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影片中搜索:

青春墓园/Youth's Cemetery / 张珂

在重庆市沙坪公园里,有一处特殊的墓园.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武斗风暴席卷了全国.重庆的武 斗激烈程度位居全国之冠.无数青年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社会情绪的鼓励下彼此厮杀.成千上万的人 在那场风暴中丧生,武斗留给重庆的,除了痛苦,就只剩下这座墓园.在重庆市沙坪公园里,有一处特殊的墓园。它记录着重庆历史上极为悲痛的一段岁月,而这种悲痛不仅仅属于重庆,也是整个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一处伤口。公元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武斗风暴席卷了全国。地处西南的重庆不可避免地被卷进这场血雨腥风地动乱之中。山城人自古的火爆性格,再加上...

阴道独白/Vagina Monologues / 艾晓明

是美国作家伊娃.恩斯勒的作品,她访问了两百多位妇女,听她们对阴道的感受.这些女人 中,有少女,有老人,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族群,其中还有一百多位曾遭受家庭强暴的妇女.此外, 作家还到波斯尼亚等地采访了在战争中被关进强暴集中营裏的女人.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演出的这个 中国版《阴道独白》,将中国女性的声音加入到这个合唱中.

沉默的怒江/Silent Nu River / 胡杰

怒江上将修建十三座水电站,上游的第一个水电站是在西藏.本片开始一队马帮由松塔村沿著茶马古道 走向下一个坝址,记录下怒江两岸水电站建立之前的原始的生态,建坝之初开发者留下的施工痕迹,政 府的承诺,不同的建坝地区居民们的建筑,生活,风俗,信仰及对於修建水电站不同人群的理解.

红色美术/Red Arts / 艾晓明

红色美术》采访了当年画文革宣传画的画家,红卫兵以及今天中国和英国的收藏者,研究者,力图呈 现文革宣传画的产生,流传及影响.在片中讲述个人故事的有:《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刘春华,广州画 家李醒韬,广州老红卫兵周继能等北京,广州的美术馆主持人,美术评论家,当年将中国宣传画带 去英国的记者,教授,研究者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对文革美术的理解.

天堂花園/Garden in Heaven / 胡杰

湖南女教师黄静疑被男友因奸不遂而遭杀害,但司法当局不能秉公办理,揭示今天中国正在经历的重要 变化:公民意识的觉醒,妇女对司法腐败的抗争,以及反对性暴力的行动.从影片中看到,2003年到2005 年人权入宪前后中国基层民众的权力苏醒以及公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中原纪事/ / 艾晓明

过去数年,河南省贫困乡村的农民,因卖血感染爱滋病的为数不少.本片深入这些爱滋病人中,看看他 们如何面对生活,而官员怎样「处理」这些事实,同时志愿者如何协助染病的村民.《中原纪事》是《关 爱》系列片之一, 讲述发生在今日河南农村爱滋病的感人故事. 其中不僅呈現了中原農民感染的痛史,更記錄了他們揭露真相、抗擊疾病的勇氣

关爱之家/ / 艾晓明

关爱之家》源於《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的长篇报导《邢台爱滋病真相调查》.影片记录了 河北邢台农村妇女刘显红打官司的故事.她因在医院输血感染爱滋病毒,其后决定公开身份,起诉医院, 历经重重艰险,最后终於获得赔偿.影片以她的经历为主要线索,通过几个家庭的遭遇和感染者成立"关 爱"小组的经过,表现出在基层农村涌动的公民意识.

看不见的女人/ / 张虹

港雖然號稱為「國際城市」,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人共處一地,但是大部份的本地人對「外族」不但認識不多,且心存偏見。《看不見的女人》是一部關於三個印度女人的紀錄片,影片嘗試了解一下她們鮮為人知的生活。 Vandana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是一位年青敢言的大律師。Preeti 和Rehka剛剛二十出頭,來自孟買,在香港打住家工。三人都是印度人,雖然背景和際遇都不同,但同被視為低等公民。

