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对上海的所谓独立电影文化是极不满意的

2010-08-24 16:10:28   来自: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我的环境有些特别,生活在上海叙述湖南周边的事情。身在曹营心在汉。
  
  我理解的上海大概这个样子:上海是一个有情调的城市,商业社会的奇观和世界消费文化的时尚喜欢选择这里登陆中国;上海是一个有点文化需要的城市,它需要的是世界文化,它需要向前看,看见国际文化时尚的巅峰之作,它对老土的我国欠发达地区之文化总是不屑一顾的;上海是一个发达文明的城市,它吸纳中国之金融资本,依赖上海帮的庞大制度资本生产了繁华的现代商业文明;上海是一个自我强大的城市,它真的太关心自己,自我强大到只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境界——因为它太仰慕富足者。
  
  这样看来,上海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城市,浦东足以相抵新加坡,上海足以相抵纽约,上海人足以相抵美国中产阶级。除了首都人民,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民就只能做上海的仆佣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人民和上海人民是不是中国财富指数和幸福指数呈两极发展的?地理上的区位安排了两级发展的潜在制度。
  
  稻电影在上海只能作为奇观而论的。我没有必要改变任何习性,我听不懂上海话,我不喜欢糯米酒,我对世博没有任何期待,除了他们给我家刷了红色墙漆,加了个法式的屋顶。我在上海放映稻电影,这个基于原始农耕文化的怪名字,必然不能契合于上海的发达文化的需求。但我想,以自居现代文明巅峰的上海人民了解点中国普遍落后的农耕文化,大有原始探险的需求可能。不过,我忘记告诉他们稻电影研究的是农耕文化的内层制度,因此你生活在高架子上没有土地根系没有凡尘气息,难以相契。
  
  至于上海的独立电影文化,就是以沙龙为主体的情调环境的布局,它的功能并非要心系万民胸怀天下,它关心情调。以及一些认为自己代表着上海独立电影文化的上海本帮人的势力期许。也就是说,上海根本不存在独立电影文化,因为他的不开放和狭促视野,我们只能将他们定位为沙龙文化。我们如果跃出这个情调期许,我们就很难找到跟上海人对话的机会。显然,我们同样掌握着超越这层布局的现实道路,毕竟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还生活着一大批外籍劳工,所谓新上海人。……我要将稻电影放在资本市场的上海,既然中国资本大多都流失在上海,那我当然是要在上海找回我的钱我父母亲的钱,然后给上海不相契的电影产品。
  
  补充一点:我在上海放映《秘密人》,对于不需要多少精魂就可以生存的上海人来说,显然是太不靠谱了。东周晚期的春秋时期,我们花1/3的时间、财富、精力从事祭祀生存的仪典,现在所谓发达的商业文明却宁愿自己死于货币之下,也不愿停留……我想,人类文明几千年来最具统治力的工具就是货币,商品交易的媒介,财富的计量手段,以及附注魂灵又埋没了绝大部分魂灵的杀戮工具。
  

2010-08-27 22:59:02  卢志新

  回归下主题
  
  北京上海双城记
  

2010-08-27 23:01:52  临津河

  都怪你,让我想起了老蒋时期台湾的口号 “杀猪(朱)拔毛”
  
  真是罪过。
  

2010-08-27 23:10:48  卢志新

  ===
  我想,人类文明几千年来最具统治力的工具就是货币,商品交易的媒介,财富的计量手段,以及附注魂灵又埋没了绝大部分魂灵的杀戮工具。
  ===
  
  只是摘抄
  

2010-08-27 23:13:41  麵條

   ======
  致人拔刀致人消失而鸡犬升天的地方,“不要去思考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去,”,倒是来的轻巧,你试试看,真的可以做到不去思考?
   =======
  
  我想说的是,抛开社会学意义上的思考,仅仅是简单的观察,记录,倾听,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会更接近我们想要知道的为什么呢。
  

2010-08-28 01:07:43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251757/
  http://www.douban.com/event/11561669/
  
