推动的,还是被拍摄者,甚至监视他的人所推动。总之几年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逃亡、掠夺、发疯。生活本身足够夸张,后来得到了《表现主义》这个名字,我特别得意。至于观念,我倒觉得在不断的放弃观念的过程中。

另外一个强烈的感受,我觉得最打动你的还是现实的材料,在艺术史里叫现成品。放纪录片里,实际上就是我拍的真实的素材和人物。所以我后来几乎放弃虚构的做法。去年我跟朋友合作拍了一个陕西工人的片子,片子我自己不满意,因为我的意见我不能参与太多,不完全是我的作品。但是而这件事对我有吸引力,它是一个人物众多的事件,有50个工人,我们可以去拍50个人的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东西和人群对我的绝对的吸引力。

现象网:以后可能你更倾向于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创作?

徐若涛:这是一个更方便的方法,如果有机会用稍微电影化的工作模式,我当然愿意,但是条件要求比较高,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电影,也无法确定和预设。
再有就是被权利干扰的尴尬处境,因为华涌就有很多事,包括我还藏起来过他,他走了以后,我的状况就好多了。但是我们在陕西那边拍片的事还是被警告了。我知道他们在意的是什么,你是不是拿别人的钱了。我肯定不拿别人的钱。另外,谁都知道我是搞艺术的,不是你们认为的那个。另外就是我拍了一群工人,他们遭受不公平待遇,电信公司以大欺小,我说这个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他们也没话说,他们只能说咱们自己家的事就不让别人知道。实际上我给台湾纪录片影展参展,首先大众也不太关注,另外它是一个很学术的东西。我说你也别把外国人想的那么傻,就盯着你这点事。 我们生活其中总是躲不掉这样的麻烦,但是又不能因为他们找你麻烦就不做了,所以慢慢有一套办法,反正是跟他们该怎么说,因为这些人也不傻。

现象网:《表现主义》完成以后,华涌、疯子他们对自己在里面的表现是不是也有一些评论?

徐若涛:疯子谈论的比较多,华涌也认可,说他不会演戏,认为疯子是真演员,疯子考虑比较多,他就他要做一个像金斯基那样的好演员,跟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合作的,就是演《陆上行舟》的,那是他的偶像。其实也都挺好,但是很难。因为他的家庭压力很大,他是一个病人,实际上我的压力也很大,我们在玩一个游戏,但是游戏成真的时候,这个代价我们都承受不了。 这个边界很模糊,但是的确我们总是为模糊的边界感到兴奋,也确实是危险的乐趣和报应。。

它毕竟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个电影还是对疯子生活带来了不少侵扰。他的家庭对我很不满,因为拍电影。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有家庭和单位,拍电影对他来说是个释放,释放的结果对家庭就有反作用力。可能是你靠短暂的密集的工作,挣脱开你的平常的生活轨迹,然后有那么一种兴奋感,完了之后再回去,再想下一次挣脱,再来一次。但是对我来说还好,我不算是一个病人,但是疯子他的确是真的病人,后来我这方面考虑的非常多,也特别慎重。但是我一直认为好的方面是占多半,因为他找到了自信,他的爆发被关注,然后转化了。 拍《表现主义》时,我给他钱,他是拒绝了。他:“说我是体制内的人,不要体制外的钱。”

现象网:今天先聊这些。谢谢!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CIFA网站上线系列活动:中国独立电影评论]]> group/thread/24765.html group/thread/24765.html group/thread/24765.html 2021-01-14T05:30:31+00:00


主持:Luke Robinson

2021年1月16日

8:00 纽约;13:00 伦敦;21:00 北京

请注册:

https://www.eventbrite.co.uk/e/cifa-website-launch-event-series-independent-film-criticism-in-china-tickets-135286129455

请通过 Zoom 参与此次活动: https://newcastleuniversity.zoom.us/j/82174413821

Zoom会议号: 821 7441 3821

CIFA对电影与电影文化同样感兴趣,所以推广中国独立电影评论是CIFA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除了收集现有的独立电影评论,(请见“评论家专辑”,)还有四位独立电影评论家定期为CIFA撰写专栏文章,他们是学者包宏伟(英国)、电影导演吴文光(中国)、电影导演和现象网创始人朱日坤(美国)、评论家及学者王小鲁(中国)。他们所撰写的文章全部刊登在CIFA的网站上。

