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我没有与电影发生任何关系,或者说,没有与生活发生关系。在家中宽敞的有些让城市人惊恐的大卧室兼书房中独自一人做些不愿意做的事。
这本是个忙碌的季节,即使干旱和炎热。印象中平静而忧郁的乡村终于变得比城市还势力不堪。好多人问我,有对象了吗?原来她的与我同龄的儿子已经娶了一位美丽的媳妇。我说,没有。说完后竟然有些羞愧。
两本与法斯宾德有关的书在我的书柜里。每次回老家都要拿出它们来看一下。也许,与他的电影相比,我更喜欢他的人,一个出格的天才,一个胖乎乎的双性恋者。
最初接触法...
《[[夜宴]]》今天已经开始在广州点映,招待的主要是媒体与影评人,看到的相关评论中,贬的色彩很浓厚,而且将《[[夜宴]]》看做是《[[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的衣帛继续者,至少在我看来措辞激烈而尖刻。 所谓“影评人”这个概念一向很模糊,甚至在中国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影评人,还没有定论。鉴于上次《[[无极]]》宣传时媒体的热捧,与之后观众网络的冷嘲之间的落差,使得很多人对于电影评论的“独立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当然话说回来,此次《[[夜宴]]》后的即时反应,也不能排除刻意表现姿态的可能性。 但我今天最关心...
“一双鞋陪伴你的时间,和一个人陪伴你的时间,谁比较长久? ” 《[[人鱼朵朵]]》是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推出的新人导演李芸婵的电影长片处女作。 作为一个新出道的女导演,台大动物学硕士的身份似乎没影响她如梦似幻的想象力和童心未泯的孩子气。 于是,整部影片就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美仑美奂的童话世界。一切都那么梦幻美妙,美好到让你几乎都忘了:这是一个最不真实的美梦,尽管你已流连其间不愿醒来。 和童话故事里的美人鱼一样,朵朵是个天生不能走路的小女孩。幸运的是,不用和老巫婆做以声换脚的凄惨交易,一次奇迹般成功的手...
昨天,导演尔冬升暂时放下春节档大片《[[门徒]]》的拍摄工作接受本报专访,他说,如果能够自由选择,更愿意当编剧而不是导演。针对“尔冬升电影没风格”的批评,他表示“没风格就是我的风格”。
尔冬升正在香港拍摄春节档大片《[[门徒]]》。这部由刘德华、吴彦祖、古天乐主演的纪实题材电影,反映的是毒贩与卧底的生活。尔冬升说,这是一部酝酿了10多年的电影,现在一切准备妥当,他必须把它拍摄出来。”尔冬升介绍,这个故事是半纪实的,“我在警界高层有不少朋友,他们给我讲了许多真实的...
王家卫是谁?在中国,他是小资们的最爱,喜欢王家卫,那是一种品位——去电影院看王家卫,或者在咖啡厅谈王家卫,是许多白领最爱做的事。在国外,他是文艺电影大师,戛纳电影节,他是评委主席——要知道,连吴宇森、徐克、姜文、巩俐这些顶尖电影人都只能做评委。正因如此,说王家卫是商人,才会有很多人强烈反对。身为文艺片大师,他几年才搞出一部电影,票房也不是特别好,还有赔光投资公司所有钱的前科,试问这么一个赔钱导演,怎么会被扣上“商人”的铜臭帽?其实,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王家卫搞资金、推产品、赚大钱的本事比拍电影一...
近日,刘德华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透露,鉴于第一期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推出后,在电影奖项和市场方面都有不错的回报,因此他决定推出第二期。为此,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了映艺公司的营运总监,也是“亚洲新星导”的另一位负责人余伟国。据他透露,已经有一批内地新导演寄了剧本给他们,目前正在筛选阶段。而且,俞伟国还介绍说,第二期“亚洲新星导”计划拟邀请张艺谋、田壮壮等知名导演担任影片监制。基于第一期的“疯狂”势头,刘德华决定展开第二期“亚洲新星导”计划。投资同样为2500万港元,“暂定还是6位...
一
最近有三个人跟我讲宁浩。这三个人都不是电影圈的,他们都与我认识很久,他们之前从来没有跟我提过宁浩。
但是,一夜之间,我分别知道他们是宁浩的同学、朋友、伙伴。他们都知道许多关于宁浩成长的故事,是我们在报纸、电视上看不到也听不到的故事。
于是,宁浩的身世在我眼中一下子八卦灿烂。
可是,他们谁能也没有想见宁浩会如此火?谁也说不清楚,是宁浩造就了《[[石头]]》,还是《[[石头]]》造就了宁浩。
二
初见宁浩,觉得这是个闷骚的人。
因为很少有人说自己没有情趣,一般这么说的人,都是某一方面具有特长...
