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电影

台湾电影五十年(三) 2005-06-24

1980 五月,新闻局重申禁止自由影业出品之国片在“匪区”戏院上映。 八月,专家学者共组「电影评议委员会」,评议:1.新闻局对受检影片发生疑议者。2.影片持有人对新闻局的核定提出疑议者。3.其它属专业性者。其中,第二项的开放被业者誉为“有人情味”。 新闻局放宽电检规则,但影片中有中共头目及标志者仍被禁止。 影剧公会与制片协会组成「挽救国片危机项目小组」,向新闻局提出四项生存发展要求:1.改革院线2.减免税捐3.设立基金4.政府拨款在香港设立国片院线。宋楚瑜表示将以:1.电影法的制定2.在国外组织院线3.电影器材及胶片的减免...

台湾电影五十年(四) 2005-06-24

1989 由文建会与新闻局合办的第一届「金带奖」,具强烈官方保守性格,由于分类标准模糊,参加作品水准不齐。 「附匪影人、影业审定办法」在解严后取消,代之以「国安法」,审定标准则依情节轻重而放宽。 导演协会促国民党秘书长宋楚瑜能实践当初构想,协助建立「国家级电影院」,专映艺术电影。 自去年底,台湾制片重心已移往香港,使前半年的台湾市场有七成五左右被港片所垄断,土产国片仅供点缀。其中,国片卖座前十名中,土产国片仅占两部,如朱延平导演、歌星张雨生和王杰主演的《[[七匹狼]]》。 前半年,出现新导演初执导筒之作,如...

现代精神病学与电影艺术 2005-06-24

    现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却对人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涉及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也不例外,这一几乎与现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同时诞生的艺术样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同样深远的影响。电影艺术和精神疾病并非毫无联系,而是从一开始就形影相随。    电影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展开的是一个小角度。要讨论电影艺术中的精神疾病,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对人类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和行为异常的统称,它包括程度上相对较轻的心理障碍、人格障...

台湾电影五十年(二) 2005-06-23

1963 年初,李行在其家族自立的电影公司里所执导的第一部国语片《[[街头巷尾]]》中,已奠定其日后「温情写实」的风格。二月,新闻局副局长龚弘接任中影总经理,提出「健康写实主义」的创作路线,为国产片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在这一口号下生产的作品有《[[蚵女]]》及《[[养鸭人家]]》(1964)、《[[我女若兰]]》(1966)、《[[路]]》(1967)等。 五月,邵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翰祥导演,凌波、乐蒂主演)在台连演一百六十二天、九百三十场,打破影史纪录,台北万人空巷,成了香港人眼中的「狂人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大卖,带动...

台湾电影五十年(一) 2005-06-23

1949 上海国泰电影公司导演张英和张彻率领一支外景队,从兵荒马乱的大陆到达山青水秀的台湾,拍摄《[[阿里山风云]]》。他们原以为只是出出外景,没想到这一来,便是四十多年。 六月,影片改由光复后台湾第一家民营制片机构万象影业公司接手。年底,影片完成,《[[阿里山风云]]》便在风云变色之中,竖起了台湾第一部自制国语剧情片的大旗。 你或许没听过《[[阿里山风云]]》,但你一定听过它的主题曲——〈高山青〉中国电影从此由黄浦滩流浪到阿里山,不少中国影人也从此由繁华的十里洋场流落到萧瑟的台北街头,有人靠卖衣维生,也有人组剧...

浅谈互动电影剧本 2005-06-23

广大电视观众已经看惯了各种各样的长篇电视剧,对艺术样式积攒了太多的审美疲劳。人们又试着走进电影院,可现在很多电影已失去了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光是自鸣得意地单向输出。有些打着喜剧标签的电影,看后却有上当的感觉,观众根本笑不起来。这样不顾观众的承受力,在创作上追求“阳春白雪”式的高雅层次,只能是脱离大众,曲高和寡。他们并不去认真研究观众的审美需求。 在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时间紧,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每天戴着不同的面具示人,活得太累,活得窝囊,活得无奈。在紧张工作劳累...

电影票价跳水,岸在何方 2005-06-23

在不久前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以及中国制片人协会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呼吁在今年7月开始实行周二电影票半价日。消息一出,在全国电影市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记者昨天在采访中获悉,上海的大部分首轮影院对于这一倡议反应平淡,绝大多数影院均保持观望态度,这意味着从7月的第一个星期二开始实行电影票半价的设想,很有可能无法实现。    倡议背景:希望在全国掀票价声势    “关于全国影院实行电影票半价日的倡议”中,建议将每周二定为电影院票价半价日,观众观看当日影片...

