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是

梁碧波:我的视点是基因和社会学 2004-06-29

   1963年出生的梁碧波本来应该是个农业技术人员,他毕业于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在省农科院一呆就是9年,1992年进入成都经济电视台。1995年,台里要他拍纪录片,当时,他一点北也找不到,只好打电话请教四川省台的先行者王海兵,后者正在宝兴拍大熊猫,在电话里一步一步教他。此后,他找了社会学学者,跟他们学了一些东西,看了一些书,形成了他所谓的“把农业的遗传基因带进社会学”的观察方法。     1997年,成都的媒体报道了一件事,某牙膏厂出钱让一位传奇人物回了成都。这个叫做肖淑明的老人,出生...

恰同学少年的回忆是种感动——专访赵燕国彰 2004-06-27

    记者/淘责      导演/赵燕国彰     时间:2002年9月26日     地点:北京-三里屯南街            2002年的国产电影市场中《[[恰同学少年]]》是个特别的惊喜,虽然还没有正式走向市场,我和赵燕国彰的见面是简单的,可那份熟悉却是来自内心的。也许是我把电影中的那份情绪带到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里。       他是真诚的面对电影,我们也真诚的面对着我们的这次沟通。   &n...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处藏身》 2004-06-27

片名:《[[无处藏身]]》 又译 《[[不留情面]]》《[[嘲笑世事]]》《[[胜者为王]]》 导演:李明世 主演:朴忠勋 (饰胡刑警) 张东健 (饰金刑警) 安成基 (饰郑申明) 崔志友 (饰金雪恩) 影片开头,就是酷毙的戏仿好莱坞经典警匪片。黑白影像,独挑群痞,追逐打斗,桌椅横飞,继而穿插香港动作片的路数,不过才进行N分钟,定格、升格、抽格、快切、跳切、变幻影调等大堆电影技巧,就令人眼花缭乱地一股脑儿端了上来,煞是喜人。情形好似与武侠小说中黄蓉一路的杂家过招,未见得便是顶尖高手,却各家绝学都似模似样地比划上来,指东...

你是我的青春梦 2004-06-26

                    2004年6月25日,建外SOHO第二个夏日狂欢夜,张洪量歌友会。     一身简装,短袖上衣,牛仔裤,散乱的头发,他朴素得跟台下的观众一样。     十多年前那个抱着吉他在女孩门前唱“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的男孩模样还是没有变,但岁月却改变了他的行为举止。     他用最作秀的声音,附和着主持人,附和着观众。     是领悟?还是失去?   &nb...

一机还是多机:有关影片拍摄中的机位问题 2004-06-26

    最近看见一个哥们在某电影论坛贴的问题:“多位置摄像和单一摄像与后期”。看了以后我个人觉得他和他的老师都是不世出的电影天才。因为我不是电影天才,最多能算个电影民工,所以就这个问题斗胆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看法。          先把这个天才的问题贴出来:                    多位置摄像和单一摄像与后期          饿搞校园...

杜庆春:消费历史还是面对现实? 2004-06-26

    若干年前山东画报出版社开始一本一本出版《[[老照片]]》,当你翻开崭新书页中印刷的发黄照片的时候,照片中的那些尘封的目光在你的视网膜构成了新鲜的刺激,历史在影像中沉淀下来,又如著名的美国历史频道的广告词——“历史在时光隧道的另一头熠熠发光”。于是那些标识着各种颜色的某某“镜头”类的书籍在书店的醒目的位置等待着读者的眼光,这种目光好似那些或许早已被遗忘的灵魂的“还魂丹”。          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时刻,我们仿佛构成了对“历史”...

电影是原创,生活是copy 2004-06-26

有一个朋友,每当看到身边的人身陷纠缠的情感混乱的生活里无法自拔的时候,就把他们领到屏幕前,让他们看N多年前的那部老片子《[[天涯何处无芳草]]》。“虽然没有什么能把往日草原花朵的绚烂唤回,但我们不要悲伤,我们要在留下的伤感中寻找力量。”每当伍兹华兹这个诗句被剧中女主角颤抖着念出来,身旁看片的人难免涕泪滂沱。看到最后,女主角自杀未遂,最后从疯人院里痊愈后,穿着一条白色裙子,在尘土飞扬的路的尽头看到了许多年前她为之疯狂的老情人,看着他满身泥污从农场里缓缓地走回来,看着他大腹便便的妻子,看着他蹲在墙角与一...

