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打双不打
片名: | 单打双不打 |
---|---|
其它片名: | /EVERY ODD NUMBERED DAY |
导演: | 周美玲 |
片长: | 80分钟 |
年份: | 1995年 |
类型: | |
国别: | 中国台湾 |
语言: | 闽南语 |
格式: | 16釐米 |
影片概述 . . . . . .
便是金門特有的一段戰地經歷,從民國47年823炮戰過後的20年間,中共每逢單日即炮轟金門,僅140餘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前後共承受了97萬餘發的落彈。壯麗的花崗島鄉,遂此滿佈大大小小的炮孔彈痕,烙印了日日夜夜的驚魂夢魘。
1992年底解嚴後,金門百姓才逐漸從扼喉欲窒的歷史情境中,一點一滴地恢復了發聲的能力。過1年餘,第1部金門本土電影居然發生,在同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情況下,這部由金門人導演、金門人演出,講述自身土地與歷史的電影《單打雙不打》(原名《燈》),終於在1994年底完成。
這部16釐米,長約80分鐘的電影,原名為《燈》,是人文氣息濃厚的劇情片,去年以其劇本及企劃書獲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之「優良創作輔導短片」的肯定與補助,才開始有機會逐步實現「把家鄉故事搬上銀幕」這個醞釀許久的心願。
來自本土的力量是雄厚嚇人的。「金門即將開拍一部自己的電影」的訊息不久即引起金門同鄉們的注意。幾個月後,作者董振良與製片單位螢火虫映像體竟募到110萬元的製片經費,它們泰半是鄉親3仟5仟的小額捐款,點滴積聚而成;對於這個國民平均所得僅台灣之1/2的小島,竟如此支撐一部不具商業企圖的電影,表面上委實令人驚奇、暗裡卻透露出島嶼在落寞陳年及重建尊嚴之間掙扎的複雜心緒。
導演遂於電影片頭載錄所有贊助者與支援者的姓名,表示致謝,這樣的名字300餘個。隨後,「人民的力量,百姓的電影」的鮮紅字幕便迸出畫面!
加上輔導金35萬元雖共有百餘萬經費,但對於大批攝影、燈光器材及工作人員的遠跋金門並駐紮1個月來說,情況仍是可以預見非常拮据而克難的。當工作人員一邊苦中作樂地說:「獨立製片是可能的‥‥」,一邊則滿臉風霜、與窘困的拍片環境搏鬥之同時,清一色的金門演員,也同樣展現了「戰地兒女」的堅毅特性。他們平日都有安份的頭路,或為農夫、攤販、或為老師、學生,還有工人、公務員,水果店老闆娘等等‥‥。為了配合演出,他們不僅放下工作、義務參與,又經常不辭日夜風雨;雖然首次面對鏡頭,不免顯得羞澀靦腆,但演員們樸實中透露出道地金門味,卻是片中一股動人的魅力。
在煎熬於7月酷暑下的拍片歷程中,由於工作夥伴多為新手、拍片環境控制不易等諸多因素,劇中許多細節不得不因現實隨時調適與修改,例如炮聲場面即因無法取得軍方支援,而只能走「由冰山一角臆窺全貌」的象徵路線,有時,則需遷就演員原本的性格來調整劇中人物的個性。正因為置身變數繁多的現場,所以「電影創作不在劇本階段即告定案,還要在漫長的拍攝與後製作過程中逐漸成形。
」
緊臨殺青前兩天,導演組做了一個最大的急轉彎,即是決定在片中加入演員對戰火記憶的現身說法,這些親身經歷的敘述對照於劇情內容,彼此形成對話,增強了片子的思考空間,之後,片名也就蛻換成更 能突顯金門特殊歷史處境的《單打雙不打》。
電影故事要於民國30年夜裡那盞燈開始說起。那盞煤油燈,在日軍的催促聲中,由金枝遞轉到金枝嫂手裡,即從此拆散了小夫妻倆。在漸行漸遠的時光記憶裡,飾演金枝老父的阿公,緩緩道出日本占據金門8年裡百姓生活的種種:「我們造機場時,監督的日本人說,原子彈炸到他們日本,都哭得很傷心。講來講去,日本人他們也是自己走的,我們根本不懂半樣,‥‥之後,民國37年,阿兵哥來了,聽說是大陸撤退時把百姓抓來當兵的,都是未經訓練、亂七八糟的‥‥。」
