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中搜索: 放映组织[]
三峡的故事/ / 蒋樾
这个片子是导演回到三峡库区自己的家乡过年,旧城已经不复存在,新城在一种灯红酒绿的红尘之中,他记叙了自己和当年的老同学们纸醉金迷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暴力和性以一种赤裸裸的方式出现,没有任何道德的顾忌和禁忌。这些影片有一种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摄影机对人的隐私的侵犯,以及私领域和公领域的混淆和转换。由于DV机器的出现,它对私领域介入的方便,使得摄影机伦理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再一次冲击我们。这类片子的暴露、深刻以及道德的冷漠感同样触目惊心,它所引发的不安甚至恐惧,来源于它侵犯了直接的现实本身,——这是我们本能...喇嘛藏戏团/ / 蒋樾
,蒋樾只好将就用一部超8摄影机,另外一位美院出身的毕鉴锋 当他的摄影,拍了一个喇嘛藏戏团。其时对纪录片仍然没有什么概念。开始拍摄时,蒋樾 想摆拍这个藏戏团的人,很快被否定了。藏戏导演益西加措认为必须有观众演出,他们才 能排练演出。等到这场关于宗教的戏演出结束,观众情绪热烈,蒋樾亦被感动得不能自持 。他从一般被称之“群众”的人们身上得到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深山船家/ / 王海兵
这是一个中国山区普通农民的故事。 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宣汉县境内,有一个名叫樊哙的地方,它位于大巴山区的腹心地带。流经樊哙的一条河叫“前河”,前河的上游叫“百里峡”。百里峡一带,不通公路,没有电,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 山民们用船载出山货,拉进生活物资。如今一条公路正通往封闭的山区,船工的水上生活将随着公路运输的开通而结束,船工们面临着新的选择。 这是一部纪实风格的纪录片,本片以航程为结构主线,以张庭兴父子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大量的同期声对话和采访,展现出一个个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当兵/ / 康健宁
康健宁用了一年的时间,拍摄一个军人的诞生过程,在当地居委会的帮助下,一个叫绍振宁的青年进入他的视线,绍振宁的父亲是一位下岗工人,母亲也没有正式工作,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将独生子送进军营,父母简单的想法是锻炼锻炼,发展发展。从片中,我们看不到这位青年所谓的转变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像我们大家熟悉的说法,军队是一座大熔炉。从报名参军到训练演习,康健宁把一个青年的成长和转变表现得细致入微。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部用DV微型摄像机拍摄的纪录片。康健宁永远知道自己应该拍什么,他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动人的...公安分局/ / 康健宁
康健宁用了一年的时间,拍摄一个军人的诞生过程,在当地居委会的帮助下,一个叫绍振宁的青年进入他的视线,绍振宁的父亲是一位下岗工人,母亲也没有正式工作,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将独生子送进军营,父母简单的想法是锻炼锻炼,发展发展。从片中,我们看不到这位青年所谓的转变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像我们大家熟悉的说法,军队是一座大熔炉。从报名参军到训练演习,康健宁把一个青年的成长和转变表现得细致入微。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部用DV微型摄像机拍摄的纪录片。康健宁永远知道自己应该拍什么,他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动人的...阴阳/ / 康健宁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崾岘乡陡坡村,有一位村民叫徐文章,他是一位风水先生,当地叫阴阳。由于地处山区比较干旱,农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都比较困难,徐文章就带着一家老小打井,但是两次打井都失败了。为了解决农民的用水问题,彭阳县水利局计划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帮助农民修水窖,这样就可以把雨季的水蓄到窖里,然后用于农田的耕作,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并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接受补贴,于是大伙就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决定打窖的权利,窖打好了,水蓄上了,玉米也种上了,山里人的生活好象有了希望。天籁/ / 康健宁
天籁般的歌声飘荡在霓粉金彩的灯的海洋,伴随悠扬飘渺的佛教音乐,场面绮丽而唯美,一股崇高之感油然而生。这场金色视听泸沽湖/ / 康健宁
半个世纪前,一个叫肖淑明女人嫁到泸沽湖,那是一个一直保留着母系社会风俗的女儿国。在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她由少女变成母亲,由汉族变成摩梭族,命运的安排一直改变着她,如今,肖淑明已经70岁了,老人说,“人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三节草是当地的一种植物。这部片子获得了法国真实电影节的特别奖,获奖版本的开头是七分钟的独白,但这没有妨碍许多人对它的接受。作者梁碧波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戏剧性,当他再次回到泸沽湖的时候,主人公已经不是肖淑明老人,而是她的孙女拉珠,这个走出泸沽湖的姑娘正在创...雪域/ / 康健宁
把头抬起来!在你感到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只要再坚持下去就行了。央台的一个摄制组在雪域高原拍“天葬”,但一直没赶上有人去世,于是就杀了一头牛来代替,沙与海/ / 康健宁
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圆。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编导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全片...闯江湖/ / 康健宁
本片从比较全面的角度考察了八十年代宁夏黄土高原的生存状态,套用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摇滚歌曲《一无所有》的关键词句作为段落划分:第一部分"一无所有";第二部分"这是你的泪在流";第三部分"脚下的地在走";第四部分"你这就跟我走"。在片中,作者也较明晰地从几个方面对这里的生活进行了探讨:"水"、"粮食"、"扶贫"、"教育"、"劳务输出"。对当地农民、政府官员、扶贫工作组等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试图找到导致这里贫瘠的主要因素以及摆脱贫瘠所能采取的方法,在后半部分着重讨论了"走出去"的可行性和效果。全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窑洞 人/ / 康健宁
夏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极度缺水。政府号召那里的人们打窖蓄水,以抗拒一个接一个的灾年。具体的做法是:在黄土地上挖一个大洞,如果天下雨,把沟沟洼洼里流淌下来的积水蓄到窖里去。经过沉淀的积水既可以饮用,也可以提出来浇灌庄稼。 一个窖里即使蓄满了水也是有限的一点儿。怎么可能去“浇灌”庄稼呢? 具体的方法是:用一个桶把水从窖里提出来,再把水放进一个更小的容器里,然后一点一滴地向庄稼(一般都是玉米)的根部“浇灌”而去…… 靠这样的方式,还要在政府的号召下去收获粮食赖以生存,我实实...黄河流长/ / 康健宁
有关黄河的一部电视专题片曾武华事件/ / 毛晨雨
一个出外十年毫无音讯的痞子,一个生养了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人私自决定生育一个孩子; 妇人的肚子大起来后,城里呆不下,于是跑回山区来,准备生育。但计生办遍布森林的网依然将他们牢牢抓住,于是整个生育计划人工流产了。神衍像/ / 毛晨雨
作者回到自己的故乡,参与到族群生活中,通过诗学和政治学行动,努力营构一座庸常小村落的历史神话谱系,并试图令其历史地生发电影。 作者以族民和书写者的双重身份,对仅仅11户村民、20余人组成的"细毛家"进行了考古学式的观察,发掘它的内在讯息,写作了细毛家的历史和神话;同时,作者创作了几类物件并将其置入族群中,考察物件在族群生存语境中释放出的特殊意味及与之对应的独特宇宙观。« 上一页 1 2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 359 36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