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是

电影是什么(下) 2004-09-18

    就连我希望永远也不会结束的寻找演员阶段,到了某个时候,就由冰冷的制作计划布告栏所取代。在那上面,全都排好了程序,令人恼火地提前做了决定,而这个提前,驱散了想像力。现在是二月,在那张五彩缤纷的纸上你看到五月七日你将在五号摄影棚拍里米尼港口。没有退路:你得去那儿,而我,那个想保持懵懂、不确定、顾虑重重并执拗地还想改变和做梦的我,不能不在那个时候到五号摄影棚去。     就这样,开始从一个摄影棚换到另一个摄影棚,监督工程。棚内有冷漠的工人正专心一致地为你所想像的那个东西在...

电影是什么(上) 2004-09-18

    为什么您要知道我想拍什么电影?     永远都不应该谈电影!因为就其本质而言,一部电影是不能用话语形容的:就像你不能奢望叙述一幅画或逐字逐句转述一份乐谱一样。再说,谈电影的时候,会落入局限、呆滞的假设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像、结构及难以避免被简化了的特征上。如此一来,可能你再也认不出那是你的电影了,或更有甚者,忘了它是你的电影。     不久前我念到一篇纽曼写的关于创作,或者应该说关于“创作类型”的发人深省的文章。请容我粗略引述。大概是这么说的:谁是有创作力的...

陈真:纪录片是一种精神 2004-09-16

   著名导演田壮壮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在成都上映时获得极大成功,成都人对有品位的纪录片情有独钟。今天《[[访谈]]》锁定的人物叫陈真,也是圈内一流的纪录片导演。  从央视的《[[生活空间]]》到《[[百姓故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黄河]]》到今天的《[[布达拉宫]]》,陈真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摄像机。他说,我是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人文类题材的持久诱惑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祝贺你导演的《[[布达拉宫]]》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的成功。这是一部纪录片电影,这个时候进入电影市场并不容易吧? ...

亚洲还是亚洲 威尼斯不再是威尼斯 2004-09-14

  自开幕日以来就造成各类大小麻烦的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终于选在了9

周云蓬:音乐不是我的生命,只是生活而已 2004-09-13

  女诗人尹丽川曾经这样评价他们:“他们不是精英,不是杰出青年,不是劳动模范,不是政客,不是知识分子,不是文化人,不是频频奔赴威尼斯的艺术家;他们是民间艺人,是城市和村庄的流浪者,靠手艺吃饭,为自己创作,为普通人献艺。他们跟艺术潮流之古典、前卫没什么关系,跟包装、商业也没什么关系。他们自得其乐,自食其苦。他们不想改变这世界,他们更不想为世界所改变。”  周云蓬:音乐不是生命,只是生活而已  新京报: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创作历程吗?  周云蓬:诗歌方面,在长春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音乐方面其实起步很...

贾樟柯不是“劳模” 2004-09-13

  《[[世界]]》一无所获。据说《[[世界]]》在放映过程中观众睡着了大半,这除了说明本片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也颇让人害怕,如果它还得奖,那不是对那大半睡觉的观众的鄙视———评选团最终成功挽救了他们。  著名愤青金斯堡曾说过:他们被绝对现实的出租车撞倒在地。是的,贾樟柯伤的不轻。以在世界公园的小人物来做故事,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但是当代中国百姓的复杂心态,尽管老外估计也很难明白这些,但贾樟柯捕捉到了这种时代变化对人群心态的影响。由于没看《[[世界]]》,关于内容不便评价。但是《[[世界]]》没有得奖,我一点不...

姜文采访田壮壮:电影不是小说翻译 2004-09-12

    2002年07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本报特约记者姜文采访传奇导演田壮壮          ■拍《[[小城之春]]》不论输赢          姜文:看完电影之后,我记得跟你表了一下我的肃然起敬。我觉得这个电影非常不像这个时代,它是一个很有做派的一个电影。不是那种简单讨好观众或者给自己穷打扮一通、出门见人的那种感觉。所以我特别肃然起敬。那么我听过一个电台对你的采访,你在里面说到《[[小城之春]]》时有一句话,说不想赢。没...

导演表现好才是第一位的 2004-09-10

  戛纳电影节几个月后,人们又在威尼斯见到了老当益壮的杜琪峰,《[[柔道龙虎榜]]》是第一个放映的展映影片,记者场公映的效果非常棒,与《[[大事件]]》相比,《[[柔道龙虎榜]]》更具有杜琪峰气质:小成本,制作周期短,立足于香港现实,个人风格大于一切。  按照法国电影学者麦茨的说法,看电影的、批电影的与拍电影的都是一路货色,属于电影机制的一部分(某些人译为“电影机构”),当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国内公映后遭到笑场和抨击时,有人站出来摆事儿:凭什么国产的商业片就要挨批,西洋货再差,媒体也像喝了香汤,从不群起攻...