请加入苏塞克斯大学的Luke Robinson以及CIFA的四位专栏作家,1月16日线上讨论他们的专栏、他们写作的原因以及独立电影批评在中国语境中的重要性。

活动全程将提供现场中英翻译。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七):张子木]]> group/thread/24762.html group/thread/24762.html group/thread/24762.html 2020-09-14T17:07:54+00:00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是由曾金燕主持,有曾金燕、范坡坡、石头、明明、包宏伟、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和叶海燕等参与发言的一次在线讨论会。这次讨论会于2020年7月18日举行,讨论的议题包括“中国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回顾”(曾金燕)、“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范坡坡)、“酷儿空间与视觉呈现”(石头、明明、包宏伟)和“女性意识在影像创作和影展环境中的体现与个人实践困惑”(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叶海燕),以及部分开放性的讨论。
  
  现象网根据现场录音,将根据每位讲者的发言进行文字整理发布。为了便于阅读和查询,我们将在陆续发布完毕后以某种合集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发言,并为以后相关或者扩大化的主题的讨论留下参考文本。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 :开篇(曾金燕)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6.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二):
范坡坡: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7.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三):包宏伟
作为独立电影的酷儿影像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8.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四):石头
带摄影机的女同志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9.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五):杨弋枢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60.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六):顾雪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61.html

------------------------------------------------------------------------------------------------------------------------------------------

影像活动作为性别与女权意识的实践空间

张子木:

之前的发言者对于影像创作本身作为实践性别意识的文本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叙述,我主要想将这个话题延展到影像活动,就是指影展、放映等容纳影像文本的活动本身。因为我觉得影像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的文本,也是一个值得以批判性视角去看待分析的文本;具有独立属性的影像活动,作为一种自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应该是可以发挥能动性去做更加有性别意识的一些实践。近几年我有参与到一些和性别、女性意识有关的电影活动。比如19年内蒙古青年电影周的女性电影论坛,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的女性纪录片作者的论坛,但也不是最主要的策划者,是一个合作、支持的角色,今天也有这些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听众里面,像是海燕姐,佟珊,韩成,希望之后有时间的话,他们也可以做一些补充。

从早年几个比较有规模的一般性独立影展的环境来说(比如北京、南京的独立影展,云之南等),一般性指的是它不是以性别议题为主的,比如女性影展,酷儿影展。这些影展的作者、组织者的构成还是男性比较占主导,影展衍生的影展文化和社交文化,也是比较带有男性气质的,影展的环境是和当下社会的整个生态有关的,不管这个影展的内容有多么进取,比如一种在国内比较普遍的饭局文化,对于女性参与者的格外的关注或者是漠视,其实也都在影展活动期间有所发生。去年的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因为海燕姐的参与,她想做一个关于女性与电影的论坛,我当时就提出,可不可以制定一个草原反性骚扰机制,作为这个论坛的其中一个议题。其实当时草原营地的氛围非常好,有很多年轻的影像工作者聚在一起,进行非常真诚自由的讨论。但我同时也有观察到,有一些外部的观众,尤其是年长一些的,带着物资来到营地,是比较受人尊重的社会前辈,在一些聚餐喝酒的活动,他们会对年轻的女性嘉宾非常热情,在帐篷里拉住她们聊天聊到很晚,有一些女嘉宾碍于社交礼仪推脱不了,会比较尴尬,我也真的亲眼看到过,一个资深的独立电影作者,在聊天的时候,借机对坐在旁边的陌生的女性嘉宾有一些肢体接触(比如拍腿)。当然,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特别严重的构成性骚扰的情况,但作为一个倡导独立电影精神的影展活动,有很多女性参与者和女性议题的倡导者,这个影展的空间本身也应该设立一些更加进取的规范,营造一个性别友好的环境,有反性骚扰的倡导等,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影像的讨论。

