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纪录片经理人郑琼

2004-12-22 20: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兆晖 刘炜茗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在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女经理人郑琼是最受瞩目的人士之一,因为她的公司一举推出了30多部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的作品。没有上过大学的郑琼当过翻译,卖过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和发行),1998年进入电视圈,成功运作过一个娱乐节目,最后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纪录片代理公司——中国北京零频道广告公司,现在我们来听她讲述一下她和中国纪录片的结缘以及她眼中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和市场。
  
  纪录片应该有平视的眼光,而不是居高临下
  我是无意之中闯进来做这个事情的。去年十一月,有一个台湾朋友来找我,他在大陆拍了三年、积累了四十多集的素材,想在国内找到一个出口。他的东西我很喜欢,也愿意帮他做运营。本来是想帮他的忙,结果把我自己给帮进去了。
  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了解这个市场。看了几部片,我自己挺喜欢的,我想这么好的内容,我能喜欢,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前期做市场的时候,我拿这些片子去给所有客户看,特别大的感受就是,没有一个人说这个东西不好。他们都会说,郑琼,这个东西曲高和寡。大家都觉得纪录片挺高端的,我觉得纪录片应该有平视的眼光,而不是居高临下。纪录片就是有距离地凝视。
  商业上的挑战对我也是一个吸引,我觉得自己有商业运作的能力。我最后一份打工的工作就是和我老板做娱乐报道。我老板做内容,我做运营。在做那个事情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视,不知道电视台的门往哪边开。不过我自己始终相信,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做不成事情的人。别人一个月做成的事,我可能会用三个月。虽然很难,但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一步步去接近你的目标。你走这条路有很多限制,走别的路也有很多限制,只要你去的地方是自己真正想去的就可以了。
  
  我不是一个开拓者,我只是一个召集人
  由此,我认识了很多纪录片导演。对于电视圈里面很多人而言,电视只是一个手段,但这些导演是把自己的爱好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我很喜欢这样全心全意做事情的人。李京红在拍《姐妹》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但是他把这个事情做下去了。所以我有时候会想,纪录片不仅仅是钱的事情,或者有时候它根本不是钱的事情,这是很多导演给我的一个启示。你没法等,等你把这笔钱谈下来再去做已经没法做了。他们都是一群生命力极强的人。李京红从北京到深圳24小时可以一粒饭不吃,一滴水不喝,就为了省钱来做纪录片。我真的很喜欢单纯地去做事情的人。这可能是我做纪录片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一个商业行为,我一直也在寻找这样的伙伴。我自己在全情投入,我希望对方也是这样。我不是一个开拓者,我只是一个召集人,那些埋头苦干十年、二十年的导演才是开拓者。我们今天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做纪录片的。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导演,他们的作品都需要一个出口,要是卖不出去,就永远收不到钱。我知道已经有很多人拍了很多东西放在手上,就像没有出版的书稿一样藏在抽屉里。我上次去江西的时候,一个叫顾铁牛的导演对我说:“郑琼,我已经准备放弃掉了,可是一看见你,不行,我还有希望,得坚持下去。”这些信任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极个别的导演,我会用自己有限的财力去支持他们,同时我们也在探讨一种比较长远的合作方法。未来一个成熟的模式可能是,我帮他们把手头的片子卖出去,同时又为他们未来想做的事找到资金。
  
  最大的困难在于发行渠道建设
  目前,渠道还是我最大的困难。整个2004年,我们90%的精力都放在渠道建设上,一直在做发行工作。只有更多人看到、了解,才谈得上市场。除了东方卫视之外,我们还跟20多个电视台合作,并在国内航空公司播出。中国九大航空公司,现在有六家在播我们的节目。这在国外是有先例的,国外飞机经常播自己国家的纪录片,或者是由航空公司出钱来办纪录片展。法国有很多纪录片可以进影院,我们国家现在还不行。当然,如果只做纪录片我就没饭吃了,我们还有一些其他业务,比如发行、广告等等。
  我们公司去年开始做纪录片,现在差不多才一年,还是一个BABY COMPANY。我们差不多推出了30多部片子,这次都带到这个大会来了。其中有很多片子是受别人委托的,我们公司还没有这么大的制作力量。可以说我就是这些纪录片导演的代言人,就是一个AGENCY(代理),很多人把他们所有的成片都交给我代理。
  
  中国纪录片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你说纪录片不火,但是像DISCOVERY这样的频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铺满中国市场,很多纪录片导演都争先恐后地向他们报计划。我在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自己的声音到底在哪里。影像也是一种语言。我们在许多沟通方式上需要调整,我们也未必要成为DISCOVERY,但我们至少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哪怕这个声音很微弱。
  据我所知,不少欧洲国家都希望中国纪录片能够发出自己原创的声音,而不是按照他们的语境所想像的那种声音。如果我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想在自己熟悉的文化上有点作为,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知道这应该说是梦想,还是野心。目前国航有六个频道,五个频道播美国大片,另外一个播DISCOVERY,却没有中国内容。我觉得这是很丢脸的。
  
  中国纪录片在国内暂时没有市场
  这次纪录片大会,我带了这么多成品和计划过来,就是来学习的。我想知道国际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他们的游戏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要拿去卖该怎么卖,成片怎么卖,计划怎么卖。我根本不懂这些,因此来的时候也就没抱多高的交易期望。甚至可以说我是来丢脸的,丢脸越多,进步越快。因为我了解之后就可以去告诉我的导演。
  这个会议结束之后,我还要去上海。跟东方卫视合作了一年,现在要重新谈合作协议。这个合作栏目叫《东方全纪录》,现在播出大概50期节目了,如果在国内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很难想像今天我能一下推出这么多片子。这个平台聚集了国内不少优秀的纪录片和导演,我是一个内容提供商、运营商。我对东方卫视还是很感激的,他们给我了一个机会。“东方全纪录”这个名字我也已经注册了。
  中央台有个人打电话跟我说:“郑琼,我看到你们一开始的时候宣传语是‘看中国最好的纪录片’,心里窃笑,觉得这个人肯定在吹牛,看了之后我觉得真的是这样”。我选片子的第一个原则是“说人话”,第二个原则就是“讲故事”。你把这个MESSAGE(信息)传递出去,一定要让别人能接受。所以我尽量不做那种特别大、特别空、跟政治有关的东西。我还是喜欢平实一点,大家能够读懂的东西。
  中国纪录片在中国暂时是没有市场的。市场是这样一个概念,产品——渠道——消费者。但在中国,渠道是垄断资源,提供商没有很多选择。这是一个单方游戏。纪录片在国内市场不好,是因为整个大环境是这样的。做纪录片市场就是凉水泡茶叶,慢慢温。但是不管怎样你必须去做,海外市场是一方面,中国的内容必须立足自己本土。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