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电影

海派电影今年好戏不断 2006-01-13

    海派电影军团将在2006年强势出击!上影集团昨天传来消息,今年他们将会有很多大制作影片让人眼睛一亮,包括计划上映的《[[伯爵夫人]]》、《[[龙虎门]]》,筹备拍摄的《[[电话]]》、《[[密码]]》、《[[上海来的女人]]》,正在洽谈的合拍片《[[孔子]]》、《[[赤壁大战]]》以及《[[西岳奇童]]》、《[[武松打虎]]》、《[[勇士]]》三部美术片。   据了解,上影集团去年制作的合拍片《[[伯爵夫人]]》目前拷贝制作已经完成,将于近期安排档期上映。集团总裁任仲伦表示,该片将是近年来国内罕见的具有欧洲风格的大手笔艺术...

2005年《电影手册》十佳电影 2006-01-13

    在2006年群雄逐鹿影坛之前,各地争相展开了对2005年电影的回顾总结工作。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1月号近日公布了“2005年十佳电影”,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以及内地导演贾樟柯的《[[世界]]》榜上有名。    《[[电影手册]]》是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 2006-01-12

    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常跟我们讲起他去看拍电影的事情。那时候文革刚刚结束,单位上会多,好在经过长久的压抑,如今百废待兴,人们脸上也开始复苏了笑容。父亲从学校回家再晚,全家人也要围聚在一起聊天吃饭, 偶尔遇上停电,也不点蜡,借着炉火的亮光,在大面积的黑暗中感受温暖的气氛。这样的时刻,父亲总不厌其烦地描述拍电影的细节,那时他还是汾阳中学的一名学生,听说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城外的峪道河村拍电影,便与同学跋山涉水前往观看。他们站在摄制组外围,看一群人把三角架挪来挪去,选择合适的位置,有一群...

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 2006-01-11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是欧美文化的产物。对于中国来说,电影则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生命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吹拂浸染,可谓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和电影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借鉴了欧美电影的经验和成果。这种情况在前期尤为显著。 但是,中国电影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它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而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

《看上去很美》入围柏林电影节 2006-01-11

                      《[[看上去很美]]》剧照 昨日记者获悉,柏林当地时间1月9日晚,第五十六届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公布了入围全景单元的影片名单,由中国导演张元执导的《[[看上去很美]]》正式入围。记者随后致电张元,他表示,从一大早他就被祝贺的电话吵醒了,自己也是刚刚才得知这一消息,对于自己这部投资规模最大的商业片,张元雄心勃勃:“本月23日我们先去美国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然后才会去柏林,这个机会太珍贵了,我要...

挠一挠中国电影之痒 2006-01-10

          中国电影从当年小门小户"定军山"起步,到如今出手便千万上亿家当成就"英雄"、"神话"、"无极",百年对人生而言是一种极限,但对于电影艺术和产业来说,正当壮年。         上海交通大学电影电视系主任李亦中教授,北京电影学院郝建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应本刊记者之约,在中国电影一百年之际,道一道自己对中国电影的真感受,算是挠一挠人到中年的中国电影之痒。     "高概念"享半壁资金江山     ...

中国当代电影的困境与求索 2006-01-10

    中国电影已走过百年。作一个大致的估算,国产电影已过五千之数。这个数字,还没有将港澳台地区的产品计算在内。电影生产的总趋势是在不断地发展,有统计为证:1949年建国之前,以半个世纪的努力,国产影片约有一千部;之后的十七年,又是一千部;然后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文革”时期,生产数量之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积压了十年的能量迸发。鲜花开始重放,长江后浪推动着前浪,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内地生产的电影超过了三千部,平均每一年就有一百部。而最近的一年即2004年,国产电影...

2005,中国电影的发力与无力 2006-01-10

    2005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比2004年增加了20%,但是,这仍是不健康的市场行为。   原本以为2005年是中国国产电影充满期待的一年,原因很简单: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不拿出一些“经得起考验”之作,行吗?结果,很遗憾,没有一部影片可以让人兴奋。   虽然说这一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比去年多了整整5亿元,达到历史性的20亿元,然而,另一个数字却告诉我们,2005年共拍摄中国电影(包括与香港合拍)260部,比2004年的212部多了整整48部,但有多少部可以在电影院上映呢?2004年是51部,余下161部只能在电视频道上露露脸,以...