但第一次的女性电影论坛,就发现要达成这个议题的共识也是很困难的,一些女性作者会很明确的质疑,为什么要强调女性议题和女性作者的身份,她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强势的话语,是一种标签,反而让她们觉得受到了束缚。这当然和国内长期以来女权话语和行动被刻板化、污名化有关。但海燕姐作为主持人,非常有经验有耐心地应对这种分歧,她让大家分组,提出自己理解中的涉及到“女性与电影”的几个关键词,小组内讨论、解释这些关键词,然后进行公共讨论,在公共讨论的阶段,发现各组提出的关键词都涉及到了性别议题在电影文本和电影制作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和有待讨论的地方,所以再进行投票表决,是否要成立这样的论坛,继续推动对这个议题的探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讨论的机制,来推进一个基本的共识,不是一开始就假设所有人拥有一致的知识,经验和具有性别意识的语言。所以我觉得做性平权的运动人士可以参与到影展做一些工作坊培训是非常好的。确定大家都同意成立这个论坛之后,就提出如何建立一个行业内反性骚扰的机制,因为当时有一些女性参与者,身份是演员,分享了她们在拍摄期间受到基于性别的不公正对待和性骚扰经历,在场的也有一些男性参与者,本身是独立导演身份,他们也表示亲耳听到这样的叙述,对他们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让他们非常愧疚,觉得应该用自己的既有性别优势,在剧组的环境里去监督其他男性成员,帮助面临困境的女性成员。也有男性,酷儿身份的分享者,分享自己被性骚扰的经历。这个分享过程其实暴露了影像生产、传播链条当中的很多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涉及到导演、制片人、演员、影评人等各种职位,也不仅是异性性别之间的骚扰、侵犯,也有同性之间的。当时是针对这些非常具体的案例,大家讨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如何保护自己,但有些偏离影展的这个空间,更像是针对电影制作行业内的讨论。没有能够讨论出一个基于影展环境的反性骚扰机制。整体的方向是如何在一个熟人、人情社会网络中,有一个可以是相对中立,理性,有处事智慧的倡导性别意识、解决性骚扰问题的具体建议,并不是一个非常尖锐的批判性的声明。这点其实也是有启发性的,即是一个具体的公共空间,在实践具体的反性骚扰行动时,应该是基于参与者的共同讨论来生成一个贴合语境的具有灵活性的办法和建议,可能是介于一个价值观式的声明、相关法规之外的有人情性质、幽默感的一些指导。当时提到一些可以在草原营地贴的标语,化解日常中的“咸猪手”情况,以中文,英文,蒙文三语,写“饭可以乱吃,手不能乱伸”。虽然讨论的结果和我从理论的出发点是有一些落差的,但我相信这些措施是有很多生活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从性别意识、女权理论出发到具体语境实践的一些灰色、模糊的地带。同样的情况在去年的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的女拾穗者论坛也出现了,当时邀请了几位女性纪录片作者,来讨论女性身份、女性议题和纪录片这个媒介,也有一些论坛嘉宾,是拒绝在话语上进行这个身份认同的,所以讨论下来,有其中一位比较有自觉的女权意识的嘉宾后来跟我说,她觉得对这个论坛有些失望,她有一些也是女权主义的朋友,听到一半很生气就走了。我是觉得,这就是当下国内面向公众讨论女性意识,女权议题的一个现状,如果想发生对话,那就需要正视这种落差,逐步建立一些共识。比如一个刚刚毕业的女性纪录片导演,她不希望在话语上强调女性身份,认为不应该有这种区分,但她在讲述自己被别人质疑为什么是她而不是男同学来拍毕业作品,在创投的时候被强调为唯一的女性导演这些情况,其实是确认了女性纪录片作者在现实中遭遇的困境,当时的几个分享嘉宾的拍摄方式和关注的题材也非常不一样,但都有不同于常规传统的地方,是很敏感,很自由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具有女性主义意味的影像写作。我同意前面大家的讨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一个非常多元的,边界具有流动性的框架,怎样用这个进步性的话语来推动现实事件,也是有非常多元的面向,有很多弹性的空间。

