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新闻中搜索: 三峡好人

《二十四城记》将映 《三峡好人》再获肯定 2009-02-17

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凌晨,国际摄影师工会奖(International Cinephile Society Awards,ICSA)正式揭晓了2008年度电影类奖项。中国影片《[[三峡好人]]》获得国际摄影师的青睐,成功获选年度十大佳片,继续刷新该片的获奖记录。有趣的是,贾樟柯新片《[[二十四城记]]》马上将于3月6日全国公映,三年前的旧作却还在斩获奖项。   获奖名单如下:   年度十大佳片   1。《无忧无虑》   2。《米尔克》   3。《圣诞故事》   4。《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5。《饥饿》   6。《机器人总动员》   7。《红气球》  ...

广电总局官员炮轰《三峡好人》《苹果》 2007-03-25

现代快报3月25日报道 继日前吴天明公开炮轰第五代导演该“退休”之后,昨天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现实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上,又上演了“炮轰”一幕。“炮轰”主角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炮轰”对象直指《[[苹果]]》、《[[三峡好人]]》等几部热门影片。而刚刚在亚洲电影大奖上斩获最佳导演奖的贾樟柯,被指“没有一颗关怀的心”。 《[[三峡好人]]》注定没人看 虽然在国际频频获奖,但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票房很不理想。贾樟柯还一度抱怨张艺谋及其《[[黄金甲]]》“占道”,导致《[[三峡好人]]》受冷遇。而作为贾...

《三峡好人》《东》DVD上市 2007-01-12

《[[三峡好人]]》的全国票房突破200万,通过网络观看的人数也超过100万人次,昨天下午,导演贾樟柯携影片主演一同在北京现身,继续吆喝这部影片的正版DVD.《[[三峡好人]]》的音像发行商中录华纳将一个手捧金狮的贾樟柯小人偶当作特别礼物送给了他。   贾樟柯表示,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三峡好人]]》能获得200万的票房令他非常满意。虽然以前他曾经说过“看我的片子,买盗版”,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他更希望喜欢他电影的观众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观赏《[[三峡好人]]》。比起音像版权的价格,他更在乎通过DVD的方式让更多的观众看...

《三峡好人》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影片 2007-01-05

  《[[纽约时报]]》2006年度最佳影片评选揭晓,由贾樟柯执导的故事片《[[三峡好人]]》以8.0分高居榜首。这部影片将于2007年在美国公映,这也是贾樟柯在美国艺术院线公映的第四部影片。位列第二位的是大卫.林奇的《[[内陆帝国]]》,第三名是阿伦雷乃的《[[绝秘隐私]]》。这几部影片被该报编辑评价为必须观看的年度电影。   《[[纽约时报]]》的年度电影评选以其专业性而闻名,在美国电影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三峡好人》:水下静物 2007-01-04

晚七点,湖北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却坐满了学生,贴墙而站的也不少。吵吵闹闹,剪票入场。所谓的“票”,与早年使用的汽水票无异。左顾右盼,某些同学手中,或抱英汉大词典,或捧英语课本,或拿笔记本,完全像是从自习室里赶来凑热闹的好好学生。 我的位置比较靠后,待落了坐,望向讲台才发现那块高高挂起的小小宽银幕。两台放映机就旁若无人的立在观众席的正中间。电影无预警的开始,灯火依旧通明,人声有些低落。放了一会儿,停了,再过一会儿,又继续。灯这才慢慢熄灭,暗下来了,也安静了,银幕显得稍微清晰了一点,放映机在轰鸣。 本...

《三峡好人》重返上海排片表 2006-12-29

    贾樟柯与张伟平互相打起“口水仗”,对于电影票房来说却成了“催化剂”。由于许多观众致电影院询问,已经下档的《[[三峡好人]]》昨天起重返上海影院的排片表。   随着“口水仗”升级,《[[三峡好人]]》重归众人视野成为热点。影片发行方上影集团临时作出调整,拿出五个拷贝,昨晚9点半起,在永华影城、新世纪影城、上海影城、西南影院、新世界影城五家影院再次公映《[[三峡好人]]》。

生活是一片江湖《三峡好人》 2006-12-28

在这个只崇拜黄金的年代,谁还会去关心好人──贾樟柯   贾樟柯与三峡的关系建构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很大的偶然性。假若没有画家刘小东,没有后者在夔门和曼谷进行的《[[温床]]》的创作计划,就不会有贾樟柯跟随他的脚步去拍摄的纪录片《[[东]]》,也就没有了贾樟柯继《[[任逍遥]]》之后再次被一个空间所诱发出的即兴套拍,当然就没有了我们现在坐在北大百年讲堂里看到的这部新科金狮奖影片《[[三峡好人]]》。   但看完片子,我们分明能在笃定从容的影像中发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必然性,贾樟柯所讲述的三峡,也许并非“我来...

《三峡好人》贴近观众的大电影 2006-12-25

  《[[三峡好人]]》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亦有今年国产小成本制作纷纭迭出的黑色幽默色彩,它的电影语言再无贾樟柯在《[[任逍遥]]》、《[[世界]]》中的晦涩,流畅自如,尽管不是商业片形式的直白浅显,但与普通观众的贴近非常明显。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取得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他浮出“地面”之后的第二部作品,不仅得到了威尼斯金狮奖的权威肯定,同时也用作品的实际质量证明了他确实在不断进步。 《[[三峡好人]]》里的两段故事都与“寻人”有关,但贾樟柯最想表现的还是三峡地区的拆迁与淹没。 大主题 “变迁...