宝莱坞:好莱坞的表亲,还是印度文化的光荣? 2004-09-09

    “谢尔可.可汉(Shahrukh Khan)击败迪卡普里奥主演《[[教父]]》4”,“埃米尔.可汉(Aamir Khan)和美格.瑞恩一起主演浪漫喜剧”上个世纪末这些消息象旗帜一样升起在印度的报章头条,也许这种鼓噪让远离印度的人觉得有些荒诞,但是这些年来印度电影在世界范围的成功,让你觉得也许这真是天涯咫尺的事情。          2003年印度电影在国内外范围内呈现出痛苦的变革挣扎的局面,尤其号称“东方好莱坞”的印度“宝莱坞”最近的日子不大好过。印度英文报纸《[[亚洲时代]]》以一个整...

何平:中国电影是有希望的 2004-09-07

 【记者手记】  这是一篇被延后刊发的专访,然而我不感到遗憾。因为我的采访对象何平导演对专访的内容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修改,这是我在其他人物访问中所不曾经历的。回忆起一周前的与何平导演的那次对话,至今依然有些兴奋。我们的话题因《[[天地英雄]]》在北美上映而起,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内容又远远地超出了这个范围。何平导演谈到应该怎样衡量一部影片是真正赚钱的,谈到职业制片人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谈到宣传推广对于一部“大片”赢利的意义,谈到中国影片和好莱坞影片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关系……  我毫不讳言通过这个采访...

《英雄》是个响亮的召唤 2004-09-07

  《[[英雄]]》以将近1800万美元的首周票房打开北美电影市场,这对于一部夏季尾声的影片,尤其是一部不带配音的外语片,是一个非常优异的成绩。  《[[英雄]]》被美国发行公司冷藏将近两年,米拉麦克斯老板这一年多来一定经历了无数次思想斗争。对于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来说,《[[英雄]]》最大的长处和短处是相同的,即定位不清晰:说它是商业片,它出自亚洲艺术片名导之手,而且还需要打字幕,对于普罗大众这些都是小众文艺片的信号;说它是文艺片,它的打斗戏和绚丽色彩又不需要任何文字的翻译。于是乎,米拉麦克斯时而把它定位成文艺片...

《海底总动员》:我是你爸爸 2004-09-06

    正在全国各地放映的《[[海底总动员]]》原名叫《[[寻找尼蒙]]》,这里的尼蒙是小丑鱼的儿子,这是一部父亲寻找儿子的电影。在寻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出执着于亲情的胜利大逃亡,看到了一曲友谊与互助的赞美诗。          它的主题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中国电影不屑去表现的程度。但迪斯尼就有这样的耐心、这样的不懈,去表现这勿庸置疑的人类精神。影片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使人忍不住想到中国的一部小说名:《[[我是你爸爸]]》。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句话在中国汉...

《卡拉是条狗》:伟大的北京搜“狗”行动18小时 2004-09-02

    看了这个电影,我只想说狗日的(此用作《[[狗日的粮食]]》那种亲昵的称呼)第六代导演没有希望,“他妈的”(引自电影中的口头禅)的中国电影没有啥前途。这个电影如果在电影院里公映,不让观众骂,我就服了他。          我真怀疑中国电影已进入了狗时代,就像《[[猫狗大战]]》中的那种狗时代。“我们的大中国啊,好大的一个家”(引自电影中亮亮的音乐老师传授的歌曲),无数的名山大川,天华地宝,钟灵毓秀,仿佛都不能代表中国,唯有宠物犬才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卡拉是条...

卡拉是条狗:一种感动而非刺激 2004-09-02

    自从年前《[[英雄]]》票房大热之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观众能够对并非为刺激感官而拍摄的电影感兴趣。不过我想就象是过年一样,当大家吃腻了大鱼大肉以后,对青菜萝卜也会有新的兴趣。作为一种期待中的验证,即将上映的《[[卡拉是条狗]]》也许能给出答案。            说起这部《[[卡拉是条狗]]》来,也许葛优会是其中一个让人兴奋的点。不过从我看这部电影的感觉来看,打个不大恭敬的比方,如果你想从中吃出燕窝鱼翅的感觉来,恐怕会大失所望。就算葛优以往在贺岁片中给人留下这...

做人做狗都要彻底:看《卡拉是条狗》 2004-09-02

   继《[[活着]]》之后,葛优再次给平民百姓一个新的注解,只不过这次不是演绎他的一生,而只是短短一天的故事/葛优在《[[卡拉是条狗]]》中饰演的低眉顺眼的“老二”与他怀里的“卡拉”颇为相像       本报影评人看《[[卡拉是条狗]]》       在《[[卡拉是条狗]]》上映之后,很多人又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平民电影,电影视角中的     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似乎总是能够感动观众,甚至成为整个业界的话题。其实这不过是一个电影选题的问题,如今却被严重化了,这只能说我们本身的...

« 上一页 1 2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37 38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
RUArqwT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