(女拾穗者论坛的主持人,纪录片研究者佟珊在聊天室里面留言补充:
我现在回想那个论坛,觉得当时参与的导演其实都蛮有女性意识的,但很显然她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其实也显示了女性内部的差异。另一个是个体和结构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个体,女性是有能动性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打破很多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但也要承认父权制的压迫是结构性的,因此不能苛责个体。也正是这种结构性的压迫,需要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进行反抗。)

近期草原营地被当地政府强行拆除,也破坏了一个独立影像的物理发生空间,但我觉得对于性别意识、女权意识在影像活动中的体现还是应该持续被关注,即使这个空间变成了网络。我同意金燕老师在一开始说的,女权主义是对各种权力关系的反思,影像活动涉及的权力关系还有很多种,比如很多影展都会招募志愿者,影展、导演相对于志愿者的权力关系,这种志愿者文化,其实也都可以用女权的视角去关注。影像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观影后的讨论设置,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非常有等级性的顺滑的话语体系。 我之前在广州和朋友们做的月光放映计划(在上阳台共治空间),有做一些相对异质的放映的尝试,打破白盒子或者黑盒子的观影感觉,在放映的同时也可以包容空间内的生活声响(比如做饭),也做了几次“上门放映”,征集愿意承纳几套影像的空间,这个空间也可以由个人来定义,结果去到非常不一样的空间去放映影像,有青年旅社,茶室,家... 当下很多民间各地自发的观影活动还有一定空间,是不是可以尝试一种更平等,更有自反精神的观影和讨论来建构影像活动?也希望听到像酷儿影展,女性影展,是否有这种从议题延伸到影展空间、规则,语言、社交文化的一些具体实践。谢谢大家。


(张子木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候选人,她关注并实践于中国独立影像的实践活动)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
<![CDATA[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六):顾雪]]> group/thread/24761.html group/thread/24761.html group/thread/24761.html 2020-09-12T01:39:14+00:00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是由曾金燕主持,有曾金燕、范坡坡、石头、明明、包宏伟、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和叶海燕等参与发言的一次在线讨论会。这次讨论会于2020年7月18日举行,讨论的议题包括“中国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回顾”(曾金燕)、“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范坡坡)、“酷儿空间与视觉呈现”(石头、明明、包宏伟)和“女性意识在影像创作和影展环境中的体现与个人实践困惑”(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叶海燕),以及部分开放性的讨论。

现象网根据现场录音,将根据每位讲者的发言进行文字整理发布。为了便于阅读和查询,我们将在陆续发布完毕后以某种合集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发言,并为以后相关或者扩大化的主题的讨论留下参考文本。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 :开篇(曾金燕)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6.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二):
范坡坡: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7.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三):包宏伟
作为独立电影的酷儿影像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8.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四):石头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9.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五):杨弋枢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60.html

------------------------------------------------------------------------------------------------------------------------------------------

顾雪:

谢谢金燕的介绍,然后我觉得她刚才总结的那些,其实解答了一些我自己的疑惑,因为刚她谈到了一个社区问题。刚才大家很多的在分享的时候,其实可能是在一个社区,或者说是在一个你们已有的一个范围内在谈论的一些对于我来说是很专业的一些问题。然后刚才弋枢老师说她是这个圈外的这个旁观者,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更是一种可能相对是无意识者,在影像创作上去寻找性别意识。

我叫顾雪,我是一名纪录片导演,我跟顾桃导演一起在内蒙古做内蒙古青年电影周,然后期间这两年也跟叶海燕女士和张子木女士在草原上一起做女性与影像论坛,然后因为自己也是作者也参加过一些女性导演的分享会。我不是一个理论研究者,我甚至觉得自己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女权运动者。燕姐都觉得我可能在女权意识的觉悟上是还未开化。

我就想作为影像创作者和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跟大家做一些分享,然后也有一些困惑,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讨论。

