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暴力

DOChina7 《秘密人》导演毛晨雨访谈 知识暴力-合法性-政治权利 2010-05-07

(现象网访谈)与毛晨雨导演的交流当中如:‘《[[秘密人]]》这个片子我绝对不去国外电影节’;‘我早已不介意观众,不在乎评论了’;‘我从不考虑镜头的前后衔接。’……等等,总是让人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自信呢? 导演的《神衍像》被邀请去山形电影节但导演为何一开始拒绝了,而后来又去了是为了顺便做一次蜜月旅行么?导演的对于影片的获奖导演对此有和感受? 为何看完影片后听导演阐述其‘稻电影’的创作理念都觉得云里雾里,‘稻电影’是在故弄玄虚还是因为我们本身的麻木使然? 为何导演对于电影来说最可靠的是肉...

《V怪客》社会暴力和个人暴力 2006-12-12

沃卓斯基兄弟继《[[骇客帝国]]》系列之后的又一部充满隐喻和讽刺的科幻力作。影片中故事的历史背景是1605年没能炸毁英国国会的梦想复辟天主教统治的狂热分子福克斯。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进行完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假想的集权主义国家英国用一切国家权力机构和喉舌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控制。这个的故事背景像极了《[[1984]]》中的阴暗社会,不过V怪客的反叛行为显然比《[[1984]]》中的主人公要积极的多。同样策划爆炸案的V怪客在影片中成了孤胆英雄。 英国的统治者萨特勒通过新闻媒体和秘密警察操控着国民的人身自由,国家...

港式黑色警匪片与日式暴力的联姻 2006-08-25

    首先来解释一下“黑色警匪片”与“日式暴力”这两个名词。所谓黑色警匪片,是相对于普通意义上的那种警匪正邪大对立的影片来说的,这种影片模糊了警匪之间的界限,坏人为非作歹固然让人咬牙切齿,而警察为了破案不择手段的种种行径却也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影片通常将故事情节的发生安排在夜里,所以影片的画面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黑暗阴郁的,镜头语言也是沉着冷峻,再配以一些简单直接的暴力画面,从拍摄技巧上强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前一阵子广受好评的《[[杀破狼]]》以及银河映象拍摄的许多影片...

《暴力史》大卫克隆伯格调和了的魅力 2006-03-27

在看《[[暴力史]]》之前,我只看过大卫

德国版《穷街陋巷》暴力惹争议 2006-03-15

    柏林电影节上表现强奸题材的电影《[[自由意志]]》让外国观影者惊魂未定,一波更猛烈的德国暴力浪潮再次袭来。上周,德国电影《[[够悍]]》(Tough Enough)上映,它和其他“够悍”的德国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议。 《[[够悍]]》讲述一群留平头的16岁男孩在街头打架的故事,被称为德国版的《[[穷街陋巷]]》。影片有非常写实的暴力镜头,开始不到10分钟,男主人公迈克尔就被一伙土耳其黑帮暴扁一顿———被绑在椅子上的他,头上扣着一个铁桶,只能听到黑帮头子和喽啰们拿起网球拍噼哩啪啦地砸下来。 此前一直拍浪漫喜...

宁瀛的女性视觉暴力《无穷动》 2006-03-13

    大影院都在热映美国大片《[[纳尼亚传奇]]》和香港轻喜剧《[[天生一对]]》,《[[无穷动]]》一天只有两场。两点半,在错过了每个大影院的播映时间之后,我打车奔去了西直门青年宫,那里有四个小厅,《[[无穷动]]》从三点到晚上,都还有五场在几个小厅滚动放映。于是掏了50大洋,支持了女性导演执导的国产影片,之前听新东方老罗大喊无穷烂,于是有点看热闹的心态,之前听洪晃说欢迎恶搞,于是买了爆米花咔咔地吃。整个小vip厅加上我们总共是六个观众,但是笑声依然热闹。    我猜想,二十岁男人会觉得它无穷...

使用暴力或者坐以待毙——《暴力史》 2005-12-13

这是我看的大卫•柯南伯格的第三部电影。看他的《[[苍蝇]]》时,我还小,那时候就等着看最后那个超恶心的人形苍蝇出现。当然,这种幼稚的让我惭愧的观念现在我也没彻底改掉。前段时间看北野武《[[性爱狂想曲]]》的时候我又等着那样的一个苍蝇出现。后来看了他的《[[裸体午餐]]》,这是根据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之一威廉•伯罗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直找不到这本小说,但我清楚的知道把那帮人的小说拍成电影真的需要功夫。看这电影的时候晕头转向,倒是深深的记住了那台充满了性暗示的会说话的打字机。但《[[暴力史]]》给我的感...