  我不想和发帖之人争论,看链接吧,用事实来说话,在上海的独立电影活动,你根本就不知道啥情况,就在乱说一通。
  我只能说,你的作品在上海的放映活动,是没找对地方,也没找对人,所以造成你现在的局面。你的活动的策划人根本就没动脑筋往哪些人群去宣传,我只能说这是场策划失败的放映交流会。
  如果你对上海真有意见的话,以后就别来了,这是相互的,同样上海也不会喜欢你。
  

2010-08-28 01:13:11  cococamillelin (广州-北京)

  再补充一个段子吧
   
   北京看全国都是基层;
   上海看全国都是乡下;
   广东看全国都是穷人;
   河南看全国都缺心眼;
   山东看全国都不仗义;
   江苏看全国都欠发达;
   浙江看全国都待开发;
   四川看全国都缺小姐;
   陕西看全国都没文化;
   新疆看全国都太拥挤;
   西藏看全国都没信仰;
   山西看全国都太文雅;
   辽宁看全国都没胆子;
   云南看全国都太单调;
   宁夏看全国都太忙碌;
   内蒙看全国都缺牛奶;
   河北看全国都该拆迁;
   海南看全国都太寒冷;
   青海看全国都没酒量;
  
  我是广东人,我是穷人!
  请不要随便拿自己的话来代表别人,你没有这个权利!
  

2010-08-28 01:23:08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我们不会说什么理论,我们只会做,坚持的做着,反正一切为了电影爱好者,不求什么。
  我在上海见到的影视制作者,大多比我们都闷,没啥时间来上网聊天的,都在辛苦的干着,一为生活,二为理想。哪有这么空的来写这么长的一篇理论的东西,我觉得那是影评人做的。
  

2010-08-28 02:15:56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回复一下:
  ===
  如果你对上海真有意见的话,以后就别来了,这是相互的,同样上海也不会喜欢你。
  ===
  我家住上海,我如何能不回家。
  你千万不要代表上海来发驱逐令,这种方式非常不友好,也绝对不合上海房地产商的期待。
  
  ===
  我在上海见到的影视制作者,大多比我们都闷,没啥时间来上网聊天的,都在辛苦的干着,一为生活,二为理想。哪有这么空的来写这么长的一篇理论的东西,我觉得那是影评人做的。
  ===
  很遗憾,我没在上海听说有什么影评人。真的是遗憾,所以我要来自己写了,没办法,我们的电影文化就是这么发达。而且,我还要特意提前预告一下,本人有充分的时间来写,而且打算弄本书出来行销市场。
  
  问题的关键是,我不知道沉溺在某种自娱中,能看见什么呢?能谈什么?能生产点什么呢?我很怀疑。
  

2010-08-28 11:23:55  107cine

  关于放映,现象网此前做过一个专题,不妨一看
  
  http://fanhall.com/group/thread/16469.html?part=7
  这部分是妖灵妖关于上海那边放映的采访文章
  

2010-08-29 15:58:06  赵傻傻 (我不想再存在)

  克拉的影响力应该快到了吧,这回网上有下载了,应该能赶上上访了。
  

2010-08-29 16:00:00  赵傻傻 (我不想再存在)

  我是广东人,我是穷人!
  请不要随便拿自己的话来代表别人,你没有这个权利!
  =======================
  你穷不穷也只是自己认为,比你穷的有的是,所以你也没权利哭穷。
  再者说,这段子也就是大家一看,讽刺一下就过去了,何必在意?更何况的确是代表了大多现象呢?
  