我是15年开始拍摄独立纪录片,第一部作品就是跟顾桃导演合作的,今天一直在谈论性别的问题,我发现我第一部片子的确是关于性别,是关于少数民族、少数性取向叫《牡丹花开》。我们在新疆拍摄,当时因为顾桃导演一直在做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纪录片,然后他想做一个关于性别方面的议题的,就邀请我作为一个女性导演的身份参与,这个片子是由我们俩共同完成。因为我们俩都不是那种学院派,所以在知识上几乎就没有什么知识设限,完全处在一个,是这种跟拍记录和观察生活本身。

最开始对于少数民族在新疆的状况的性别上的议题,我们开始想的是说跟宗教相关,因为伊斯兰是完全不允许同性恋的,然后我们是带着预设去拍摄。但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在乌鲁木齐这个问题并不是很严重,我们拍摄了三个主人公,一个是回族、一个是维吾尔族、一个是汉族。在这个里面其中一个回族是做了变性手术,然后他们其实没有受到宗教的困扰,所以当时我们拍摄的时候就要寻找新的视角。我其实在这个片子里拍摄的时候,对于LGBT这个群体,我完全是在感受和观察。然后我的感受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的点,我自己回想起来这段拍摄经历,就是其中有一个是回族,他做了变性之后,她就是真的非常的女人,然后我在跟她相处的时候,她非常敏感,也很细腻,然后也很妩媚。我不确定这些词汇是否是属于女性的,就是来形容她,但是我在那一刻的某种程度上我开始反观自己,因为我觉得那时候我倒像一个没有性别的小伙子。跟她去打交道,再反观的时候我开始去看自己身上的一些女性的特征,然后还有一些女性的感受,我跟她还真的是处的挺来的,会以姐妹相称。

最后这个片子其实我们没有以宗教作为切入点,最后是以一种自我认同,就是关于回族这个做了变性手术的人,就是关于她的心理的自我认同,然后关于她的家庭她的情感来讲,然后带出了新疆的一个LGBT的大的环境。

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张她的照片,让你们看看她有多美丽。是这个。拍完这个片子之后,我就开始感觉到说有一种身体上的女性的启蒙,这个启蒙可能跟我开始小的时候对生理上的一些感受不同,我开始可以欣赏女性的美。突然通过一个人来反观到自己女性特征上的一些,然后我会发现有一些我是有,但是我可能没有注意,这个就属于我在影像里,第一次的女性触感的启蒙过程。

去年的时候我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家庭会议》,他讲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两代人差不多是十个人,聚在一起在讨论其中一个住在ICU的家人该怎么办。我用了一个镜头,65分钟把这个会议记录了下来。对于这个片子,完全是没有策划的,是当时在现场才决定要拍摄的。因为我妈妈的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就每年过年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大家一起开会,所以和我的经验非常像。

还有两个事情触动我拍摄这部纪录片。一个是我外婆瘫痪在我们家,我妈伺候她,期间她就跟我妈说,你能不能让我死?她觉得太痛苦了,然后我妈说你怎么说这种话,你上天没把你带走,我是不能把你带走的。

我后来又遇到了一个我的朋友,他的外婆也是病重之后特别的痛苦,然后他回家之后家里人都没有办法做决定,因为如果要是留下来就得有人照顾,要花钱,谁都不愿意去承担,后来我这个朋友就说那就让她安乐死。正好有一个亲戚他就是在医院里,他能找到安乐死的这个药剂,然后他就给她打了这个药,他外婆就这样就死了。

我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是没有预期的,是我在拍另外一个片子的时候,当时突然他们说他们要去参加一个会议,然后讨论这样的一个事情,我就跟过去了,跟过去之后到了现场所有的记忆和这两件事对我的影响在那一刻就冒出来了,然后我就当场就决定说我要这么拍,我还做了一个尝试,就是我只用了一个镜头把这个过程记录了下来。我拍完这个片子,给自己的朋友看,当时吴文光看完之后,他就说他很喜欢,他说就是一个镜头、一个空间、打开了一个家庭内部的关系,然后他喜欢这种观念加现实的创作,最后他鼓励我说,“不要去跟男人较劲,女性是天生的感性强者”。我听完这话,我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性别本身会在创作上有不一样的显现。但是他点到了我之后,我就说这是属于一个女性的视角吗?还是说的确是有一些女性创作和男性创作当中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她有待被挖掘。

