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桦树林中的歌咏与叹息—《士兵之歌》

2004-12-30 19:19  来源:银海网 作者:西西佛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从《夏伯阳》开始的苏联战争题材电影的优秀传统被良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它的高峰就是出现在《士兵之歌》出现的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之交的时期。此前,三十年代的创始时期虽然洋溢着新生儿一样的蓬勃朝气,但也不可避免的混杂着简单和草率;而在度过了大清洗、二战和50年代初那死气沉沉的喑哑时代之后,政治的宽松迎来了创作的繁荣,一批亲身经历了战斗的青年人投入了电影和文学界,开始崭露头角。个人的经历、民族的灾难、价值观的重构、整个社会的骚动,共同激发出了澎湃的创作激情,取之不尽的动人故事和典型人物在古老的俄罗斯大地上涌动,强烈的表达欲望加之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流露最终促成了大批佳作的集体涌现:《雁南飞》、《第四十一》、《晴朗的天空》、《一个人的遭遇》、《伊万的童年》、《普通法西斯》以及这部《士兵之歌》。辉煌转瞬即失,经典独自在默默无声中藏匿于历史的角落。进入70年代,官僚机器和文化政客重新收紧了尺度,并且聪明地调整了方向,鲜活而亲切的人物形象不见了,紧密联系现实的情节消失了,千军万马的大制作受到了鼓励和支持,帝王将相和作为装饰被严格限定了条条框框的“小人物”粉墨登场了,因为这些可以“显示国力”,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可以“使下一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系列巨片《解放》《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莫斯科保卫战》悉数完成、纷纷献礼。由于高超的技艺和编导的艺术追求,这些巨片仍然散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但他们在创造一个辉煌的同时却巧妙地压制了再现二战中苏联人民更加丰富的思想和行动的可能性,对于个体人性的探讨消失了。苏联解体以后,规模宏大的战争片在现时的电影体系中已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新时代的编导虽然可以拍出《小偷》《烈日灼人》这样的名为战争片实为社会与历史批判的伤痕影片,但他们与五、六十年代的编导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描写个体记忆的同时在“私电影”的泥沼旁徘徊,随时都有堕入悲悲戚戚无奈哀叹图然惋惜的失落格局的可能,而丧失了前者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昂扬的生命力、坚忍的意志力和默默担当的勇气这些俄罗斯民族最可加宝贵的品质。
  《士兵之歌》的导演丘赫莱伊是50年代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在苏德战场血与火的第一线所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在罗姆与尤特凯维奇等老导演手下所经过的指导和训练,加上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博大深沉的个性、悲天悯人的心灵和悲剧情怀,使其作为一代人心声的代表脱颖而出,迅速引起世界的瞩目。丘赫莱伊生于1921年,苏联历史上生于20年代初的这一代青年的命运与我国所谓“老三届”的一代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是上一场大动乱结束后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下的结晶,他们是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的第一批主人,他们被教育成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是远离世界上一切罪行与邪恶的花朵,他们是创造共产主义的希望。但是,弄人的造化却把他们从天堂掷入地狱,生活中的一切在一天之内发生倒转,他们成为了承担民族灾难的一代,他们是牺牲的一代,仿佛时光对他们的精心培育就是为了在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代来进行最突然而无情地毁灭,“他所播种的,他终有一天要来收割。”