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环境的阴影
这次影展有三个板块,分别是中国纪录片、土本典昭回顾展、亨利·斯托克回顾展。三个板块的纪录的气质似乎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大多数的纪录片都关注了此时的社会或者彼时的历史,很多都是非常大、非常敏感的事情。可能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关注抽象的话题显得太奢侈和矫情。土本典昭回顾展放映了他的水俣系列作品和两个关于交通的作品,此外还有两个年轻日本导演的纪录片。日本导演的严谨态度和细腻情感让人敬佩。亨利·斯托克的作品贯穿了一个世纪,作品风格多样,全部看下来,会让人觉得似乎电影在他那里是...
作者 王小鲁
一、艾晓明教授的电影实践
中山大学的[[艾晓明]]教授自2003年开始,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天堂花园》、《太石村》、《人民代表姚立法》、《关爱之家》、《中原纪事》、《文革美术》、《开往家乡的列车》……有的长度达三四个小时,地域则自华南至华北。去年夏天我在广州,卜居之处恰与中大比邻,我们因此有了几次交往。我看了她的大部分纪录片,这些作品透露的行动能力和介入社会的热情,让我这个从事独立影像评价与创作的人汗颜。在她面前你会获得一种感召:不要做太多闲谈,快去行动吧!
艾晓明以前是研究现...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中,黄伟凯的《[[现实是过去的未来]]》,以其独特的纪录片电影语言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日前,黄伟凯导演接受了电影札记记者的采访。
记:片名是《现实是过去的未来》,好像跟内容关系不大,怎么起这么个片名?
黄:关于片名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有一天我在工作室来回踱步,发现地板上有一张报纸, 2007年最后一期,这张报纸是总结中国过去一年以来各个艺术领域的成就,然后它的开首篇当然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未来就是不断到来的现实”。然后我就自问,那么现实是什么?...
在5月3日前提行为艺术节独立电影单元中展映了《[[黄金周]]》,现将现场观众的提问与李红旗导演的回答整理如下:
我只是想把大家带入到一个比较陌生的情境里面去。希望它所达到的效果就是有人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当中,能够眼前一黑或者心里一亮。
人在家里边住久了是会慢慢死掉的。
我对人不知所措的状态是最感兴趣的。我觉得人在最高兴或者最痛苦的时候才是最单调的时候。在不知做什么的时候才是充满了可能性的时候
观众:您能谈一下您对这部影片不满意的地方么?
李:不满意的地方,那可能所有地方都不满意
如果按照我的思路去...
日前,杨弋枢作品《[[浩然是谁]]》由贝森文化和栗宪庭电影基金正式发行DVD。
DVD特别收录了导演访谈,中英文字幕,D5。
本片杨弋枢担任导演摄影剪辑,制作机构为现象工作室,朱日坤担任制片人,音乐由谭卫华担当,技术支持为冯亚东。DVD购买链接
影片概述
这是苏中平原地区的一群小镇少年,一群厌恶学习、喜欢打架斗殴的初中生。他们三天两头被请去政教处受训写检查,受处分、离家出走、被劝退学的总是他们。他们似乎飞扬跋扈,自认为强大无敌,但遇到事情又会洗脱责任,其实成人世界的规训始终是一种隐隐威胁,他们既反抗,又畏惧。
...
贾樟柯送给“全国人民看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三天“席卷”100万,创下了他自己的票房纪录,我们是该祝贺呢?还是祝贺呢?
对于这个被不少精英文化标榜为“时代记录者”的导演,我个人总是不喜欢。虽然,从他的“毕业作品”《小五》到现在的《二十四城记》,我都看了,甚至有些片子看到有些地方,我也感动了、共鸣了,用那句洋气点的话说唏嘘了,但每每到了和这位导演打交道,每每到了利用职业特性对这位导演和他的作品发表点个人见解时,我总是不想貌似客观,我总是想夹枪带棒诋毁一下他的作为。
这是为什么呢?在别人PIANPIAN的把他...
日前,崔子恩纪录片作品《我们是省略号》DVD由贝森文化正式发行。
省略号可以省略任何不能说的东西,不想说的东西,不要说的东西,意味深长的东西。在各种主义下,这种省略能力更是惊人。
影片梗概
从夏天到冬天,从720人减少到16个人,源海实验学校的打工子弟经历了一系列残酷的事件:被赶出校园,被赶出作为临时教室的厂房,露天上课,甚至连露天上课所赖以坐席的水泥电线杆也要被抽走。原本济济一堂的孩子们,流离失所。有人失学在家,有人转到路远收费高的学校,有人与父母分离回了原籍老家。直到寒冬来临,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只好挤...
