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应亮

应亮戛纳行(12):上海 最后一篇 2007-07-09

5月28日   上海   最后一篇   刚从飞机上下来,随便写写,就当了结吧。   这些文字,原本是一家报纸听说我要去“直击戛纳60大寿”,而希望我写的。那天,我在飞机上写完了第一篇,发了过去,那家报纸忽然就不说话了。我猜是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东西,但到底还要不要我写下去呢?第二天,我发信去问:我已经完成第二篇了,如果你们不接受,也请回我一句话。这时,云中回我话了——因为我把两篇东西同时也发给了他看,他倒是很希望把它们转载到BLOG上面。   我觉得,这件事情起码对于我自己是很有意义的,因为...

应亮戛纳行(11):“满城尽”在撤退和两个戛纳 2007-07-09

5月26日 “满城尽”在撤退和两个戛纳 (连载十一) 撤   戛纳的市场昨天晚上结束了,多数人的回程机票定在今天上午。于是乎,戛纳城的人头“忽”地就少了一大半,剩下的和市场相关的不多的人员,最主要的工作也就是收拾收拾残局了。市场大厅不让进了,我之所以还想进去,只是因为那里离电影院和香港帐篷都近,上厕所相对方便点……   电影节要想热闹,还真得有利可图才行。这些做买卖的都来吆喝吆喝、串串门,电影节的规模“忽”地就吹起来了;他们一撤,立马就憋掉了。光靠好的电影、热情的观众和大明星毕竟还是很有限的,什么“...

应亮戛纳行(10):我的电影节Top10 2007-07-09

5月25日 我的电影节Top10和几个挂念的人 (连载十)影片质量   这算是我在戛纳的第十天了,看了20部不同单元的片子,已经可以对本届电影节的选片质量有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了。   我本人的第一部影片在大约30个电影节放映过,我参加了其中的8个;第二部目前大约在十个电影节放过,我参加了其中的7个。因为举办电影节的初衷是为了放映好的电影,所以按照放映影片的质量,排一个我的个人的电影节Top10,应该是允许的吧。   竞赛部分是电影节的核心,一般展映片会有很多的重复,所以我只比较竞赛片;由于每一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也...

应亮戛纳行(8): 茉莉花和送票天使 2007-07-05

5月23日  茉莉花和送票天使 (连载八)伦敦和德黑兰   也许是等待《[[伦敦来的人]]》太久了,而且来戛纳之前对它的假设也太多了,我看完之后,反而没什么感觉了,也说不上遗憾,但起码是不太兴奋的。   贝拉的风格还是那么强大,调度依旧精确到了让人发疯的地步,但这部一定不是他最好的片子。后来有机会和《[[伦敦]]》的某位工作人员谈了谈,这哥们就是因为喜欢极了《[[撒旦的探戈]]》才干电影这一行的。他说制作这个新片的障碍特别大,实际拍摄的时间又非常短,所以有遗憾。我觉得很正常,咱们也不能因为一个电影节过60岁生...

应亮戛纳行(9):培训学校和淹没 2007-07-05

5月24日  培训学校和淹没在强片中的《[[密阳]]》 (连载九) 毕业于Cinefondation   明天Cinefondation就结束了,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相关的信息。戛纳是我见过的最重视培养青年电影工作者的电影节,Cinefondation就是专门用来负责培训的。相对于戛纳别的单元,这个部分的主办人都比较“老师”一点,而参加者则更“孩子”一点。   Cinefondation一共三个部分:   1)学生短片比赛这个环节是公开报名的,电影节期间进行,接受各地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主体活动是放映与交流,最终评出一、二、三名,就和班里老师打分差不多。...

应亮戛纳行(7):一颗自尊的心和一颗 2007-07-03

5月22日    一颗自尊的心和一颗宽厚的心 连载七   蔡老师一席谈   蔡明亮是一位怀有希望的乐观主义者,我却是“破罐子破摔”型的。今天有机会和他讨论了各自对发行的看法后,我得出了这样的印象。   蔡导演现在做独立发行,亲自和影院老板谈判,自己上街去卖票,再分帐–这种方式,他已经在台湾做了六年了。发行《[[黑眼圈]]》的时候,他又跑到马来西亚去做,影院老板不信任他,没关系,他一口气卖出400张预售票,老板只能服气了,于是放映了15场。他相信观众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到处去表白:“你们现在看的不是电...

应亮戛纳行(6): 书籍和1又1/4强片 2007-07-03

5月21日  书籍和1又1/4强片 馒头事件     Cinefondation安排大家到主会场的三楼Caf

应亮戛纳行(4): 我的第一次与精英体育 2007-07-02

5月19日  我的第一次与精英体育(连载四)   破记录   我忽然发现自己在戛纳看的每场电影,都有可能会是我第一次看这位导演的大屏幕,比如今天轮到的科恩兄弟和金基德。每天有机会看自己喜欢的导演,每天有记录可破,倒是比较好玩的;如果明天有缘看到那组三十五部短片的话,我就可以一口气破掉将近二十个记录了……   之前看过《[[血迷宫]]》和《[[雪花膏]]》,知道科恩两兄弟喜欢玩得比较过分的,所以我在进电影院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了。开包检查的时候,边上一个女生红着脸问我,Aliado是什么意思?她的同...

