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不良教育》:遁入迷宫的心灵体验

2004-12-17 14:04  来源:《看电影》 作者:极品影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欣赏阿莫多瓦的作品真是一件既痛苦又幸福的事,他总是不断地挑战观众情感与理智的承受力,似乎每一部作品都演变成刺向观众心灵深处的长矛。在他的影片里,没有不可踩踏的雷区,所谓禁忌,在一般导演看来属于尽量规避的素材,而在阿莫多瓦眼中,早已演变成他尽情挥洒才华的舞台。


  《不良教育》是导演阿莫多瓦的最新作品,影片充满了导演特有的个性元素。虽然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一次暴风骤雨般的心灵震撼,可结局仍然出乎我的预料。本片在叙事手法、表现形式与人物塑造的开创性上,较之导演之前的作品提高了不止一点点。而且,就算你是铁杆儿阿莫多瓦影迷,也仍然会收获到连连惊喜。


  本片特殊的结构使得理解它有一定的难度,我也是在欣赏了两遍,部分场景反复观摩数次以后才提笔写这篇影评的。这并不是在吹嘘自己的严谨,而是《不良教育》的的确确属于一部多层次、多角度的伦理作品,粗略看一遍根本不可能把握这部影片的神髓。回顾国内一些媒体对本片的介绍,我发现竟然连故事描述都有不少的错漏,而对于主题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这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本片的深度。


  既尖锐又模糊的主题


  多数影片都能清晰表达自己的主题,或者说,多数作品都承载了创作者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好莱坞影片之所以能做到老少咸宜,明朗的主题、流畅的故事线功不可没。晦涩的主题和多线索叙事格局是小众文艺片所青睐的手法,不属于主流大众。典型的范例如《时时刻刻》,可以赢尽评论界的口碑,但票房约等于《蜘蛛侠》的一个零头。


  《不良教育》从根本上就不是一部迎合大众的作品,有评论说“这部影片会让人产生极端的感受,你不是十分喜欢它就是十分厌恶它,非此即彼,绝无骑墙派的位置。”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本片几乎用尽了所有“非常态”(也可以说是变态,但我不愿使用这个贬义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构建出一个有关欲望、欺诈、复仇、嫉妒与救赎的心灵迷宫。其间充斥了同性恋、娈童、异装癖、异性癖等细节再现,几乎是一场非常态行为大曝光,并且刻画的又是那么的真实露骨,相信承受力稍低的观众都难免产生厌弃的情绪。


  本片的故事线跌宕起伏,时空交错,很容易让人坠入五里雾,但引发故事展开的源头却清晰可辨。“两个主人公恩里克和伊格纳西奥在小时候相识于教会学校,由于志趣相投,成为知己,并产生出类似于同性之恋的懵懂情愫。莫罗神父的性侵害不仅活生生拆散了这对伙伴,也让他们的童年时代留下不可弥合的伤痛......”这段幼年戏穿插在整部影片之间,在一片清纯明朗之中隐隐透着几许虚构童话的意味,让人玩味不已。


  类似的题材并非鲜见,在巴里.莱文特手中就演变成一部抗争命运与扭转人生的《沉睡者》。然而,《不良教育》显然未选择“自我救赎”这条较为纯粹的道路,它的主题风格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神秘河》更为接近一些,但它没有使用那么阴郁和绝望的口吻,而是代之以华丽的色调与略显荒诞的叙事。它故事里的人物有着更为飘忽不定的人生走向,不存在明显的正邪区分。并且都扮演了他人命运里的施虐者,反过来又被他人凌虐,最终走向不可挽回的毁灭。


  可以这么说,《不良教育》选择了一个相当尖锐,或者说非常清晰的故事题材,但偏偏运用了一种非常“模糊”的记述手法。导演倾力刻画了隐匿在每个角色内心丑陋的一面,虽然他们自身的遭遇也有其令人同情之处,但欲望使得人性沦丧,让他们一次次充当他人命运的刽子手,反过来也陷入一手编织的死亡陷阱。本片具有多重主题,最明显的当属“欲望和惩罚”,这已经完全区别于那类逆境求存的励志类作品,也同时“淘汰”了多数观众的审美情趣。


  我曾不遗余力地向朋友推荐阿莫多瓦的《对她说》,因为那是一部讲述爱与信念的影片。但我决不会轻易向朋友推荐《不良教育》,我感觉本片的主题可能会扼杀多数人欣赏电影的乐趣。


  布局之巧与形式之妙


  阿莫多瓦很善于调动形式的力量来提升自己作品的感染力,这点在上一部影片《对她说》就展露无遗。贝尼诺对阿里西亚的性侵害被处理成一段黑白默片,含蓄而隐晦地再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让每个观众心领神会的同时又不生反感,手法不可谓不高超。而《不良教育》则更加充分的表现了导演这种驾驭故事布局与表现形式的能力。


