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电影

首届上海电影推广会13日举行 上影打造电影重镇 2004-06-11

   作为上海电影集团全力打造“华语电影重镇”的重要举措,6月13日,首届上海电影推广会将正式举行,这也是国内影视制作单位第一次以“集团军”的形式面向国内外资本和创作人员“招商引才”。上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推广会推出的主要是上影集团未来两年将要完成的重大项目,包括8个系列、42部作品,其中主要是重点故事片和商业大片。    -主要电影项目介绍   1、《[[赵氏孤儿]]》导演:郑大圣 根据同名元杂剧和莎士比亚悲剧综合改编而成。预计2006年暑期公映。   2、《[[鲁迅]]》导演:丁荫楠 主演:...

英国电影节正式开幕 2004-06-11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举办的首届英国电影节将于6月11日至20日在北京东方广场新世纪影城举行。中国的观众将欣赏到一系列优秀的英国原创电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参赞兼英国文化协会驻华办事处主任沙利文先生表示:“我们希望与中国观众分享更多更好的英国电影,特别是最近两年的新片。同时,我们还将与北京电影学院一同组织研讨会和座谈活动,与中国电影同行分享我们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我们也希望听听中国观众和电影界专家对英国电影的看法。”    在本次电影节上参展的影片很多都...

众导演实话实说 上海都市电影没形成风格 2004-06-11

    上海故事成为了中国电影最近的一个热门,《[[花样年华]]》、《[[美丽上海]]》中,旧上海或者新时代的故事交错上映,而《[[长恨歌]]》等一批上海都市电影也纷纷上马。昨天下午上海电影公司等主办了一场有关上海都市电影的主题论坛,代表秦怡、张瑞芳等人介绍了上海电影的昨日。在放眼未来时,年轻导演李欣、王小帅、朱文等实话实说,而香港导演吴思远也说了句大实话:“观众不认可内地导演。”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的繁荣无与伦比,明星、电影公司制造了一个个传奇。据说,当时一年上海的电影产量有...

优视觉的崛起-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经典作品集》) 2004-06-11

我们这一代影迷开始接触香港电影的时候,“新浪潮电影”已经难觅踪迹,在90年代初的观影高峰期,一年中看过的新浪潮电影只有一部《[[边缘人]]》,目击《[[投奔怒海]]》、《[[等待黎明]]》又是几年以后的事情,那时候是英雄片和文艺片的天下,凡长头发、蛤蟆镜、喇叭裤打扮的主人公都会像主演琼瑶片的秦汉、林凤娇一样遭到鄙视,倍受国产电影摧残刚刚获得了一点自由只顾贪婪呼吸新鲜空气的新一辈人拒绝吞咽过期食物也属正常--记得林青霞的《[[情奔]]》、周润发的《[[执法者]]》看得我们哈哈大笑,傻了吧叽的表演和技巧的拙劣衬出了英雄片的...

大师谢晋:燃烧生命的电影人生 2004-06-11

和足球一样的激情           全世界的球迷这几天可能都会因为足球而充满了激情和狂热,谢晋老人也不例外,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球迷,在他的家中珍藏了一瓶拿破仑七世亲笔签过名的百年轩尼诗,当年谢晋在《[[鸦片战争]]》的庆功宴都没有舍得打开,这一次谢晋准备将它送给归来的国足,不仅仅因为自己是个球迷,更是因为在谢晋近六十年的电影人生中,一直充满着像世界杯一样的激情。    金杯,银杯和口碑             要说谢晋得过的奖,可谓是不胜枚举,光是金鸡百花...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杂记 2004-06-10

电影之父 谁也没预料到,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发生的事,竟会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就在那天,里昂的青年实业家路易

电影史:从卢米埃尔的纪录片说起 2004-06-10

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从纪录片而起 2004-06-10

卢米埃尔兄弟:作为纪录片鼻祖 作者:萧狼 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故事片的穷兄弟,它始终伴随着电影的行程,时而显赫,时而低迷,却又始终拥有忠实的受众群。纪录片走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期间,璨若星辰的纪录大师与波涛汹涌的美学思潮创造了一次次辉煌。而且,每一次的起伏总是与社会变革的焦点纠结集交在一起。正如纪录大师伊文思所说:哪里燃烧我就到哪里去,我总是置身于世界的大事件中。 而重新梳理这一切,我们不得不回到电影的最初源头,从卢米埃尔兄弟说起。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潮...

