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国外后现代电影》
我们看到的多数东西,还是很古典的。古典的电影可以理解为以故事线索和假设的观众的兴趣点以及兴趣点的转移为剪接的理由。这样的原理充满对客体的尊重、自身的谦卑。巴赞谈论的“木乃伊情结”和“现实渐进线”的原理,可以最好地总结古典电影。
现代主义,在电影中,跟在许多其他领域相似,以个人意识为剪接原理。所以才能看到戈达尔这样的人在《
所以,不尊重客观和观众(起码是表面上尊重,因为部分现代派人士认为他们比古典电影人更尊重观众)、以主观为出发点的爱森斯坦们,是现代派的鼻祖。他们用电影来解释观念、鼓舞革命热情。跟后来“正宗”现代派的大区别,是他们代表的是公共意识——执政的或革命的,不是个人意识。
在公共意识中,影人如同上中古岩画的作者,呈现的只有作品,没有姓名;现代派则把个人虚荣领导到极致,有时我们只能面对姓名,姓名的远播超越了作品。比如听说过费里尼的影迷可能只看过他一部影片,而且是盗版碟。
后现代派?哪里有这么个东西?难道是馅很厚的派饼?后现代不可言。后现代电影无脉络,根本就是个臆造。
模仿“自给自足——殖民被殖民——后殖民”的线索,“古典——现代——后现代”的最后一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模仿“公共意识+引导观众——个人意识+不管观众”的线索,走下来到达后现代,该是另一种答案:“公共意识+不管观众”。我国电影界在这方面实践丰富,有着很多讲尽全民关心的大道理、却没有观众的影片。深刻说明在领导和影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发展速度不慢,已部分进入后现代社会。
所以,程青松只谈国外的后现代,是他的仁慈:给另一些写书的人留下一个很可发挥的空间。
程青松这个人有点象他自己讲的后现代。不可言。行文随意。感性。低调的自由。在前言(序)后记中虚晃一枪,告诉在六界五行、十二星座、网国、影院、碟市、天堂地府中都没找到确切的后现代电影。正文中不可再虚实不分,但学习了一些电视化的金庸精神,吊“文雅”钢丝线、放烟雾、埋鞭炮,实在玄虚得混不下去,还在后期编排时加点电光声色,弄出这本指东打西、说南谈北、天马行空、支离隔断、上下疏远、图文并茂的后现代电影手册。
正如他自己所说,其行文如后现代电影,到处都是歧路,某一处皆是开始,某一段均能终结。“电影并非现实,也不是我们的救赎之地。它要和你分享的只是经验或者体验的一种”,没有承担很多“不可能的革命任务和救世任务”的义务。
作者的后现代还在他写作时的状态。呼机换了,手机丢了,市话废了,网址服务器常有故障,要登门拜访他常搬家。总算找到,上他家堵车,那一带在修路。好不容易找上门,见到满地碟片和西瓜籽、床上歪躺着催他写武打剧本的导演、临时买的小冰箱没地方搁放在洗衣机上面,饿了出去吃顿麻辣烫还把预支的稿酬施舍给小偷了、有前同学兼美女来请去洗桑拿、晚上还要收留流浪京城没找到零时工的演员老乡。
这套后现代艺术丛书除了电影,还有美术、建筑、摄影等10本,编者其一顾丞峰(《
《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本书谈论的更象是现代电影而不是后现代电影。很象本指南、字典。有上网的感觉。平均每部影片不足半页纸。谈到的是该片最眩目之处,很引人入胜,读后看片的愿望很强烈。与盗版碟商不谋而合。资深碟友阅读后会自动去找自己没有的,有志向的碟商可能会去找书中有而市面上没有的回来刻。
比如,看过《
但是,缺少的东西也很多。作者非美倾向严重,与碟商重叠的是,对美国只看见好莱坞,欧洲片则只见到最奇怪、最有特色的。结果,美国的独立电影几乎没有提,其他地方清新一点、性灵一点的东西也提得很少。至于没有恐怖、灵异等类型,大概怪不得作者,是(自我)审查的缘故。
比如碟商们在伯里耶的影片中只出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