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在影片中搜索:

国营东风农场/National East Wind Farm / 胡杰

1957年云南昆明的部分右派两百多人来到弥勒县一个犯人农场进行思想改造。后来,这个农场又接收了其他农场转来的两百多名右派。这些右派在这里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种种荒唐事件,包括毁林开荒、大炼钢铁以及人为地铲除粮食种红薯的“自然灾害”。他们也在这里度过文革时期,这时大批来自上海和重庆的知识青年也来到这个农场。右派们经过二十一年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终于在1978之后陆续离开农场。 In 1957, around two hundred "Rightists" from Kunming, Yunnan arrived at a gulag--a "thought reform through labor farm"--in Mi-le C...

日本国古屋敷村/ / 小川绅介

很久以前,有人勇敢地进入了寒冷得辣椒都不会变红的山中,开拓了一个村庄,这就是古屋敷村。在明治时代中叶,他们早早开始了养蚕,并使之兴隆。山上,白云缭绕中矗立着一个接一个的炭窑。可是,原来十八户的人家,现在只剩下了八户,烧炭人也只剩下了一个。年轻人都到城里工作去了,白天,这里只剩下了老年人。这部电影是从1980年古屋敷村所遭受的寒流和稻子开始的。电影中使用了科学的方法,通过实验和证明,力图在电影的上半部,对古屋敷村的自然——地形和气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因为古屋敷村的生活,是建立在这样的自然的基础上的。电影...

牧野村千年物语/ / 小川绅介

上山市牧野村是藏王山脚下的一个村子。这里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它其他城镇的村庄一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代里的村庄。所以,这个电影中所讲的故事,是任何地方都会发生的、很老套的,然而却是不可思议的、令人怀念的。小川摄制组的成员们在上山市的这个村子里住了十几年,亲身体验培育稻子的过程,并把它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在这部集大成的作品里,有纪录的成分,同时,它把在牧野这片土地上发生和流传的各种故事和传说,以剧中剧的形式夹杂其中。当演员、舞蹈家以及村民们在电影里表演,或是向我们讲述故事的时候,牧野已经...

三里塚——边田部落/ / 小川绅介

1967年三里塚地区开始要兴建机场,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与警察抗争。从一九七一年的九月十六日起,第二次反对强制测量的斗争开始了。第一天死了三个警察,为此,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被抓走了,总共关押了一百零三天,接近一年中的三分之一的时间。也就是说村子里的主要劳动力、长子们全被带走了。另外,村子里的一个叫三宫文男的青年,在第二次强制测量之后,留下了“我恨,恨机场,恨强加于我们头上的东西”的遗书自杀了。《三里塚——边田部落》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场斗争。

三里塚·第二堡垒的人们/ / 小川绅介

1966年,日本成田市千夜县三里塜村的村民奋起反抗修建新东京国际机场,因为该工程的立项无视当地村民的利益。小川绅介为此拍摄了纪录片《三里塜之夏》,此后直到1977年他总共拍摄了7部同一主题的纪录片。《第二道纺线的人们》是该系列片的第2部。

日本解放战线·三里塚之夏/ / 小川绅介

1968年,正值全世界范围内的学生和工人反抗现存体制的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在日本的千叶县成田市,三里塚的农民们为了反抗无视农民权益的新东京国际机场的建设,也举起了造反的大旗。在未获得当地农民同意的情况下,新东京国际机场公司在三里冢开始了新机场的建设。当公司在防暴警察的保护下开始进行土地测量的时候,当地农民以及支持他们的学生出现并进行对抗。工作人员以影片摄制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了这场斗争的最前沿,与农民和学生们一起抗争,捕捉到了许多赶来的防暴警察和机场公司人员的表情。本片真实地记录了这次斗争中很多场景的十...

现认报告书——羽田斗争的纪录/ / 小川绅介

影片力求揭示反对佐藤首相第一次访美斗争中发生的京大学生之死的真相。从这个时期起,小川就明确提出:“摄影机决不能站在旁观的位置拍摄”

压制的森林——高桥经济大学斗争的纪录/ / 小川绅介

这是一部关于高崎经济大学学园斗争的纪录,是一部预示着60年代后期全国性学生造反运动征兆的独立电影。这部电影中使用了的“偷拍”手法,尽管十分有效,但小川在随后的作品中再也没有使用过。

青年之海——四个函授生的故事/ / 小川绅介

小川绅介导演处女作。描写了4名函授生围绕着文部省大学函授教育制度改革所进行的反对斗争。4名年轻人和拍摄者的青春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电影”。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试试这个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