田壮壮:一百年就是部电影 2004-06-25

    田壮壮生于电影世家,父亲田方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在上海做电影,仔细算来家庭传承下来也有70年的电影历史了;母亲于蓝更是家喻户晓,《[[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形象深入人心。1978年恢复高考,25岁的田壮壮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历程。   “百年纪念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   早在田壮壮的作品《[[猎场扎撒]]》和《[[盗马贼]]》引起争议的时候,他就曾说过“影片是拍给下世纪人看的”,而真正已经到了他所说的“下个世纪”的时候,他所要表达的感情依然那么炽烈,他说“其实...

《丑角登场》选择同性,还是依偎异性?! 2004-06-24

谨以此文献给仁济医院一位喜欢波德莱尔的留法博士 题记:大秃瓢没有妈,妈妈不找大秃瓢,太阳出来照四方,照到秃瓢阳光好  ――――《[[丑角登场]]》主题歌  崔子恩这样宣称:人人都是变性人,正如同人人都是丑角。那是我的平等观,也是我把人类推向平等的得意手段。与其让人们很悲剧地、千辛万苦地去攀登伟大的肩膀,不如轻松愉快地把生命丢给喜剧。我为发现它而夜不成寐。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的惊世骇俗更能吸引观众注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总是依照先天的性症设置成长的,就如男人在渴望成为女人都无法来例...

《大事件》?还是大鸡肋? 2004-06-23

  较早的银河映象作品给我的感觉是比较低调。象《[[枪火]]》,《[[非常突然]]》,这些作品当年都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毫不妨碍它们成为杜迷们顶礼膜拜,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暗战]]》成功之后,杜琪峰作品这个品牌真正在票房和评论上达到双赢,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暗战2]]》的全城期待,结果败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吸取了这次教训之后的PTU在大家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到《[[无间道2,3]]》的时候再次低调出击,结果获奖无数,好评不断。可见老杜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创作才能推出好作品。   《[[大事件]]》借戛纳参展载誉归来的东风高...

并不是宽容:《冬至》 2004-06-22

关于《[[冬至]]》张江艺 我总是不想先写标题,因为我不知道我将会下什么样的结论。其实,这正是一种治学的方法,且这样以为吧。就比如命题作文,总是那样的容易,容易陷入枯燥和单调。想写写《[[冬至]]》。这是谢东首执导筒的影片。我已经和电影没有多大的干系了,不知道这部影片的票房多少,甚或它还没上映呢?只知道这部影片今年参加了大学生电影节,还被作为首映影片,并且得到了挺多的好评。影片我是前天看的,我想自己先放一放再写,可能会有更加稳妥的评论,也可能会有新鲜的想法冒出来,并且还想继续把《[[心跳墨脱]]》的第二篇评...

生命是株向日葵——《日历女孩》 2004-06-20

英国的乡村生活总是一派宁静致远、闲适暇意的画卷。 男人们勤劳的工作,而女人们在家照顾孩子或是去妇女社学习着种种花草、做做点心,诸如此类。她们以此来打发乡村那些令人感觉漫长的时光。 可是人啊,是决不会满足于这种庸懒生活的。女人并非生来为男人而转动,她们也有自己思想、自己的追求,她们也想活得更有意义、更精彩。 克丽丝和安妮就是这样的两个女人。虽然她们每日重复一模一样的生活已经有30年了,可那并没有磨掉青春的心。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个广告:“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在听着令人厌...

观左麟右李--青春是场不散的筵席 2004-06-18

 6月

王磊:音乐是为了更多的热爱 2004-06-18

 2004年6月,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其专业、公正、新锐、开放、人文的形象广为读者、歌迷所称道。为了突出本届传媒奖的核心口号“超越流行”。王磊,这位曾获首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摇滚艺人”的独立音乐创作人,成为首位代表传媒奖的杰出艺人。在记者采访中,他是这样描述音乐和他所推崇的“豁达”音乐态度的:“音乐就是为了更多的热爱。豁达就是放松、放宽、超越……”       音乐需要豁达   记:你本人对音乐上豁达有什么理解呢?   王:就是放松。放松、放宽、超越。中国的音乐方向是错误的,中国人...

何处是归乡——《阮玲玉》与关锦鹏 2004-06-13

    影片《[[阮玲玉]]》是香港导演关锦鹏在1992年推出的力作,因其视角的独特,套层结构的熟稔运用,触及问题的深锐,故此片一出,便引起众说纷纭。   所谓套层结构,在许多经典影片中都曾经惑人耳目,取得别样意味的效果,如绍拉的《[[卡门]]》、还有《[[法国中尉的女人]]》等等。套层结构,又称戏中戏,对讲述的故事和正在讲述的人本身形成两个版本(甚或更多,如《[[阮玲玉]]》、《[[暗恋桃花源]]》等)的交织,人们在观影的同时不断地被打断,被间离,并且常常会因为这种打断而生出反思和客观的理解。这是一份用混...

« 上一页 1 2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
RUArqwT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