2010-08-29 22:19:39  老猪 (暫住中國)

  這帖子應該火才對。
  
  大家應該討論
  

2010-08-29 22:52:24  老猪 (暫住中國)

  SB會一來,應該是什麽活動都停了吧。
  

2010-08-29 22:55:54  老猪 (暫住中國)

  我跟上海的那個頂層畫廊在2005年有過一次短暫的合作,過程和結果都非常糟糕。
  

2010-08-30 15:57:26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要讨论,讨论会生产出一批放映来,这应该不会是即时效应。
  

2010-08-30 16:00:15  卢志新

  LS,如你所愿,你这一开口,上海的放映立马重新启动了,哈哈,不知道是不是有关联啊。。。。。。
  

2010-08-30 16:21:34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我还是那句老话,希望交流不是建立在满足猎奇的观影心理上,希望能为所谓大环境表述的未来作者提供动力。我们真的不需要“独立电影影迷”,我们需要生产力。这对“新时期”的放映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首先得不要骂街,好好放映,好好培育观众好好照料好小资们的奇妙感受,但不要将独立电影搞得好像“登堂入室”的,摆出“学术研讨会”的标签来,真有些受不了。
  

2010-08-30 16:28:44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我的意思是自然点好,自然点好。
  

2010-08-30 17:38:47  盗火线

  794174376
  爱欧洲文艺片电影的加我
  

2010-08-30 17:52:18  卢志新

  ====
  
  我们真的不需要“独立电影影迷”,我们需要生产力。这对“新时期”的放映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愿闻其详
  

2010-08-30 23:12:32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观众是流动的,任何时期都有一时期的特定观众群。
  有限的放映,让数十几百人的观众承载了投映社会的诸多指标,本身是不科学的。
  因此,不要管观众,这类放映,其观众的边际数量是可以测算的。(同时,这个数量中必然还将进行自动遴选,所能生发的对话是有限的。)
  
  目前关键是独立电影传播的媒介系统建设,数据物流(web2.0,交互空间……)。
  那么放映的任务只是生产力批判和现实体念,因为现场的空间也是可以被生产成数据来投映到媒介系统的。这种放映如同节目现场,永远都是边际数量可测算的,永远都不会是一个适应市场化环境的自由个局,它是非常原始的。要从社会层面上来形成效能,将边际数量向可能的13亿敞开,才符合自由社会的规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当然会非常非常多,政治的、法律的、版税的……坐牢的,但估计要想办法转化为技术的。
  
  我的前提是:独立电影产品是基于社会批判和自我拯救功效的,它们不是法国香水不是古巴雪茄,他们理想的身份应该是另一类鸦片,一类促成自我苏醒焕发自我荣光尊重自我存在强化自由价值的初始目标…………………
  

2010-08-30 23:13:41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永远都不会是一个适应市场化环境的自由格局
  

2010-08-30 23:18:30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我选择自由秩序的市场经济反对所谓理性的计划经济和宏观调控。
  金融危机什么的是自然病症,不是自由的恶果;革命是自由的权力,是宏观调控的结果。,
  

2010-08-31 02:19:09  王我 (兲朝)

  北京是平壤,上海是纽约。
  

2010-08-31 02:20:56  王我 (兲朝)

  前排老者为原北影厂厂长,老导...
  

2010-08-31 02:24:16  王我 (兲朝)

  我参加过“迷仓”,结果因为一个古怪的原因没参加上。后来得知又因为一个古怪的原因活动中途……。不罗唆了,有愿意听的我再讲吧。
  

2010-08-31 04:48:52  雅典的老王

  老王咋欲言又止,难道故事很长?
  

2010-08-31 07:57:57  卢志新

  搬个凳子听故事
  

2010-08-31 08:04:43  卢志新

  看secondtext说的,有些跟不上,费解:)
  
  ====
  
  要从社会层面上来形成效能,将边际数量向可能的13亿敞开,才符合自由社会的规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当然会非常非常多,政治的、法律的、版税的……坐牢的,但估计要想办法转化为技术的。
  
  ====
  
  按现在的现实可能来说,是不是说采取BT、网盘、免费光盘发放之类的方式,直接自由传播,就象艾薇薇现在的方式?
  

