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月蚀》:溢出了水花的容器

2004-12-29 12:08  来源:网易娱乐  作者:烟灰散烬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这部电影的容量很大,尽管它只有100分钟,但在这段时间里面,导演肆力表现了许多人物和许多事件的缠绕和分离。其中的人物,既有处于上层社会的“成功”商人,也有始终活在象牙塔的艺术女性,不缺少出生贫寒的草根一族,也不缺少身陷绝境的边缘人,这些人互相交错互相重叠,故事中套着故事,从一个人的身上能看到许多人的影子,从许多人的身上又看到了同一个人的意识。所以,以这样的一部片子展开叙述,可见王全安的野心和勇气,暂且不评论这个电影的好坏,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影片的本身。


  主要的角色包括了两个长相一样的女子雅南和佳娘,还有胡小斌。两个女子一个活在胡小斌的生活之中,一个活在他的记忆里。她们在他亲口叙说的故事中得到了重叠--除了一样的面孔,她们还各自患有家族遗传病症。雅南是胡小斌所讲故事的倾听者,而佳娘则是故事的主角,她们先后出现在胡小斌作为一个“面的”司机枯燥平坦的现实生活和作为一个业余摄影师的精神层面之中,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呼应--影片前后出现两组镜头,佳娘和胡小斌站在山坡上眺望佳娘母亲所在的精神病院,随后在离开的路上,她在摩托车上纵情欢喊,这个场景与后来雅南站在敞蓬车里欢喊的情景相类似。还有一些细微的动作,比如被人打伤了右眼的佳娘总是不自禁地伸出手来触碰受伤的部位,而雅南也常常做着同样的动作。


  影片最后,雅南和佳娘在幻觉中相遇--雅南发现了丈夫有了外遇,从他的办公室一路奔走出来,被一个神秘人(影片并没有交代这个人是真实存在或只是雅南的幻觉。)所牵引,来至一个陌生的街口,这个街口正是未从胡小斌的口中说出来的、故事结局的场景地。她仿佛亲眼目睹一辆大卡车正向跳下“面的”的佳娘撞去。我们看见雅南站在交通灯下,面容凄楚地要向佳娘伸出手去,而雅南也正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她俩的身影各占于不同的画面,时空交错,她们永不能够站于一起。佳娘倒下,彻底地结束刚遭受完凌辱的生命。雅南惶恐地站在红灯前流泪,丈夫一路寻来,一脸内疚地靠近她。两人的故事同时结束。


  而尚未把故事说完的胡小斌早已消失,据他朋友牛牛的叙说,他去了南方,而南方,又有什么是他可以寻找的呢?可能他唯一能够寻找到的,不过是异乡夜空之上,那一轮皎洁的圆月罢了。他这样的出走,彻底地割断了他对雅南暗暗升起的情愫,他们本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如此错失,其实无关紧要,毕竟,在这部电影中,并非导演所要表达的重心。


  影片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暗喻与象征的符号。那把被佳娘和雅南分别用来划破了男友的脸的小刀--是她俩间接取得契合的一个工具,也是让雅南后来成为故事倾听者的一个伏笔;相机、录像机--是胡小斌与雅南相识的媒介,也是现实与理想的分岔点,雅南喜欢拍照,佳娘喜欢被拍,是连动她们之间那种生命的神秘意味;交通信号灯--开头、结尾呼应出现的红绿灯,是开始与停止的象征;还有游戏机--胡小斌跪在父亲床头守灵,而同守一旁的牛牛与绒绒却在一边玩游戏机,游戏的开始与结束,俨如就是一场生命的降生与落幕,并不受人力的控制。还有那只在洗衣机的震动中摇摇欲坠的水杯、胡小斌父亲的鸟笼等,这些意义非常的符号运用,成为了全片最大的反光点,充分体现了王全安作为编剧的灵气和作为导演驾御一部电影的能力。


  王全安的处女之作,邀请了也是首度参与电影演出的余男分饰雅南和佳娘两角。一个是影片现实中的人物,漂亮、悠闲的女孩子,找到了“成功”男人作为归依,同时,因为心脏的缘故,放弃了自身理想而过着平淡而舒心的生活。另一个人物是故事中的女孩,处于社会边缘却依旧心存梦想的跳舞女郎。余男对这两个性格与面貌相距甚远的角色的把握,只能算是不过不失,没有带来太大的惊喜,但作为一个新演员来说,她的表演已是相当不俗。作为整部电影的线索人物胡小斌,他的故事主要包括了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以及与雅南、佳娘之间的衔接,还有跟朋友毛毛与妞妞之间的现实接触。演员的表现稍嫌轻浮,缺少了几分力度。


  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是:胡小斌和佳娘坐在停在电影院外的“面的”里聊天,投射在车前面玻璃窗的霓虹灯影,光斑闪烁,沿着玻璃慢慢地升起,逐渐遮挡了两个人的脸。这个镜头拍的冷静而克制,充满了张力。车上隔着这一层光影靠得很近的男女,曾经拥有过如此一段美好而短暂的交汇,然后在不久以后彻底地分离,这样的情景,或多或少,会勾起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脆弱。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的时候,会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使得部份或全部的月球被地球的阴影遮住,这个现象在天文学上就称为“月蚀”,有人评论,“月蚀”象征着女性并不完美而又充满悲剧性的生活,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当然,它也有可能只是导演灵光一闪即兴而来的一个命名,并不具体想表达些什么。解读一部电影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正如导演通过胡小斌之口讲述的那个“鱼和戒指”的脑筋急转弯那样,答案未必如我们想象。


  总体来说,尽管这部电影拥有不错的剧情,还有相当精致而巧妙的镜头拍摄处理,但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它在充分体现王全安的勇气和灵气的同时,也显露了他的不足。学院派的味儿很重、那些精心安排的镜头剪接与复杂的叙述方式、有些过分刻意的镜头与人物处理、过于强调戏剧性,让这部电影充斥着匠气。另外,除了借鉴奇斯特洛夫斯基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的电影叙述结构的痕迹太过明显以外,他要完成一部有分量的作品的愿望也显得太过强烈,他试图在一部电影中表现得更多,这好比一个只可以装500毫升水的容器,希望能够把600毫升的水都装进去,容器容纳不下的水溢出来,成了一种浪费。
 


相关链接: 王全安 余男     4 牛牛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