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2005,中国电影的拐点?

2005-1-10 12:42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倪方六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电影,成了热门词;百年,成了一座丰碑!


  2005年,是中国电影100周年华诞,在这个意义重大的年度,第一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第八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将于今天在北京举行———无疑,中国电影将在她百年诞辰之际,揭开新的一页!那么———


  疑问一:四部电影分走一半国产片票房


  数字新闻:2004年212部的电影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电影票房也突破了15亿元,比2003年提高了近60%;不仅涌现出《十面埋伏》、《功夫》、《天下无贼》几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大片,《张思德》和《郑培民》两部主旋律影片也借助灵活的市场发行方式取得了3000万和2500万的票房。


  广电局解读:这些数字标志着中国电影已昂首冲出低谷,电影产业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的电影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在前两年100部、140部的基础上跃升到212部(其中胶片电影202部,数字电影10部),不仅比2003年的产量提高了50%,而且也打破了1992年故事影片产量170部的最高纪录,创造了中国电影产量的最高纪录。2004年的电影产量,改变了中国国产影片长期以来在100部左右徘徊的局面;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也跃入了显赫位置。2005年还是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长征70周年,中国电影百年,围绕这些重要纪念活动已经创作生产了一批影片,预计出产的国产影片数量还将高于2004年。


  特约记者鲁艺点评:按照广电总局提供的数据,国产电影去年的票房收入约8.25亿。昨日记者采访时获悉,去年最卖座三部影片票房收入分别为《十面埋伏》1.5亿、《功夫》1.25亿、《天下无贼》1.01亿,加上年初《手机》的8000万票房,一年下来,张艺谋、冯小刚、周星驰三人就拿到4亿多票房,与其他200多部电影持平,分走了一半的票房。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遗憾。而且,《张思德》和《郑培民》的市场发行方式中的“市场”到底怎样,也值得怀疑。


  疑问二:20部进口大片掠走7个亿


  数字新闻:2004年,中国国产片的票房收入大大超过了进口片的票房收入,其中超过亿元票房的影片都是国产片,票房的前3名都是由国产片获得。中国电影的主业收入已达到了36亿元,比2003年的22亿元增长了66%。


  电影局解读:这表明由进口大片占领电影市场多个黄金档期的局面已经打破。2004年,在电影产业化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电影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伴随着电影产量的大幅度跃升,国产影片的质量和综合影响力也有了令人欣喜的提高,一批优秀作品集中涌现。以《小平,您好》、《我的法兰西岁月》、《邓小平.1928》、《张思德》、《郑培民》、《信天游》、《灿烂的季节》、《钢铁脊梁》、《美丽家园》、《枪手》、《东方神舟》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影片的创作水平全面提高,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成果。


  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了国产影片发行放映的“四大档期”,为国产影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和市场机遇,拓展了国产影片的赢利空间。2004年,中国国产片的票房收入大大超过了进口片的票房收入,其中超过亿元票房的影片都是国产片,票房的前三名都是由国产片获得,由进口大片占领电影市场多个黄金档期的局面已经打破。


  特约记者鲁艺点评:2004年,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超过进口大片可能是事实,而且,根据广电局提供的材料,即使最卖座的进口大片《指环王》也只拿到8600万的票房,单片收入不敌国产片,但是我们不该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按照规定,每年进口大片数量为20部,也就是说20部进口片就掠走近7亿的票房。平均下来,进口大片的单片票房远远超过国产电影,这是什么概念?这笔账该怎么算呀?


  疑问三:真正上映国产片不超50部


  数字新闻:目前全国已经发展到36条院线,加入院线的电影院有1188家,拥有2396块银幕,比院线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815块银幕。数字影院大发展比较迅猛,全国数字影院的规模化经营初现端倪,2004年已经完成了146家数字影院的建设,到2005年1月底将达到166家。


  电影局解读:这表明,中国影院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给国产电影提供了更多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在高奏弘扬主旋律凯歌的同时,2004年还诞生了一大批面向市场、面向观众的多样化、类型化的电影作品,这些影片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上不断创新,满足了观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活跃了电影市场。其中《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2046》、《可可西里》、《新警察故事》、《秋雨》、《情人结》、《一轮明月》、《疑案忠魂》等一大批的影片都在社会和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国产电影再次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热点、社会舆论和评说时尚的话题。


  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上的成功也推动了国产片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以《英雄》、《十面埋伏》、《天地英雄》、《诺玛的十七岁》、《》、《首席执行官》、《天下无贼》、《功夫》等一批影片为代表的国产片已经全面进入了国际主流市场,影片《英雄》甚至在北美位居了两周的票房排行榜的首位。2004年国产片的海外票房收入达到了11亿元,超过2003年50%之多。


  特约记者鲁艺点评:据记者了解,早在《十面埋伏》上映的时候,就有媒体质疑,为何在此期间只有这一部大片上档?一时间政府为张艺谋扫清障碍的传言四起,虽然双方均出面澄清,但却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虽然去年国产电影高产达200多部,但昨日记者获悉,除了几部国产大片和进口大片,一年中真正上映的国产电影不超过50部,很多电影甚至没有上映就直接进入库房,这也让很多导演失去了创作的欲望。


  疑问四:中国电影墙外开花墙内不香


  数字新闻:一年中,先后在2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中国电影展,展出国产片240部次;同时,也有155部次国产片参加了55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12部影片在14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16个奖项,是近年来国产片在国际上参展、参赛和获奖最多的一年。


  电影局解读:这表明在中国电影全面拓展海外主流市场的同时,中国电影的“走出去工程”也硕果累累。其实,2004年在大力推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了电影的公共服务职能,保证了全面协调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对少儿题材影片资助数量达到20部,资助金额比往年提高了一倍,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优秀的精神食粮。大力实施“2131工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让电影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全年“2131工程”共放映了电影395场,比去年增长9%,放映覆盖面逐步扩大;国家投入的资金总量达到4363万元,比往年增加了2000万元。可以说,中国电影在2004年走出了低谷,实现电影创作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国产电影市场的迅速复苏,电影的产业活力空前高涨。2005年是中国电影发展年,随着院线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电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电影受众人群的进一步扩大,保守估计2005年的电影票房可以达到20亿。


  特约记者鲁艺点评:衡量电影的标准一向有两个,一是艺术,主要靠奖项来表现,二是票房,主要靠收入来表现。自然,体现电影产业活力也并非影片生产的数量和票房比例。从票房来看,中国电影打了个胜仗,而从奖项来看,似乎也不逊色,《可可西里》、《》、《世界》、《孔雀》等都在国际电影节有不错的表现,但是国内票房却不叫好,甚至有些惨淡,墙外开花墙内不香。难道专家的眼光和观众真的有那么大区别?究竟是要为了票房而拍片子还是为了得奖而拍片呢?像《手机》这样的影片怎么就被专家称为格调不高呢?电影体制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能资助20部少儿题材影片为什么不能让中国电影墙内墙外都香?记者认为,虽然2004年中国电影创造了辉煌,一组组漂亮的数字给中国电影百年带来了喜气,但并不代表中国电影真的走出了低谷———2005年,关于电影的话题不会少,关于电影的活动会不断,但它不是1905年,中国电影的拐点在哪?在寻觅!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