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We Fight
片名: | Why We Fight |
---|---|
其它片名: | 我们为何而战(全套七集) |
导演: | Frank Capra |
编剧: | Frank Capra |
片长: | 427分钟 |
年份: | 1945年 |
类型: | 纪录片 |
国别: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格式: |
影片概述 . . . . . .
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算是最早移民美国实现自己梦想的成功者。20世纪初,他从意大利到美国,一部[一夜风流]使他登上了奥斯卡的梦想之颠。二战时期,他息影从戎,马歇尔将军亲自委任他拍摄一部能够激励美国青年参军的大型纪录影片。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了7集大型系列纪录电影[我们为何而战]。影片中,他用“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的决战”来形容战争,把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光明世界”的代表,国会山、石碑等镜头被赋予国家意义,用以为“美国精神”大唱颂歌。[我们为何而战]表达了他对敏猪制的一种牧歌式的自信。直到越战开始,这种至高无上的“山巅之国”信仰才逐渐被打落尘埃。
这套纪录片包括:
[战争序幕] Prelude To War 1942 54分钟
[纳粹的进攻] The Nazis Strike 1942 41分钟
[分割与征服] Divide And Conquer 1943 60分钟
[不列颠之战] The Battle Of Britain 1943 55分钟
[苏联之战] The Battle Of Russia 1943 83分钟
[中国之战] The Battle Of China 1944 67分钟
[战火燃烧到美国] War Comes To America 1945 67分钟
背景:
珍珠港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好莱坞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忽然坐在美国国防部参谋长马歇尔元帅的办公室里,此时的卡普拉已经换上崭新的军装,摇身变成了一名少校。元帅向他说明召见他的用意:美国军队中平民与职业军人之间的人数比例即将达到五十比一的程度。德军和日军都坚信,这样的美国青年要进行现代战争未免过于软弱。然而马歇尔却认为,如果向这些年轻人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穿上军装,他们就可能像猛虎一样地投入战斗。马歇尔元帅说:“所以,卡普拉先生,我想和你制订一项计划,要摄制一部我国历史上首创的系列片,以便用纪录片的形式提供有事实根据的知识,并借此向我们的陆军士兵们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战斗,我们为之战斗的主义是什么。”问题是卡普拉没有制作纪录片的经验,他对马歇尔直言:“马歇尔元帅,我向您说,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搞过一部纪录片。实际上,我也没有在制作这种影片的人身旁呆过。”元帅点拨他说:“卡普拉先生,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当过参谋长呀!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子弹打穿大腿的经验呀!直到一年以前还没有看见过海洋的士兵,今天正在指挥着军舰呀!”卡普拉恍然大悟:“对不起,阁下,我就去制作迄今为止还不曾有过的大规模的纪录片。”
为了完成元帅交代的任务,卡普拉觉得必须马上学习与纪录片有关的东西。他首先要求陆军部让他观看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这部影片使他感到不寒而栗。他越是思考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反应,越感到认真研究此片是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的关键。如果美国士兵观看了这部影片,他们就会更加明白为什么自己要进行战斗。当卡普拉发现美国还有几百部德国、意大利、日本拍摄的战争新闻片和纪录片时,就设法将这些影片调集到了自己手中,后来他还觉得有必要从美国的盟国那里获得有关的电影资料,于是就跟苏联大使馆以及其他国家的驻美使馆进行交涉。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走过一段弯路。一天,他被出其不意地传唤到陆军部的保安局,坐在一个戴眼镜的上校对面,一个脸上无表情的男速记员拿过来一份调查表,上校宣称卡普拉因违反军纪将被逮捕,并且要接受调查。上校取出一张照片,卡普拉一看便知,那是自己站在苏联大使馆门前的照片:“啊,上校,那是我站在苏联大使馆门前的照片,这究竟是为什么……!”卡普拉的“交待”被写进调查表。上校问他: “你是得到谁的许可出入外国大使馆等地的?”一番如实交代之后,卡普拉被放了出来。
经过一番努力,卡普拉搜集到了大量来源各异的影片,据以制作了总名为《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的七部影片:《战争前奏曲》(Prelude to War,1942)、《纳粹的进攻》(Nazis Strike,1942)、《瓜分与侵略》(Divide and Conquer,1943)、《英国战役》(The Battle of Britain,1943)、《俄国战役》(The Battle of Russia,1943)、《中国战役》(The Battle of China,1944)和《战争迫近美国》(War Comes to America,1945)。这些影片在美国军队教育中被列为必看片,有些也向普通市民公映,还被译成外语送到许多国家上映。在对美国入伍士兵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英国战役》收到了显著效果。入伍士兵在观看这部影片后,反英情绪大为削弱。由于大部分美国士兵是前往英国的,所以反英情绪的变化被认为是非常宝贵的成果。另外,卡普拉还组织了一些电影摄影队,开始拍摄面向部队的新闻片《陆海军杂志片》,并且与英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了《突尼斯的胜利》(Tunisian Victory,1944)。美国战争纪录片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大多都是关于陆军的,陆军情报局海外分局的电影科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
系列片《我们为何而战》的内容涉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统,影像也来自许多国家,犹如一部现代史缩影。这些影片在美国国内起到了“军号”作用,在美国之外则履行了外交职能。在这些影片中,“同盟国”的观念是以“自由世界”一词加以概括的,这种做法虽然把许多不恰当的问题完全置之度外,却也成为了这些影片在同盟国大受欢迎的重要理由。《英国战役》根据丘吉尔的命令在英国广泛放映,《俄国战役》则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在苏联各地放映。但是,卡普拉及其摄影队拍摄的影片并非全都获得了好评,比如《中国战役》把蒋介石描写成确实统治着当时的中国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部影片在发行之后不久即被收回。有些影片如《认识你的敌人:日本》(Know Your Enemy:Japan,1944)在完成之后根本就没有得到发行,根据导演之一尤里斯?伊文思的说法,此片未能上映的理由是它把裕仁天皇描写成了战争罪犯,而随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天皇又被认为是维持秩序的助手,而且这种状况在战后还要继续下去。
