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创意来源

2004-12-1 19:02  来源:Fanhall.com 作者:李进军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社会主义国家影片在美国主流影院罕见的成功范例……热爱生活,俄罗斯人的典型特征……商业化的好莱坞最喜欢曾经在泥污中生存过的鲜花……女人“虚荣心-性生活过失-被抛弃后奋起”,这种模式最易感动男人…………男人与女人永恒的“在上-在下”心理折磨……


 


这部影片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前苏联引起轰动,尤其难得的是,它在美国也取得了巨大的反响。须知,当时冷战尚在热头上,作为两个意识形态截然相反的国家观众,同样喜欢一部反映前苏联现实生活的影片,那就很有点意思了。


    中国的本土影片,至今没有达到这样的商业成就。


前苏联的创作者当然不会想到这部影片会在美国引起巨大的反响。传统电影创作的一个特色就是从自己的本位出发,从艺术出发,结果是随之产生的,或轰动世界,或默默无闻,一切都是后来的事情,在一开始没有必要去想。


但是现在创作影片的环境与以前根本不同了。现在不仅要想出到哪里去卖,卖给谁看,而且要非常详尽的预先描画出影片的前景,尤其一个大投资的商业影片的拍摄。


因此,让我们回到过去,假如我们以现在的思维和现代电影的操作程序,出这样一个命题,我们要拍一部本土的现实生活影片,起码目标要在俄罗斯轰动,而且也要争取在美国轰动(当时如果有人这样提出来,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我们会如何创意设计?


 


越是观众地域文化跨度大的、投资大的商业-社会-文化影片,就越应当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状态上进行创意设计,反映社会主流的常规的生活,同时这样的生活又有着国家和民族的特点。而社会边缘人物的难度和风险则比较大,适合小成本的独立制作。


因此,以家庭、爱情、人生波折作为影片的主基调,具有最大的可行性。


这样,影片的魅力主要集中在两个男女主角身上了。在这两个主角身上要体现出俄罗斯人民的最典型的特点。它是什么呢?对比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不难明白,热爱生活,这是俄罗斯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俄罗斯文学家艺术家的共同生活主题。


显然,这样的文化命题不适合青年人,最合适的载体是一个经历过生活的坎坷,但是始终乐观自信的寻找生活的女人,这在影片中就有了较大的时间跨度。这就是影片的核心。在这个核心身上,还应当加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


 


商业化的好莱坞,有一个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喜欢表现曾经坠入风尘但是始终追求更高的生活理想的女人,曾经染上污点的高雅女人,曾经一度堕落的女强人,在污泥中生活过的一朵鲜花……极端化的例子经常以“妓女”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也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鲜明的现象。


这不仅体现了文学艺术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美学理想,而且体现了电影艺术商人对电影观众乃至人类基本生活心理、观赏心理的洞察。


这种洞察因为建立在极端商业化的、以金钱为目的操作行为中,所以特别深刻特别正确。


而且一旦发现“真理”,就不断地运用,简单化地、公式化地运用,直到它到了艺术和观众的忍受极点时为止——问题是这一点无人能够预测出来。


因此,用简单化的商业公式来说,女主角应当是一个如今风光的成功的女人,但是在青年时期她的生活中曾经出现过一个“污点”,她有过一个失误,这是她绝对不愿意犯的过失。


什么样的过失让观众最易认可?


设计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影片的命运,用金钱的术语来说,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投资能不能收回来,能不能赚钱,在很大程度上就靠女主角犯的这个过失到底是什么了!


商业化的百试不爽的老套子先使上吧,她犯了一个有关性生活上的过失。如果这个方向好,那就是它了;如果不好,再尝试其他(影片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这个方向的正确)。


 


在人类最喜欢犯的过失中,在男人对女人最原谅最宽容的过失中,“女人的虚荣”是比较突出的,也许相比较男人,“虚荣”更加接近女人的天性。天生爱美,有事没事就照镜子,可以说都是虚荣的缘故。


因此,本片的女主角的设计就可以这样,她是因为一时的虚荣而导致了一场不幸的性生活,并且留下了直接的影响——她怀孕了。


孩子问题在她的生活中占有极大的位置。人们总是同情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孩子而与生活抗争的女人,加上她的“污点”,这种尊敬和同情就少了圣洁气,而多了人间烟火气,尤其是女人的性气味,这是最理想的设计。古典文学原型中,耶酥基督的母亲圣处女玛利亚就是这样的,这是东西方的电影观众都能够理解的。


下面的问题就是:她怀孕了,男人如何做的?