谈纪录片是一个奢侈的事,因为这似乎说明你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去看大家不愿意看的,或者认为是跟自己无关的影片。过早的给纪录片下结论,无论于哪方面,在现在看来,都是仓促而可笑的。
当“纪录片”依然被电视台当作他们的专利在行使对平民百姓的太平宣传时,独立纪录片人的视角已经潜入社会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某些人依然用“电影”和“纪录”来争论这两种形式的异同时,纪录影片的发展早已走出了设定的每一个框框。
我更乐意将纪录片当作艺术创作,而相对之下,无奈的把虚构影片的生产更多看成是工业流程。明我知...
5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学逸夫馆,一脸络腮胡子的林鑫沉默地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教室里正在放映他的纪录片《[[三里洞]]》。
入选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的《[[三里洞]]》已经是第三次公开放映,前两次分别是在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宋庄美术馆第四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在云之南放映时,全场流泪,内部评选排名第一;在宋庄,获得纪录片交流周的金奖。说《[[三里洞]]》是今年最火的纪录片并不为过。
即使是第三次和观众一起观看自己的影片,林鑫依然无法平静地从头到尾看完,中途好几次离开放映现...
片名(Title): 我们是省略号
英文名(English Title):The school that disappeared
片长(Running Time): 94min
年份(Year of Production):2007
导演(Director):崔子恩
制片人(Producer): 崔子恩
摄影(Cinematography): 崔子恩 赵珂
录音(Sound): &...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未能如愿在戛纳升起,打破了继《[[三峡好人]]》和《[[图雅的婚事]]》获得金狮和金熊后中国电影在欧洲影展三连冠的梦想,很多人的失望之情难以掩饰。我理解这种心情,但觉得毫无必要———我这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酸葡萄。
诚然,戛纳是世界一流的影展,它发掘了不少大师级影人和经典级作品。但跟世界上任何电影奖一样,它的眼光再敏锐,也有其局限。
比如,它不时会评选一流影人的二流作品,而且会受到政治风向的左右而追捧一些极其左倾的影片。更重要的是,它会遗漏佳片。无论是少数评委把持的...
Il Conformista (意大利 法国 西德)
片名:随波逐流的人/同流者导演: Bernardo Bertolucci主演: Jean-Louis Trintignant Dominique Sanda Pierre Cl
在这个只崇拜黄金的年代,谁还会去关心好人──贾樟柯
贾樟柯与三峡的关系建构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很大的偶然性。假若没有画家刘小东,没有后者在夔门和曼谷进行的《[[温床]]》的创作计划,就不会有贾樟柯跟随他的脚步去拍摄的纪录片《[[东]]》,也就没有了贾樟柯继《[[任逍遥]]》之后再次被一个空间所诱发出的即兴套拍,当然就没有了我们现在坐在北大百年讲堂里看到的这部新科金狮奖影片《[[三峡好人]]》。
但看完片子,我们分明能在笃定从容的影像中发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必然性,贾樟柯所讲述的三峡,也许并非“我来...
《[[海边的恋人]]》与《[[海边的女人]]》两种翻译只是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简直可以说风马牛。从前面一个名字来说,似乎更接近一部言情片,影片也的确是。 洪尚秀还是不同于其他言情片导演,他讲的往往是爱过以后的故事,起点或许与别人相同,然而当他们抵达终点时,他的故事还却在途中。影片讲的其实还是三角恋爱的老套路,不过,洪尚秀的影片永远不会出现韩国言情片常见的死去活来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一夜情之后湿手沾面的尴尬,这可能要让许多喜欢浪漫言情片的韩迷们失望了。 洪尚秀本来就是...
贾樟柯:电影能做的就是告诉大家不同的现实 香港很多电影院都有一张内地没有见过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海报。巨大的周杰伦脸孔,蒙着绣有金菊图案的面纱,眼神摄人地盯着来往的观众。上个月《[[三峡好人]]》在香港首映时,贾樟柯就要经过这张海报走上《[[三峡好人]]》的放映厅。当时我建议他在这张海报前留影,他笑了笑说:“还是算了吧。” 虽然在今天的电影院和街头,你都不太看得到《[[三峡好人]]》的灯箱广告和海报,但是其实前天,《[[三峡好人]]》已经和《[[黄金甲]]》同时上映。《[[黄金甲]]》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