曾志伟把脉香港电影市场 2006-01-10

    2005年香港电影市场低迷,制作的影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票房上都是10年来的最低谷。有人据此称香港电影业难以中兴。香港著名电影人曾志伟则对香港电影业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人才回流、发展中间市场、加强与内地及台湾的合作,将是香港电影的出路。   曾志伟认为香港电影业低迷的最主要原因是人才流失。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强,香港大批优秀电影人被美国拉走。以功夫片为例,从前香港每年出产三、四百部电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功夫片,大部分导演都兼任武术指导,他们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如今,这些人都去了美国...

台湾电影还埋藏着一个理想 2006-01-09

台湾电影还埋藏着一个理想 文/蔡正晖 (蔡正晖,台湾著名摄影师,曾为《[[春花梦露]]》、《[[美丽在唱歌]]》等名片掌镜,这是其为宋子文《[[台湾电影三十年]]》所作之序,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初识宋子文,是在一个兄长的剧本讨论会之后。见面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偌大的一个餐厅只剩下了两桌客人。宋君随意地说了一些台湾电影的过去与现况,让我非常惊讶。心叹竟然有一个内地的青年对台湾电影的历史脉络如此熟悉。更惊讶的是,我从前担任摄影、参与创作的电影、电视,宋君也都如数家珍般地评议了一番,至此,一种相同...

爱情电影来贺岁 2006-01-09

     最近连上两部新片,一部是陈凯歌导演的美国电影《[[致命温柔]]》,一部是伍仕贤导演的中国电影《[[独自等待]]》,虽然伍仕贤的父亲是中国人,他自己也一直当自己是中国人,但是“官方”一直尊其“娘家”而称其为美国人,连《[[独自等待]]》去年入围金鸡奖最佳影片提名,都宣称“外籍导演作品入围”,让我们得以顺从上意将这两部电影都能看成是中美合作的产品。   《[[无极]]》招来一片口水,相信陈凯歌可以凭借《[[致命温柔]]》捡回一些面子。陈凯歌对这部影片的掌控,至少能够把观众紧紧抓在剧情里,不至于...

陈凯歌的电影咋“阴气十足”? 2006-01-08

——关于《[[无极]]》   不得不说的评论之三                            拙作《[[<无极>高票房是肾病的临床表现]]》在博客上发表以来,争论不断,目前看到的三百多张回帖评论中,赞成者不少,反对者也不遑多让。我对《[[无极]]》的不满是溢于言表的,但批评归批评,心里反倒更加怀念当初那个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的“少年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旗手,陈凯歌的处女作《[[黄土地]]》和...

“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 2006-01-08

    当CCTV主持人韩乔生念到马克

华语女同性恋电影处境尴尬 2006-01-08

    在纽约生活的华裔女孩小薇,爱上了另一个女孩——一个事业上升的华人舞蹈演员,她是自己所在医院老板的女儿。小薇守寡十几年的妈妈突然怀孕了,孩子父亲竟然比妈妈小十几岁。单身妈妈突然怀孕触怒了仍有着革命情怀的外公,也在平静的华人圈子掀起惊涛骇浪。 外公觉得女儿丢掉了家里所有的面子,而这时小薇的女友希望公开她们的感情,小薇不敢想象,这将给已经颜面尽失的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部名为《[[面子]]》的电影是继《[[喜福会]]》和《[[喜宴]]》之后又一部讲述美国华人社会同性恋情的电影,导演是美...

如果中国电影没有陈凯歌和张艺谋 2006-01-08

    上周,《[[千里走单骑]]》首映当天,我兴冲冲地跑到影院去捧场,结果遇到记者采访,抓我问道:最近有这么多国产片可以看你心情一定很不错吧?我当时就回答:恰恰相反,现在能进影院的国产片实在是太少了,哪怕像眼下几部国产大片PK,貌似繁荣的电影市场的盛况之下,扔掩盖不住中国电影产业急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要说心情,单是进电影院看电影当然开心,但只要稍稍往深处多想一点,心情更多的是沉重。   陈凯歌在张艺谋继《[[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后,也同样想在商业上证明自己一次,想证明《[[荆轲刺...

« 上一页 1 2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177 178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