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是谁]]》
导演手记
浩然是一个寓言
父亲多年担任乡镇机关的行政职务,因此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乡间度过,父亲隔几年就会被调往另一个乡镇,因此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周末爸爸”。每到周末,父亲从邻镇骑车回家,我和哥哥总是恭恭敬敬地、老老实实地、或者说胆战心惊地、远远地就大声叫“爸爸”。其实他还没到家时,早有邻家的哥哥们通风报信:“你爸爸回来了”,这句话对于我们,大有闻风丧胆的感觉。我们与父亲的关系,邻居们笑话为“老鼠见了猫”。
也许记忆夸大了我对父亲的恐惧,其实父亲慈爱的...
中国的电影审核制度永远都是影迷心中的痛,其中的弊病不言而喻,埋没了许多有才华横溢的文艺创作者。他们只能把自己的胶片封存于电影博物馆,任岁月腐蚀,任蚊虫浸淫,永世不得获得光明,悲哀至极。这其中的一大部分都属糟粕,可是精华之作也不为少数。去年中国百年,创作电影200余部,而在院线公映的只有区区几十部。院线喜欢用《[[无极]]》、《[[神话]]》、《[[天下无贼]]》这类商业大片来谋取大额的票房,而不愿意用文艺电影来培养观众的欣赏情操,套用《[[看上去很美]]》的一句台词:Cao你妈! 张元是幸运的,他用国际影展打开了自己...
很多年来,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一直被人们描绘成穷困潦倒的音乐天才,不过,一个新的展览日前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理论:在18世纪的维也纳,莫扎特并非人们印象中那样一贫如洗,相反他属于当时的高收入者。 据英国《[[卫报]]》4月5日报道,奥地利4日开始举办“莫扎特:维也纳的作曲家”展览,其中展出的一些新资料显示,莫扎特每年能赚1万弗罗林(当时奥地利的货币之一),在当时是一笔极可观的收入。展览负责人奥托
看《[[阿司匹林]]》的时候,迟到了。满满当当的人,觉得很高兴。感觉很像标放,温暖的学生气扑面而来。
早就知道《[[阿司匹林]]》,知道它是婚姻的产物,是老婆演员梅婷和老公导演鄢泼经亲密合作而诞生的电影。很早觉得,梅婷有种很隔绝的气质,清淡且冷静,是适合做幕后的女演员。幸好,碰到一个老公,品位脾气都相投,所以,就做了这样一个电影。
《[[阿司匹林]]》讲的是爱情,文艺女青年的爱情历程。她历经四个不同类型的男人,体验爱情的不同感觉。暗恋过一个音乐老师,初恋过一个穷男人,执着过一个小男孩,最后被一个中产猛追。女...
“《[[黑社会]]》我用了一个大胆一点的角度,这就是我个人的转变,算是走入了一个新世界。至于什么叫风格成熟,我还不知道,现在还不知道。”
南都:《[[黑社会]]》拿下了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个重头奖项,而且被认为是银河映像近年来风格最成熟的一部电影,你认为这部影片在你的作品中的地位怎么样?
杜琪峰:拍每一部戏,我都想尽力做好,但究竟出来的结果是最好,还是最差,我自己猜测不到。我觉得《[[黑社会]]》表达了一种与时代相关的东西。我自己觉得电影的取材,很多来自生活。而我的方向一...
2006年4月8号晚上8点左右,由杨亚洲导演、倪萍主演的电影《[[泥鳅也是鱼]]》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见面会,见面会现场异常火爆。
《[[泥鳅也是鱼]]》的主创人员,导演杨亚洲,主演倪萍以及制片人到现场与大学生进行了互动。倪萍一身休闲装扮,刚入场就引发了阵阵掌声,杨亚洲导演也是休闲装束,一派亲民路线,无形中拉近了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见面会上倪萍各地的粉丝团也赶来助阵。见面会上大学生观众针对影片和演员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人问到倪萍对于演员和主持这两种职业更喜欢那一种,倪萍回答说,两种都...
早在去年10月,就知道杨亚洲的《[[泥鳅也是鱼]]》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艺术成就奖,后来媒体上热闹了一阵就没了这部影片的消息。
最近了解到这部电影要在4月15日上映了,翻出过去的报道看看,发现它入选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过程还很有戏剧性。影片报名参加电影节时,后期还没完成,画面和声音都没有做最后的处理,制片方将影片的“半成品”刻成碟带到了日本。有一天电影节的工作人员看到桌上有张碟,就随手放到电脑里看,结果他们一下子被眼前的画面吸引,将这部意外获得的影片选入电影节。
看了《[[泥鳅也是鱼]]》之后,不怀疑这个...
