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四):石头

2020-09-09 15:45:13   来自: fanhallfilm
  编者注: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是由曾金燕主持,有曾金燕、范坡坡、石头、明明、包宏伟、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和叶海燕等参与发言的一次在线讨论会。这次讨论会于2020年7月18日举行,讨论的议题包括“中国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回顾”(曾金燕)、“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范坡坡)、“酷儿空间与视觉呈现”(石头、明明、包宏伟)和“女性意识在影像创作和影展环境中的体现与个人实践困惑”(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叶海燕),以及部分开放性的讨论。
    现象网根据现场录音,将根据每位讲者的发言进行文字整理发布。为了便于阅读和查询,我们将在陆续发布完毕后以某种合集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发言,并为以后相关或者扩大化的主题的讨论留下参考文本。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 :开篇(曾金燕)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6.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二):
  范坡坡: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7.html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三):包宏伟
  作为独立电影的酷儿影像
  https://fanhall.com/group/thread/24758.html
  ------------------------------------------------------------------------------------------------------------------------------------------
  
  
  石头:
  我讲一点点小历史,因为今天我主要围绕的是《女人50分钟》,还有自己创作酷儿电影的小小历程。
  
  

  
  上面这个画面是2000年的时候崔子恩、石头和李银河在湖南卫视做《走进同性恋》这个节目,当时马东主持的,这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共媒体上讨论同性恋,收视率有三亿观众,但滚动重播时这个节目被掐掉了。
  
  我印象中,在2000年前能看到的关于中国大陆同志的影像、电视节目非常少,我还参与过1999年的凤凰卫视《一点两岸三地谈》,是主持人鲁豫在香港,我在北京,阿哲在台湾,我们三个通过卫星连接,做一个关于同性恋话题的讨论。
  
  大概就是这些,非常有限的一些影像。我们能看到的同志电影,多是来自港台欧美录像带,然后是盗版VCD、DVD。我感觉创作自己的电影非常必要,也有表达的愿望。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是蛮想拍影片的。
  
  在90年代的时候,拍片子是成本挺高的,技术性要求很强。但是在90年代中到末期的时候开始有DV摄影机,所以我们得到了很大的解放,让自己的想法得以释出。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那么少,自己来做一些东西是不是可以?这个就是我当时想到的。
  
  

  
  上面这张图,左边是影片《女人50分钟》的海报,右边两张是剧照。我待会给大家看几个其他的短视频。
  
  我记得我们那时候拍了一些小短片,像《我们要结婚》,是2007年情人节,我们在北京国贸的SOHO,送花和卡片给路人,同时征集对同志的支持,我们一边行动,一边把这个过程给拍摄下来。下面这张图片就是《我们要结婚》的剧照。
  
  

  
  之前我和明明共同创作了《女同志游行日》,是2002年我在美国旧金山参加女同志游行时,把参加的过程拍摄剪辑成了一个纪录片。作为酷儿运动分享,片子会在国内每年6月骄傲月的时候放映,可以感受这个节日的力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嘉年华盛会,是数十载性少数社会运动者们争取来的权益,而且至今不可松懈。
  
  其他议题的社会运动不也是需要这般保持警醒与前行吗?并且还有交叉合作的必然。
  
  

  
  上面这张是《女同志游行日》的两幅剧照组合,当时在纽约大学电影系念博士的赵锡彦写过一篇论文“Coming Out of The Box, Marching as Dykes”,讨论这部影片,他写道:“当那无边无际的女同志队伍开展在镜头之前,这样的画面和气势便足以让许多同志激动落泪”,“当大多数异性恋观众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女同志们游行和表演的记录,同志影像工作者与同志观众所分享的却是彼此的生命和喜悦。”
  
  这篇文章有出版成书,大家若感兴趣可以去找来看。赵锡彦Chao Shi-yan现在是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研究助理教授。
  
  影片中,在游行的那条街道两侧居民楼里,有一些女同志或者是同志友善人士,会举出各种手写的海报,有的人不穿上衣,比如下图这张,上面写着:“我来自阴道”,“我爱我的酷儿家庭”等等。我将片子多处出现的各种酷语主张,做了定格处理,清晰强调,成为这部片子的特色所在。
  
  下图左下角是两个女生穿着婚纱在路上,恭喜!“我们结婚了”!
  
