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青年

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介绍 2004-07-17

 背景介绍     前卫、实验性、学术性、长期观察、政治报告-在“青年论坛”单元你会遇到所有不属于主流电影的可能,崭新和独创性的电影之路。“青年论坛”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关注社会政治抱负的电影,这可以从追溯它的历史开始。          赢得世界一流声誉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有32年的历史。六十年代中期柏林电影节进入了停顿疲态。社会政治上的变革及冲突在所放映的电影里看不到有所体现,一些小型的电影节比如Oberhausen或者Mannheim却已经利用电影这个媒...

中国青年报:好死不如赖活着 2004-06-30

武汉电视台的陈为军自己也没料到,他一个人用DV拍下的,记录一农家小院里日常生活的片子,会成为一部让人心灵震撼、为他赢来世界声誉的作品。   在武汉,我爬上7层楼,大汗淋漓进了陈家。在凌乱的客厅里,我看了这部片名叫《[[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纪录片。80多分钟的片子看完后,我的手脚冰凉,胸口透不过气儿来。   陈为军不停地吸烟,烟盒里、茶几上的烟被抽完。他又从烟缸里扒拉出烟蒂,小心地撕开,拈出烟丝,用纸草草地卷起点燃,再吸。   我开始听他讲拍这部片子的幕后故事。   我担心马深义会拒绝,没想到他一口应了...

《日本夜与雾》——青年的理想主义 2004-06-25

  《[[日本夜与雾]]》日本の夜と霧     英文:Night and Fog in Japan     日本 1960年     导演:大岛渚Nagisa Oshima     主演:渡辺文雄        桑野みゆき        芥川比呂志     片长:107分钟            夜与雾,诗意的背后却是政治的图说,大岛渚《[[日本夜与雾]]》的片名是对另一部反战著名影片《[[夜与雾]]》的致敬。 &...

大龄女青年的葵花宝典 2004-06-21

片名:《[[BJ单身日记]]》导演:莎朗

青年作曲家龚晓婷在法举行音乐会 2004-05-14

  日前,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作曲家龚晓婷,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举行了一场个人钢琴作品音乐会。音乐会非常成功,法国观众为中国的音乐及现场精彩的演奏所倾倒,由衷地喝彩。  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目前正在德国汉斯

朋克少年与没谱青年 2004-04-25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花儿”演出时的情形,他们在台上唱着“将来的主人一定是我们”、唱着“别理我,我烦着呢”……看着他们比吉他高不出多少的个头,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出污泥而不染,也随着他们的音乐节奏而心潮澎湃。那年,这帮孩子才十五六岁。那时候,美国正流行Green Day,英国正流行Supergrass这样的新朋克,中国也正孕育着朋克,“花儿”就是那时刚冒头的朋克少年。   我第一次听到郑钧的歌时,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音乐中没有北京摇滚那种“恶习”,所以,他既能写出《[[回到拉萨]]》,也能写出《[[赤裸裸]]》,还能...

《青年干探》票房失利 2004-04-21

  昨天,北京新影联宣传负责人高军表示,截至18日,谢霆锋、陈冠希主演的港片《[[青年干探]]》全市票房只有15万元左右,离预期票房有较大距离。  《[[青年干探]]》之所以票房不佳,高军分析认为:“主要是那些‘烂’港片惹的祸。此前上映的某些港片,内容乃至形式很多都明显粗制滥造,正是这些电影把香港优质商业片的金字招牌给毁了。客观地说,视听语言流畅的《[[青年干探]]》是部好电影。可惜的是,它这回给那些粗制滥造的港片背了黑锅。”

王晶的《青年干探》:老大徒忧伤 2004-04-20

  王晶。他圆滚滚的脑袋上毛发稀疏、旁无他物,观众依旧把他和“文化沙漠”的代表联系在一起;他拍摄了近200部电影,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些关于“屎尿屁”的笑话;他保持着香港电影最多数的票房纪录,却没得过任何电影奖项;他编导演全能,观众更愿意把他当做一个小丑,而不是一位电影工作者。  虽然“小资”很爱谈论香港有个姓王的导演,但那指的是平均3年生产一部电影的王家卫,而不是一年生产3部电影的王晶。王晶在某些人心里已经成为了一面招牌,牌子上没有金字,只是“无厘头”般的四个大字“粗俗到底”。  今年4月,老有所...

《青年干探》上映 2004-04-19

  王晶执导的新片《[[青年干探]]》(《[[新扎师兄]]》)于16日在京上映,内地演员胡安在剧中出演“好姐”,在媒体见面会上他却很少宣传自己,而是对导演和搭档们大加赞扬。   提及导演王晶, 胡安是满脸的佩服和感动,他说王晶能选他出演该片对他是知遇之恩。“他太聪明了,说话又幽默风趣,常常能在谈笑间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和他合作你会觉得戏拍得又快又轻松。他还给我开小灶。”胡安说的“小灶”是一场中枪的戏:“王哥要求我表现出又怕疼又怕死的感觉,为帮助我入戏,他为我分析角色心理,仅仅一个镜头的戏,他和我说了半个小时。...

打口青年的七种武器   2004-04-13

一、打口青年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一本叫《[[北京新声]]》的128元的摇滚画册上,指以购买并收藏打口磁带、CD、VCD为爱好的一类人,一般是摇滚乐迷。    二、如何成为打口青年      要成为一名打口青年,重要的不是给自己打上口,以我多年的经历,更应该掌握以下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之记忆力      要成为一位打口青年,首先必须博闻强识。打口都是外国的音乐,一堆打的残破的塑料制品里,你要不知道谁是谁,谁好听谁不好听,谁是什么风格的……诸如此类的东西你要不知道可就是抓瞎了。我刚开始听...

朋克少年与没谱青年 2004-03-24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花儿”演出时的情形,他们在台上唱着“将来的主人一定是我们”、唱着“别理我,我烦着呢”……看着他们比吉他高不出多少的个头,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出污泥而不染,也随着他们的音乐节奏而心潮澎湃。那年,这帮孩子才十五六岁。那时候,美国正流行Green Day,英国正流行Supergrass这样的新朋克,中国也正孕育着朋克,“花儿”就是那时刚冒头的朋克少年。   我第一次听到郑钧的歌时,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音乐中没有北京摇滚那种“恶习”,所以,他既能写出《[[回到拉萨]]》,也...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