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日到5月4日,在四天时间里有近80支摇滚乐队在北京的一家酒吧参加了“谁在春天里歌唱!”的活动。在摇滚音乐圈内,每年的北京迷笛音乐节是最盛大的节日,每次都有数十支乐队和来自全国的数千名乐迷参加。由于今年迷笛音乐节临时停办,这场连续四天的酒吧演出就成了一个小型的摇滚音乐节。 在四天的演出中,既有子日、二手玫瑰、瘦人、冷血动物、沙子这样的老乐队,也有像脑浊、CMCB、挂在盒子上、隐藏、扭曲的机器这些在摇滚乐迷中很有影响力的年轻乐队,但参加演出更多的还是名气不大,甚至根本不为人所知的乐队,比如,潜水...
起来一睁眼发现父母都不在家里,到厨房看了一下,也没什么可以吃的.把昨晚的碗涮完后,发誓今天一定要看两个电影.积压了很多没看的DVD,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心情非常郁闷,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不过生活就是这样,哪能天天都有有意思的事. 已经十分厌倦一个人的生活,但是我又十分了解自己,二人世界是多么地可望而不可及,所以看DVD吧,做自己的事情. 拿了一大把DVD出来,翻来覆去,把洪尚秀的<猪堕井的一天>拿出来看,名字非常怪,但是片子讲的却是感情的事情. 感情好象是所有思想家都不愿意涉及...
中国摇滚是个复杂的胶状物。当国内的那些无聊低俗的一般通俗流行乐还在不厌其烦地克隆和衍生港台的音乐垃圾时,中国摇滚(以下简称摇滚)却早已经历了“开元盛世”。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它难以攀上大雅之堂,但它卓越的思想表达能力使它不亚于任何一种艺术的载体。不错,在我眼中,摇滚是艺术,如同施特劳斯的交响乐和梵高的油画,它是上世纪末的杰作。
北京有个乐队非常出名,但却一直受到圈内人士的排挤,原因是他们专辑的宣传和发行甚至音乐风格都是按照一般通俗流行乐的模式运作。记得有一次,有位酒肉朋友跑我这里来说需要中国...
著名演员兼导演梅尔-吉布森执导的《[[耶稣受难记]]》,弱化基督受到撒旦诱惑的场景而凸现犹太人的原罪。承担起这部史诗性绝不亚于《[[指环王]]》的作品配乐的是艾美奖配乐得主John Debney。印象中他的名字总是跟金凯利的喜剧片以及科幻动作片联系在一起,这次他改变风格。即使抛开电影来聆听这部完整的配乐作品,你会发现它比《[[指环王2、3]]》的配乐结构更为严谨而且连贯,你很难找到那种在庸俗New Age音乐中常见的对于流行的讨巧以及煽情片段。 影片表现耶稣基督受难前的最后12个小时。live Garden和Bearing the Cross紧紧连接...
他们的出发地是黑暗的,他们的到达地是绚丽的.夜一般的梦境渗透着凄冷,游走于巨石中的魂灵们还在呼唤着远方的悲凉.一位眼神忧郁的青年出发,他把自己的头发弄乱,把自己的衣服扯皱,当冲动承载着幻想的时候,他开始了行程.没人说他们是什么”先疯或”先锋”,他们也不是回荡与空虚脑壳中的污浊,实际上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Cure并没有渲染Jay Division式的危险,也没有象Nick Caveyiyang 用男低音中压迫环境RobertSmith以那青春声音去描图一幅青春的图画,他用一种直执、无奈、无助、由于去关注去表现青春图象的另一类坐标轴。拿到《[[Blood F...
这是唐丹鸿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她称为“处女作”。其实唐丹鸿在几年前就开始拍片,大多是关于西藏题材的,除了为她服务的公司制作了一些片子外,她尝试拍摄过两部纪录片《[[楚布寺]]》和《[[降神者尼玛]]》,但前者因政治原因被“枪毙”,后者因与摄像合作失败而“残废”。纪录片《[[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总算经过无数的煎熬后最终完成了。
《[[夜]]》片纪录了唐丹鸿本人以及其他两位艺术家在千禧年前后的状态,纪录了这三位中国当代普通的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行为,以及这些日常表象后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
《[[爱你爱我]]》是台湾著名影评人焦雄屏策划并推广的"三城记"中的一部,影片不仅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还同时赢得最佳新人演员奖。李心洁的表演赢得了诸多国际评委的肯定。之前只看过李心洁在电视剧《[[似水年华]]》中演出,再看她早先所拍摄的《[[爱你爱我]]》,发现她在电影里的表演更加精彩,甚至觉得这部所谓的"青春爱情黑色喜剧"(导演林正盛语),如果缺少了李心洁充满灵气的表演,那要失色许多。当然,张震在影片中的表演也是很努力的,不过,还是没有女主角抢眼。这大概不怪张震,更多的还是导演的缘...