  

  
  我再讲回《女人50分钟》,这个片子刚才有介绍,在DV机出现的时代,我就开始在北京、青海藏地、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拍摄人们的生活。有时候我拿着摄像机,默默地在街上走着,看老旧的菜市场女人吵架打架。或者跟藏地出家人一起生活,像尼姑和喇嘛有时候会跟他们在一起相处,就把他们记录下来。后来我想把这些女人的故事或者状态串成一个片子,这个片子其实是像散文一样,片段式的。从90年代开始拍,到2000年初,回看这些视频,我发现跟现在很不一样了,比如这一段是拍天安门广场的。那时候有各种各样的人在广场谋生:卖机票的、旅游拉客的、乞讨的,还有热吻的女女俩等等,现在通通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戒备森严。
  (放《女人50分钟》片段之后)。这一段是在青藏高原的,我会比较考虑能了解人们在地的生活,看到这些出家男性和女性可以在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开心得不得了!但是当他们的上师出现时,女性出家人表现得更为屈膝恭敬。我就会有一些疑问,可能是我对宗教里性别平等问题的一些思考。
  
  刚刚我放了这个比较短的片段,请看下面这张图,是讲中国有很多比如说3%-10%的同志,但这些同志在哪里?在这个片段里就会再发出这个问题,我也看到一些人从小相互喜欢,但后来跟异性结了婚,到后面老伴去世了以后,她們才又可以在一起。
  
  

  
  因为我自己的绘画、摄影作品中,有一些关于女性的表达,跟这部片子比较契合,所以我把这些作品也放在其中成为一个章节。其中作品有《武器》系列,《女友》系列、《在一起》系列等等。因为限时,我刚才放映了一个压缩片段,还是要看原片比较完整。
  
  包宏伟有写过关于《女人50分钟》的论文,其实宏伟和锡彦作为观众和评论者的视角,对我也有极大启发,让我从更多元视角深入思考这些影像,很有趣。
  
  为方便大家搜素资讯,介绍一下包宏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社会性别与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现在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媒介与传播专业讲师。
  
  

  
  在创作的同时,我们也做酷儿电影巡展,我们有个酷儿影像小组,与各地有意承办影展的人们合作,会邀请影片的主创者到现场参加放映交流。这样面对面的效果真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有趣事发生。
  
  由于审查的缘故,广电总局有一个规定,不允许在媒体里面出现关于同性恋、吸毒、嫖娼等内容,于是我们2008年印制了这些T恤,写着“我们要看同性恋电影”。
  我们的放映活动比较好玩,比如2009年在云南,大家看完《我们要结婚》,又适逢情人节,便穿上“我们要看同性恋电影“的T恤,跑到昆明的市中心,人流量极大的金马碧鸡坊,将彩色气球和卡片赠予路人,问他们对同性恋的看法,欢迎他们支持性少数。
  
  有互动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我觉得只是坐着看电影是不够的。五六十人看完电影,讨论很热烈,大家很有一种在一起的能量,所以才有勇气跑到街上去玩,跟路人谈论同性恋。第二天放映时,大家过来都说昨天的行动要是在平时恐怕是做不到的。
  
  上图是当时我们在昆明金马碧鸡坊跟路人互动后的合影,实际参加活动的不止这些人,当年云南还有很多NGO组织,他们也跟我们一起出去玩,城管过来问询,我们的伙伴还赠予他们气球卡片,说这是一次爱心活动。
  引用赵锡彦文章的结尾作为我今天分享的结语:我期待中国出现更多像石头这样“带摄影机的女同志”,从女同志的角度出发看自己、看世界,并且对于同志议题具有高度的自觉。毕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在书写现在的同时,更有权利和必要去挑战现状,决定自己的未来。”
  
  我也要像以前的石头那样,带上摄影机,继续前行,并且关注和践行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嘿嘿。
  
  金燕:
  
