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开篇(曾金燕)

2020-08-26 07:39:27   来自: fanhallfilm
  编者注:
   "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是由曾金燕主持,有曾金燕、范坡坡、石头、明明、包宏伟、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和叶海燕等参与发言的一次在线讨论会。这次讨论会于2020年7月18日举行,讨论的议题包括“中国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回顾”(曾金燕)、“酷儿身体的流散与去殖民化”(范坡坡)、“酷儿空间与视觉呈现”(石头、明明、包宏伟)和“女性意识在影像创作和影展环境中的体现与个人实践困惑”(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叶海燕),以及部分开放性的讨论。
   现象网根据现场录音,将根据每位讲者的发言进行文字整理发布。为了便于阅读和查询,我们将在陆续发布完毕后以某种合集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发言,并为以后相关或者扩大化的主题的讨论留下参考文本。
   以下为曾金燕博士的开篇发言,题目为“中国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回顾”
  
  ------------------------------------------------------------------------------------------------------------------------------------
  
  曾金燕:
  
  欢迎新老朋友来参加今天的活动,今天我们主要讲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5月9号,老朱召集大家做的第一次网上聚会,我就已经开了个头讲这个话题。
  
  今天的讲者包括范坡坡、石头、明明、包宏伟、顾雪、张子木、杨弋枢。大家虽然不乏创作和研究多重身份的,但可能主要还是从创作和实践经验的角度来分享。而且根据活动准备期间的反馈,将活动设置成更加开放的交流形式,而非传统的学术研讨会。我们的参会者也有多位在独立影像的“性/别视野”这个话题上具有发言权的朋友,所以说,我希望今天的活动只是抛砖引玉。我们先做这样一个小型的主题聚会,接下来欢迎更多的朋友、老师、导演、制片人、策展人等都来组织聚会,继续推动对话,把独立影像涉及性别视野的议题讨论得更加详尽深入。
  
  今天我们主要有4个主题发言,我的题目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性/别视野回顾”。范坡坡讲酷儿身体的流散和去殖民化,他也会分享两个视频片断;石头、明明和包宏伟这一组发言着重讲酷儿的空间与视觉呈现。石头和明明她们的创作是非常多元的,长时间进行与性别特别是酷儿艺术相关的创作,包括油画、装置、视频、纪录片。石头早年主演了《今年夏天》——中国最早的一部女同性恋情欲主题的剧情片。我非常期待她的分享。顾雪、张子木、杨弋枢三位所在的小组,会分享女性意识的影像创作和影展环境当中的个人困惑。今天叶海燕也在现场,她和顾雪张子木参与组织的一些影展活动,最后做补充。
  
  这里提醒一下这次活动安排的的伦理考虑:现象网的朱日坤会负责对这次活动进行录屏,如果希望匿名的朋友请更改自己用户名,如果不想名字在发表中的,也可以通知朱日坤。
  
  我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之前在国内做了一点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工作,现在也还在做。没尝试过的影像手法和话题都想要试一试、写一写。我现在人在以色列,在海法大学亚洲学系做跟诗歌和少数民族女性作者有关的研究。以前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知识分子的身份和社会行动、社会性别和性等议题。
  
  我想花几分钟把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性/别”视野回顾简单跟大家讲一下。“性/别”,性就是sex,生理意义上的性别角色;(社会)性别,gender,是社会意义上的性别角色。性/别的视野,我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各种权力怎么样来部署、管治个体的性/别,来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宏观角度——因为社会经济、政治背景跟创作的思潮其实是有相互呼应的一个节奏,简单地说,在毛泽东时代,在意识形态上和政治议程上提倡“男女平等”。它倡导、实践女性作为集体当中的一份子、作为生产力的“男女平等”,女性气质、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不被纳入考虑;其立法和实践,在亚洲地区来说是走在前列的,激进地促成了基于上述特征的男女平等。它的成效,我用妇女史研究专家王政老师的一张PPT归纳来表现:
  
  

  
  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发展市场经济。80年代的多元思潮发展,使得性别问题的认识和讨论开始多元化。一方面,性别运动和阶级运动结合在一起,尤其关注底层妇女的处境;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的性别角色的想象和可能,同时女性也面临资本主义性化、商品化的陷阱。学术和公共讨论中,对“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的用词辩论和选择,也反映了性别意识在中国发展多样化、本土化的考虑。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社会性别(gender)”、“性别平等”进入主流视野。高校里开展妇女研究、性别研究课程,与快速演进的全球概念相结合,同时深受2000年代网络运动和维权运动的影响,出现了新生代具有性别、女权意识的群体。在行动上,LGBT的声音,拉拉、男同志、双性恋、跨性别、酷儿,去性别运动,也跟女权运动互相补充。
  