应亮戛纳行(5): Li Yang,Ying Liang 2007-07-02

5月20日     Li Yang,Ying Liang,Z先生和Gentlemen (连载五)   《[[盲山]]》   片子很不错,后半部分强于前半部分,但国内放映的话,也许不会是足本。剧本保持了李扬上部片子的许多优点:照顾到大小人物的特征,细节生动,某些情节很“生猛”——再次体现出导演商业片的潜质。我是看得很起劲的,因为很好看,尤其是结尾陡然出现,赢得一片掌声与喝彩。   我觉得遗憾的地方主要有三处:1)片头字幕写明:这是90年代初的故事。如果没有这行字,这个电影会更有责任心,对剧作、立场和态度将会有更多的考验...

应亮戛纳行(1):自东向西和自问自答 2007-06-17

“破冰”先汇报一下我当前的“坐标”——北京时间: 5月16日16点40分位置:西伯利亚上空航班和座位:法航0117 / 座位35L 靠窗——我原本的座位是39C,靠过道,但是那个椅子坏了,现在彭珊正躺在39C和39B上面睡觉数据:高度3155英尺 / 速度848KM/H / 机舱外温度-42度   法国的空乘人员与非法语国家的乘客只会有工作关系,而在法语乘客面前却是“话痨”。我第一次去鹿特丹看片的时候,走错了电影院,一个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拿着我的票子乐了半天才说:“你走错了”;前些天,我在全州也走错了,一个义工带着我一路狂奔至正确地点。东京FIL...

应亮戛纳行(2):并不前卫的戛纳 2007-06-17

5月17日 关于昆仃斗殴的猜想和并不前卫的戛纳(连载二) 不就是看场电影吗?   各地电影节看片的”习性”有所不同:最”老实”的是日本观众,再难看的片子,他们一定要等片尾最后一屏字幕消失才离开座位;美国观众是享乐主义的,即使放映索克洛夫的《[[太阳]]》,他们也咽得下去爆米花;最活泼的是韩国人,每场放映完主持人都会问:好不好看?观众居然会齐声回答:好看。   我们刚在戛纳混了一天,只看到一场放映,对这边的”习性”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不过,据说昆仃以前和电影院的保安斗过殴,我身为一名戛纳的观众,倒是完全可以...

应亮戛纳行(3): 半天坐台半天看片 2007-06-17

5月18日  半天坐台半天看片(连载三) 蔡明亮的脸   戛纳也是没有东西南北的,丘陵和坡地构成了其主要的地貌,与自贡、全州以及海法都比较类似,城市的格局不算大,街道的布局很乱。沿着弧形的道路,由主会场往西北面走,大概5分钟可以抵达”工作室(Atelier)”的大本营。   戛纳所谓的国际村(international village),在电影节版图上,领地不小,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租给各个国家的电影推广部门做宣传用的帐篷。谁的钱多,谁租的帐篷就多、就大,阿联酋的帐篷最大,而且在一个坡的上方,非常显眼。今年中国居然没有租...

应亮新项目入选戛纳工作室计划 2007-04-14

    戛纳电影节曾于2005年推出“电影工作室”计划,旨在帮助世界各地年轻电影人实现电影理想,今年戛纳将继续推行该计划,总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位导演幸运入选。戛纳电影节为他们牵线搭桥,将他们的电影项目交给参与电影节的专业电影制片人,在电影项目和制作单位间织成一张独特的关系网。  本届入选的导演中有中国内地的应亮以及台湾地区的蔡明亮,他们分别以《[[被台风刮走]]》和《[[莎乐美]]》入选,其中应亮的《[[被台风刮走]]》也是今年香港亚洲投资会上被相中的影片。而蔡明亮的《[[莎乐美]]》筹备已久,女主...

应亮《另一半》喜讯不断 2007-02-21

青年导演应亮的第二部故事长片《[[另一半]]》继东京FILMeX影展获奖后,又传来了好消息:一是进入全州电影节竞赛 ,同时还入选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西班牙格林纳达电影节竞赛和布加勒斯特国际电影节竞赛特意为《[[另一半]]》放弃对35MM的要求而接纳录象形式。 《[[另一半]]》故事梗概: 在律师事务所做书记员的小芬,整天用她的笔记录着这座西南地区发展中城市里各色女子所遭遇的一切。而小芬自己的生活也很没有安全感:同居的男友忽然失踪了,可能是卷入了一场凶杀案;她的妈妈、她的女性朋友也一样过着没有依托的日子。  ...

应亮影片《另一半》 2006-11-08

  《[[另一半]]》   影片简介 在律师事务所做书记员的小芬,整天用她的笔记录着这座西南地区发展中城市里各色女子所遭遇的一切。而小芬自己的生活也很没有安全感:同居的男友忽然失踪了,可能是卷入了一场凶杀案;她的妈妈、她的女性朋友也一样过着没有依托的日子。   这部片子由两个交替出现的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小芬在律师事务所里对各色女子口述的记录,另一部分是对小芬及其身边女子遭遇的叙述。   采用这样的一个结构,是想让这部电影成为一份中国内陆城市(农村)女性生存状态的简报。   &n...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