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亚历山大大帝》:浪子神鹰志难酬

2004-12-20 21:10  来源:看电影 作者:红袖添饭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亚历山大》(Alexander)似乎是这个缺乏奇迹的好莱坞年末最值得期待的作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又很可能是一部让人失望的作品。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确挖掘出了亚历山大这一历史人物无限丰富的一面,但是电影的整体感觉似乎装载得太多了,而且这些因素没有被一根强有力的主线有机地连贯起来,以至于三个多小时的影片看完后,很可能观众脑子里乱哄哄的,即使冷静以后也很难把握影片想要表达的核心,更不用说被感动了。“震撼”也许是有的,对于那些不熟悉斯通风格的观众而言,他们很可能震惊于“史诗片”居然可以这样令人不“舒服”;对于那些习惯了斯通风格的观众而言,他们又可能震惊于斯通那一贯近似于偏执的政治狂热哪里去了。简而言之,斯通的这部《亚历山大》既难讨好普通大众,也难讨好挑剔的职业影评人,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抱着观看《角斗士》(The Gladiator)或《勇敢的心》(Brave Heart)那样的史诗片的期待的话,无疑是要失望的。斯通压根就没想过要拍“又”一部酣畅淋漓到让人看完极端舒服、直喊过瘾的史诗片。在他看来,所谓“史诗”应当是复杂而微妙的,正如历史和历史人物本身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样。找一条简单明了但感情饱满的主线,辅之以善恶鲜明对比的故事和执着的情怀,再加上多镜头、多机位下的宏大场面等等,这些只不过是表现“史诗”的一种方式而已。只不过这也是观众最为熟悉、因而最为期待的方式,即使是今年暑期评论不太好的《特洛伊》(Troy),那短短两小时的观看过程还是不无娱乐和刺激的。然而,显然《亚历山大》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一来可能是斯通觉得那种经典的“史诗”制作方式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二来就他个人的创作风格而言,绝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仅仅是一部“养眼”的娱乐产品而已。或者说,在斯通的创作态度里,从来就隐藏着“刺激争议”的目的。只不过他这次的“刺激”稍微偏了点,人们不是对影片所表现的内容产生争议,而是对他掌控影片的能力表示非议。


从叙事结构来看,影片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结合,以亚历山大的生前部下托勒密的口述开始,也以之为结束,并在影片行进当中多次以托翁的旁白来交代情节的转折。对于亚历山大本人的描写,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的,但中间又有几次以闪回的手法交代过去一些影响亚历山大性格与人生的重大事件。从观众反映和影评人的评价来看,抱怨最大的是旁白部分。斯通的本意,是想通过托勒密这一亲历亚历山大时代的过来人身份提点故事,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同时也容易将观众“领”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但问题是这个托勒密讲故事的部分稍嫌罗嗦了一些,每段都是篇幅不短的台词,其实很多并非对理解影片有多大意义,完全可以压缩一下,那些旁白的话也可以精简到一两句就行。甚至乎,笔者认为中间那些旁白可有可无,虽然对于不熟悉历史的观众来说可能有暂时的理解障碍,但随后的情节基本上会让逻辑清晰起来的。当情节的发展能够支撑自己的变化的时候,旁白的出现反而可能破坏原有的剧情节奏;当一切变得浅显易懂的时候,整个故事也就失去了那份神秘而微妙的魅力。


从叙事线索来看,《亚历山大》中基本有三条线索,一是亚历山大与父母的关系,二是他与有情爱纠葛的男男女女的关系,三是他与部下在征伐途中的关系变化。其实,如果集中于其中任何一个来深入描写,影片都将是极具震撼力的,因为亚历山大这个人的性格与经历实在是神奇,他的每一层关系都可以引起人们的深思。但是,斯通的野心是很大的,他想做到对这一伟大历史人物的尽可能全面的描述。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影片会拖到三个小时之长。


然而,即使考虑到内容的丰富性,影片在组织素材方面的缺乏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片的流畅性。例如影片开始对亚历山大童年的交待,不仅拖沓,而且并没有与成年后亚历山大性格与经历建立起充分的联系。其实,这一伟大人王与战士的身世,对他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与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自身性格与感情生活,而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教导和父亲的训斥,更是解释他为什么一心向往“走得更远,看得更多”之关键。但是,影片在这一段中的叙述比较混乱,亚历山大与母亲奥林匹亚之间的关系着墨很多,但对将来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至少在那一阶段表现不出来。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利普的确对他说了句似乎是很点题的话:“人王非天生,后天造就之”。从当时说话的情境来看,似乎是教育亚历山大要坚强,要勇于面对磨难,但这句话在后来的情节中似乎很难得到回应。还有亚里斯多德给少年亚历山大他们上的世界历史地理课,应当是激发成年后的马其顿王挥鞭东进、追寻那种“广阔天地任我行”的快感的原始动力,可惜这一联系也没被很好地建立起来。一切都显得很琐碎散乱,即使事后冷静分析,也无法看出有很强烈的能融合为一整体的感觉。