暴力史 2005-11-13

    片名:A History of Violence   译名:暴力史/暴力事件  导演:大卫

《百人斩少女2》“暴力美学”的COS秀 2005-09-13

    听说《[[百人斩少女]]》要拍续集,当时还真把我激动得够呛!然而随即发现导演由北村龙平换作了金子修介,心又凉下一大截儿。一年后的今天,《[[百人斩少女2]]》如期而至,尽管没对金子修介抱太多期待,但自己毕竟是前作的拥趸,续集至少也得看个究竟嘛。  在此之前,我特地先温习了一遍《[[百人斩少女]]》。比较有趣的是,以《[[百]]》为参照物,《[[百2]]》的魅力和瑕疵更加清晰可见咯。  1、优点的继承  虽说《[[百人斩少女]]》是早于《[[杀死比尔]]》抛头露面,不过“安云”小姐还是常被人冠以东瀛版“乌玛”的代...

暴力的拳头想哭泣 2005-08-08

    老毛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话,虽然有些诱导暴力之嫌,却早已被无数人引为真理,直至实践。不过,倘若梳理一番脑子里缺胳膊少腿的历史长河便可发现这算不得什么创举,前辈人早就是这么一代又一代的杀将过来了。似乎有些扯远了。这些与《[[哭泣的拳头]]》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没有关系。其实,我想说的是,虽然过了千多年,大家口上说:“文明了!文明了!”,背地里还是一样的杀杀杀、权权权,完全没有长进,且很无聊。我这样讲,也许会有人骂我幼稚或是故作清高。也难怪,虚伪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人常犯的毛病。但更多人...

朴赞郁,暴力电影和《七剑》 2005-07-27

    朴赞郁的《[[老男孩]]》塑造的是两个以报仇为生命主旨的人物,无论是吴大秀还是李佑真,折磨对手让他痛哭流涕的跪在自己的面前请求饶恕都是梦寐的目标,结果李佑真成功了,吴大秀失败了,所以李佑真只好衣着光鲜的死去,因为他再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而吴大秀还在活着,苟且的活着还是正常地活着?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不是续集三部曲,我们无从知道。    很多时候电影都是这个样子,就如经济分析中的数学模型一样,把一切所能想到的形式完美地呈现给你,但是却用一个无从所知的结局来作为这种完...

影像暴力潜入我们的生活 2005-06-26

在9•11日当天,通过电视直播目睹767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大楼的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一部想象的电子媒介影像制品。虽然我们很快意识到是新闻现场直播,但我们的感觉方式还是“定格于”想象的电子媒介影像制品。当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打响的时候,我们在电视机前(没心没肺地)“观赏”着这场真实的战争。这种反应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我们已经看了太多类似的影视影像战争制品。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影视影像暴力”。     人们通常会通过将暴力合理化和美学化,来使得暴力容易为观众接受并得到欲望...

中国电影分级:关于性与暴力 2005-03-13

中国电影改革:没有三级片  中国新闻社   一年一度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嘉兴温暖的阳光里拉开了序幕。  与往年一样,电影节显得空洞而热闹,评出的奖项并没有得到前来采访的近200家新闻媒体的重视;与往年不一样,借金鸡百花节的机会召开的中国电影导演年会上传出了电影的改革新动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去年中国电影产量100部,其中71部由国家投入,29部为民营资本和中外合资生产;今年初,一系列电影改革的方向披露后,电影的生产数量急增到197部,其中合拍片超过40部,民营公司投资的电...

坏孩子带来的思考――暴力美学源流论 2004-09-16

    在讨论昆廷

看《风语战士》,全面评估吴宇森“暴力美学” 2004-09-15

    以前写过一篇《[[风语者]]》的评论,是看的碟片,但实际上,狭小的电脑屏幕很难辨别清楚电影的画面内涵,所以当时写的时候也很马虎,知道判断的不准确,特别是当时不知是什么缘故,电影的结尾没有看到,所以写出的评论连自己也不满意。          前一阵子,某家电影院正好上映《[[风语战士]]》,我重新走了进去看了一遍。判断截然相反,觉得是一部相当感人的影片,矛盾线索很清晰,战争场面也很精彩,细肢末节交待得很清楚。有几处,我差点被感动流下眼泪。一种战争的崇高壮美感,...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