著名作家、这一代另一位优秀的代言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文章中提到:出生在1921——1925年的苏联男青年二战之后幸存的只有3%.与本片相似的是,瓦西里耶夫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未记入名册》和《后来发生了战争》的主人公和阿廖沙一样,都是19岁。他们的生命永远终结在了19岁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上,整整一代人,其中有多少人倒在了这成年的门槛之前,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用大写的青春铸造的墓志铭永远陪伴他们安息在俄罗斯宽广无边的沃野之上,聆听林间的微风低吟,吟一首“士兵之歌”;静观暗夜的星辰细语,语一部英雄之曲。
  另:《士兵之歌》中一些我认为值得学习的镜头和编剧情节:
1, 精彩的片头和片尾的画外音。画外音在各种教科书中被认为是种需要慎重使用的方法,它在大部分影片中制造的效果也不外乎是画蛇添足、故作姿态或是味同嚼蜡、毫无必要。而本片的画外音却有力的提升了影片的意境和格调,尤其是片尾的部分,即使形诸纸面也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2, 母亲等待儿子的村口外就是一望无垠的俄国平原,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独立于此,画面优美、寓意深刻。
3, 从母亲的脸叠入气势汹汹的德国坦克,完成了从明到暗,从稳定到破碎,从舒缓到急迫,从引子到开头的有效又高明地转换。
4, 德军坦克追击阿廖沙时的天地上下颠倒的画面,这好像在苏联影片如《解放》中也常用,有力地突出了敌人的穷凶极恶,也反衬了阿廖沙击毁它的功劳之大。
5, 将军在指挥部内接见阿廖沙,短短的一幕,将军既有调侃,也有温情,还有决断,最后目送阿廖沙的目光却充满了忧虑和欣慰并存的复杂感情,预示了阿廖沙坎坷的前途。
6, 两个次要人物,虽然各自只有一句台词,却使人留下深刻印象,都是编导的点睛之笔。一位是邮局的女工,先是一个表现她在听阿廖沙和失去一条腿的伤兵的谈话的镜头,然后是在关键时刻,伤兵意志消沉、阿廖沙也手足无措的时候,她却大喝一声:“这是懦夫的行为!”给人振聋发聩之感,干净而有力。另一个是伤兵在大家都进入梦乡的车厢中,再一次为与妻子碰面暗自感到忧虑之时,镜头摇向左边的一位教授模样的素不相识的老人,他只是一句:“我的女儿新婚就成了寡妇,别想了,孩子,会有办法的。”就将一个人的悲剧和困难扩大成了普遍性的灾难,也将一种个人情绪转换成了全民族的同情。
7, 一个电影学院某老师的著作中提到的细节:伤兵的妻子没有嫌弃他,两个人拥抱之后一起回家,妻子的脚不小心碰到了伤兵的拐杖,这有意的安排,表明了即使夫妻两人恩爱如初,战争也不可挽回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是真正的表演,因为它是创造性的。
8, 阿廖沙在一处饮水站和一群老人小孩妇女默默肃立收听最新战况,当广播中传出老一套的失败消息之后,坚毅的俄罗斯人民又默默地重新挥起铁锹和锄头继续挖着将要使用的战壕。
9, 一句写的妙的双关语,贪便宜的列车卫兵为了私利向阿廖沙熏染他的上级中尉是“禽兽”,到真相大白他受到惩罚时,他又一句“我说过,他是禽兽”的效果就是滑稽了。
10, 在影片进入一个向下的段落时,编导让阿廖沙遇到一位因为战备工作繁重而非常疲劳的老大妈司机,这一段旅程是在泥泞和暴雨中度过的,与人物情绪和故事结构的发展互相配合。
11, 阿廖沙为战友的妻子送肥皂时,楼梯上的孩子在吹肥皂泡,这似乎是有意表明那个背叛而无耻的妻子就像这泡沫一样虽然过着舒适的生活,但她、她的情夫以及诸如此类的败类是虚弱的、不值一提的垃圾。
12, 当阿廖沙和舒拉在最后的欢聚时刻紧紧拥抱之时,在他们的特写上叠印的是火车之外快速向后掠过的白桦林,再配之动情而高亢的音乐,如此直接抒情的做法离做作的滥情只有一步之遥,但它的效果却出奇的好,可见,形式由内容决定,没有庸俗的拍法,只有庸俗的感情。
13, 还有其他很多细节可见编导的巧思,不可胜数,如最后调头的司机,火车上刚结识就遭遇轰炸死去的美丽姑娘,急切询问自己家当兵的孩子下落的邻居。在这样一部“旅行片”中,编导就是要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反映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意志和精神,他们有条不紊,极其精确地做到了这一点。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rilasieo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