“生命是个奇迹”,面对破壳而出的雏鸡,老邮差由衷的感叹,是的,生命是个奇迹,尤其在战火纷飞的时候,幸存的生命是个奇迹,依然快乐的生活是个奇迹。Life is a miracle,库斯图里卡的这部电影貌似一部喜剧,但是,却是将生活撕破了给人看的那种,战争中的种种丑陋,苦涩,艰难都被库斯图里卡以一种荒诞的手法展现。关于战争的喜剧我已经看过不少,比如那部看过N遍的《[[虎口脱险]]》,但是这部不是一部真正喜剧,它的剧情太怪诞,喜剧琐碎而没有逻辑。但是,它又不是“无厘头”似的风格,它于荒诞中又时时表现着现实的残酷,它...
这算是第一次接触路学长的作品,以前的那部《[[卡拉是条狗]]》也是断断续续的看了一点。我觉得《[[租期]]》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就是平民化,通俗易懂却又不乏戏剧性。先从故事情节来看,影片关注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妓女的生活的影片在中国并不多见,但是路学长却以此为着眼点,以妓女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纷繁的社会。妓女这个角色在影片中起到的并不仅仅是个主角,她更多的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她要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然后让你去领会社会之间人与人的差别或者隔膜,并在其中告诉你没有人可以不尊重别人。妓女不是没有良心和自尊,她们更多...
昨日,在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上,带着新作《[[花落风流]]》在亚洲电影投资会单元寻求合作的香港地区著名导演关锦鹏接受记者专访时,详细解读了这部新片。对于记者们最为关心的《[[梅兰芳传]]》,关锦鹏则态度谨慎。此外关锦鹏还坦言“早就听说今年金像影后是周迅”。 《[[花落风流]]》还是讲述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市的纠葛。故事的两位女主角是上海文艺沙龙中的红人,分别由刘嘉玲和舒淇扮演,而两位男主角则是胡军和张震。关锦鹏本人对这部电影的定位是“风月电影”,他称演员在片中“应该是含蓄的突破”。关锦鹏对于“风月”和“情色”...
有人说,《[[无穷动]]》是女性主义的,因为里面一个男人也没有,从头到尾就是四个女人加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偏偏也是女的。还有,导演也是女的。女人做的东西就一定是女性主义的吗?我不这样认为。
最近朋友请我看了《[[无穷动]]》,据说是“节本”,删去了一些精彩对话,觉得很遗憾,真希望以后检查部门不要太严厉,可以让我们见到作品的本来面貌。有人说,这个电影是女性主义的,因为里面一个男人也没有,从头到尾就是四个女人加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偏偏也是女的。还有,导演也是女的。
女人做的东西就一定...
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战争的目的无非两种,对内争夺权力,对外抢取资源。一战、二战直至海湾战争都是。而好莱坞似乎也有一种反战的习惯和传统。除去一战、二战,对美国以后参与或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有影片反对。《[[陆军野战医院]]》、《[[绿色贝雷帽]]》、《[[现代启示录]]》、《[[猎鹿人]]》、《[[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生于七月四日]]》、《[[早安越南]]》、《[[华氏911]]》等等,这样的影片数不胜数。
于是可能国内部分媒体的影片介绍都有一种思维惯性,似乎好莱坞的战争片就是反战主题。去年的《[[锅盖头]...
在尼古拉斯凯奇获奥斯卡之前的早期电影中,就剩下这部《[[抚养亚历桑纳]]》一直牵挂,却无缘一看。其余的《[[Birdy]]》、《[[Moonstruck]]》、《[[Wild at heart]]》、《[[Honeymoon in Vegas]]》、《[[It could happen to you]]》等有名或无名的影片都已看到。还是喜欢获奖之前的凯奇,虽然之后他还是有不少成功的作品,但也许是那个绝望到底的编剧耗费了太多的能量,或者名气的增长让他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好莱坞的游戏当中,总觉得之后的凯奇和他的角色都有些蔫。虽然《[[石破天惊]]》、《[[空中监狱]]》和《[[变脸]]》这些动作片非常成功...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做纪录片的人,对于做纪录片的心得和目的也同样是万万千千。我对纪录片的理解就是,我肩膀上的的摄像机就是你的一双眼睛,我镜头面前所发生的就是你通过影片所看到的。因为我背负着身后千万双渴求真相的眼睛,所以,我不愿意打扰、干涉镜头前正在进行着的生活原版,甚至不愿意为了画面美观加一盏灯光,或在镜头上装一片滤镜。
在我镜头前发生过的细节,只要是我觉得应该告诉观众的,都已经装进了这个80分钟长度的影片中,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好死不如赖活着]]》(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而我耳濡目染的...
这是一部典型的欧式知识分子电影,2005年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所向披、屡获殊荣。影片通过不断收到的偷拍录像带让主人公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四十多年来刻意隐瞒、试图遗忘的过去。迈克尔.哈内克再次以冰冷的摄影机让观众逼视人性中令人不堪忍受的阴暗面。揭开结疤的伤口固然是一件残忍的行为,但其残忍程度远不及伤疤形成时鲜血淋漓的过程。如果始终不能面对自身的罪恶,那罪恶本身就会在某些诱因作用之下变本加厉地在你身上发作,让你自食恶果。
乔治.罗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当他第一次接到录像带有些莫明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