  好的,谢谢,刚才石头说《女人50分钟》还有这些画面给我们看一看。我觉得要理解石头和明明工作更多的就是大家要去看一看,她那些画面提醒了我。在她的工作室空间还有在她家里的时候,当我被这些作品给围绕的时候,我觉得那个才是真正的交流。今天我们只是在网上去做一种临时的替代方案。我希望未来有机会很快再到你新的工作室里去看一看,去体会你的作品的丰富和美和关于女性的情欲。我特别喜欢《女人50分钟》,特别是那一群老奶奶、娘娘她们坐在那里晒太阳聊天。那个画面觉得特别甜美。 因为我外婆前一段时间去世,我一看这个画面我马上就想起来,当我接她出来玩的时候,她经常说我要回家了,我的朋友还在家里等我了,然后我看她那些80多岁90多岁的朋友去找她,那些太太们在那里一起唱歌,一起听乐器,非常的美,非常美好的一些日子。非常感谢。时间关系我当然不多说了,宏伟可能还有几句话,还有一点要跟大家分享。
  
  包宏伟:
  
  好的,那我就简单地说几句,谈一下我对《女人50分钟》的观感。《女人50分钟》是一部拍得非常美的作品,也是一部比较具有导演个性的作品,它既是酷儿影像也是女性主义影像。希望今后有机会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感觉,这部作品比较突出的特点有这么几个。第一点,它突破了线性叙事。整个作品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不同的小故事,不同的章节构成的。而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小故事构成了关于女人叙事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也体现了影像作者基本的女性主义观念。也就是说,拒绝宏大叙事、拥抱非线性叙事可以是女性主义和酷儿影像的美学策略。
  
  第二个美学特征是,这是一部跨媒体的作品。作品里有影像的因素,也有绘画以及摄影和装置艺术等。石头对镜头语言的使用很有画面感和质感。比如说《女人50分钟》里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镜头:在一个秋日的午后,一辆摩托车沿着一条大街行驶,旁边都是金黄色的树木,在灿烂的阳光下,像油画一般地飘过。这时音乐跟画面也配合得很好,画面像是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能够把这些多元的艺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和石头的艺术训练是有关系的。
  
  第三点就是影片中字幕的使用。这部影片中的字幕不是我们所常见的字幕,字幕上显示影片中人们说了什么。《女人50分钟》字幕传达的是石头个人的感受和随想,像是画外音或者作者的主观声音。所以这部影片就具有了散文电影的一些特点。石头把自己的主体性和主观感受通过字幕的方式来呈现出来。这些字幕写得很有诗意,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影片中涉及到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环保和生态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阶级问题等。整部影片都非常有多元交叉意识。
  
  另外就是这部影片的女性主义谱系。这部作品名叫《女人50分钟》,不是《女性50分钟》、《妇女50分钟》或者《女权50分钟》。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刚才石头介绍了,这个作品是在90年代的时候拍摄的,是在在当时的女性主义谱系中产生的。可能当时大家还不太情愿把女性主义叫做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这一话语体系的真正兴起我认为是在2010年之后,随着女权主义行动派和米兔的发展而兴起的。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女性主义的影片,而不是一个女权主义的影片。它是在性/别的话语体系里讨论女性,而不是在权利的话语体系里讨论女性。“女人”这个词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产物,是受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的产物,带有很强的现代性和普遍性的特征:男人和女人有生理和社会的上不同,但TA们都是人,有都具有人的尊严、责任和义务,只是社会把ta们给物化和工具化了。“女人”这个概念也是中国知识界八、九十年代对人的讨论和对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讨论有关。
  
  我要说的最后一点是,我觉得这部作品是从女性的角度来看酷儿,而并不是从酷儿的角度来看女性。比如何小培的片子很多都是从酷儿的角度来看女性的经历。但是石头和明明的片子的这部片子是以女性作为中心视角,然后从女性的多样性这个角度,看待酷儿女性作为女性少数的经历,我觉得这个视角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就简单地谈到这里。
  
  

  (石头:石头明明工作室艺术家,有从事绘画、摄影、影像以及筹划酷儿影展活动)
  

2020-09-25 02:26:54  xiaoxue1010

  我印象中,广东快乐十分在2000年前能看到的关于中国大陆同志的影像、电视节目非常少,我还参与过1999年的凤凰卫视《一点两岸三地谈》,是主持人鲁豫在香港,幸运飞艇我在北京,阿哲在台湾,我们三个通过卫星连接,做一个关于同性恋话题的讨论。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