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影视突围与发展的核心
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好莱坞十个导演中至少九个是拍商业片的,剩下那一个才是拍艺术片的;在中国恰恰相反,十个导演中至少九个是拍艺术片的,剩下一个是拍商业片的。这不仅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影的缩影,还是今天中国电影的部分写照。
娱乐化:民营影视的突围之路
民营影视的发展,坚持娱乐化实验,奉行市场化生存,逐步向真正意义的市场电影、大众电影和商业电影进军,得到了观众的青睐,使国产电影走出了一条突围之路。
这方面,冯小刚的电影给中国电影娱乐性实验提供了注释。冯小刚原来从事美术设计,《
上海东方电影频道营销部主任吕超认为,电影自发明后之所以能摆脱其他艺术或行业的凋零命运而愈发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电影的娱乐化内容。因此,国产电影不能再背负过于沉重的教化功能,多些娱乐性,才是复兴之路。民营企业实验的娱乐电影在世界范围早已是普遍现象,但如能将艺术与娱乐相结合,则达到电影的最高境界。
品牌:民营影视企业的发展核心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评语:“冯小刚拍的就是好!”“张艺谋的片子我必看!”这就是为什么冯小刚、张艺谋的电影会在全国全线飘红。
这一现象表明,促进电影产业壮大,除了政策方面的主导因素外,最关键的还将落实在影视企业的自我发展上,影视观众认不认企业,影视作品能不能做大,“品牌”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有限公司着意打造“冯小刚品牌”,有意识地整合与利用“打造明星效应”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取得了明显效果。从2000年起,华谊兄弟公司和冯小刚建立了持续性合作关系,不仅成功投资了《
《
事实证明,良好的品牌效应可以使影视企业依靠整体实力对单个影视产品进行底线保证,影视产品又可以从单一盈利发展为对企业整体实力的推动。
但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民营影视企业还没有树立起各自的品牌,影视产品的成功并没有及时的与影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建立有机联系。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并没有否定品牌价值的存在,却决定着影视品牌还要经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孵化与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