  以上是非常简单的社会学的背景。等一下我讲多元交叉跟性/别、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大概会知道在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独立影像的创作和思潮其实是跟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呼应关系。
  
  5月9号的中国独立电影生态的网络聚会,我的发言提到了《电影作者》第4期做了一个女导演的专辑。右边这个就是当时的照片封面。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独立影像中有性/别意识的创作和作品其实不少,当然每个作品所处的状态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在整个独立影像的生态环境里面,总体上来说,性别意识其实还是较低的。关于有性别意识的独立影像的评论,特别是在中文环境里面的评论较弱,英文环境里面的研究工作和评论倒是比较多。我们这次活动的名字是“独立影像”,在回顾的时候我只做了独立纪录片这一块,接下来的发言者会从其他方面做更丰富的补充
  
  性/别的视野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也想说,一定要把多元交织(intersexuality)研究讨论和创作的方法要放到我们的日常工作里面去。
  
  

  
  这不是一个全面完整的清单,但可以提供各种类别里的代表性的思考,作为案例的片单参考。在探索社会责任、社会公正、社会议题的时候,《寻找林昭的灵魂》(胡杰,2004)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虽然它的纪录片形式在一些电影人的眼中来看,是比较传统的。但因为这部纪录片非常有力量,可以说是第一次以独立影像的方式呈现在毛泽东时代的一位女性反抗者林昭。她在那个时代做政治上的反抗,也做个人的反抗。
  
  当时导演的创作呈现的林昭,是一个去性别的、没有性别的女政治犯的形象,完美的、类似于圣女的形象。具有颠覆性的是,林昭在监狱中用自己的血写下了一部情欲小说,叫《灵偶絮语》;《寻找林昭的灵魂》里没有探讨林昭这部作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林昭的这种情欲书写,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贬低了她的政治意义。我认为需要多元交叉视野来理解,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性别意识才能够做到的。要认识到女性在那样子的处境下的反抗的个人性和特殊性。比如说在监狱里她的月经怎么样处理?以及她在监狱里面怎么样把她的衣服缝起来去处理她对强奸的恐惧?与外界长期隔离孤立的情况下,她怎么样通过情欲想象,按照很多古典小说的手法里的应用,去描述她在监狱里面的情欲生活,来突破在现实当中的监狱空间对她的限制和孤立,在不可能的情况下,保存了她作为人的丰富性,不是非常强大的一种力量吗?关于这点,详细的讨论请阅读最近我和艾晓明老师的一篇对话(Film Quarterly, Vol. 74, Number 1, pp. 45–50. )
  
  1990年代,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又经历了1989的政治创伤,1980年代黄金时代的思想上相对自由、文化上相对多元的状况也改变了。在2000年可以看到,有三部非常有意思的、我认为是“弑父”意味的影片,《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导演唐丹鸿;杨荔钠的《家庭录像带》,王芬《不快乐的不止一个》。
  
  接着我们可以看到紧扣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分配和呈现政治这两个主题的一些创作。《回到凤凰桥》,讲女工在远离自己的家乡在城市里面工作。如果回到自己的家乡,她们可能只能做妻子或者女儿;但是在城市里,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在工作的情况下她们可以为自己实现更多的身份可能性。另外,我觉得《恋曲》是被高度低估的一部片子。它讲的是一位从农村到城市里面到KTV里面工作的单身女子,当她到了28岁——被中国的教育部被定义为是剩女年龄阶段的时候——她面临着结婚的压力,跟一个有妇之夫的纠结。我觉得这部片子是非常的诗意地呈现这位女子的个人肖像,在中文世界里讨论的不是很多。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有两种特别典型的结合,我觉得跟创作者的意识和被拍摄对象的状态都是有关系的。传统的劳动妇女的身份——贤妻良母的那种身份跟具有现代维权意识的女性反抗者的形象结合的作品,比较典型的可以看到《太石村》里面的女性。冯艳的《秉爱》也是这样子的形象,既现代又传统。我们也可以看到2009年赵亮的《上访》。从1990年代开始,面对巨大的社会不公,中国社会就慢慢的流行一种话语叫做依法维权。赵亮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跟拍在北京的访民,他特别捕捉到访民母女的生活,用非常丰富的维度来呈现包括母女之间跟截访的官员之间的那种复杂的关系。
  