第一次听到“何韵诗”这个名字是在一年多以前,当时她是刚刚开始闯歌坛的新人,并以一首《[[光荣之家]]》成功上位,但是每次在香港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她却总是和另一个响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个人便是——梅艳芳!出于对梅姐的钦佩我本能地感觉到这个何韵诗应该有一定的实力,于是很想了解梅姐的这位“爱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终于,我等到了这个机会... 第一次听何韵诗唱歌是在2002年年初的“2001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为感谢梅姐为香港乐坛多年来做出的杰出贡献,众一线及准一线女歌手齐齐登...
彭浩翔是本报记者见到的最夸张的影迷导演,他一边等待入场一边还忙着在纸上写剧本。香港影评人把他视为“电台人”,因为他是做电台广播剧编剧出身的。而他在本报娱乐大手笔的专栏里自爆赢取电影赠票、撰写影评的少年往事,相信也看得大家动容。差不多10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资深观影经历,加上他现时身为香港主流导演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位,电影节鼓励新人的作风正在岁月流转间暗地传承。让他来写香港国际电影节,或许正是风流暗合。 ——编者 其实世界各地举行的电影节,目的除了是让当地观众能接触各类不同类...
谭咏麟唱片《[[爱情陷阱]]》的封面相当震撼:他身穿一件白色衬衫,外面套黑色无领外套,系一条松松垮垮的红色领带,随便地往沙发上一坐。半咧嘴,似笑非笑——所有元素都随意而休闲,但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一副王者风范。 1985年,谭咏麟巅峰之作。王者的形象,二十年后的今天依旧清晰。 不知不觉,谭咏麟日本歌迷会也成立了20年,日前他到日本和歌迷举行庆祝活动,感慨万千:“当年她们还是学生妹,来看我要向学校请假,现在都结婚了,来看我要向老公请假。散会的时候还说要回家煮饭带孩子呢。这种感觉真奇妙。” 我想,...
看《[[南海十三郎]]》,初看以为只是个粗糙的港片。嘈杂的香港街头,一个说书人说起了一个故事,说得进了警察局——因为妨碍了交通。于是故事也带到了警察局,警察叔叔们围在铁窗外听得唏嘘感叹。最后,自然是曲终人散,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说书人。故事。说的是南海十三郎。
这是粤剧剧作大师江誉逑的传记片。一个典型的剧情片,拍摄手法一...
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女性中,日本女性素以温柔贤良著称。日本女人的艺妓、茶道、花道等一直被世界所津津乐道。传统的日本女性娴静安宁,懂礼节,温柔体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有魅力的女人之一。今年10月的东京国际电影节,森田芳光的[象阿修罗一样]将作为序幕影片:此片改编自向田邦子的著名女性小说,围绕一个家庭中四姐妹的情感纠纷,展现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围绕探讨女性的主题频频被搬上大荧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以女性的视角,展现当今女性的立...
中国的普通百姓“戒”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少说有二十年了。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多种多样,有时代的变化、有观念的变化、有生活状态的变化等等,惟独一样没变———国产电影没什么变化。正是这以不变应万变的泰然自若,让老百姓也不变地不看中国电影。...
版权声明:网易娱乐授权Fanhall.com转载本文。本文版权为原作者与网易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见】
看见的,不见了。 电影的结局,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人,好像是出现了,又好像是没有。 只是一种身影,一种魂魄。并且,他们勾走了我们的魂魄,在城市的暗夜里无端游行。哪怕和你擦肩而过,你也看不见他们。 就像是《[[你那边几点]]》的结局出现的小康的爸爸。这个老人,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吗?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巴黎的公园里?他是小康的爸爸吗? 你满含狐疑。 那个孤独的少年,和那个无助的婆婆,依偎在公园里...
■你为什么去看《[[指环王3]]》? 也许你早为它的前两集痴迷;也许是最近才听说它今年获得11项奥斯卡奖。也许你只是逛街经过电影院正好碰上;也许是你的同事聊得兴高采烈而你竟不知这是一部什么电影,令你觉得很落伍…… 对传播学研究者来说,任何答案都是他们渴求的。他们还关心你怎么看、最喜欢哪个角色、电影里你最难忘的部分是什么等等。 “我为什么要费事回答这些问题?”你或许问。 “想看看电影是否在洗你的脑。”电影对观众的作用我们了解甚少。所谓的评论家以观众的名义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