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欲中罪》:无聊的背德拯救与自救

2005-1-7 11:23  来源:Fanhall.com 作者:春萧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悲伤总在雨天蔓延。
   
    阴戾的夜,一个男孩的死亡,用一氧化碳自尽,时间的另一边,男孩的父母亲尽情于女儿歌舞升平的演出。短暂的欢腾还没来得及继续舒展,悲恸已将他们的心情占满。帅哥安迪加西亚这次出演一位由年轻过渡到中年的父亲亨特,一位看不出有多少神通的著名心理学家。“医者不能自医”恰到好处的贴近他作为父亲的悲哀,若干年后他的任务,除了要对那个童年背德而堕落的青年进行救赎,同样在完成自我心灵的正视与拯救。
  
    心理学家亨特,因孩子死亡的阴影始终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基于这点苦衷,他拒绝当年学生的恳请——辅助一个干干净净的青年男孩治疗心理顽疾。因为这个孩子与他儿子感觉重叠,他的存在唤醒了他曾经死别的痛楚,不过在自我挣扎过后,或许出于好奇,亨特接下了这个请求,帮这个表面看来开朗乐观的男孩驱除他心中的黑暗。
  
    故事并不复杂,场景也不晃眼,典型的好莱坞悬疑模式,全片的用意在于探索源自人类心底的欲念的发生以及成因,然而轻描淡写的闪过种种回忆结合的动机,使我觉得这部电影在思想表达上并不成功。青年男孩两次杀人的心理动机,来自他对与外界的恐惧,在无法逃避的情况下,他唯有用杀人来驱赶他心里的惶恐,就像一头受到惊吓的畜牲,对靠近它的一切加以排斥,甚至不惜毁灭。不过这位少年心理阴影的周期显然过长,时间的流逝依然修复不了其童年的伤痕,在感化院一直以来的乖巧,只是为了尽快离群索居,为了逃开母亲因他而殁的事实。——少年的眼神,令我嗅到一丝的危险的气息。
  
    悖伦,支撑了整部电影的走向,青年男孩病态的成因,在于他与母亲不正常的关系,由小看大的条件反射,他因童年目睹母亲的死变成对性本身的厌恶,出手杀死一个试图与他欢好的女孩原由亦在此。然而穿凿的部分是,在其杀人的场所与亨特的女儿巧遇,之后青年利用从亨特女儿获得情报反过来阻挡心理学家本人的深入,人为的偶然已令我觉得做作,其后的针锋相对,更使我觉得其论据站不住脚——亨特对他进行治疗的时间,他杀人的时间,他与他女儿相识的时间被拙劣的浓缩在了一处,就像事先设计好的一样接一样的发生。片中交替着的记忆,其实无非仅在说明白一件事实:童年的阴影,足以影响并左右某人今后的一生。
  
    亨特与监狱中青年男孩的凶手父亲相遇,由此带来两个人内心的煎熬,无非是日益脓肿的社会压抑下产生的畸变:亨特患有抑郁症的儿子在被送到其最信任的朋友那里治疗时因遭到鸡奸含羞自尽;青年长期与因孤独而欲望缠身的母亲通奸,因被父亲发现愤怒将其母打死。内容虽然有别,但本质相同。亨特不能正视的问题是对于最信任的友情遭到背叛得打击与及认定儿子的死亡自己犯有不可原谅的过错。青年男孩的过错应该在他长大之后,虽然他杀人的理由靠不住,然而导演逼他杀人,他也做了,那么故事就需要按照这个剧本继续。
  
    青年男孩与亨特的女儿一见钟情,而亨特在隐隐的不安之中从青年父亲的口中查得了事实的真相;亨特担心女儿的安危,因那次事件由歌手堕为太妹的女儿与那个奇异男孩之间危机暗藏,在亨特的反复的调查中,男孩与其母的乱伦终于被揭破;而请他来帮助治疗,那个亨特的女学生,却险些被男孩的杀掉,男孩在过程中所表达出的状态,除了对性采取极端的回避,只在千方百计地寻求逃开人群的捷径,在警方逐渐有步骤地捉拿他时,欲罢不能的男孩逃走还不忘带上亨特的女孩,荒谬之感油然,跑路还不忘带上女人,这在情深意重的恋人间倒还说得通,对于一共只有数面之缘的两个小孩子,全然证据不足,如果说男孩将女孩带走,是心计深沉到连人质的问题都有所考虑,那么在故事的结尾男孩连少女的汗毛都没碰一根,只在做少许抵抗后便缴械便根本不能成立。而其后在亨特看似拯救成功而重获新生的情况下,软化的男孩仍不忘冲向滚滚的火车。俗套的结尾让人心烦。
  
    亨特所谓的拯救与自救,导演希冀通过男孩折射,同时互相反衬。然而,因为蹩脚的剧本,松散的节奏,不经推敲的剧情,全片除了让人记住安迪加西亚那已然帅气的面庞,此外无他。
  


相关链接: 朗乐 某人 钟情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