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是

每一刻都是搞笑的 2004-12-14

 当顶着个老大娘发型的许巍在剧场里贩卖绝版青春的时候,俺就知道俺的那些搞笑岁月将一去连头也不回了。俺也感觉俺们正在不可避免地落入绝版温暖的陷阱。 1997年,当许巍在北京郊区唱着《[[在别处]]》的时候,俺正在同一城市和萍水相逢的两个朋友天天换着不同的交通工具到处看演出。2004年,当俺看着俺们坐在5毛钱的地铁里的合影,想念着这些不知踪影的家伙,却不知,这世界,歌唱一瞬间,人间繁华已数载。 今天,俺迫不及待地BT下来《[[每一刻都是崭新的]]》的专辑后,反反复复地听,却感觉整张专辑的每一刻都是无聊的,或者说是...

天下无贼是个有诚意的电影 2004-12-09

    我觉得这应该是冯小刚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电影。当然,抱着看贺岁喜剧片期望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过瘾。但从整体上来说,《[[天下无贼]]》应该是本年度最好的一部内地产电影。    我以前没有对冯小刚的电影这么赞赏的,是因为这个片子我确实觉得能让观众觉得这是个对得起票钱的东西,而且是认真做的。虽然里面有些小的瑕疵,但我作为观众我原谅这些地方。     故事就不说了,从剧本角度来说,整体上很工整,一看就是认真地学习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那些套套,和以往冯小刚电影那种堆积...

《天下无贼》:是羊还是狼 2004-12-07

  冯导今年贺岁大作《[[天下无贼]]》,笔者有幸先睹为快,座在影城一口气看完出来,玩味颇多。作为一部贺岁题材影片,逃不出那些必要的喜剧和商业元素,那些必将进入流行语汇的葛优式台词,刘德华依旧俊朗的外表,火爆惊险的动作场面,诺基亚的手机,宝马的名车,hp的笔记本,在这些贯有的形式之外,笔者还能非常强烈的感觉冯导在片中对于现今城市生活的体味与思考,对于现代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的描述,对于理性枷锁下生存的人的关怀,对于那些逝去的生活的追忆。使笔者着实感动!   影片的故事结构简单,说的是一对屡屡得手的鸳鸯...

王小峰:你的口水里都是歌 2004-12-05

  别把写歌的人想的那么高尚,也别把听歌的人想的那么高尚。这年头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太多了,所以谁也别装。看看那些热销的东西,哪些能代表消费的人有文化?从法国印象派到昆曲热,都是在附庸风雅,真要这样,昆曲早就不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它应该像刀郎一样遍地流行。  于是,当我们从一种终端流行的产品去分析它的消费者时,就会发现,我们都俗不可耐,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儿去。比方现在有一首歌炒得挺热闹,叫《[[老鼠爱大米]]》,唱片公司跟歌手为了能造声势,还专门策划了一起炒作,先撕破脸皮,再破镜重圆,跟小两口吵架一样。...

一个人就是一座城堡 2004-11-29

  一个人一座城堡。  两个人呢?  无意中看到《[[我的秘密城堡]]》的海报,从来没看过有关这部影片的介绍,但我一眼就喜欢上了:斑驳的古堡在凄风冷雨中倾泻灰色的忧伤,一个美丽而忧郁的白衣女子静静坐在绿草地上,她纤柔的手在纸上忧伤地划过。  迫不及待地看完电影,立刻喜欢上那个美丽忧郁的少女卡珊多拉。恋爱和失恋,都带着快乐的笑声和痛苦的记忆,其间是几个年轻人默默地成长。影片营造的氛围美丽而宁静,让人想起初恋的往事,怀旧的思絮飘荡在田园般的映画中。在绿与灰这两种色调中飘渺摇曳,一种和谐而矛盾的美便穿破画...

《公主复仇记》:彭浩翔是反高潮的 2004-11-25

  彭浩翔的电影,最后一刻,自以为布下了天罗地网的人总要发现自己不过是落在别人手里的一步棋。人人都想控制一切,又无时无刻不在反抗别人对自己的控制,最终大家的网织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赢家。  《[[买凶拍人]]》里的马太之所以能引领“买凶拍人”的热潮,就在于肉体消灭敌人并不困难,但是“睇你点死”的诱惑更大,看他变形的面孔,抽搐的身体,坐在电视机前安全地欣赏一个人逐渐死去的过程,顿觉“一切尽在掌握”!《[[大丈夫]]》是男女暗战,四个滚友拿到十几个小时的自由就恨不能一分一秒都要利用起来,可见平时压迫有...

荧屏背后·不只是好看:解《绝对挑战》 2004-11-25

2003年,很多事情都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吸引了无数人眼球的伊拉克战事、一度弥散全球的“非典”阴云,还有让国人无比自豪的中国“飞天”梦想的实现……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地球上的事情,它们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引发了我们的思考。2003年里,我们体验了太多的东西。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屹立着一座高大的桥梁——电视媒体。在这座联系着我们和世界的桥梁面前,地球另一端的事情轻而易举地被推倒我们眼前;在这座神奇的桥梁面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电视本身,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公主复仇记》:爱情不是童话 2004-11-24

初次乍听《[[公主复仇记]]》这一电影片名时,我还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于《[[哈姆雷特]]》式的具有莎士比亚风格的电影,但看过相关的内容简介后,才知道影片讲得是一个花心大少的新欢旧爱一起联手偷自己裸照的故事。坦白说,这样剧情并不太令我感冒——想想不外乎是什么痴心女子负心汉了,或是什么情敌变朋友之类的,有什么新意可言?不过有个地方我不太明白:既然这是部反映现代都市草根阶级的爱恨情仇的电影,跟皇室、宫廷、政治、童话……统统不相干,而两位女主角既无相关外号,也并无乌鸦变凤凰的经历,但为何片名却叫“'公主'复仇记”?...