2010-08-31 11:27:41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我感觉这就是一个牢骚贴子,由于“米仓”的放映人数少而感。
  我记得在07年做过西安导演的两个类似的纪录片《山那边》《生活在别处》,都是说的穷困地方的情况,那时候人数也是不少,很多,说明上海还是有很多人关注这方面问题的,当时的讨论也是很激烈的。
  
  所以,我只能说,米仓的这次稻电影的活动宣传的人群不对,宣传的面也不广,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再说,米仓也好长时间没做独立电影的放映活动,偶尔一次,很多人肯定也没注意到。
  

2010-08-31 11:53:08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我还是那句老话,希望交流不是建立在满足猎奇的观影心理上,希望能为所谓大环境表述的未来作者提供动力。我们真的不需要“独立电影影迷”,我们需要生产力。这对“新时期”的放映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首先得不要骂街,好好放映,好好培育观众好好照料好小资们的奇妙感受,但不要将独立电影搞得好像“登堂入室”的,摆出“学术研讨会”的标签来,真有些受不了。
   
  不需要“独立电影影迷”, 也就是说不需要观众,那还需要放映干嘛?
  
  
  交流不是建立在满足猎奇的观影心理上, 我认为哪怕观众都是抱着猎奇心理来观影的,那也至少能满足导演的自豪感,同时观影之后会产生很多的看法,有了看法,就会有讨论,就会有影评,就会有博客,就会有传播,这就是做放映活动的宗旨。
  
  我们需要生产力。这对“新时期”的放映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视生产力是指影视制作者本身,放映组织者的任务是做好每次放映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工作,利用活动借机宣传,使活动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这是两个性质不同,分工不同的行业,怎么能放在一起混谈。
  
  
  不要将独立电影搞得好像“登堂入室”的,摆出“学术研讨会”的标签来。  既然这样说,那么你也不用将作品送选国外去参赛或者评奖,我觉得那不止是“登堂入室”,简直是“堂而皇之”的给国际评委做学术研讨用的。
  
  所以说,你的话思路有点问题。
  

2010-08-31 11:55:49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这是一个积累了十多年的牢骚帖子。
  放映人数可以是200,300,400,充其量多少。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固定观众群,现在迷仓网被管制,信息不畅通。上海这么点地方,观众都难以产生交集,可见内部信息交流是充满障碍的。
  放映贫困地方的作品很好,产生了激烈争论也很好,这些不是我怀疑和否定的,我的问题是,如何在将这些局限传播的边际数量生产出行动效能?
  为什么要追求行动效能呢?因为纪录片如果被置于当代艺术的观照中,它是死的社会,没有语言声辩能力的社会。我们怎么能不发出点声音,因为它已经以独立之名制作?
  当然我对某些纪录片与社会的对话能力的表示质疑。
  

2010-08-31 12:04:05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
  按现在的现实可能来说,是不是说采取BT、网盘、免费光盘发放之类的方式,直接自由传播,就象艾薇薇现在的方式?
  ===
  这是好办法。现象咖啡摆的正版DVD就不错,外面马大夫诊所、铁西区、老头等盗版加速了传播。
  

2010-08-31 12:06:15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上海独立电影爱好人 的分析很好,第一次有人给我纠正长期来存在的逻辑问题,这个坏逻辑目前是我的利器。
  

2010-08-31 12:16:15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
  我参加过“迷仓”,结果因为一个古怪的原因没参加上。后来得知又因为一个古怪的原因活动中途……。不罗唆了,有愿意听的我再讲吧。
  ===
  07年我给第一届开头阶段写了个章程,然后我去了贵州拍自己的东西,没参加任何具体活动。我的意思是上海需要个堂而皇之的电影集会。
  08年我没有机会介入,我想介入也没有机会,加之3月份我自己手术,然后又去了湖南,然后就停办了……我想,对于没有勇气没有容涵没有主动责任能力来继续的事情,该在哪停止就停止吧。
  

2010-08-31 12:21:04  妖灵妖

  要不是在微博上看到这个链接,还不知道毛导演居然也发了这样的帖子。
  
  要不是卢志新的发言,也不会跟帖。
  
  上海的独立放映,2009年以来是最丰富的。以2009年为例,光是一个小小的“影像现场小组”,就做过累积超过45场独立导演放映暨见面会,不要说豆瓣上其他小组的活动了。若是没有注意到,那不如看一下这个链接:http://www.douban.com/host/shanghaimovie/,再做判断。
  