劇中阿公出海捕魚回來,家裡已被團部占據,媳婦金枝嫂與孫子阿明不見蹤影,村子裡到處是陌生的阿兵哥來來往往、進進出出,還講著聽不懂的話‥‥。
飾演嬸婆的陳瑞裁阿媽說:「那時我們做百姓的,很善良啦,又怕的要死,不敢講。有一陣子連門板也給拆去,他們要的東西也會自己拿去,房子也撥一半讓他們住,好像什麼東西都是和他們共有的,感覺很亂就對了。」
混亂的前奏未過,隆隆的炮聲即聲勢迫人地轟來,古寧頭戰役、617炮戰、619炮戰,尤其是823炮戰,在在為金門人刻鏤出一張張驚恐的愁容。該晚,阿公病著,鄰人阿遠叔又被徵調去料羅灣搶灘,金枝嫂和孩子阿明,只好獨立攙扶阿公上山去躲防空洞。不料,這次炮勢是如此凶猛,竟持續了50多天。過後,村莊裡已是滿目瘡痍。
之後十餘年裡,中共炮擊仍每逢單日來襲,毫不間歇。阿公回憶說:「到後來,金門百姓都能以炮聲的頻率來判斷炮擊的遠近。若聽見『碰』的炮聲,大家立刻安靜下來,若是『咻----』聲,那表示炮已過了頭了、不要緊,但如果是『促、促』,那完了,炮來了,要趕緊躲起來!」
不久,昨日躲炮擊,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阿明就在這轟轟炮聲中成長,同時,金枝嫂和阿公卻加速衰老了。飯間,他們談及鄰人中比阿明小1歲的阿寶遠赴台灣工作1年,老人家的心情十分無奈與矛盾。
許老師飾演副村長,戰事緊迫時副村長曾調查大家遷移台灣的意願,那時許多人捨不得家園,如今卻不能教孩子守著這塊看不見前途的土地。許老師說:「離鄉背景,到台灣求學、工作,是金門十幾歲年輕人共同的經驗。」劇中的少年阿明是如此,演員在劇外也不例外。飾演小阿明的許程翔只去過台灣1次,但言及台灣卻充滿了嚮往之情,大阿明楊志忠則表示:「畢業後希望去台灣考警官學校,然後在台灣讀書、在台灣當警察;(問:不要在金門當?)不,比較想在台灣做。」
交通困難的「登陸艇」時代,台灣就像一個遙遠的國度。遠行前,母親帶著阿明去廟裡求平安符。回途間,一盞盞為好兄弟準備的「照路燈」已在各家門前亮起,昏晃玻璃燈罩上有朱漆寫著:「七月流火」、「合境平安」。雙日的金門是如此靜謐安詳。
隨著阿明乘坐的登陸艇越行越遠,金門島逐漸消失在身後,但卻從此深植入思鄉的眼底。一日夜後高雄港的繁華街燈進入眼簾。
這部電影在元月22日時已返鄉金門首映,春節之後則計劃巡迴台灣各地映演,「當然,如果能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來關懷、瞭解金門,那更好。」作者董振良說,「所以如果您聽到哪裡有在放映這樣一部金門電影----因為也許我們會帶著放映器材到您眼前放映----屆時,歡迎您前來觀賞。」
1992年底解嚴後,金門百姓才逐漸從扼喉欲窒的歷史情境中,一點一滴地恢復了發聲的能力。過1年餘,第1部金門本土電影居然發生,在同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情況下,這部由金門人導演、金門人演出,講述自身土地與歷史的電影《單打雙不打》(原名《燈》),終於在1994年底完成。
這部16釐米,長約80分鐘的電影,原名為《燈》,是人文氣息濃厚的劇情片,去年以其劇本及企劃書獲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之「優良創作輔導短片」的肯定與補助,才開始有機會逐步實現「把家鄉故事搬上銀幕」這個醞釀許久的心願。
來自本土的力量是雄厚嚇人的。「金門即將開拍一部自己的電影」的訊息不久即引起金門同鄉們的注意。幾個月後,作者董振良與製片單位螢火虫映像體竟募到110萬元的製片經費,它們泰半是鄉親3仟5仟的小額捐款,點滴積聚而成;對於這個國民平均所得僅台灣之1/2的小島,竟如此支撐一部不具商業企圖的電影,表面上委實令人驚奇、暗裡卻透露出島嶼在落寞陳年及重建尊嚴之間掙扎的複雜心緒。
導演遂於電影片頭載錄所有贊助者與支援者的姓名,表示致謝,這樣的名字300餘個。隨後,「人民的力量,百姓的電影」的鮮紅字幕便迸出畫面!