  从时空上来划分,本片好像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遥远的回忆催生了无数人生变数,虚中有实,戏中有戏。导演为了凸显这三个时空之间的差异,不仅在拍摄风格上作了微妙的区分,甚至在画面构图上也进行了暗示,同时设置思维陷阱。


  影片开幕既是两大主人公在阔别数载后的不期而遇,从时间段上看,属于最外层的那个圆,既真正的现实情境。而后随着记忆闸门的开启,中间那个圆,也就是几年前他们意外邂逅的故事线开始慢慢展开。当记忆进一步往深处挖掘时,最里面那个圆,童年教会学校的那段往事也浮出了水面。在影片的前一个小时里,每当故事切换到过去回忆时,画面都要从两侧往中间缩进去一块,有种从宽银幕变换到16:9的感觉。我原以为这仅仅只是导演一种简单的时空分割法,或者是表现一种怀旧情绪,然而当影片推进到1小时过后,我发现自己“上当”了。


  为观众布设思维迷宫的电影大多采用在影片临近结尾时曝光,如《普通嫌疑犯》、《搏击俱乐部》。《不良教育》采取在三分之二时先颠覆前面的故事,然后另起炉灶,为观众讲述一个崭新的事实。此时你会发现原来一直深信不疑的某一段历史原来仅是“戏中戏”而已。(70年代两大主人公相遇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纯属虚构)中间那个圆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仅是恩里克根据伊格纳西奥自传体小说所拍电影的一部分,是最外层那个圆所衍生出的附属品而已。当然最终的结局更为复杂,真正的伊格纳西奥早已过世,他的弟弟冒名顶替了他。


  如果这中间一层可以肯定为虚构的“戏中戏”,那核心的那个圆就比较难以定性了。当然,通过参与的人物来看,(同一个演员扮演了莫罗神父)似乎也属于虚构的性质,可我觉得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幼年时的戏一共出现过两次,导演均采用了非常写实的手法来展现这部分内容,阳光明媚,少年清纯,一切都真实地伸手可触。导演在结束这两段回忆时的镜头处理也颇见创意,一段利用伊格纳西奥面部流淌的鲜血将画面割裂开来,另一次更有意思,利用电脑特效表现两个主人公从少年蜕变到成人的过程。(正是这幕场景误导了我对影片的理解,这点直到后面才发现。)


  我个人以为,两次闪现于银幕上的少年时代其核心内容绝对是真实的,但它依附于整部恩里克影片之中,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仍然和70年代那一层故事同属虚构的“戏中戏”。阿莫多瓦在此利用奇思妙想为观众布设了一个具有三重环节,且环环相扣的故事格局。并调动一切他认为有必要的形式加以烘托,最终催生出戏中有戏,真假莫辨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成就,可却苦了(同时也是极大的满足了)我们这些看电影的观众们。


  偶露峥嵘的表演竞赛


  阿莫多瓦这部《不良教育》简直给我一种演技竞技场的感觉,或者说这样的题材太能激发演员的表演欲望了。影片里几乎每一个角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有些不经意的桥段里常常隐藏着令人叫绝的表演,值得反复回味。


  本片里的角色似乎全都有同性恋的嗜好,至少是倾向。所以,在表现对于同性的欲望上直接演变成展示表演实力的舞台。主演之一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具有姣好的外形条件,男扮女装非常抢眼,虽然无法媲美张国荣雌雄莫辨的境界,也堪称形神兼备。他的表演跨度很大,前半部分他在“戏中戏”里塑造一个虚构的人物,生活中还要冒充自己的哥哥去蒙骗恩里克。后半部分他与现实中真实的莫罗神父合伙谋害了自己的哥哥,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表演难度远比《阿马罗神父的罪恶》提高了很多。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的表现虽不完美,但角色那几个不同层次的差异还是被挖掘了出来。


  另一个主人公恩里克的扮演者费雷.马丁内兹则属于非常低调的表演类型,完全以一种置身事外的眼光去审视发生在他身边的件件事物。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莫多瓦本人,或许导演并非刻意让这个角色来代言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可潜移默化之中,恩里克身上投射出阿莫多瓦个人的影子。加维尔.卡马拉的客串是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她的女性装扮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喜剧的色彩。


  《不良教育》最让人称道的表演并非由主角完成,而是司职配角的那些演员。两个少年所扮演的主人公不仅外貌俊秀,难得的是准确地把握了同性之爱与友情间的模糊性。真假两个莫罗神父的扮演者更是给人以惊喜,他们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同一个人物,具有类似的人生轨迹。演员在各自充分发挥的同时,仍不忘找到那根能引发彼此间共振的弦丝,这种努力不仅增添了角色的厚度,也赋予影片真实可信的感染力。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