这套纪录片包括:
[战争序幕] Prelude To War 1942 54分钟
[纳粹的进攻] The Nazis Strike 1942 41分钟
[分割与征服] Divide And Conquer 1943 60分钟
[不列颠之战] The Battle Of Britain 1943 55分钟
[苏联之战] The Battle Of Russia 1943 83分钟
[中国之战] The Battle Of China 1944 67分钟
[战火燃烧到美国] War Comes To America 1945 67分钟
背景:
珍珠港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好莱坞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忽然坐在美国国防部参谋长马歇尔元帅的办公室里,此时的卡普拉已经换上崭新的军装,摇身变成了一名少校。元帅向他说明召见他的用意:美国军队中平民与职业军人之间的人数比例即将达到五十比一的程度。德军和日军都坚信,这样的美国青年要进行现代战争未免过于软弱。然而马歇尔却认为,如果向这些年轻人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穿上军装,他们就可能像猛虎一样地投入战斗。马歇尔元帅说:“所以,卡普拉先生,我想和你制订一项计划,要摄制一部我国历史上首创的系列片,以便用纪录片的形式提供有事实根据的知识,并借此向我们的陆军士兵们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战斗,我们为之战斗的主义是什么。”问题是卡普拉没有制作纪录片的经验,他对马歇尔直言:“马歇尔元帅,我向您说,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搞过一部纪录片。实际上,我也没有在制作这种影片的人身旁呆过。”元帅点拨他说:“卡普拉先生,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当过参谋长呀!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子弹打穿大腿的经验呀!直到一年以前还没有看见过海洋的士兵,今天正在指挥着军舰呀!”卡普拉恍然大悟:“对不起,阁下,我就去制作迄今为止还不曾有过的大规模的纪录片。”
为了完成元帅交代的任务,卡普拉觉得必须马上学习与纪录片有关的东西。他首先要求陆军部让他观看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这部影片使他感到不寒而栗。他越是思考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反应,越感到认真研究此片是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的关键。如果美国士兵观看了这部影片,他们就会更加明白为什么自己要进行战斗。当卡普拉发现美国还有几百部德国、意大利、日本拍摄的战争新闻片和纪录片时,就设法将这些影片调集到了自己手中,后来他还觉得有必要从美国的盟国那里获得有关的电影资料,于是就跟苏联大使馆以及其他国家的驻美使馆进行交涉。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走过一段弯路。一天,他被出其不意地传唤到陆军部的保安局,坐在一个戴眼镜的上校对面,一个脸上无表情的男速记员拿过来一份调查表,上校宣称卡普拉因违反军纪将被逮捕,并且要接受调查。上校取出一张照片,卡普拉一看便知,那是自己站在苏联大使馆门前的照片:“啊,上校,那是我站在苏联大使馆门前的照片,这究竟是为什么……!”卡普拉的“交待”被写进调查表。上校问他: “你是得到谁的许可出入外国大使馆等地的?”一番如实交代之后,卡普拉被放了出来。
经过一番努力,卡普拉搜集到了大量来源各异的影片,据以制作了总名为《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的七部影片:《战争前奏曲》(Prelude to War,1942)、《纳粹的进攻》(Nazis Strike,1942)、《瓜分与侵略》(Divide and Conquer,1943)、《英国战役》(The Battle of Britain,1943)、《俄国战役》(The Battle of Russia,1943)、《中国战役》(The Battle of China,1944)和《战争迫近美国》(War Comes to America,1945)。这些影片在美国军队教育中被列为必看片,有些也向普通市民公映,还被译成外语送到许多国家上映。在对美国入伍士兵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英国战役》收到了显著效果。入伍士兵在观看这部影片后,反英情绪大为削弱。由于大部分美国士兵是前往英国的,所以反英情绪的变化被认为是非常宝贵的成果。另外,卡普拉还组织了一些电影摄影队,开始拍摄面向部队的新闻片《陆海军杂志片》,并且与英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了《突尼斯的胜利》(Tunisian Victory,1944)。美国战争纪录片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大多都是关于陆军的,陆军情报局海外分局的电影科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
系列片《我们为何而战》的内容涉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统,影像也来自许多国家,犹如一部现代史缩影。这些影片在美国国内起到了“军号”作用,在美国之外则履行了外交职能。在这些影片中,“同盟国”的观念是以“自由世界”一词加以概括的,这种做法虽然把许多不恰当的问题完全置之度外,却也成为了这些影片在同盟国大受欢迎的重要理由。《英国战役》根据丘吉尔的命令在英国广泛放映,《俄国战役》则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在苏联各地放映。但是,卡普拉及其摄影队拍摄的影片并非全都获得了好评,比如《中国战役》把蒋介石描写成确实统治着当时的中国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部影片在发行之后不久即被收回。有些影片如《认识你的敌人:日本》(Know Your Enemy:Japan,1944)在完成之后根本就没有得到发行,根据导演之一尤里斯?伊文思的说法,此片未能上映的理由是它把裕仁天皇描写成了战争罪犯,而随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天皇又被认为是维持秩序的助手,而且这种状况在战后还要继续下去。
导演阐述 . . . . . .
获得奖项 . . . . . .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 Why We Fight 2009-3-10 12:57,4444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