这是第二次我对于影像创作身份上的一个自我认知。然后接下来就是《顾雪的影像日记》。因为也做了一些片子,就觉得说有的时候片子的制作也变成了某种你需要去有目的性的去完成,甚至去拿它来证明你是一个导演又或者你的一个身份。我有一段时间就会很反思这件事情,我就觉得说我跟影像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我进入了导演的想要创作的过程,但是我不能把它当成一种压力,我就想跟影像有一种更轻松的探索,后来我就开始做了一个叫《顾雪的影像日记》影像计划,我做了一个公众号,我会把我每天日常琐碎的,然后片段式的一些东西放到我的公众号上。

其实对于纪录片的时间性,我是很感兴趣的。我觉得纪录片本身是比故事片有更多关于时间的讨论,比如他有一种实时性,我自己想要探讨的是实时性或者纪实性,就是说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会让你当时就看到,就是在强调一个时间。

关于《家庭会议》,我用了一个65分钟的时间去记录它,也是我想对于影像时间性的一个实验或者是一个尝试,我对于这种东西好像自己比较感兴趣。是否可以请朱日坤老师帮我放一个,因为觉得跟大家做一个影像的分享,可能这个是最直接的。

播放的视频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3BDa9hmqc&t=29s

金燕:谢谢老朱。谢谢顾雪,我们时间有点紧张,但是你还有没有补充要说的?

顾雪:好,做完这个影像日记,就是把日常的放上去,后来有一个男导演就看完之后,他就说他觉得这个东西是没什么意思的,觉得说每天日常的一些东西就是像是一个vlog一样,他觉得是没有意思。这件事给我的反应也很大,我当时就开始想说到底就是说判断价值标准是什么,如果是说我们一直在一个男性或者说男权已经规定好的一个框架下去来讨论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这种讨论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我最后想说我们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表述。

我去年参加北京国际短片展,关于女性的一个分享会,其中主持人一直在问这个问题,多半讨论的女性的一些议题都是关于比如说女性跟男性的竞争,还有存在的各种不公平,我觉得这种东西一定是存在的。但是讨论到最后,我的感觉是如果每次我们的议题都在讨论这些的话,是不是会给大家形成一个既定的印象就是说一谈到女性、女权,我们好像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当人们想在听关于影像和女性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是否我们应该把它回到女性创作本身的本体上,就是这个是让我觉得困惑的,这个问题也发生在去年跟燕姐一起在做论坛。

我们在做论坛的时候定义是女性与影像的论坛,然后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燕姐特别细致地把女权发展各种的议题都拿出来,然后我们还去列哪些是关于女性的电影,比如说关于单亲妈妈或者被性侵的女孩、或者是老年之后女人的性欲,我觉得这些都特别好,但是与此同时我也会有一个疑问,如果说让我做女性与影像论坛的话,那个一定不是我想要讨论的核心,这个我跟燕姐也有讨论,有产生分歧,我觉得接下来也可以让燕姐来进一步去聊这个事情。我自己感觉是一直在强调影像的一种社会功能,或者强调它的工具性或者传播力度,这个是否是在做女性影像的时候的首要?

对于我来说,可能我会提出更多关于影像本身的一些关于个性的方式与表达,挖掘个体本身和她的关注点,还有女性特有的一种展现方式,我觉得这个对于我来说是我更想讨论的。然后我自己感觉到谈到女性或者是女权的时候,已经有太多的那种既定的印象,而那种印象甚至成为了一种框架,会让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好像是觉得那样才对。

但是刚才金燕也说过说她也是多元的,我觉得一个核心的点是强调女性主义的本身,应该强调的是那种独立的思考的能力和一种个性的表达,在这个基础上你去探讨你跟你过去的关系,你跟现实社会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然后你用影像做一种个人化的转化,然后形成一种自己的影像品质,我觉得是我做到现在我对于影像的一种思考和一种希望探索的方向。那就跟大家分享到这,谢谢。


(顾雪是内蒙古青年电影周联合创始人;导演,代表作《家庭会议》)

延伸阅读/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