首届北京DV电影展排片表 2005-06-23

DV电影节: 李凝《未标题3号》 2005-06-22

《[[未标题3号]]》17' 李凝  Untitled 3 17'  Li Ning導演/ 編舞/ 演出:李凝攝影:陳雲、葛唯翰、韓濤、 李凝、劉雲青、明凱混音: 佚名、李凝、黃梁公主17 分鐘 Untitled-3意在探索人的各種身份及其存在的時間、空間,但過程絕不理性、冰冷;李凝採取了動感和輕鬆的方式,從一個作家的寫作過裡,揭示筆下的人物皆為作者潛意識的自我投射-「世界因我存在」。

DV电影节:周耀武 《鬼寝》 2005-06-22

《[[鬼寝]]》53’ 周耀武 Ghost Room 53’ Zhou Yaowu简介: 从西安到深圳出差的张经理在路上讲述了一个恐怖的悲情故事:“3年前他大四最后一学期刚开学没有几天学校让他们换宿舍,搬到一个空置的教师公寓楼;然而从搬到新宿舍第一天开始,他们宿舍里的几个同学接连发生莫名其妙的流血事件。后来大家听说这间宿舍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残酷的凶杀案。然而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DV电影节:崔子恩《少年花草黄》 2005-06-22

导演/编剧:崔子恩演员:湘 文 王桂峰 焦 乐 常智宏 史 岳 小 俊   小峰和文文是一对双生姐弟。他们一直保持幼年的生活习惯:穿同样的衣服,睡同一间房,上同一所学校,同出同入。这个夏天,文文开始穿自己独有的衣服,并且坚决提出与小峰“分居”。小峰很不习惯,每天夜里悄悄潜回原来的房间。对于他来说,这是“断奶”。  文文与男友小俊约会,被小峰看到。为了拆散他们,小峰为文文务色“好男人”。好友乐乐当然是他的首选。但是,乐乐喜欢的是小峰。  乐乐胜利完成任务。轮到小峰还报他的时候,小峰开始退缩:先是拒绝与乐乐...

DV电影展本周六开幕 2005-06-22

DV电影节:高山《西沙日记》 2005-06-22

【基本信息】 类型:纪录片 片长:70分钟 设备:松下180A摄像机、835话筒 摄影:高山  关延国 编剧:高山 聂伟 冉瑞波 关延国 导演 剪辑:高山 【内容梗概】   全片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我和雨水班三名战士在西沙群岛30多天的生活。雨水班的工作是把雨水收集起来转化成淡水。每天除工作之外,我们每天都要喝大量的酒。   我们彼此谈论着各自的生活。一个人说,服完兵役再也不当兵了;一个人说,在岛上已经呆了5年,还要再喝3年;一个人说,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酒;我说,北京很脏,只有在这里,人和酒像海一样那么清...

DV电影节:张珂《青青墓园》 2005-06-22

纪录片 《[[青春墓园]]》格式:DVCAM片长:23分钟语言:中文 (中英文字幕)导演: 张珂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文学系2002级)摄影: 张珂 寇小石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摄影系2002级)张笳琪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文学系2002级)剪辑: 张珂拍摄制作时间:2003年10月——2005年1月 内容简介: 在重庆市沙坪公园里,有一处特殊的墓园。它记录着重庆历史上极为悲痛的一段岁月,而这种悲痛不仅仅属于重庆,也是整个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一处伤口。公元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武斗风暴席卷了全国。地处西南的重庆不可避免地被卷进这场血...

DV电影节:黎小锋《夜行人》 2005-06-22

夜行人 (纪录片,73分钟) 导演: 黎小锋摄影:黎小锋剪辑:贾恺  机型:SONY-PD150制作时间:2001、9-2004、9独立出品传播记录: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沙龙”、复旦大学“纪录小组”、北京师范大学艺媒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独立电影讲座”等。 【内容简介】   从日到夜,盲人鲍在地铁、街头四处卖唱。她从过往行人手里接过一个一个钢蹦,再把这钢蹦一个一个存到银行。她存钱有两个用途,一是打官司追回别人欠她的六万元债款,一是让曾患轻度智障的养女明明溶入正常人的社会。镜头近距离地伸向了鲍家的日常生活。嘈杂...

« 上一页 1 2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177 178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