上海电影节设“传媒大奖” 请记者评选 2004-06-10

 昨天,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电影节与央视电影频道合作,首次设立“CCTV6传媒大奖”,让参与电影节报道的新闻记者投票评选最佳电影。  传媒大奖与金爵奖评选“最佳影片”不同,参选范围虽然也是角逐金爵奖的16部候选片,但它设置的是“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视听效果奖”。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表示,之所以设立这个传媒奖,是为了让上海电影节更加国际化,也更加符合国际A级电影节的标准。  据悉,国际上的A级电影节除了专家评委的正式评奖外,大多都设置了新闻记者投票评选的奖项。许朋乐介绍:“上海电影节金爵奖...

金爵电影论坛 地下导演呼吁"地上生活" 2004-06-10

  昨天,在上海电影节“金爵”国际电影论坛上,中国新电影的代表人物贾樟柯、王小帅、朱文等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著名电影评论家们进行对话。针对中国新电影的现状和未来,这几位中国地下电影的重要人物强调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中国新电影及其制作者们应该从个人化的学院风格走向了市场运作。这就意味着,面临市场不可抗拒的刺激,地下电影走到地上正在成为共识。  三位青年导演中最受瞩目的贾樟柯很庆幸自己遇上了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新机遇,尤其是在上影的帮助下自己的第四部影片《[[世界]]》终于将进入中国的院线放映,“我依...

《定军山》:中国纪录片,与电影重叠起步 2004-06-09

《[[定军山]]》:纪录片为电影史开道 作者:萧狼 确切地说,在80年代前,中国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的。由于受到种种历史环境和意识形态左右,中国在很长时间内所谓的纪录片其实是宣传片或专题片。直到《[[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以至《[[望长城]]》,中国纪录片的本位品质才逐渐树立起来。  但是,在考察中国纪录片历史时,我们无意将纪录片死死地限在狭义的定义圈里。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中国电影的开山作品《[[定军山]]》,就是一部戏曲纪录片,中国纪录片与中国电影在同位一体中...

“西班牙电影作品展”北京开幕 2004-06-09

  6月7日晚“西班牙电影作品展”在北京电影学院开幕。以前,西班牙这个遥远国度为国人所熟知的也许是足球,而非电影。但是近几年西班牙电影已经迎来了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随着阿尔莫多瓦的《[[对她说]]》掀起的西班牙电影热潮以及西班牙电影大师巴尔登对北京的造访,中国影迷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伊比里亚半岛。  在当晚的开幕式上所播放的两部电影《[[第四楼层]]》和《[[去格兰那达南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全球化娱乐和高成本高回报来覆盖观众视线的好莱坞电影不同,这两部西班牙影片以温馨中带点黑色幽默的视听语言展现了...

我国电影票价刍议 2004-06-09

    近几年来 ,我国电影市场每况愈下 ,越来越不景气 , 19 9 6年开始试图靠进口大片刺激市场 ,但效果也不够理想。不少学者、专家从各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剖析 ,有人认为是影片制作质量太差 ,要么缺乏艺术性 ,要么缺乏娱乐性 ,不能符合广大观众的要求 ,使观众对电影失去希望 ;有人认为是电视等其他多种现代化娱乐形式的普及 ,使人们对电影的兴趣渐淡 ,冲击了电影市场 ;还有人认为是政府对电影制作、发行干预过多 ,强调电影的宣传导向 ,大力扶持“政治片”而没有去完善电影市场运作机制 ,使电影业落后于市场经济大潮 ;等等不一...

电影院扩大投资 数字电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4-06-09

  ChinaByte 12月29日消息 电影迷们,拿好你们的爆米花。你们就要经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电影体验了,那就是--数字电影。   经过好莱坞多年来的大肆宣传之后,2004年可能是数字电影的一个分水岭。媒体研究公司Screen Digest的报告称,连锁影院和技术公司最近加大了投资力度,将使影院中的数字放映机数量增加一倍以上,超过400台。   虽然,这项技术并不一定能保证珍妮佛洛佩兹(又译珍妮花露柏丝,Jennifer Lopez)和班艾佛列克(又译宾艾佛力,Ben Affleck)主演的下一部电影会变得更好看,但至少最后拍出片子的视觉效果会更好。 ...

“高清晰数字电影播放机”HDV在京问世 2004-06-09

    中国“硅谷”中关村今天在全球率先推出一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高清晰数字电影播放机”(简称HDV),它不仅能播放高清晰度数字节目,还能上网、游戏和进行文字处理。据悉,该产品将在春节期间在京、沪、港等地率先上市。   HDV是由北京凯诚高清电子技术公司倾注四年心血研制开发成功的。它是家电产品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DVD影碟机的升级换代产品。作为新一代的信息家电,它可用来存储和播放高清晰度(两百万像素)数字节目的影碟机,其第二代产品具有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游戏和文字处理功能。 ...

« 上一页 1 2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177 178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