《[[看上去很美]]》这部影片改编自王朔1999年的同名小说,王朔的小说有一种自传式的独特气质在里面,他在这部作品里面想表达在封闭压抑环境中对自由的向往,打破道德观念上的约定俗成过程很痛苦,把这个“艰巨”任务放在在一个孩子肩上就更显得沉重,王对故事情节的处理想给人们更大的心理震撼,但是影片对于自由和禁锢的矛盾展现的不是很畅快,总感觉挠不到痒处,压抑的结果还是压抑。
先絮叨絮叨影片的情节,片子里描写保育院的桥断还是很能勾起我童年回忆的,因为我的童年还有那些影子,影片一开始就是老师带着孩子们玩狼吃羊的游...
由年轻作者杨弋枢独立制作的纪录片《[[浩然是谁]]》入选今年的第59届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Filmmakers of Present单元。这个是洛加诺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外的另一个竞赛性的单元。
《[[浩然是谁]]》是说一件“预谋打人未遂事件”,在一群小镇少年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可能发生,他们有无数“未遂”的冲动,有使不完的劲头,时间还没有紧迫地追赶他们,他们还能游荡、荒废、抛掷、妄为,现实给他们积聚了那么多危机,那么多要“打浩然”的理由,但他们的反叛指向一个找不到的目标。影片名叫《[[浩然是谁]]》,但浩然是否出现并不重要...
杨弋枢,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生。曾获《[[上海文学]]》小说新人奖,主要在国内刊物发表小说、随笔、评论、理论等作品20余万字。《[[浩然是谁]]》是作者第一部纪录片。
浩然是一个寓言
十几年前,我也曾是D镇的一名初中生,也是片中这群少年的年纪,我记得我的哥哥、邻居的男孩子们、还有我的很多同学也是这样的游荡少年,当年我毫不关心他们整天干了什么,作为好学生的我对他们敬而远之、自动与他们划界、不与之为伍。但谁知道呢,时间以另一种形式回转,当我遇到这群少年并开始拍摄他们的时候,我心里却在不断回溯我自己的少年时光。你知道,那些我们自我规约所摈弃的生活里,暗藏了另一个不可能的自己;你知道,那些在匆匆赶往成年的路上所丢失的,一定有我们要找回来的东西。
在整个拍摄中,...
这是苏中平原地区的一群小镇少年,一群厌恶学习、喜欢打架斗殴的初中生。他们三天两头被请去政教处受训写检查,受处分、离家出走、被劝退学的总是他们。他们似乎飞扬跋扈,自认为强大无敌,但遇到事情又会洗脱责任,其实成人世界的规训始终是一种隐隐威胁,他们既反抗,又畏惧。
《[[浩然是谁]]》说的是这群小镇少年的一件“预谋打人未遂事件”,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可能发生,帮会、打架、跟老师作对、兄弟、女孩儿的事情就是这些少年最日常的生活,他们有无数“未遂”的冲动,有使不完的劲头,时间还没有紧迫地追赶他们,他...
片名:浩然是谁
类型:纪录片
片长:72分钟
年份:2006年
格式:DV
宽幅:4:3
语言:中文
监制:朱日坤
导演/摄影/剪辑:杨弋枢
设备提供与技术支持:冯亚东
技术支持:徐靖
音乐:谭卫华
音频技术处理:王帆
片中主要人物:周时松 陈钟 王伟 张宁 戴万元 周连联等
英语字幕翻译:凌海衡
法语字幕翻译:Marina Foxley
从记录片技术的角度来讲,这部片子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形式。从有拍摄意向到最终完成,包括碟店里摄影机机位的选择,第一次开始拍摄的高鸣几乎无法考虑太多,他郁闷自己的非专业背景,甚至剪辑时还得现学软件。但我们最终却看到事件脉络分明,“排骨”个性鲜明,一举一动中简直要从银幕里纵身跃出,影片剪辑透露出高鸣对事件的选取和判断非同小可。
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观看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这片子对准的人物是像排骨和他朋友那样从农村涌来城市的外来群体,但你逐渐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态度、对爱情的认识以及对未来...
唐诗宋词汉文章,当今就算纪录片。中国的新纪录片在最近的几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现在文艺青年热衷于谈纪录片,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热衷于谈诗歌一样。
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有关中国新纪录片的文字就多起来了:2000年台湾远流出版社出了王慰慈的《[[记录与探索——与大陆纪录片工作者的世纪对话]]》,2003年北京三联书店出了吕新雨的《[[纪录中国]]》,梅冰和朱靖江合编的《[[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以及朱日坤和万小刚合编的《[[独立纪录]]》分别是2004年8月和2005年8月由陕西师大出版社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