  至于说这个发言出来之后,一下子这几天上海就有放映活动了,这更是无稽之谈。事实上,9月的这两个策划根本就是在上个月完成的。这半年没有放映活动,当然指的是影像现场小组一家而已,并非所有,比如真实影院在8月14日放过一次纪录片,比如《算命》在上海最繁华的新天地影院售票放映过(这难道不魔幻到叫人惊喜吗?)……,只是没有在现象登记备案而已,并不表示它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在做,天在看,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发牢骚的前提没搞清楚,或者说,那就有些叫人看不懂了。
  
  上海的放映环境没什么问题,观众多与少,对创作者来说,不应该成为问题,甚至观众提的问题傻逼,也不应该成为问题。因为,既然你放映了,就要接受所有的一切结果,无论是让你爽或者让你败兴的,这是你和放映的选择,仅此而已。
  
  毛晨雨,我的手机里还有你的号码,但不知道你是不是换号了,若你有时间的话,问王景国要一个我的电话吧,我们聊聊。
  

2010-08-31 12:32:08  卢志新

  ===视野所限,惭愧===
  
  至于说这个发言出来之后,一下子这几天上海就有放映活动了,这更是无稽之谈。
  
  ===妖兄,我收回我那话:)===
  

2010-08-31 13:46:48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试想一下,如果稻电影的放映成功的话,是否毛导演还会在这里发帖吗?
  还会说这样的话吗?
  

2010-08-31 13:49:55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毛导演其实也就是一个影视制作者,也就是所谓的生产力,关心一下自己的作品吧,怎样才能拍出更加杰出的纪录片,至于策划放映交流活动是我们策划人的工作,每个放映交流的成功和失败,观众只会背后指责我们策划人,不会来埋怨导演的作品好坏。
  我们才是要承担活动一切后果的人。
  

2010-08-31 13:50:39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毛导演不要把上海比作是曹营。
  

2010-08-31 14:34:47  卢志新

  渐渐的,看出了策展人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了(没理解错的话,张献民说的是权力关系)。。。。。。
  象前段时间胡敌那篇文章引起讨论的学术研究者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那样。。。。
  
  独立电影策展人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难道也是“并行”的?
  

2010-08-31 15:00:46  命运安排我这么做了

  我不懂什么叫“并行”,我认为是相互相成,相互依靠的关系。
  

2010-08-31 16:06:11  dogma_2001 (应亮)

  策展和搞作品是差不多的,策一个展要当一个作品来做,比如三年展真的要策划三年才行,三年和三个月搞出来的,肯定是很不一样的。而中国现在实在太多一个月的展了。
  
  其实这项工作对策展人心态的要求比作者要高,作者们倾尽所有搞个作品出来,大家看了都知道这是谁做的;而策展人搞了半天,观众未必感恩。
  
  先有作者和作品,才再有影展——这是我每次和影展吵架时经常性的说法(申明下:我从来不和中国影展吵架的)。那么好,做展的人可能首先是个“孙子”,还没开搞就已欠观众和作者无数了——我个人觉得,要有这个心态,才是正常的,才能做好影展,也就是要有个“孙子样”。
  
  西方的影展,这方面都做得不好;做得好的是日本人和韩国人。我比较极端哦,也许好的、差的影展确实见得比较多。
  

2010-08-31 19:10:52  卢志新

  5月份采访朱日坤的时候,他也说到其实策展是受到创作现实制约的,大概也有孙子感。。。。。。
  

2010-08-31 20:32:08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
  试想一下,如果稻电影的放映成功的话,是否毛导演还会在这里发帖吗?
  还会说这样的话吗?
  ===
  多疑了。我们(举办方和导演本人)都觉得稻电影展是非常完满的,毕竟迷仓有它自己的固定观众群。我的牢骚只是对观众关注的话题以及这几年放映中听到的各类问答,综合判断来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基础工作没做好。
  
