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出海:生命的权力与生存的责任

2005-1-24 11:48  来源:看电影 作者:极品影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深海,深海
看那大海的深处
那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那是理想的家园


你的眼神,如此深邃
就像一滴缥缈无际的泪
让我越陷越深
无法自拔


直到它渗入我的骨头
融入我的血液
而我将放弃我的肉体
把我的灵魂交给死神


这样我才能永存
拥入你深深的怀中


——雷蒙.佩德罗



这首诗是一位寻求安乐死并最终如愿以偿的人写的,它出现在影片《出海》的结尾处。至此,被病痛折磨了28年零四个月的雷蒙.佩德罗终于安详的合上了双眼……


影片用了两个多小时的篇幅勾画出这漫长岁月的最后一幕,然而,雷蒙.佩德罗的生平又岂是一部影片所能彻底涵盖并盖棺定论的呢?他的遭遇、他的选择,以及他的归宿不仅超越了理智与情感的范畴,甚至也洞穿了道德与信仰的藩篱。世俗的评判在此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就连同情也会透着一丝矫情。这绝不是个任人评说与把玩的传奇故事,它直陈生命里最质朴,同时也是最尖锐的质询:


“活着,究竟是一项权利?还是一种责任?”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向来是不赞同轻生的。“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人也”。当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类的死不在此列,那可是壮士义举;而为保全名节的自缢也会得到多数人的赞赏,那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最为倡导的精神,仍然是存活下去的坚韧。高雅点的说法是“忍辱偷生,卧薪尝胆”;低俗点的则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一句话,活着即便是再艰难,都不能成其为轻生的理由。


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当然就会诞生一大批与死神抗争的感人事迹。这点上,东西方的媒体似乎有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大家都对此类人物和他们不屈不挠的人生履历特别感兴趣。而在传媒强有力的“围剿”之下,一个接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陆续被包装成激励大众的文化教材。我们的身边似乎充满了与命运搏斗的勇士,不存在所谓的弱者。


想要解读出本片内在的涵义,以及由此反衬出来的荒谬现实,可先对照一下身边相近的人物和事迹。因为我们很难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影片主人公雷蒙的心路历程,他所遭遇的磨难绝非依靠想象就能心领神会。所以,透过一条有着相同遭遇的人生轨迹,或许更容易贴近本片的主旨。


出海》所讲述的故事立刻就让我联想到另一位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战斗英雄“朱彦夫”先生。这位在战争中致残的英模,用后半生的时间,凭借惊人的毅力写下一本名为《极限人生》的书。巧的是,本片主角雷蒙也写了一本书,可通篇尽是对死亡与解脱的渴求(本文开篇诗词可为佐证),两相比较,那种强烈的反差竟让我一时难以适应。这感觉就好像当初第一次看姜文拍摄的《鬼子来了》时一样,那份惊愕,那种茫然无措混合在一起,猛烈地撞击着我那被“习惯”和“经验”给宠坏了的内心世界。


本片最容易给人造成的错觉,同时也是必须要加以廓清的认识就是,这绝非是一个由另类的人所书写的特殊故事。《出海》所刻画的人与他内心的苦闷挣扎,恰恰才是最常态的表现。换言之,这才是有着相似遭遇的人最可能表现出来的一种生存状态。之所以它会给你新奇的感受,除却“安乐死”本身所具有的争议性之外,主要还是归功于传媒对朱彦夫之类的典型不遗余力的宣传。(此处绝无对朱先生的不敬之意,仅仅只是一个比喻)让人错以为英雄属于主流,因此模范变成普遍。这还不算,当这种原本抱着教化育人目的的宣传太过密集,以至彻底“屏蔽”了那些真正常态的现实,大众评判事物的尺度就会发生偏差。似乎只有英雄的选择才是唯一正确的,才是值得效法和赞扬的,其余都不被认可。


我丝毫不怀疑媒体和教育机构宣传这些人和事的良苦用心,可任何事情若推向极端都容易产生荒诞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能否认一百个不幸残疾的人里面,很可能只诞生出一个朱彦夫,我们就要面对更多不那么英雄,不那么执著,甚至显的有些脆弱和扭曲的心灵。可遗憾的是,有关这类人物的报道实在少得可怜,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太过平常,难以胜任励志之职吧。


影片《出海》刻画的就是一个这样平凡的人物。雷蒙.佩德罗年青时在一次跳水中不慎摔伤了脊柱,导致全身瘫痪,彻底丧失了自理能力。甚至就连阅读,书写,接电话这样的事情都必须仰仗专用器械的帮忙。毫无疑问,这样的打击将彻底击碎一个常人所有的希望和梦想。因为他的生命是“寄生”在他人身上的,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尊严,更遑论实现人生的价值了。当日复一日的时间变成单调乏味的重复;当生活里所有的空间仅剩下目之所及的一间卧房;当余留的残生沦为死亡降临的倒计时,你还能说雷蒙内心对自杀的向往是消极的吗?


