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我们

我们的《海鸥食堂》 2006-11-17

这是一个日本女子在芬兰开的一家“海鸥食堂”的故事。 店长幸惠在母亲去世后来到芬兰,开了一间专门做日本料理的食堂。食堂,而不是正儿八经的餐馆,这个细微的差别可以很好的解释幸惠在长达一月没有顾客的情况下,仍能坚持每天把杯子擦得明亮照人。她想让这里的人也喜欢上只有梅干、鲑鱼的传统饭团;小而简洁的地方,路过时可以随时推门而进。然后,她认识了两名同样来自日本的女人,似乎,她们都因为某种莫名原因而来到芬兰——这个听起来给人感觉就是简单、温暖而干净的国家,有着胖胖海鸥的海洋和茂盛的森林。但是人的悲伤,走到那里...

我们可能的银幕形象 2006-11-14

超越现实又指向现实:我们可能的银幕形象   人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概念。我们应当会分辩出来:个体的那个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的“人”的概念与电影银幕上的那个更多得拥有着代表性意义的“人”是不同的。就是说,我们私下的生活是和银幕上的生活不同的。我们的生活永远是我们自己的,而电影中的生活确并不完全属于观众一个人。 电影通过具有魔术性质的播放“仪式”完成了划分内部自我真实和外部共同自我真实的过程。世界的影像既然被纪录并播放了出来,那麽其中的人物必然会有所不同。一方面,人物必须是真实的。这样观众才可能对其...

我们是否应该抵制《夜宴》? 2006-09-01

《[[夜宴]]》今天已经开始在广州点映,招待的主要是媒体与影评人,看到的相关评论中,贬的色彩很浓厚,而且将《[[夜宴]]》看做是《[[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的衣帛继续者,至少在我看来措辞激烈而尖刻。 所谓“影评人”这个概念一向很模糊,甚至在中国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影评人,还没有定论。鉴于上次《[[无极]]》宣传时媒体的热捧,与之后观众网络的冷嘲之间的落差,使得很多人对于电影评论的“独立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当然话说回来,此次《[[夜宴]]》后的即时反应,也不能排除刻意表现姿态的可能性。 但我今天最关心...

我们都爱肥彭 2006-08-17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香港电影走入了一个漫长的“冰河期”。电影产量日渐减少,电影素质普遍降低,大批名家、前辈纷纷失手,新人却毫无出头机会。在这样一个阶段之中,却有这样一位青年导演,坚持着一年拍摄一部电影,并逐步走进了创作的稳定阶段。这个被誉为香港电影“新一代的开山怪”的人物就是彭浩翔。    同时,彭浩翔的出现也代表着香港电影界十分罕见的“作者”电影的诞生。在此之前,虽然不少香港导演也都亲自参与电影剧本的创作,但是除了王家卫,很少有人能做到一意孤行、只忠于自己...

我要我们在一起 2006-08-01

《[[绿椅子]]》,又是一段boy to man的成长史,比起《[[教室别恋]]》的苦涩,这场大众认为“畸形恋”居然开花结果,而且男主角可爱青涩又很懂事,赢得不少同情票,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就要拒绝相爱吗? 从伦理道德上来讲,爱情不光要有感觉,还有各个条件相当,所谓“相当”就是指,如果你是女性,一定要找男性结婚生子,并且在事业身世上都要登对,年龄太大或者太小都要招来非议,更不要提你爱的是同性。人们喜欢猎奇的心理在这种 “不正常”的爱情中得到满足,看到文姬从监狱出来面对的那些媒体,手里大小短炮的攻击,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

《奇爱博士》世界末日我们唱起幽默的歌 2006-07-26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库布里克最好的电影之一 古灵精怪的库布里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调侃了冷战时代的原子危机 且在这个过程里面对政 治和意识形态争斗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但在幽默的外衣底下 我们还是听见了悲悯与忧虑 现代三部曲:《[[奇爱博士]]》《[[发条橙]]》《[[2001:太空漫游]]》是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 他用这三部影片探讨了关于人类命运的可能性结局 如果说《[[发条橙]]》是在讲述未来社会对个体意识和权利的残害与剥夺 它所指向的是个体的可能 如果说《[[2001]]》是在讲述“超人”的诞生 站在宇宙的角度来探讨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

《排骨》:其实我们都是如此 2006-07-22

从记录片技术的角度来讲,这部片子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形式。从有拍摄意向到最终完成,包括碟店里摄影机机位的选择,第一次开始拍摄的高鸣几乎无法考虑太多,他郁闷自己的非专业背景,甚至剪辑时还得现学软件。但我们最终却看到事件脉络分明,“排骨”个性鲜明,一举一动中简直要从银幕里纵身跃出,影片剪辑透露出高鸣对事件的选取和判断非同小可。 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观看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这片子对准的人物是像排骨和他朋友那样从农村涌来城市的外来群体,但你逐渐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态度、对爱情的认识以及对未来...

