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中搜索: 我
我虚拟了一个人物日志。自述的中文声轨,英文字幕,人物指代(我、角色、城市(德黑兰)相互转换,两种经验的互指。
在这部影片中,“好好先生”姜武、“大侠”胡军一反常态,变成两个邋遢饶舌的土强盗,在一个小村中大开杀戒。影片讲述唐代中期,两个歃血为盟的强盗兄弟,路过一个小村苦竹林,却不想山清水秀的苦竹林杀机四伏,一时间官兵、强盗、村民齐聚此地,两人陷入一场荒诞不经的战斗之中。
李消非, 1973年出生于中国湖南,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住、工作在纽约和上海。
李消非从2010年开始创作“流水线项目”,该项目是一种与当下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的实践过程,至今他已在世界各地考察和拍摄了两百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他用重复不断的运行和递进的影像来代替一般叙事手法去感知生产者,以探讨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并不断质疑视觉生产和商品生产之间的问题。
Li Xiaofei (Chinese:李消非; b.1973) is a Chinese visual artist and director who lives and works in New York and Shanghai. He gr...
作者於国立的台南艺术大学主修动画,手绘笔触细致入微,平面/三维动画谱写後恋情日记,新居收到连绵不断的神秘邮件,叫他迷失了
人到中年的口口卡(作者本人),喜欢说自己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但事实上他才不愿意给年轻人镜头呢,他心里说:再来的时候我拿棍子打你出去,调侃时会说别人的摄像机只是一个玩的东西;更多时候谈及的是自己的回忆,他号召所有人脱下自己的裤子,当然这只是一个嚼头;只有他被激怒了他才会批判别人,不然以和为贵吧还是,他信誓旦旦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想找老虎打打!!!
an middle aged person(the writer) like to say being with youth.
but infact he doesnt want to camera to youth, he thought: I would beat you if you come ag...
在小学篮球队里,冯俊杰是年龄最小、脾气最大的一个。
湖人队是很多人的偶像,冯俊杰也不例外。但有谁亲眼见过湖人队呢? 冯俊杰看到的不过是一段段电视节目而已。
卞仲耘,1916年生,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从1966年6月初开始,她被“揭发”和“斗争”。1966年8月5日,她被该校红卫兵学生打死于校中。
一 被害
1966年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红卫兵“斗争”“黑帮”。他们“斗争” 了学校的五个负责人:副校长卞仲耘,胡志涛,刘致平,教导主任梅树民和副教导主任汪玉冰。当时这个学校没有正校长。
在7月底,毛泽东下令把派到各学校领导文革的“工作组” 撤出学校。7月31日,这所中学的红卫兵宣布成立。工作组离开学校后,控制学校的是红卫兵组织以及工作...
深受博伊斯的“社会艺术”学说的影响,利用投射的光线,把现实中的人物形体进行扭曲,变形,重新拼贴组合,使之产生新的符号和图像的意义;
片子主要由五个红卫兵(刘龙江、胡晓光、徐友渔、黄玲、田壮壮)对“文革”的回忆组成,并穿插眼镜蛇摇滚乐队为此片创作排练以及演唱主题歌《我的1966》(作词于坚)的过程、郝志强带有隐喻色彩的水墨动画和“文革”新闻纪录资料。共分七个段落:1、长在红旗下(Life under the Red Flag);2、加入红卫兵(To be a Red Guard);3、拿笔做刀枪(Using Pens as Daggers and Guns);4、见到毛主席(Reviewed by Chairman Mao);5、砸烂旧世界(Destroying an Old World);6、建立新世界(Establishing a New World);7、回到九二年(Ba...
该剧讲述了一起杀人案件,以警察侦破为主线,经过几次错误判断到最后终于破案,对犯罪分子作案动机做出了详细阐述,用意识流来挖掘犯罪心理,和观众共同去探索男一号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了在这个压力很大的环境中,每个人内心的圣地是不可以触碰的,人与人的理解成为剧中强调的主题。该片片长45分钟,midi和主题歌曲都是原创。
南京乐无边动画设计工作室(LE-JOY ANIMATION)制作,《Piercing I 》讲述了因金融危机而下岗的张小军,被超市保安误认为是小偷的故事,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农村当一个农民。这部长达1小时13分43秒的电影,导演、编剧、原画、动画完全由刘健一人担当。
本片的主人公名叫殷正高,湖南人,1980年代曾经担任岳阳市副市长,当时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老百姓很拥护。1988年因为向上反映市长谭照华以权谋私的问题,被停职审查。此事激怒了公众,引起游行抗议。殷正高退出政坛以后,成为一个思想者,写文章,自己印书,自办网站。本片以殷正高的社会交往为主线,从湖南到北京,展示了几代关心政治改革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像杜润生、李锐、杜导正、朱厚泽这些前任高官苦心经营《炎黄春秋》杂志的场景,也有基层青年人参与基督教家庭教会的画面,还有地方的志士仁人想成立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