经典的商业片尊重的主要是社会主流的社会观念,在生活片中更应当在此基础上加进经典故事结构原型,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多数观众的理解共鸣。


在经典的男女关系原型结构中,女人被抛弃然后又奇迹般的重新站起来,最后生活的很好,让那个抛弃她的男人追悔莫及,这样的故事结构最能打动女人的心。


理由其实非常浅显明白,不须多言。区别的只是女人“复仇”的强度差别和具体方式。中国古代经典故事原型“秦香莲与陈世美”的“复仇”是一个极端的行为,非把那个忘恩负义的男人铡死不可,现代社会当然没有必要如此,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让那个男人痛哭流涕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又遭到女人的坚决拒绝和无情抨击,就足以出气了,就非常过瘾了。当然不仅如此,理想的结局当然是这个女人又找到了比以前的薄情男人强一百倍的棒男人。


这样,影片的结尾其实已经有了,女主角和她新遇到的男人,好象经历了一生的波折才等到的男人,终于幸福的相依在一起了。


 


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够让这个女人如此动心,才能够符合这个影片的基本要求?


如果设计这个男人是社会的成功者,这是商业社会中最常见的词,是对男人的能力的一个基本考验词,中国商业片中常见的就是这样的成功者,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间,这样的男人集中地体现了男人群体的最高的素质水平,也是可以的。


但是在社会相对平静的俄罗斯的七十年代末期,社会并没有给这样的男人提供生活的土壤。


从更深一层的观众心理上来说,相爱的男人与女人是永远“战斗”的两个冤家,永远也没有输家,但是永远需要彼此交换轮流产生“在上心理”和“在下心理”,双方都有一方面比对方强,并且让对方佩服。


这样的“锯齿结构”,才能够同时满足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的心理满足。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女人欢迎而男人反感,或者男人欢迎而女人反感。


 


在操作上,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女人的设计已经既定了:女人经历千般辛苦,终于成功了,(影片中设计是一个大型工厂的厂长,很好),那男人的设计就不能也是一个什么厂长经理科学家之类的高级人士,所谓成功人士,这也太显得门当户对了,爱情在哪里?


因此,男人必须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劳动工人,凭双手吃饭,但是他对这个工作十分热爱,他感到这个工作有价值,尤其是这种工作对比他社会地位高的人们是必不可少的(影片十分巧妙的设计他是一个研究院的高级技工,在高级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他反而是最离不开的人物),这使他十分自豪(并非完全没有一般男人常有的虚荣心,男人爱吹牛嘛)。


如果影片没有这一点设计,就会在人物形象上留下缺陷。这即是人物的性格要求,也是剧中人物尤其是女主角设计的配合要求。


好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唯一的,它的存在是因为有无数的线在不同角度牵住它,使它能够定位在最佳的位置上。


很多影片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从各种角度对人物形象的限制。


艺术,就是穿着残酷的铁鞋跳舞,就是在限制中寻找到自由。


中国的大多数电影艺术家既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和训练,同时也缺少对自我的限制,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离大师的位置相差甚远。但是,他们却总能够以种种似是而非的半瓶子醋理论来糊弄别人同时也湖糊弄自己。这真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这样,影片的框架就同时满足了男人的“在上意识”和女人的“在上意识”,这是影片成功的最大的保证。


女主角的成就足以让女观众们自豪。她是一个女厂长,管着一大群男人,在社会地位上也比男主角高,但是她因为纯洁的爱情而爱上了一个普通工人,这足以体现女人视爱情为生命的本质。


多少女人曾经梦想过为了一个理想的男人而甘心抛弃一切,如今这个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在电影里实现了,这怎能不让女人欣喜若狂!


在某种角度上说,女观众们感到一种对男人们的居高临下似的“恩赐心理”,她们的潜台词是:“瞧一瞧吧,你们这些男人,这才是我们女人”。


男人们呢,在这场相爱的人们的永恒的战争中,也并不是失败者,他们同样是心理上的胜利者。这就是影片的秘诀。


男观众们可以这样骄傲的想:尽管女主角是一个成功的社会名人,但是她却是哭着追着向我表示爱情的。我是她的“在上者”,我可以在不高兴的时候摔手就走,是她主动向我妥协的。我的男子汉的面子可保全,不仅如此,而且还是大大的光彩呢。


中国电影中,有多少精妙地表现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永恒的爱的“战争”呢?《李双双》这部影片倒是有些意思,但是毕竟离现在太远了。


 


本片的创意环:同时满足男性观众和女性电影观众的“在上意识”;曾有污点的成功女人,一度被滴撒上污泥的鲜花,一个经典原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个政治隐语,一个国家关系的隐语。


 


相关链接: 斯文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