《迷墙》我们不过是墙上的某块砖 2006-07-17

    《[[迷墙]]》可以说是一部大型的MTV,是根据经典迷幻派艺术摇滚乐队平克

那一夜,我们来说戏 2006-07-04

《[[梦想照进现实]]》更像是一部圈内人拍给圈内人看的电影,影片核心是对娱乐圈创作者面临的问题的一些思考,都超越了这部格局狭小的作品本身。   6月30日有两部小成本制作的国产电影上映,一部是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一部是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两部小片同时杀到,究竟谁在市场上更胜一筹,倒还不好定论。论声势和名头,都是《[[梦想照进现实]]》更大一些,但是论创意和对国产电影发展方向的借 鉴性,《[[疯狂的石头]]》可谓异军突起,而且影片的黑色幽默和商业性没准也能使它在票房上有成为黑马的趋势。   ...

美丽天使指引我们向前《天使A》 2006-06-15

这是吕克

我们曾经闻到了不朽 2006-05-15

2006年4月初,崔健完成了和滚石乐队同台演出的梦想;4月底,达明一派则刚刚举办了内地的第一场演唱会。巧的是,同样是在上海大舞台。更巧的是,他们都把各自音乐生涯的资历推进到了第二十年。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 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位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十一年前说过的:崔健开辟了一块土地,其他的人各自分到了一小块就开始耕种了。这是一个生动的画面,它就像一幅壁画一样让后人久久回味并不断产生联想: 如果崔健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话,会有谁来取代他的位置? 如果崔健在1986年的和平纪念演...

《我们俩》的神话效能 2006-04-22

理查兹在他的《[[文学批评原理]]》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对电影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对于亟待拯救的人类精神世界来说,电影不仅没有镇痛功效,而且还带来了一种“更加凶恶的潜在影响”,——这部著作在伦敦出版的时候,希区柯克刚刚完成了《[[房客]]》的拍摄。在这种强烈的鄙视背后,是理查兹对诗歌的无限尊崇。伊格尔顿说他之所以竭力将词语塑造成上帝的模样,是因为“理查兹认为社会之所以处于危机之中,是因为历史的变化,尤其是科学的发现,已使人们以往生活中的传统神话相形见绌,降低了价值。人在精神上的微妙平衡因此受到了危险的干扰...

《大音》——我们需要的人文关怀 2006-04-21

    千余名聋哑学生在广场上用哑语操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进,前进,前进”他们的双手向上举起,宛如托起心中的希望。这是纪录片《[[大音]]》中另人震撼的一个画面。    4月19日下午在安徽大学逸夫图书馆放映了李克娃导演的《[[大音]]》,主要纪录了一个聋哑学校的学生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故事。整个影片都采用黑白片的形式,影片时长30分钟,后半部分约有11分钟采用默片的形式。李克娃说,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追怀逝去的百年岁月。    公元2005年,...

《我们俩》被浮躁的世界遗忘 2006-04-19

    “醒了睡,睡醒了,吃饱了歇会儿再睡”只要你和老人生活过,你就可以理解里面的细节,它是金奶奶的今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  中国人,活着,就这样活着……一部以季节为题的电影注定有着伤感的情绪,一个老少题材必然有着代沟的冲突,只要你有过和老人同住的经历这样的电影会让你有着很深的认同感。可惜,这部电影票房惨败,是我们观众不喜欢人性题材?当年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让国人泪水横溢似乎说明这类电影是有着市场的,那么问题在于哪里,我个人认为是运作上难于逾越的资本问题。200万元的小投资打...

我们的青春都很残酷 2006-04-13

王小帅从《[[扁担•姑娘]]》开始,形式表现上的偏执性与实验性就已慢慢退居次席,原本对“自我”的关注开始转向对“他者”,从对个体生存精神的拷问回归到一种普通的、甚至是社会边缘的生存着的关照。而在对人的关照中,他的影像中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某种意义上的残忍,青春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被放置在社会环境营造的秩序当中,像是为青春套上了冰冷的刑具,手铐脚镣将青春盘剥殆尽,而后残忍被掷给观众,那有一种沉重的精神性指向。 《[[扁担•姑娘]]》:青春幻灭,覆水难收 《[[扁担•姑娘]]》是一味好酒,武汉那流漫聚...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