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文艺评论中的新鲜调门儿

2005-1-17 11:03  来源:大众网  作者:吴之如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据报道,冯小刚当着中国传媒大学700多位师生的面说:“《天下无贼》剧情漏洞百出,连我都没法自圆其说,奉劝看过一遍的千万别看第二遍!原著就完全是个站不住脚的故事,改编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我自己,因为我不信。天下怎么可能没贼呢?贼怎么可能向善呢?这部片子始终没与我的心灵挂起钩来。”


  冯小刚的话,恐怕不能过分当真,兴许只是“欲扬故抑”的把戏。不过,他的“漏洞”说,倒是文艺评论中的新鲜调门儿,很让人觉得余音袅袅。


  讲到美学价值,一个“漏”字,便将江南造园艺术中唱主角的太湖石的特色“皱、漏、透”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那立石哪一块不是玲珑剔透、千奇百怪,那假山哪一处不是峰回路转、千姿百态,之所以有这么神异的视觉效果,还真是幸亏那“漏洞百出”的天然石料、那“千稚百拙”的人工机巧。


  因为有“漏洞”,甚至“漏洞百出”,这才有戏,以至好戏连台,这样的道理其实算不得荒诞,更说不上深奥。旧小说中多有主人公卖个破绽,而后忽然风波迭起、高潮不断的情节,这“破绽”正是高明的写手设置的“漏洞”,若没有了此类“漏洞”,文字的章章节节、段段句句都严丝合缝到天衣无缝的完美程度,读者看到的其实就只剩了雕琢功夫,再没有点滴生活情趣,再没有丝毫生命光华,那样的“艺术”,除了徒具华丽的躯壳,便离死寂只有一步之遥了。


  当然,“漏洞”美学所追求的依然是一个“美”字。倘作品中的“漏洞”太大太单调,受众无论如何也不会悟出其中的“美”来。小刚编导的《天下无贼》,其实是下了很大功夫在做“自圆其说”的构建和“补漏”工作的。


  艺术家的本领若只在将一个气球吹得又圆又大又光洁无瑕而毫无漏洞可寻,然后宣称自己已登“完美”的艺术境界,那么,人们有理由怀疑,他那“艺术家”的桂冠究竟是垃圾箱捡来的、天上砸下来的还是骗来的偷来的。


  小刚敢说自己的作品“漏洞百出”,正是他的聪明过人之处。你想,即便大家都听了他的忠告“奉劝看过一遍的千万别看第二遍”,这亿万人“一遍”看下来,冯导也就不但早够了本,还赚了个晕头转向啦,何况,非要看他两三遍甚至五六遍寻找这百出“漏洞”到底何在的顶真者肯定也大有人在。这一经济效果,正是“漏洞百出”的美学价值之外的商业价值,冯导其实早就对此胸有成竹喽。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