三峡好人-也许纪录片会更好些 2006-12-18

显而易见,贾樟柯聪明的利用了三峡拆迁这一浩大的历史背景来讲述他的故事,“两千多年的地方,两年就要拆完。”但出乎老贾预料的是,故事到最后反而无关紧要,诸多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如沈红寻夫这一情节完全可以整段删掉而不影响任何表达,小马哥的出事也毫无必要——他确实是毫无必要的白白的死掉了;还有他对在内地依然泛滥成灾的港产片中周润发的模仿更是毫无创新,这一安排不但累赘甚至叫人厌倦;至于飞碟和喷火腾空的建筑这一超现实物体,据说导演是为了表现出三峡的神秘以及联想到也许来自外星人的注视,不惜在此现实题材中添加这一...

三峡好人:逆光的超现实,无以名之 2006-12-15

《[[三峡好人]]》对话不多,有时只寥寥几句,又仿佛在借题发挥地说着其它一些什么。更多的时候,是沉默。是影像如水淹没了语言,是大声的电影语言淹没了小声的对白。最常见的情形是:只听得见拆房时的敲击声,很有规律的宛如时钟滴答,好像那些房子是时间本身拆的,是命运不得不如此。 把一个剧变的年代拍得如此之慢,是贾樟柯的功力。他的镜头直指生活断裂之处,再把外化的环境剧变投射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中,于是《[[三峡好人]]》令人庆幸地没有成为一部政治电影,而是深入人性的幽暗之处,照亮那些无以名之的角落。 韩三明来奉节...

《三峡好人》那杯团圆酒 2006-12-14

从前无论写什么东西,都是嬉笑怒骂式的。因为,我原来不曾想要如此认真的对待我的生命。一直认为生命的存在和这世界的万物一样,都只是为了等待消逝,就好象三峡的水终会淹没那两千多年的文明一样,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可《[[三峡好人]]》却不得不让我去严肃地面对生命。或许生命就是为了那杯团圆酒,喝一杯就要揪一次心。 两年前曾写过一篇关于《[[世界]]》的评论文章,这电影在我眼中处处都是错,说导演矫揉造作,为了煽情生拉硬拽,这满眼的错蒙蔽了可以通向我心灵的所有的路,让我忽视了导演那种对生命本质无限关怀的情怀!傅斯年先...

《三峡好人》:好人开始自救 2006-12-11

极度爱一部好电影的时候,会象爱一个人,情最浓时反而说不出有条理的话来。在我的眼里,贾樟柯还是那个贾樟柯,我喜爱的就是他不变的情怀。并不是因为说《[[三峡好人]]》得了金狮奖才让我觉得它与众不同,它的与众不同是天生的,跟《[[世界]]》一样,跟他之前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甚至偏激地认为,那些去年鄙夷《[[世界]]》而现在猛夸《[[三峡好人]]》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贾樟柯。 《[[世界]]》借“世界公园”这个浓缩世界来表现现实社会是取巧的,《[[三峡好人]]》借过客的游历眼光来巡视三峡库区,其实也是取巧的,但这两个巧取得好,...

《三峡好人》北京放映时间和地点 2006-12-10

 《[[三峡好人]]》将于本月14日上映。事实上,那些想看本片的人应该提早去看,否则,以营业为唯一考虑的影院届时很可能以影厅不够为理由撤掉该片,造成所谓“有档无厅”的局面。我整理了一下北京七家影院的放映时间(仅此七家),其中以下四家从现在开始已经在上映:新世纪影院  上午10:30  (电话:85186778)新东安影城  下午13:20  晚上18:00  (电话:65281838/1898)搜秀影城    中午12:10  (电话:51671226)星美国际影城  下午14:25 以下三家目前可能没有上映,但无...

有关《三峡好人》 2006-12-08

    前头有幸在北大百年讲堂看了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的点映.      随便写写我的看法,我觉得这部片子还不错,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条一条说.      理解这部片子其实就是两句话,但不是说这片子就达到了这两句话的高度_      巴赞的"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人道主义."      安东尼奥尼的"我只关心人."      贾樟柯一如既往的关心普通人的生活,坚持写实主义的风格,他想记录的就是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放映后的演讲里他几乎都要哭出来,他对电影的记录本性看来是理解并坚定不移的.   贾樟...

《三峡好人》令人深思 2006-11-21

    贾樟柯这部有关三峡的作品节奏流畅、令人深思。影片开始是一个大范围长镜头:一艘机动船上满载着粗鲁的、提着大包小包的乡下人。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贾樟柯的作品经常将焦点放在中国偏远地区的状态上——不过再仔细看看就会发现,现代化的点点滴滴早已经渗透其中了。许多乘客都有手机,一些人正在用手机向其他乘客展示照片,另一些人则在用手机与远方的亲朋好友通着话。这些并列在一起的元素在影片中随处可见——一个正在四川的穷乡僻壤考察的暴发户在派对上啜着酒;一个小混混看着电视中正在播放的影片《[[英雄本色]...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