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2004电影回顾

2005-1-3 17:41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未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高军(北京新影联宣传策划部经理)

  2004年在营销上出了几个大事件,比如《十面埋伏》耗资2000多万的首映庆典。尽管张伟平的想法近乎癫狂,但他获得了成功,给中国电影的营销市场带来比较多的思考。“无贼”号列车从北京一直开到九龙,几乎成了那个时段中国媒体的焦点。《功夫》采用不动声色但非常有实效的方式:它在北京的户外广告投放数量是《天下无贼》的六倍,其广告费既不是片方出也不是发行方出,而是社会企业出资,搭电影的车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

  有些影片拍得不错,但档期安排不科学,影响了自身票房。比如《可可西里》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没有必要非得挤国庆长假这个独木桥,这期间有《2046》、《新警察故事》、《哈利.波特3》,你只能占很小的市场空间。

  ●张卫(CCTV-6《中国电影报道》主编、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

  不管市场是何等地严峻,竞争厮杀是多么地白热化,仍有一批执著的电影艺术家,怀着近乎宗教虔诚的艺术信仰,冒着难收成本的压力和危险,顽强地进行着艺术的跋涉,《恋爱中的宝贝》、《》、《德拉姆》、《美人草》、《可可西里》等一批艺术片,在电影语言、叙事方法、文化传统的再认识、历史的再发掘,甚至在影像霸权的深度解构等方方面面又推进了一步,我们要向为这一步作出巨大牺牲的电影投资商和大明星们致敬。

  ●丁一岚(《中国电影报》编辑)

  《张思德》、《郑培民》、《可可西里》等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影片开始转换其语言表述系统,并开拓了一条可供此类影片借鉴的分区发行、长线运作的市场之路。2004中国电影的成功不在于像张艺谋、冯小刚他们如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商业成功疆界,而在于一些过去被称为老大难的影片类型开始找到自己的生存土壤。也许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真正摆脱政治宣传教化工具的阴影,走向技巧、市场和观众。

  ●杜庆春(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在今年公映的电影中,我只能把《德拉姆》这个作品放在第一位,可见我们的电影对于现实的思考是多么的无能,或者我们只能把电影和现实隔离起来操作。这部作品,田壮壮导演自己觉得不是那种标准的纪录片。他的这种表述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并不止于对世界的表象的纪录,还想增加一些作者的思考。那些精致的画面,甚至比大多虚构电影还要精彩的场面组织和结构组织的后面,怒江河谷的人文状况得到有序的体现,至于背后的思考是不是完成了人类学和文化考古的深度并不重要,因为这首先是一个现代都市人的自责之作。

  特别推荐刘佳茵的《牛皮》,这部作品是作者用DV设备拍摄的。这部作品的意义不在于作者的极为简陋的设备和困乏的条件,而在于恢复了电影的最初含义———观察和截获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时间。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花50块钱看《天下无贼》,大概是我全年惟一买的一张电影票。冯小刚电影从运作模式、趣味上来讲,是真正的中国商业电影。像《十面埋伏》,片子没什么问题,但整个运作的政府色彩太浓了。

  电影应当更多关注小人物生活中的小情感。上影厂的《做头》,讲理发店里理发师和小姑娘、青春少妇的情感,也是我所看到的颇有生活质感的电影。市民的、非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上海这个城市的主流。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我今年另外还看了些东西,把剧情片和纪录片算在一起,不作质量上的判别,有以下14部,其中前面的一半明年可能公演,后面的一半可能永远不会:《旅程》(杨超)、《蒙古乒乓》(宁浩)、《青春爱人事件》(灏然)、《好大一对羊》(刘浩)、《上学路上》(方刚亮)、《孔雀》(顾长卫)、《烧烤》(耿军)、《出路》(李鸿飞)、《白塔》(苏青、米娜)、《沉默之旅》(高子鹏)、《巫山之春》(章明)、《牛皮》(刘佳茵)、《肥皂剧》(乌尔善)、《夜行人》(黎小锋)。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