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摇滚的挽歌变成商业的余热

2004-12-20 21:21  来源:解放日报--新闻晨报  作者:纳兰安答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1994年,我还是个青涩少年,一不识红,二不知魔岩,音乐对我来说就是“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


  十年之后,我已然长成青涩中年,附庸风雅听“U2”,冒充内行看“TheDoors”。摇滚青年只要略加试探,我立刻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所以刚一听说何勇要办什么纪念演唱会,我是走过路过半点没有兴趣。可没想到,此后某家网站对这次演出进行专题介绍时,赫然却使用了“十年祭”三个大字———原来何勇同志的纪念演出,已经被定性成未亡人凄惨的灵歌,身着海魂衫的摇滚中年,居然还要像黛玉葬花般捧心蹙眉,实在让人“不知今夕是何夕”。而在此后,位列“魔岩三杰”之内的窦唯,又以嗤之以鼻的态度发表“摇滚误国”的惊世言论,更让人对这十年之后的“水陆道场”生出几分好奇来。


  94红到底是何等声势,在此之后,摇滚到底是死了还是活了,恕我无知,实在没有半点概念。只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在70年代生人普遍具有强劲购买力以后,怀旧之风就成了商人的刮骨钢刀。多少录像厅里的港片,被压成光碟大行其市,多少当年三元两毛买两本的图书,换张封皮就卖出十几二十元,还有多少躬逢其盛的写手,开始拼命回想自己那并不古老的历史,就连《十六岁的花季》,也狗尾续貂地加了一个续集。这是“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标志吗?在香港歌坛几大重量级人物一一谢世之后,70年代生人空前惊恐地发现,他们的青春真像小鸟一样不回来了,这个时代的句号,真的已经在他们眼前画上了。“无计留春住”的人们顿时陷入了集体性的大怀旧,好像不留下一点往日的纪念品,数十年的记忆就将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好像不把他们的钱包彻底榨干,青春岁月就会轻轻溜走,而且不留下一片云彩……于是,怀旧之风越刮越猛,刮骨钢刀越磨越亮,就连号称特立独行的摇滚,也要打着十周年祭的旗号来分一杯羹。


  然而这也只是世间常态,十年以前,“大海航行靠舵手”曾经是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70年代生人的心灵,当时还无限稚嫩,他当然无法体会,这也是一代人青春岁月的挽歌。十年之后,当挽歌在他身边响起,当商人开足马力吸取一个时代的余热,当昔日的情人全都沦为今天的朋友,他这才猛然听到那熟悉的旋律,而歌者的面目,已变得空前陌生。


相关链接: 窦唯 何勇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mAgIVvPETdZbtF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