电影的颠覆究竟是什么 2004-11-24

    有一部影片《[[一年中的九天]]》人们大概忘记了。片中的那个环保人士永远地对原子物理专家唠唠叨叨。所有批评都变得那么苍白,因为原子物理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世界未来的改变所喷发的信息,是语言的批评无法企及的。张艺谋创造的一切就是这样让那些永远有理的文艺批评家们只能相形见绌,电影历史已经被张艺谋改变了,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造就国际影星的摇篮,电影创作的版图出现了“张艺谋帝国”,明火执仗的大小荆轲既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世界对张艺谋的关注,因为两者之间的信息能量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

郑智化:是谁在掐世界的痛处 2004-11-19

  郑智化疲惫而忧郁的唱腔曾经让很多人无法接纳,尽管没有好的形象去和偶像派们排排坐。但是流行本来就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堕落天使]]》里在高跟鞋上摇曳的瘦啊瘦长的风尘迅速侵占了当时正苦海无涯苦作舟的“七十年代”们单纯却不够安份的脑海。   很快,大约是八九年或者九0年的一期《[[通俗歌曲]]》上便刊登了第一篇针对郑智化的檄文,文章不长,却很蛮横,在文中郑智化是一个一文不值的瘸子,因无法改变世界,便在创作中附上消极阴暗的因素,并且恶毒地偷掐社会的痛处。最后又大声呼吁好孩子不应该中郑智化的毒。   哈哈...

颜峻:我是瘴客,我爱醒客,但醒客爱瘴客吗? 2004-11-17

大概是16年前,兰州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街上出现了两个大胡子,他们身后是几间堆满了学术类书籍的店,而店员居然看起来不像是卖肉的。这个灰头土脸的城市突然变了样,真的,我忘不了那个刚刚被《[[新启蒙]]》和“走向未来”丛书轰开的春天,奇迹终于出现了,而且就在我眼前!  几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认识了热爱诗歌的大胡子及其手下所有店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醉倒在他们的办公室。这也就是所谓的民营书店崛起的时代——读书人中间的行动主义者开始卖书,带着他们的浪漫和卤莽,依靠嗅觉和自学的商务知识,从新华书店手中抢...

读《台湾电影不应该是侯孝贤、杨德昌模式》一文随想 2004-11-10

  当我读到该文时,我有种莫名的感觉之后,全身仿佛有一股热血在滚动,原因是“柯受良向台湾电影开炮——柯受良十年没有做导演,最近他带了自己执导,在北京、台湾拍摄的新片《[[生死速递]]》到北京宣传。在20多年的香港电影生涯里,他做过导演、演员、动作指导,至今,他最想的还是回到台湾拍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困难现状,柯受良直言:我不服气”(该文刊载于《[[南方周末]]》2002年4月18日18电影版,作者李宏宇)。紧接着,作者访谈了柯受良先生后,作了个简短而独具慧眼的总结——照顾陈可辛,发掘周星驰,华语电影比较,向台湾电影...

只能是光(代后记) 2004-11-10

只能是光(代后记) ——选自《[[主人与墓地]]》                         致以我的邻居,新婚夫妇易力先生和徐进女士         一   人只要还活着,就要受到怀疑,只有死亡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价值。不接受死亡的人,有一种——是根本就没有出生过。 灵魂不能借,因为一个灵魂只属于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体。灵魂对于身体的忠实,永远胜过身体对于灵魂的背判。诗人要更能体会到这份忠实。...

原生态民歌不是文人骚客的免费聚餐 2004-11-05

  ●大众不愿意掏钱去听“原生态”民歌是因为并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压迫,也没有渠道能令大家相信这是值得的聆听体验,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从主流的传播渠道听见这些音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今年的娱乐关键词中,一定少不了“原生态”三个字,先是民歌大赛引发了学院派民歌与原生态民歌的一些学术争议,然后是山西左权原生态民歌大赛的优秀选手进京演出两场,第一场观众上座率七成左右且矜持,第二场估计是奔走相告的结果,不但座无虚席而且群情激昂,观众不断用掌声向歌手索取再一次聆听机会。  这次免费演出不仅让一些人听...

谭盾:我是流浪纽约街头的中国阿炳 2004-11-05

  错失石头记  曹可凡:我觉得自从我们认识以后,每次见到你总会有一个期待,期待有一个新的作品,那么我想这次也不例外,你的一部别出心裁的作品《[[地图———寻找消失中的根籁]]》也和我们的观众见面了,那你当时怎么会想到去做这样的音乐呢?  谭盾:我198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碰到一个石头老人。那时候我很想家,假期就特别想湖南乡村的东西,我就去了湘西,结果碰到了石头老人,一块石头可以敲出Do、Re、Mi、Fa、Sol、La、Si、Do不同的音调。我当时觉得他很神,要拜他为师,他说没问题。可后来我出国留学,一晃就是...

« 上一页 1 2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37 38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
RUArqwT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