加上輔導金35萬元雖共有百餘萬經費,但對於大批攝影、燈光器材及工作人員的遠跋金門並駐紮1個月來說,情況仍是可以預見非常拮据而克難的。當工作人員一邊苦中作樂地說:「獨立製片是可能的‥‥」,一邊則滿臉風霜、與窘困的拍片環境搏鬥之同時,清一色的金門演員,也同樣展現了「戰地兒女」的堅毅特性。他們平日都有安份的頭路,或為農夫、攤販、或為老師、學生,還有工人、公務員,水果店老闆娘等等‥‥。為了配合演出,他們不僅放下工作、義務參與,又經常不辭日夜風雨;雖然首次面對鏡頭,不免顯得羞澀靦腆,但演員們樸實中透露出道地金門味,卻是片中一股動人的魅力。
在煎熬於7月酷暑下的拍片歷程中,由於工作夥伴多為新手、拍片環境控制不易等諸多因素,劇中許多細節不得不因現實隨時調適與修改,例如炮聲場面即因無法取得軍方支援,而只能走「由冰山一角臆窺全貌」的象徵路線,有時,則需遷就演員原本的性格來調整劇中人物的個性。正因為置身變數繁多的現場,所以「電影創作不在劇本階段即告定案,還要在漫長的拍攝與後製作過程中逐漸成形。
」
緊臨殺青前兩天,導演組做了一個最大的急轉彎,即是決定在片中加入演員對戰火記憶的現身說法,這些親身經歷的敘述對照於劇情內容,彼此形成對話,增強了片子的思考空間,之後,片名也就蛻換成更 能突顯金門特殊歷史處境的《單打雙不打》。
電影故事要於民國30年夜裡那盞燈開始說起。那盞煤油燈,在日軍的催促聲中,由金枝遞轉到金枝嫂手裡,即從此拆散了小夫妻倆。在漸行漸遠的時光記憶裡,飾演金枝老父的阿公,緩緩道出日本占據金門8年裡百姓生活的種種:「我們造機場時,監督的日本人說,原子彈炸到他們日本,都哭得很傷心。講來講去,日本人他們也是自己走的,我們根本不懂半樣,‥‥之後,民國37年,阿兵哥來了,聽說是大陸撤退時把百姓抓來當兵的,都是未經訓練、亂七八糟的‥‥。」
劇中阿公出海捕魚回來,家裡已被團部占據,媳婦金枝嫂與孫子阿明不見蹤影,村子裡到處是陌生的阿兵哥來來往往、進進出出,還講著聽不懂的話‥‥。
飾演嬸婆的陳瑞裁阿媽說:「那時我們做百姓的,很善良啦,又怕的要死,不敢講。有一陣子連門板也給拆去,他們要的東西也會自己拿去,房子也撥一半讓他們住,好像什麼東西都是和他們共有的,感覺很亂就對了。」
混亂的前奏未過,隆隆的炮聲即聲勢迫人地轟來,古寧頭戰役、617炮戰、619炮戰,尤其是823炮戰,在在為金門人刻鏤出一張張驚恐的愁容。該晚,阿公病著,鄰人阿遠叔又被徵調去料羅灣搶灘,金枝嫂和孩子阿明,只好獨立攙扶阿公上山去躲防空洞。不料,這次炮勢是如此凶猛,竟持續了50多天。過後,村莊裡已是滿目瘡痍。
之後十餘年裡,中共炮擊仍每逢單日來襲,毫不間歇。阿公回憶說:「到後來,金門百姓都能以炮聲的頻率來判斷炮擊的遠近。若聽見『碰』的炮聲,大家立刻安靜下來,若是『咻----』聲,那表示炮已過了頭了、不要緊,但如果是『促、促』,那完了,炮來了,要趕緊躲起來!」
不久,昨日躲炮擊,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阿明就在這轟轟炮聲中成長,同時,金枝嫂和阿公卻加速衰老了。飯間,他們談及鄰人中比阿明小1歲的阿寶遠赴台灣工作1年,老人家的心情十分無奈與矛盾。
許老師飾演副村長,戰事緊迫時副村長曾調查大家遷移台灣的意願,那時許多人捨不得家園,如今卻不能教孩子守著這塊看不見前途的土地。許老師說:「離鄉背景,到台灣求學、工作,是金門十幾歲年輕人共同的經驗。」劇中的少年阿明是如此,演員在劇外也不例外。飾演小阿明的許程翔只去過台灣1次,但言及台灣卻充滿了嚮往之情,大阿明楊志忠則表示:「畢業後希望去台灣考警官學校,然後在台灣讀書、在台灣當警察;(問:不要在金門當?)不,比較想在台灣做。」
交通困難的「登陸艇」時代,台灣就像一個遙遠的國度。遠行前,母親帶著阿明去廟裡求平安符。回途間,一盞盞為好兄弟準備的「照路燈」已在各家門前亮起,昏晃玻璃燈罩上有朱漆寫著:「七月流火」、「合境平安」。雙日的金門是如此靜謐安詳。
隨著阿明乘坐的登陸艇越行越遠,金門島逐漸消失在身後,但卻從此深植入思鄉的眼底。一日夜後高雄港的繁華街燈進入眼簾。
這部電影在元月22日時已返鄉金門首映,春節之後則計劃巡迴台灣各地映演,「當然,如果能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來關懷、瞭解金門,那更好。」作者董振良說,「所以如果您聽到哪裡有在放映這樣一部金門電影----因為也許我們會帶著放映器材到您眼前放映----屆時,歡迎您前來觀賞。」
导演阐述 . . . . . .
获得奖项 . . . . . .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