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FANHALL ID: if02452
> 投票或上传图片(1)
> 浏览/分享相关视频(0)
评分: (不足5人暂不计算)
(共 0 人评价)
片名: 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其它片名:
导演: 王小龙
片长: 分钟
年份: 2000年
类型: 纪录片
国别: 中国
语言:
格式:

影片概述 . . . . . .

穿越上海的苏州河上,有一座老铁桥叫新闸桥。桥堍是一片旧居民区,蛰伏着弯弯曲曲的大小弄堂。弄堂里此起彼伏的声响和毫无顾忌的笑骂交织一片——这样的场景,令人感到回到了过去的某个年代。丑丑是李阿姨代人照管的一个男孩,抱来时,才一个半月大,五岁时,父母离了婚,父亲在服刑,母亲没有稳定的生活,丑丑一直跟着李阿姨生活,今年九岁了。家门口的老铁桥拆了要建新的,这一片旧居民区眼看也要动迁,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变化,而丑丑的未来呢?这河这桥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如铁皮罐里那丛顽强生长的青葱,表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志和面向未来的乐观态度。

导演阐述 . . . . . .

主持人:提问的观众可以获得王导的签名海报。有要提问的吗?

观众1:王老师,看了这个片子,对其中的人物比较关注。请问丑丑的近况怎样?

王小龙:丑丑按年龄应该高中了吧,我最近一次(见他)也要三年前了。他现在回到他母亲身边去了,他母亲改嫁了,那个人有房子,就带过去了。

观众1:那他的性子?

王小龙:好像是好一点,因为孩子大了嘛。我们去拍的时候还拼命说服李阿姨不要再给孩子吃什么多动症的药了,因为那时她一直给他吃(治)多动症的药。我觉得(多动症)这是胡说,我们也是从男孩子过来的嘛,就那样。给孩子吃药总是不太好。





观众2:王老师您好!您的这个片子,加上今天的这次,我已经是第3次看了。之前两次是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看的,距现在也有好几年了。今天正好看到这里有这个片子,我就特地跑过来看了。

主持人:这位是专业的……

观众2:哦,不是,不是。

主持人:那是王小龙的粉丝对吧。王老师的粉丝叫“龙眼”,先封你这个。

观众2:粉丝还不一定算得上,但我真的非常喜欢这部纪录片,所以今天特地过来看。我有这么一个问题:拍完这部片子,最让您感动的是什么?或者说当时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您着手来拍这部片子?

王小龙:其实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不是很明确的。我们有一个摄制组,在苏州河畔转了一年多了,有空就去(拍),有空就去(拍),都是群年轻人。他们也不知道干什么,本能的觉得这里有意思,拍了苏州河边的船上人家,河边,哩哩啦啦的,什么都拍,拍了一年。后来领导说,你们这样,想干嘛?就不让他们拍。这帮年轻人说,不行,还要拍。领导就说,如果真想拍,就找小龙去,他对那带比较熟悉。领导和我介绍的时候,单刀直入,很明确的——现在舞台已经确定了,你就想办法让人物登场吧。其实工作是很按部就班的,就到他们居委会,开座谈会,参加他们的居民小组长会议。李阿姨是居民小组长之一,就是她的一句话——她说:“我有俩孙子,一个是外派性质”。哎,有意思,我们就去(拍)了。其实相似的情况,我们拍了四户人家,比如说还拍了这条弄堂里据说最苦的人家。为什么最后只剩一家了呢?这就是本事不够,我没有办法把四户人家放一块儿。我试过,剪了一百分钟的,给领导看,给老师看,给同事看,都觉得不好。说实话,我拍片子就喜欢这样,点点滴滴的,你说有故事吧又没什么故事,说没有故事好像又有故事。这样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碰到的对象要非常好,像李阿姨像丑丑一样特别出色——只要机器一打开,就有有趣的东西。我这个人不喜欢什么“淡淡的”情调,很不喜欢。我是喜欢浓烈的,紧张一点的,紧凑一点的。我要感谢这位朋友,3次看了这部片子。





观众3:王老师您好。我今天是从外地赶来,为了能看您这一场,因为国内非常难得能有院线组织放这样的纪录片,我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学电视编导的学生。而且非常巧,您叫王小龙,我叫王小蓉(音)。我想问一下这个片子“又一年夏天,又一年夏天”,您共拍了几年?

王小龙:3年。

观众3:我看您一直是夏天去拍,是故意避掉冬天,还是后期剪辑的时候刚好把冬天的部分都剪掉了?

王小龙:有冬天吧,拆桥都是冬天。

观众3:都说纪录片是“本来的真实,本来的艺术”嘛,我看每当有故事发生的时候,丑丑在看电视的时候都有一段旁白,很契合当时的情境,我记得一共有三个。我想问一下您是特别剪辑上去的,还是拍的时候碰巧拍到,然后放上去的?
王小龙:剪,是每个地方都有意味的。





观众3:我就是好奇怎么会那么巧,每一段电视机里的旁白都会那么契合(当时的情境)?