  另外,我特别地强调一下,我所有的不满是针对境势的低俗趣向而言的。独立电影文化努力要营造的是一种呈现现实的努力和勇气,展映要摆脱官僚、私人趣味的问题,它最终必须呈现出一个无望的现实。不能将崩塌的一切视作不关己的现成艺术品?当然不应该是。
  至于我将上海独立电影放映置于沙龙文化的情境,我想有些偏执,但不是一时的感受。我对这类放映的判断保留我的看法:沙龙文化。
  
  我想待我明年初完成新片后,可能要跟上海主持放映的一批人接触一下,没有必要在外围环节上浪费时间,直接着眼于改造某种境势。这是我单方面的设想。
  

2010-08-31 20:44:18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另外,对于我认为境势过低的我无法主导它向对话发生的场合,我宁愿自己来策划。我的作品是一个叫稻电影的整体,我的工作是写作一个一个稻电影产品,电影、文字、秘密社会读本整理、以及我的这张帖子。
  

2010-08-31 21:07:44  临津河

  不要将独立电影搞得好像“登堂入室”的,摆出“学术研讨会”的标签来。  既然这样说,那么你也不用将作品送选国外去参赛或者评奖,我觉得那不止是“登堂入室”,简直是“堂而皇之”的给国际评委做学术研讨用的。
  ***************************************
  
  国际评委好像只需要指出哪个片子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想就可以了。
  这个和“学术研讨”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参加过某省会城市的某外国独立电影的放映
  那个倒确实是完了以后大家围坐,由当地圈子里的“名士”来讲讲该电影的流派、艺术史上的意义,以及某些镜头是什么用意等等,比较接近“学术研讨”。
  

2010-09-01 13:47:51  老猪 (暫住中國)

  作者和影展的關係應該是很意思的一個話題。
  我不同意討論中認為導演對上海的總體電影環境有意見就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放映沒有宣傳效果的原因。這確實也不是一種討論的方式。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不尊重作者的。發表意見也不意味著就對上海的放映策劃人不滿吧。 不滿意是一種常態。我們要對什麽都滿意了,那也許只好就坐在家裡等死了。
  
  Gogma_2001認為日韓的影展大概要比西方的好,我想可能還是文化差異的緣故吧。亞洲的影展出現的比較晚,在許多方面確實含有向西方學習的意思。另外也許是為了突出優勢,也在影展細節上花的功夫很多,比如接待,比如組織方面。但是就單獨拿重要的影展來比的話,在社會中的文化影響力確實可能還是稍遜于西方的。而且確實現在東方能拿得出的“大”影展越來越少了。東京電影節之類的已經完全墮落為“**”了,釜山也更加的追求大商業效果的東西,香港電影節也是地域性的影響力。當然許多小的影展確實做的很好,類似FILMeX和CinDi,但是畢竟時間也比較短,社會關注度也還是弱一些。當然,就我個人來看,這些倒都是我心目中的優秀影展。我個人更是寧可去這樣的影展也不太喜歡那種超大的之類的。
  

2010-09-01 13:52:05  老猪 (暫住中國)

  國際上有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荷蘭和瑞士,本國沒有太多電影包括電影工業,但是影展很多而且不少是有比較大的國際影響的;而有的國家似乎產的電影很多,但是影展等性質的東西不多,而且對外來的東西介紹的相對有限,比如中國。當然這種情況也是在變化中了。
  

2010-09-01 17:33:20  孤岛 (北京)

  但是就單獨拿重要的影展來比的話,在社會中的文化影響力確實可能還是稍遜于西方的。而且確實現在東方能拿得出的“大”影展越來越少了。
  ==================================================
  说得好~~
  
  老猪,话说你看过《民工之生存》没?你要是看完这部电视剧还说管虎没才华的话,那我真的没什么跟你好讨论的了。
  
  嗯,火药味太浓了,大家都开始闹欢起来了,我稍微歪下楼~~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RUArqwT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