至于影片中亚历山大的“双性恋”倾向,在该片还没上映之前就被传得沸沸扬扬,彷佛有多么的离经叛道。但从实际观影效果来看,感情关系这段恰恰是对亚历山大最为饱满的描述。而且,与异性恋相比,亚历山大与部下兼好友的同性情结显得更为真实感人。片中并没有传说中的赤裸裸的同性亲密镜头,他们的关系反而被处理得很纯真。一部分影评人拿这一点开刀,似乎有些不公平,那只能说明他们自己的思想太保守了,不是影片表现过火了。不过可惜的是,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影片中,个人感情对亚历山大来说,都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分。如果斯通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发挥他的“长处”,将亚历山大的行为与他的感情生活做比较明显强烈的联系的话,还可能丰富影片的内涵。但是斯通没有这样做。这就使影片中的感情关系比较尴尬,虽然他们相对比较细腻而且表现充分,但似乎与影片整体关系不大,对人物的外在行为也没多少影响,实际上沦为可有可无的噱头。这样的处理,给保守派们树立了靶子,却没好好经营,可谓得不偿失。


影片到最后,在处理亚历山大与部下的关系时,总算让敏感的观众嗅出了一丝“斯通”味。按照斯通的理解,亚历山大最后的结局,是个人性格与群体心理交锋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天才与世俗之间的冲突。亚历山大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有着勇往无前的毅力和追寻最大自由的气概,但是他的部下不具备这些,他们只是把打仗当做一项工作,当他们认为走得已经够远时,就不愿再追随领袖到那永无止境的自由了。片中亚历山大在与印度决战前夕与将士们的不大不小的冲突,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天才英雄的无奈,毕竟他一个人不可能征服世界。不过,与前面两个关系的处理不同,斯通对这一关系的描述却有些过分吝啬,以至于当他借托勒密之口说出自己猜想的“阴谋理论”时,观众还很难搞懂为什么。而且,就震撼性效果而言,他让托勒密说出那一“阴谋”的方式也值得商榷,仅仅是用几句话来大胆假设一个有深厚内涵可挖的线索,似乎太轻描淡写了一些。如果能用一两个镜头或场景,暗示亚历山大与部下的冲突与随后的“阴谋”之间的联系,他的这一结尾会更有力,亚历山大的悲剧性会更动人,影片整体也会更扎实。


与叙事方面的缺失相比,影片最成功之处在于视觉处理。尽管斯通不是以视觉效果出名,但他确实在《亚历山大》中实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史诗片”的效果。片中的两场大战都极具气势,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第一场战斗是大军团的对垒战,自《魔戒》系列为该场面奠定新高之后,一切模仿的作品都给人东施效颦的感觉,如《特洛伊》。《亚历山大》的这场大战没有遵循那些已成为俗套的、通过镜头的摇移拉伸来表现场景变化的方式,而是大量使用运动镜头来创造极为真实的现场感。这些运动镜头不仅表现为用镜头跟踪亚历山大的战马行进,还利用航拍营造战场的整体氛围,这样全景与特写结合,整场战争不仅有很强的现场感,还让观众油然而生一股雄奇之气,彷佛自己也变成了亚历山大,运筹帷幄之下,强虏灰飞烟灭。第二场战斗是与印度大象军团的混战,与前一种“金戈铁马、黄沙万里”的全景摄影方式不同,斯通的镜头更为诗意化了,腔调让观众领略亚历山大在展成上的主观感受。那一个战马与巨象双双立起对阵的慢镜头,相信会是今年最令人记忆深刻的银幕片刻。随后对亚历山大受伤后所见画面的“变色”处理,也会让不少观众感到新奇。与张艺谋在《英雄》中胡树林之战的“变色”处理不通,斯通在本片中更强调的是人物的主观感受。观众不是接受来自导演的强加的美学意念,而是在体会亚历山大当时的濒死经验。


可以看出,斯通在《亚历山大》中,还是极力创新“史诗片”的表现方式的,但是基于市场与商业的妥协,同时也囿于片长的限制,使他的意念在最终的影片中没有得到完全地体现。但是,我们仅仅从战斗场景的控制中,已经可以看出斯通希望还原那份历史原有的粗糙与复杂的努力。当所谓“史诗片”越来越精致的时候,也许就偏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亚历山大》的总体方向是对的,它的不完美更大意义上是种经验,留待后人去提高。


相关链接: 张艺谋 Oliver Stone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