  我为什么今天放了很多艾晓明老师的片单在这里讨论,因为以前我们在中国可以做独立电影节的时候,她的片子几乎不可能在国内、哪怕是地下半地下的场合做放映和讨论。她做的片子,像《中原纪事》和《关爱之家》也非常有意思。外面的人再去看防治艾滋病运动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一种公民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的角度去理解事情。但是因为艾晓明老师本身是社会性别的一个背景,一个女权学者的背景,她着重关注到了艾滋病流行中的妇女儿童权益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对高耀洁医生的理解上。为什么是高耀洁医生,而不是其他人呢?高耀洁医生是一个妇科大夫,她对妇女儿童容易感染的传染病,在生孩子的过程当中感染艾滋病这一情况特别敏感。艾晓明老师在制片过程当中是有意识的。
  
  女性身体自主与性别正义这个话题,在独立电影的体现,跟我这两天所写的刘怀昭起诉魏京生案有一点类似的地方。在《天堂花园》的制作过程里面,艾晓明的拍摄从一个尸体开始,一个女教师赤身裸体的死在自己的宿舍里,然后镜头跟着死者的母亲去探寻死亡的真相,以及要求一个说法。艾晓明老师第一次在中文语境里提出“约会强奸”。在中国来说,是第一次在公共层面进行约会强奸概念的探讨,她受到很多的质疑,一种质疑也来自维权和社会运动人群的观点,说她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案例是约会强奸。
  
  关于女性的身体自主,派出所的所长理所当然的对着镜头说,身上有几个伤,算得了什么,我跟我的老婆做爱,我也把她捏的很疼的。大概意思是这样。你可以想象大家的性别意识是怎样的状态。
  
  这个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三个类别,主要是从这个方面来给大家一个回顾的线索。
  
  接下来几部片,在创作手法方面,纪录片伦理方面,也是值得大家讨论的。胡新宇的《姐姐》,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很好的片子,但是他姐姐后来禁止胡新宇播放这个片子。这也提出了很复杂的纪录片伦理的问题,包括素材、纪录片的影像是属于谁,女性的意志,女性在纪录片的创作里面,她的角色是怎么样?她的主体意志是跟创作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麦收》就更加典型了。我认为《麦收》某种程度上是呈现了一个非常丰富、有力、独立自主的女性性工作者的形象。但在涉及到个人隐私,包括家庭住址诸如此类的一些细节问题上,作者是不是可以处理得更好?但是,当错过了这个和拍摄对象成为伙伴关系的时机以后,就变成了不可以再放映这部影片的结果。
  
  这在纪录片伦理上提出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当片中的人物提出来你不可以再放这部片的时候,你是不是听见这个声音呢?我们不能把一部纪录片说我今天在剪辑台上把这部片子剪辑做完了,那么我的工作就做完了。一部纪录片,它在拍摄之前,拍摄者跟被拍摄者的关系、拍摄的过程之间的权利的关系是怎么样子的,以及拍摄完了以后怎么处理这个作品的关系?还是不是一种独占的关系?我觉得都是需要去讨论的。我也觉得很难把西方的纪录片伦理,简单地套到中国的环境里面来去直接的应用,未来可以有更多的讨论。
  
  关于家庭记忆和身体剧场,我特别喜欢文慧老师的三奶奶系列作品。等一会文慧老师愿意多讲的话也可以补充。在形式上她跟之前我提到的几种的影片的不一样。还有章梦奇的《自画像》和《三个女人》,导演把她的家庭个人记忆放在身体剧场上,非常亲密地具有创意地呈现。
  
  朱日坤的《档案》,到现在为止没有关于民族议题的中文讨论。《档案》这部影片呈现的是一个从小接受汉语教育,不会藏语读写的藏族异议作家唯色的故事。这部片子非常有意思的是主人公的民族身份,怎么去理解这样一个复杂的民族性?绝对是要运用多元交织的视角来理解。它跟中国的政治有关,包括现在新疆、西藏这种所谓的双语教育推行下,对少数民族群体产生的的身份和文化的危机和影响,是很值得探讨的。当唯色要用汉语、用中文作为她的发声的渠道诉说自己是一个藏族人,是一个虔诚的藏传佛教徒这种心灵世界的表达。这种矛盾的戏剧张力,,非常值得关注。
  
  再有就是新时代、国际化影响下的产物了。像《流氓燕》——片中人物叶海燕今天也在现场,像《喊叫与耳语》,跨国女权主义制片的思路非常清晰,也就是说,影片没有回避女权的政治面向。像《喊叫与耳语》,包括天安门母亲运动的处境和状态,在画面上都有呈现。
  
  我已经超时了,大概讲到这里,只是抛出一个线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聊天室里面先写下来,我想先请其他几位讲者先分享,等一会儿讨论的环节可以统一讨论。
  
  (曾金燕:香港大学博士,海法大学亚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写作者/纪录片导演)
  
  

  作者曾金燕 图片摄影感谢:​艾晓明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