说句不恭的话,任何人身处那样的逆境,都难免滋生出轻生的念头,这属于人之常情,并不可耻。但像雷蒙那样拼尽全力只为争取一个死的机会,这一份执拗却也不是常人都能具有的。影片正是以此为线索,勾勒出一幅有关生与死,爱与怨,沟通与冲撞,理解与诘问的人生画卷。围绕雷蒙这个中心点所展开的人和事极为丰富,既有多年呵护陪伴在其身旁的亲人与之产生的磨擦,也有陌生人演变成的红颜知己和他心与心的碰撞,更有从旁审视的外界对他行为的干预和评说……影片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拼凑出了雷蒙最后岁月的点滴,但它并没有对其人生做草率的评判,而只是以旁观者的目光冷静地审视这段历史。


本片的冷静首先体现在编导的叙事风格极为沉稳内敛,虽然整个故事浸透了悲情元素,但影片情绪的表达恰恰是属于低八度的,从头到尾都不见张扬外露的场景。即便是到了高潮段落,演员们的表演也是点到为止,编导似乎要刻意营造一种含蓄的艺术风格。喜欢《21克》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本片的表演太不过瘾,没错,《出海》缺乏那种西恩.潘与娜奥米. 沃茨等演员高难度杂耍般的表演场景,本片的表演好像是从生活里直接拷贝过来一般,显得质朴无华。


但平稳却不等于平淡,在这种略显压抑的表演氛围里同样催生出了精彩纷呈的表演。贾维尔.巴尔登所扮演的主人公雷蒙没有一幕大开大阖的情感戏,却将角色那种孤独与绝望的内心演绎的不愠不火,恰到好处。很多时候,雷蒙越是克制自己的情感,就越是给人一种撕心裂肺般的感受。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表演手法非常高明,较之一味煽情外露的表演模式强了不知几个层次。和贾维尔配戏的两个女演员贝伦.鲁达和劳拉.杜纳斯也深谙含蓄的力量。她们在展现与主人公那千丝万缕、欲说还休的复杂情感时,并没有借助过多的情绪化表演,而是倚靠台词本身去发挥,使得表演既真实饱满又不显突兀。


再者,影片的摄影与剪接也属于传统的范畴,既没有华丽多变的构图,(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机位对着演员拍,有点新闻采访的意味。)也不见前后跳跃的复杂叙事格局,(本片纯粹是直线式叙事外加一点点回忆,属于最老套的叙事法。)四平八稳的甚至显得颇有些单调,但在单调之中也蕴含了很多生花妙笔。影片最妙的剧情设定是塑造了两个迥然相异的女性角色,他们的职责是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到雷蒙的内心世界,去帮助观众完成分析与理解的任务。


律师胡莉亚是为了帮助雷蒙打官司而介入到后者的生活里的。然而,当她也变成残疾人后,二者的关系就迅速演变成同病相怜的伙伴,进而衍生出复杂的情感。当雷蒙死去后,胡莉亚似乎成为了雷蒙生命的延续,同时也象征着另一个雷蒙的诞生。电台DJ罗莎原本是以一种热心开导的心态去接近雷蒙。可随着交流的深入,她逐渐认可了雷蒙的选择,并最终协助他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罗莎这一角色可以解读为编导内心的影子,影片最深层次的思考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多数通过罗莎的行为表达出来。也可以这么说,胡莉亚是编导为观众设立的一道命题,而罗莎则是解开这道命题的一把钥匙。


影片在45分钟和75分钟时有两幕极为出彩的戏,分别是主人公雷蒙在不同时段,不同心情下产生的两段冥想。第一幕以主人公的视角冲出卧室的窗户,在群山峻岭里自由飞翔,最后来到海滩上与心爱的人相拥在一起;第二幕则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健康之躯的雷蒙与胡莉亚的缠绵亲昵。当她们开始热吻时,镜头切换到现实情景,二者又恢复到残疾人的身份。这两幕戏的镜头运用轻灵飘逸,好像是故意区别于整部作品的风格。前一段戏彰显了主人公对健康与爱情的强烈期盼,后一段则如一把冰冷的剃刀,硬生生割断一切希望,让人对角色那悲惨的境遇心生怜悯。


出海》将很多人物的情感作了真实而细腻的描绘,但它并没有以自身的价值观去左右影片的叙事格局,这是它最非凡的成就。影片自始至终都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始终不愿将思考的天平倾斜。它将最沉重的那一个质问留给了观众,“当你完全丧失了生命的尊严后,是否有权利去终结它呢?”。这是道无解的命题,可如果你一旦开始思考它,你就融入了雷蒙那充满孤寂与痛苦的内心世界。你也能慢慢领会,在面对死亡的最后时刻,雷蒙为何还能够走的如此平静。


 


相关链接: 21克 张扬 姜文 张扬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