主持人:我知道,你是说有一段电视机里正好在接受采访,一个女人说:“我怎么办?我要上班,孩子要给别人带”和片子里的情况特别搭。

王小龙:我也是今天才听出这句话。(观众笑)这一段不是有意的。后一段倒是有意的,觉得有趣,一个小孩子不管什么广告就在那边看。

观众3:那您一共带了几部机器拍呢?几个人同时在拍?

王小龙:有过单机的时候,也有双机的时候,比如结婚。拆桥的时候,用了四台机器。我要向你致敬,特地从外地赶来。

观众3:不,不,我本来就是上海人,这几天刚好在外地,今天一大早赶回来,就是为了看这一场。觉得非常荣幸,能够看到这部纪录片。

王小龙:编片的时候我把拆桥贯穿其中了,把“桥”作为一个符号。说到这个桥也有意思了。当时我以为能够坚持拍到把这桥拆掉,新桥建成,然后告诉领导,这桥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向着明天的跨越”。但是一直到我把这片子全部拍完了,新桥还是没有造。领导在总结的时候——领导记性也比较好——他说:“小龙啊,我记得不是‘跨越’吗?拆桥,怎么‘跨越’啊?”我说:“不是的,现在这桥的意义不一样了,这桥的意义是‘人和他自己的过去无可避免的断裂’”。(众人笑,鼓掌)

观众4:王老师,您好!说实话,今天这个电影票是一个朋友送的。看了之后呢,觉得值得一来。首先我要感谢王老师为我们这个城市做了一件好事——通过这个片子为城市留下一段记忆。有的时候纪录片对我们的城市来讲,就是它原来的图像,这个城市的气息、味道、人文啊,很多东西都在里面。而且您的片子好就好在是站在一个小人物的立场拍了小人物的一段故事。它虽然没有张艺谋式的大片那样很眩目的东西,但我们看的很亲切,很温暖,因为您的片子也给了我们很多曾经有过的记忆。那些场景、弄堂我们都太熟悉了。今天唯一的遗憾就是这部片子结束的时候感到有点嘎然而止。我们感兴趣的就是这部片子王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再拍一下,拍一个续集?





王小龙:谢谢!您说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责任。续集呢,开始两年是有这个想法的:等那个房子拆了,我们再去(拍)。但这个房子到现在还没有拆,都7年过去了。

观众4:王老师,我们希望您能够坚持拍纪录片这种艺术,多拍拍小人物的故事。能够坚持下来,您就是电影界一位杰出的伟人。

王小龙:是,是。我就是比较能和弄堂里这些小人物打交道,能够瓦解他们的设防。把主要视角关注在底层上,这肯定是对的,这不是谁的发明,这是全世界纪录片工作者的良心所在。(众人鼓掌)

观众5:您好,王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纪录片要生活化,那您在拍的时候怎么样能让李阿姨和小男孩觉得不是在表演?他们在讲话的时候经常会有很生动的语言,让人会心一笑。这语言是他们即时发挥的呢还是设计好或者经过引导的?怎么会讲得这么好?我觉得很好奇。谢谢。

王小龙:设计是设计不出来的,只能说他们有这个喜剧天赋、幽默天赋,只要镜头一打开,他们就是能有这个东西(生动的语言)。我们就一直在他们家,第一天他们觉得有东西,扛着。但扛着是很累的,他们最多就扛两个礼拜。我准备好这两个礼拜的带子是白费的。事实上前两个月在他们家拍的带子我一动也没有动过,就是为了让他们熟悉,让他们接受我们,让我们自己待成他们家一件破家具。









观众6:王老师,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片子的片比是多少?还有就是我也是做纪录片的,拍纪录片您是怎样过去拍呢?是打个电话和他们说我们要来拍了,你们准备一下;还是直接就过去拍了?另外就是您为什么选择在3年这个节点上结束这个纪录片呢?

王小龙:当时我们就在苏州河边航运公司的一个仓库里租了一个房间,有空就去。但即使是摄制组不去,我也几乎每天都在那儿。当时也没有什么手机、电话,但要保持一个密切的联系。为什么是三年呢,其实我还想做下去的,但领导说要交片子了,所以就结束了。片比嘛,总量好像是130个小时,现在是52多分钟。

主持人:今天看了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感谢王老师,也感谢大家今天能够来。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谢谢!

获得奖项 . . . . . .

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奖
标签: 添加标签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

王小龙导演的其它影片 . . . . . .

谁在关注这个片子 . . . . . .

你可能会喜欢的影片 . . . . . .

TramiyahEpp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