問--大陸小學/ / 張虹

  因時間有限,只訪問了二十多位學生,其中一半人是由學校挑選的,其餘的則由我們在校園裡邀請而來。   問題有二十多條,範圍包括︰個人(有甚麼理想?最崇拜誰?)、家庭(誰做家務?)、性別(男孩跟女孩比,誰能幹些?) 、社會(外國人跟中國人的分別?)……等等。中國正在劇變中,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它的文化與教育又如何呢?是否也有長的進展?   能和這些未來社會主人翁談話,讓我們對中國新一代多了一點認識

搬屋/ / 张虹

本片以五个多月的时间拍摄,纪录在牛头角村独居的长者搬迁期间遇上的种种困难,以及日常生活的苦与乐。牛头角村为本港最大的旧型公共屋村之一,居民多为独居长者及贫苦家庭。政府近年重建该区,自2001年起居民陆续搬去其它新屋村。 本片描述2002年9月3日,在慈雲山球場舉行的一次盂蘭節派米活動。參加輪米的人士約有八千二百人,大部份為長者。派米活動在上午九時開始,至傍晚六時結束。大部份輪候者在清晨四時前已抵達球場,當日警方派出約百名警員到場維持秩序。 派米活動多由道教團體主辦,每年盂蘭節約有三十至四十個這類活動在全港...

平安米/ / 张虹

本片描述2002年9月3日,慈云山球场举行的一次盂兰节发米活动。参加等米的人士约有八千二百人,大部分为长者,当中亦有不少伤残人士。派米活动在上午九时开始,至傍晚六时结束。大部份轮候者在清晨四时已抵达球场,当日警方派出约百名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選舉/ / 张虹

,《选举》由04年9月12日选举日之前的6个月就开始拍摄,拍了200多个小时的影像,选举过后也拍摄了一些谢票的情况。不过也实在有太多影像了,所以电影最后只集中在选举前两个月,直至9月13日凌晨公布选举结果为止。 今次的《选举》,依然是没旁白没配乐的“Direct Cinema”拍法。她说有旁白的纪录片都很糟糕,纪录片有旁白是因为观众不肯用脑。有没有例外呢?张虹心目中只有两部,一部是40年代的London can take it,讲述的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空袭伦敦的情况,是部振奋国民抗敌的短片;另一部是长达4个多小时The Sorrow and The Pity...

中學/ / 张虹

導演深入本地兩間著名中學進行拍攝, 描述 當中的日常點滴。觀眾將重親思考本地教育、學生的價值觀 及教師所面對的處境等 这部纪录片以三个多月的时间拍摄香港两所声誉优良的*BandOne*中学的日常生活,包括上课、早会、老师会议、课外活动及家长工作坊等活动。这部电影尝试去了解老师教学目的与方法,学生的价值观,学校对男女角色的看法,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及教师的处境等等秉承怀斯曼《高中》精神的是香港纪录片女导演张虹的作品《中学》,周浩声称自己拍摄《高三》是受了张虹作品的启发。社会学背景的张虹也是半道出身做纪录片,2002年...

人的几分钟/ / 蒋志

。有时候,这是令人讨厌的,因为你会冷落你的玩伴。作为一种习性,也许它像一个小偷出门总会带上作案工具一样,一心图谋想从外面偷点什么回来。有一次在北京西客站对面的人行道上,蒋志看见一个老人正在做着奇怪的举动。他用拐杖指指天,又指指地,左点点,右点点,然后走几步,再继续那套奇怪的动作。他只考虑了一秒钟,就掏出了摄像机。系列短片《人的几分钟》计划也是在那一秒钟里决定的。他觉得应该要这么做。现在已完成了七个,除了这个《上北下南》,还有《姐弟》、《出色的战士》、《背腿人》等等。顺利的话,每年可以完成10个。人...

一根老油条/ / 蒋志

油条是中国人十分大众化的食品,常当作早餐。 “老油条”在民间是指某一类人:无聊、厚脸皮、撒赖、无厘头……总之是油腔滑调、放肆无忌的家伙。一个“老油条”式的人和一根真正的油条在一起了。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这是一幕充满幽默色彩的短片,主角以一根油条为道具,在我们日常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竟做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怪诞举动。 

« 上一页 1 2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148 149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